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分析练习制作:魏红1. 徐, 女,39 岁。两天前因气候突变,患者出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症。昨日起体温升至39.5,咳嗽加重而来诊。现症见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2. 赵, 女,35 岁。患两个月前与邻居口角后,胸闷胁胀,善太息,未经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来诊时症见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咽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经行腹痛,苔薄白,脉弦。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3. 刘,女,60 岁。近十年来常有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等感觉,
2、未经系统治疗。半小时前因劳累过度突然心痛剧烈,持续不解,冷汗淋漓,进而神志昏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脉微欲绝。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4. 某男, 36 岁。患者半年来多次发生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曾在某医院超声检查,诊断为胆结石,经常自服用利胆排石药治疗。前天参加婚宴,次日突发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黄绿色苦水,腹胀,自服止痛药对症治疗无效而来医院就诊。查体:白睛黄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右上腹明显压痛而拒按。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5. 王,男,47 岁,农民。患者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
3、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6. 赵,女,57 岁。患者素体肥胖,一年来常感左胸部憋闷疼痛,未系统检查与治疗。一周前症状加重,今日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左胸部憋闷疼痛,时有针刺感,痛时引及左肩背内臂,胸闷心悸,咯痰较多,气短自汗,动则尤甚,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舌淡紫,苔白腻,脉沉滑。要求写出:主诉 ;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7刘,男,55 岁。患者头痛、眩晕五年余,曾服中西药治疗,但无显效。近月来症状加重而来就诊,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
4、赤,急躁易怒,腰膝痠软,头重脚轻,步履不稳,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细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8. 赵,男,63 岁。头晕目眩已十年,曾在医大确诊为高血压病,服降压药对症治疗。近半个月来,间有手指发麻,眩晕益甚。今日上午因情绪激动,突然跌仆倒地,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喉中痰鸣,左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呼吸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9. 刘,男,57 岁。高血压病史十年,患者经常眩晕,头痛。昨天晚饭后,自觉眩晕头痛加重,左手麻木,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舌体运动不灵,语言謇涩不清,但神志清醒。今日上午去医院就诊。查舌质红,苔白腻,
5、脉弦细。要求写出:主诉;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10. 韩, 男,42 岁。一年来经常咳嗽,痰少而粘,偶尔痰中带血,曾诊断为“肺结核” ,对症治疗。半个月前因过度劳累症状加重,今日来诊。现症见形体消瘦,颧红,潮热盗汗,咳嗽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11. 李某,女,25 岁, 04 年 8 月 18 日初诊三天前患者在路边大量进食烧烤,三小时后自觉腹痛欲泻,大便清稀,约 4、5 次,未经过治疗, 次日腹泻加重,伴里急后重感,大便中有粘液脓血,遂就诊于某市医院。现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利粘液脓血,大便日 10 余次,伴发热,食欲减退
6、,口干微渴,小便短黄。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12. 刘,男,51 岁。咳喘反复发作已十年余,经治未见明显好转。近月来自觉心中动悸不安,来诊时面色淡白,咳喘气短,动则尤甚,咳痰清稀,心悸胸闷,神疲乏力,自汗,舌质淡紫,脉沉弱。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13. 王,女,37 岁。三年来经常月经量多,每至十余日方止,伴有疲乏无力,纳少,腹胀便溏。近半年来,自觉心悸失眠,眩晕健忘,形体消瘦,今日来诊。查体: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14. 孙某,女,39 岁。小便频数二日,一昼夜达 10 余
7、次,排尿时涩痛不爽,尿道灼热,小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口干,舌红,苔根部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15. 韩,男,28 岁。腹痛泄泻反复发作已两年余,常因情志不遂或精神紧张而发,曾在某西医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因服西药无显效而求治中医。现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每日 45 次, 伴胸胁胀闷,情志抑郁,善太息,腹胀纳呆,肠鸣矢气,舌苔白,脉弦。要求写出: 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病例分析练习答 案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证名诊断:痰热壅肺证。辨证分析:本证为风寒之邪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 热邪炼液为痰,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
8、咳喘胸闷,痰多黄稠;里热炽盛 ,蒸达于外,故壮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肠道失润则便秘,化源不足则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征。证名诊断: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证) 。八纲结论:里证、实证。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导致肝郁气滞所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畅,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窜痛;肝失疏泄条达,则情志抑郁;气郁生痰,痰随气逆,搏结于咽喉,故咽部有异物感;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冲任不调,故经行腹痛。苔薄白,脉弦为肝郁之征。病名诊断:真心痛。 证名诊断:心阳虚脱证。辨证分析:病初( 十年前)的临床表现为心阳虚证。 心阳虚衰,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温煦失职,故心悸, 胸闷气短
9、,畏寒肢冷;阳气不宣,血行不畅,瘀阻心脉,故心痛剧作,憋闷 不止,唇色青紫;阳衰心失温养,神散不收,致神志昏迷,心阳衰;宗气泄,不能助肺以行呼吸,故呼吸微弱;阳气衰亡,不能温固肌表,故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血行无力,脉道失充,故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证名诊断:肝胆湿热证。辨证分析: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气机阻滞,故右胁下绞痛;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白睛黄染;湿热郁阻,脾胃升降、纳运失司,故恶心呕吐,腹胀。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八纲结论:里证,虚证,寒证,阴证。证名诊断:脾阳虚证(脾虚寒证) 。辨证分析:本证因过食生冷伤脾
10、而致脾阳虚所致。 脾阳虚衰,运化失健,故纳少腹胀;食后脾气益困,故食入尤甚;阳虚阴盛,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按;脾失健运,湿渗大肠则便溏;湿溢肌肤则肢体困重;阳虚温煦失职,故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水寒内盛之征主诉:左胸部阵发性闷痛一年余,加重一周。证名诊断:心脉痹阻证。辨证分析:患者形盛气虚、痰浊偏盛(气短 ,自汗,体胖,痰多) 。胸阳不振,痰浊凝聚,血瘀滞,痰浊、阴寒、瘀血阻痹心脉,故见心胸闷痛,时有针刺感,痛引肩背内臂;心阳不振,失于温养,心动失常,故心悸;阳虚温煦失职,气血不能上荣,故见形寒肢冷,面白,阳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动则耗气,故动则益甚。舌淡紫,苔白腻,脉沉弱
11、时见结脉,是阳气不足,血行不畅,痰浊内盛,脉气不相接续之征。主诉:头痛、眩晕五年,加重一个月。八纲结论:里证,虚实错杂证,热证,阳证。证名诊断:肝阳上亢证。辨证分析: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血随气逆,亢扰于上,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肝性失柔,急躁易怒;阴亏阳亢,心神被扰,失眠多梦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腰膝痠软;阴亏于下,阳亢于上, 故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舌质红,脉弦细数,为肝肾阴亏,肝阳亢盛之征。主诉:神昏伴口眼喎斜半日。八纲结论:里证,虚实错杂证,热证。证名诊断:肝阳化风证。辨证分析:本患素体肝阳偏亢,因情绪激动引发肝风而致病。肝阳亢逆化风,风阳上犹,故头目眩晕;肝肾阴虚,筋
12、脉失养,故手指发麻;情绪激动使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蒙蔽清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喉中痰鸣;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热内扰,则见息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主诉:反复咳嗽,痰少而粘一年,加重两周。八纲结论:里证,虚证,热证。证名诊断:肺阴虚证。辨证分析:本证因痨虫蚀肺,耗伤肺阴所致。 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少痰;虚火灼伤肺络,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则颧红;热扰营阴,则盗汗;阴液不足,失于滋养,则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主诉:咳喘反复发作十年余,加重伴心悸一个月。八纲结论:里证,虚
13、证,阴证。证名诊断:心肺气虚证。辨证分析: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累及于心所致。肺气虚弱,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故咳喘; 津失输布,聚而为痰,故痰清稀;心气虚,鼓动无力则心悸;心肺气虚 ,气机不畅则胸闷;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则神疲,气短乏力;动则耗气,故动则尤甚;固摄无权则自汗。舌淡紫,脉沉弱,为心肺气虚,血行不畅之征。八纲结论:里证、虚证、阴证。证名诊断:心脾两虚证。辨证分析:三年来的临床表现是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致。 脾气亏虚,运化失健,故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脾虚统血无权,冲任不固,则月经提前量多;中气不足,则疲乏无力;反复出血,生化乏源 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失眠; 头目失养,则眩晕健
14、忘,面色萎黄;形体经络失养则消瘦,肢体麻木。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王,男,40 岁。三年来胁痛反复发作,前晚过量饮酒之后即感胁痛难忍,自服“藿香正气水”未效。来诊时胁肋剧痛,持续不解,厌食腹胀,口苦,泛呕,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 证名诊断,辨证分析。主诉:胁痛反复发作三年,加重二天。八纲结论:里证,热证,实证,阳证。证名诊断:肝胆湿热证。辨证分析:胁肋乃肝胆所居,因肝胆疏泄失常,气机不利,故胁痛反复发作。又因饮酒伤肝,湿热内生,湿热蕴阻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胁肋灼痛不解;湿热郁阻,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失司,故厌食腹胀;湿热循经下注 ,
15、则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一天。证名诊断:肝阳化风证。辨证分析:因肝阳化风挟痰阻滞经气运行所致。肝阳亢逆,风阳上扰,气血壅滞络脉,则眩晕,头痛;肝肾阴亏,筋脉失养,故肢体麻木、无力;风痰窜扰络脉,气血运行不利,脉络弛缓不用,故见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有力,肝肾阴亏,阳亢挟痰之征证名诊断:肝郁脾虚证(肝脾不调证)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乘脾土所致。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则腹胀纳呆;气滞湿阻,则便溏,腹痛,肠鸣矢气;便后气机得畅,故泻后痛减。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故胸胁胀闷;太息则气郁得达,胀闷得舒,故善太息
16、;肝失疏泄条达,则情志抑郁。苔白、脉弦为肝郁之征。袁某某,女性,23 岁。 1973 年 8 月 20 日就诊,发现并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年余。患者一年前首先发现鼻、牙龈每天多次出血,继之下肢出现小紫点,月经量多,每次 7 天,经常头晕,心跳气短,善太息,经用激素及中药治疗一年,因无效而停止。查患者面色虚白,舌苔薄白,脉虚弱无力。血小板(6070)*109 L,证属心脾气虚,治以健脾益气为主。李某某,女,35 岁,干部。1979 年 6 月 26 日初诊。 患者自述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干燥已 9 年,6 至 7 日大便一次,每次大便呈羊粪样,有时腹痛,腹胀,自觉手足心热,小便微黄,曾用
17、“大黄、芒硝、番泻叶”等攻下药物及西药“果导” 等泻下药物均无效,故求余诊治。 检查: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苔微黄,脉象虚数。 蒋某某,女,38 岁。胃脘反复疼痛十二年。上腹部疼痛,每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加剧,呕吐酸水,胃中灼热,痛如刀割, 曾两次呕血, 自觉口苦口酸,口干口臭,溲赤便秘。经钡餐造影,确诊为胃小弯溃疡。检查:面色苍黄,呕吐食物残渣夹血。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而虚。辨证: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日久化火,湿热挟痰交阻,损及脉络。治则:舒肝和胃,泄热化湿,活血化瘀。自拟香连茵陈汤。 上方略事加减,服五剂,胃痛已好八成,不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以健脾养胃。
18、做成丸药坚持服药二月,复查痊愈。 (节自南郑医案? 李光发医案) 常某,男,74 岁。1992 年 10 月 20 日初诊。 患者久患消渴、冠心病,自 1986 年以来,出现劳累后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曾 5 次住院,长期服降糖药及扩冠药,间断服利尿药,病情尚平稳。近 1 个月来,双下肢浮肿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延伸,心悸不宁,喘促气短,小便短少,持续胸闷,服上药无效,请高老诊治。患者面白虚浮,舌质暗淡,脉沉细而迟(脉率 53 次/分) 。辨证论治: 证属阳虚水泛,拟温阳益气行水法,予“强心汤”加味治疗。方药:红参 9 克,黄芪 30 克,山萸肉 15 克,葶苈子 9 克 丹参 30 克,肉桂
19、9 克,制附子 6 克,泽兰 30 克,茯苓 15 克,泽泻 30 克7 剂药后,浮肿全消,尿量增多,心悸胸闷明显减轻,呼吸平稳,心衰控制。予“强心汤”继服,两周后复诊,心衰无再发,脉率 6274 次/分,病情稳定。陶某,男,73 岁。1994 年 12 月 27 日初诊。 8 年前患脑溢血,经抢救治疗,后遗右侧手足不遂。近 3 年来记忆明显下降,时间、人物、地点定向错误,脑 CT 扫描多发性脑梗塞 ,脑萎缩。患者表情痴呆,思维迟钝,语言不清,对答杂乱,性情急躁,甚至恶言骂人,舌紫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血瘀阻络,气血不养脑府,治当活血化瘀,通窍醒脑。用活血通窍汤加减治疗半年。(生地 15 克,赤
20、芍 15 克,川芎 9 克,红花 9 克,水蛭粉(吞)3 克,石菖蒲 5 克,远志 9 克,茯苓 9 克,黄连 3 克,通天草 9 克)。患者心情逐渐开朗,情绪安定,发音清晰,能认识熟人,正确回答提问,记忆力也有所恢复。周某某,女,24 岁。 11 岁时患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缓解后,遗有心悸、胸闷,动则更甚,频发室性早搏。服用慢心率、心律平等药,早搏明显减少,但停药后复发。就诊时已患病 10 余年,平时易感冒,心悸气短,胸闷喜叹息,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红苔薄,脉结而无力。Holter 检查:发作时室性早搏 811 次/分钟, 24 小时共 4385 次。用振心复脉汤加味治疗。桂枝 10 克,
21、炙甘草 30 克,红参 10 克,大枣 5 枚,茯苓 10 克,茯神 10 克,远志 6 克,生龙骨 30 克,生牡蛎 30 克(先煎) ,珍珠母 30 克(先煎) ,旋覆花 10 克(布包) ,广郁金 10 克,知母10 克。服药 15 剂后,心悸、胸闷明显好转,精神转佳,早搏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仅23 次/分钟。上方炙甘草减为 15 克,红参改为太子参 15 克,继服 30 剂,早搏消失,精神佳,无特殊不适。随访五年未复发,且极少感冒。薛 xx,女,75 岁,心绞痛突然发作 1 小时,头晕,随即昏倒,面色苍白,冷汗湿衣,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小便自遗。血压 70/60mmHg,心电图示:急性
22、下壁心肌梗塞。脉微欲绝,舌淡苔薄白。乃心阳不振,厥脱重证。1. 高某,男,15 岁,学生,2004 年 12 月 6 日初诊。患者一周前因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轻微咳嗽等症,曾自服感冒药治疗,但无明显好转。昨日因咳嗽加重伴高热而就诊于某院。症见咳嗽气喘,痰黄稠量多,胸痛,壮热汗出,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食欲欠佳。体格检查:神清,面赤,咽红,双侧喉核肿大,可闻及重浊咳声;体温 39oC,心率 98 次/ 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要求写出:主诉; 八纲结论;证名诊断; 辨证分析。 2011、4、33、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主持人:霍博雅参加人:马壮、郭汉卿、崔鸿峥、霍博雅、寇伟莉内容:通报本月患者复诊率发言记录:霍博雅:本月患者复诊率比较高,原因可以归纳以下几点:1、复诊率高反映了我们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 水平受到患者认可。2、用我们良好的服务会把他吸引回来。说明靠的是我们的良好信誉。 3、靠我们的高技术、高水平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吸引了患者。4、作为医生,要抓住患者的心理,针对不同病人,采取灵活机动的服务理念。比如:神经不好的病人,我们要通过语言沟通、交流,博得患者的信赖,看来我们做到了。5、中医科慢性病人多,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安静、整洁、舒适。6、人人做到了文明着装、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