1、病例分析继承人姓名 白小林 工作单位 西安市中医医院指导老师姓名 米烈汉 工作单位 陕西省中医院呃逆陈某,女性,37 岁。主诉:呃逆、胃脘胀痛 2 天。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10 年。就诊前 2 天因情绪不畅致呃逆、胃脘胀痛,呃声连连,不能自抑,胃脘胀满、疼痛,自觉有气攻冲上逆,伴恶心,胁痛,便秘。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诊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呃逆、证属肝火犯胃、治以疏肝以升清,泻火以降浊,,方用柴平饮加减。方中党参 15g 、柴胡10g 黄芩 9 半夏 10 g,枳壳 14 g 旋复花 12 g,延胡索 15g,苍术 15g 陈皮 15g厚朴 10g,枳实 14,香附
2、 14 g 服药 7 剂, 胃脘胀痛减,呃逆稍轻、上方加内金15g、木香 6g。用药 10 余日而愈。嘱患者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经随访 2 月,无明显胃脘不适之症候。按:脾胃气血旺盛、调畅是胃腑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胃病一方面常常表现为胃气不舒,气机不畅,另一方面又常表现为因腐熟无力而致的气血生成不足。升清降浊能有效调畅脾胃气血, 老师治疗本病,主要是调畅气机,疏肝降胃。方中处处顾护脾胃,不忘通调气机,重用降气药,如厚朴、枳实、旋覆花,胃气下行方能效验,若降胃无效,则用升脾,如柴胡升清降浊。清热降逆时,不用苦寒,以防损伤胃气;从整体出发,重视气机升降,强调脏腑联系,扶土抑木,升清降浊,从而使逆乱气机升降有序,胃气下降,胆气下行,才能使气滞,湿阻,热郁相机顺势而下。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 100 字):签名: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