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总复习导学案1.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281017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导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总复习导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总复习导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总复习导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总复习导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常见的量总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下)第 87-88 页“常见的量”。【教材分析】常见的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下)整理和复习单元中“ 数与代数” 板 块内容。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容 积、 质 量、 时间等计量单位的进率以及同一种量不同 单位的改写。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建构常见量的知识系统,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会运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

2、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沟通常见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设想】【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课件呈现:学生“小马虎”的日记2 月 29 日 晴今天是 2011 年 2 月 29 日,早上 7 时,我就从 2 分米长的床上起来了。用 3 小时的时间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约200 千克的蛋炒饭,喝了 50 升水,背起 2 克重的书包,飞快的奔向 400 千米外的学校。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一本花了 400 元钱买的口算训练开始做。这时中队长过来询问我昨天学的知识,我得意地说,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的面积有

3、 770 多万千米,世界上最冷的南极温度达到 87 度。听我说完,中队长竟然在我的日记上写了“可笑”二字。 (1)你们发现了什么?说一说。(2)改正日记中的错误。2、揭题:单位名称的作用真的很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师生笔记4习常见的量。二、知识梳理 关键点拨1、知识梳理(1)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你是怎么整理的?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来展示你们整理的成果。(2)汇报整理方法和成果。根据学生的展示板书: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容积单位:(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货币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标出进率)(3)你觉得哪几个单位之

4、间的进率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的呢?2、沟通联系。(1)提问:哪几类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有着怎样的联系?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追问:有联系,也有区别,你能以 1 分米、1 平方分米、1 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3)学生说,教师画出三者的示意图。 3、感悟 1 个单位的大小 (1)每个计量单位的 1 个单位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比如多长才是 1 米、1 分米、1 厘米和 1 千米呢?(2)多大的平面是 1 平方米?多大的空间是 1 立方米?(3)多重是 1 千克、1 克和 1 吨?4、单位之间的改写(1)3.2 米=( )米( )厘米(2)5

5、千克 80 克=( )千克=( )克追问:你是怎么想的?5想: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用( )法,( )进率;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用( )法,( )进率。三、巩固练习 内化拓展1、“小马虎”的日记:2 月 28 日 晴今天是 2011 年 2 月 28 日,早上 7 时,我就从 2( )长的床上起来了。用 3( )的时间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质量约 200( )的蛋炒饭,喝了 50( )水,背起2( )重的书包,以每秒 60 米的速度奔向学校。来到教室,坐在高 80( )的课桌前,我马上拿出一本封面面积约是2.2( )、价格是 4( )钱的口算训练开始做。(重点问学生,你是怎样选择的

6、?)2、10.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20 升=( )立方米5( )=5000( )3、李老师计划每周至少锻炼 4 小时 30 分,每天从 16:4017:20 是他锻炼身体的时间,他能完成计划吗?选做:【钙片:倍斯健】商标纸。配料表:生物碳酸钙、维他命 D3;规格:1g200 粒;食用方法:每日 1 次,每次 2 粒。李老师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要服用多少千克钙片?4、用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体积是1 立方米的大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一个挨一个的排成一行,长多少千米?四、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常见的量 6长度 面积 体积(容积) 质量 时间 货币量的计量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 88 页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分清楚各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灵活的进行名数之间的改写。2、能够根据常见的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名数的改写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小时和分之间的转换,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转化。【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基本练习1、在( )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1)一支铅笔长 15( ) 。 (2)一个游泳池占地 200( ) 。(3)数学课本厚 9( ) 。(4)一个笔盒的体积是 320(

8、 ) 。(5)一张课桌高 8( )(6)一种冰箱的容量是 247( )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1)一只大象重 3 千克。( )(2)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 1 公顷。( )(3)每年都有 365 天。( )(4)0.4 时=40 分。( )(5)2000 年的 2 月份有 29 天。( )3、填空。5 米=( )分米 7060 米=( )千米3 公顷=( )平方米 1.2 千米 =( )公顷 2240 厘米 =( )分米 0.96 米 =( )分米22 25600 分米 =( )米 6.8 升=( )毫升33750 克=( )千克 2.3 吨=( )千克时=( )分 90

9、 秒=( )分3436 个月=( )年 720 时=( )天5.4 千克=( )克 80 千克=( )吨2 米 5 分米=( )分米 3 公顷=( )公顷( )米45 23 吨 80 千克=( )千克 1 =( )时( )分23师生笔记75 米 70 厘米=( )米 6 千米 90 米=( )千米1060 厘米 =( )分米 =( )升334、在( )里填上、或=。 2 米( )189 厘米 3 千米 60 米( )3600 米4 公顷( )4000 米 2 时 15 分( )135 分27050 千克( )7.05 吨 1 年 4 个月( )14 个月二、解决问题1、一块长方形地,长 250

10、 米,宽 80 米。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2、农科所试验水稻良种,每平方米收稻谷 950 克,照这样计算,1 公顷可以收稻谷多少吨?3、一根方钢的体积是 50 立方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 7.8 克,这根方钢重多少千克?4、一辆汽车上午 10 时以 68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下午 3 时到达。甲城到乙城之间的公路和多少千米?三、反思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8新课标第一网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内容】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P89 页例 4。【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通过小组合作

11、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梳理、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3、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位同学?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呢?谁能用“比的知识” 说说男女同学人数的关系?_谁能说一个和它相等的比?如果把这两

12、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叫什么?_那么现在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整理复习什么内容了吗?(比和比例)二、关键点拨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要求:a 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 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 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d 时间为 5 分钟。2、汇报交流师:请刚才在台上整理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整理的?为师生笔记9什么要这样整理?(选代表说,其实的组员协助)展示整理的结果 2 - 3 种,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其进行补充或问题质疑。3、整理知识重温重点知识点4、归纳概括师:刚才我们整理知识的步骤:先找出有哪些内容,再根据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不同的形式整理知识

13、。三、巩固练习1、解决例 4,让学生独立审题并写出答案,然后交流。例 4 李阿姨是个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 6 小时,剪出72 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工作 8 小时,能剪出 96 张剪纸。(课件出示)(1)你能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的比吗?(说说比值表示什么?)(2)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3)如果李阿姨要剪 120 张剪纸,需要多少小时?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是 120 米,已知长和宽的比是 3:2,求这块地的面积。3、甲乙两地相距 800 千米,A、B 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已知 A、B 两车速度比是 6:5,当两车相遇时,两车各行多少千米

14、?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0正比例和反比例总复习【教学内容】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P89“比和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谈话:我们已经

15、学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讲一讲正、反比例的意义?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的关系就叫做( )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 或( )2、下列题目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每天看书页数一定,天数和看书的总页数。(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3)分数的值大小一定,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所以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关系。差一定,被减数与减数。(5)一批煤,如果每天烧 5 吨,可烧 36 天;如果每天烧 1 吨,可烧 45 天。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

16、关系:(1)当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2)当数量一定时,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师生笔记1(3)当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三、复习比例尺1教师提问: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举例说说它的意思?(重点是线段比例尺)2举例说说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3试一试(1)在比例尺是 1:4000000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2)一种微型零件的长 5 毫米,画在图纸上长 20 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四、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

17、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和车轮滚动的圈数。 (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 (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质量和剩下的质量。 ( )(4)圆的半径和周长。 (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 (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 (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 (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 )2A、B 、C 三种量的关系是: AB C(1)如果 A 一定,那么 B 和 C 成( )比例; (2)如果 B 一定,那么 A 和 C 成( )比例;(3)如果 C 一定,那么 A 和 B 成( )比例34X=Y,X 和 Y 成( )比例。 4X=Y ,X 和 Y 成( )比例。4.解决问题(1)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 1:200 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 5.4 厘米,它们的比是 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2) 甲乙两地在比例尺是 1:20000000 的地图上长 4 厘米,乙丙两地相距 500 千米,画在这幅地图上,应画多长?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2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经过乙地,去丙地需要多少小时?(3)一间教室,如果用边长 4 分米的地板砖铺地,需要 960 块,若改用边长 5 分米的地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1五、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