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高等数学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强化训练(一)一、 选择题1. 2.提示:参照“例 1.1.5”求解。3.4.解 因选项(D)中的 不能保证任意小,故选(D)5.6. 7. 8.9.10.二、 填空题11.提示:由 可得。2cos1inxx12.13.提示:由 未定式结果可得。114.提示:分子有理化,再同除以 即可。n15.提示:分子、分母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处理即可。16.17.提示:先指数对数化,再利用洛必达法则。18.19.解 因 20000012(1cos)2coslimlilimlilim1xxxxxf ,lilixxfae而 ,故由 在 处连续可知, 。f 1a20.提示:
2、先求极限( 型)得到 的表达式,再求函数的连续区间。1fx三、 解答题21.(1)(2)提示:利用皮亚诺型余项泰勒公式处理 。12sin,x(3)(4)(5)提示:先指数对数化,再用洛必达法则。(6)提示:请参照“例 1.2.14( 3) ”求解。22.23.解 由题设极限等式条件得,21()ln(cos 2001()im,limn(cos1fxxxfxee即 ,2 20 0() ()li(lix xf f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得,即 ,201()li(cos1xf230cos1()li(xfx故 。3)mf24.提示:先指数对数化,再由导数定义可得。25.26.27. 28.提示:利用皮亚诺型
3、余项泰勒公式求解。30.31.32.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强化训练(二)一、 选择题1.2.3.4.5.解 设曲线在 处与 轴相切,则 即0x00,yx由第二个方程得 ,代入第一个方程可知选(A).302,ab03a6.7.8.9.提示:由方程确定的隐函数求导法则求解即可。10.提示:请参阅例 2.1.10 求解。11.解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 10(10),01fff又由 知 单调增加,故有 ,应选(B)0fxx 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三、解答题36.37.38
4、.39.提示:请参阅例 2.1.15 求解。40.41.解 由题设极限等式条件可得,从而 。1()ln30imfxxee01()limn3xfx进而可知 , ,再由 在 处连续可知,0()lixf0()lixff0, 。f00()lilixxff 又由 20 001()1()limnlimli13x xxff得 ,故有20()lixf, 即有 。00()1()lili22xxfff4f。201()()ln1lim00limixffxxfee42.提示:参阅例 2.3.13 方法可知,存在 ,使得 。在区间(,)cabfafbfc, 上分别应用罗尔定理知,存在 , ,使得,ac,b12(,)c,
5、再在区间 应用罗尔定理知,存在 ,使得120ff12, 12。43.44.45.46.47.48.49.50.51.解 令 , 。由 ,得驻点 。不xfek(,)(1)0xfxe1x难看出 是函数 的唯一极大值,也是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1f ,当 ,即 时,函数 没有零点,原方程没有实根;当0fek1efx,即 时,函数 只有一个零点,原方程有一个实根;当1,即 时,函数 有两个零点,原方程有两个实根fek1efx52.53.提示:求出曲线的曲率,再求曲率的最大值点坐标即可。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强化训练(三)一、 选择题1.2.提示:请仿照例 3.1.9,利用分部积分法求解。3.4.解 利用
6、导数定义求解。200301()()limlilimxxxxtfdtfdg32000() 1lilili.3xxxtfdfff5.6.解 因为 ,所以axb()()()xbaxxxabbFftdtftdtfft()()()()x xa bxbftdffftdfxft2.Fxf7.8.9.10. 11.12.13.14.15.二、 填空题16.提示:令 ,求得 ,再不定积分即可,请参阅例 3.2.16.lnxtft17.18.提示:先把分母的 凑到微分中,再利用分部积分法即可。x19.提示: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此积分为上半圆的面积。20. 21.提示:请参阅例 3.2.15(1 )22.提示:令
7、 ,或三角代换。xt23. 提示:请参阅例 3.2.1 方法。24.25.26.解 ,2200 2()1()arctnarctn01 2fxddfxfxf 而 ,20cosarct(si)rt1in4tf故 20()rt.14fxd27.28.29.30.31.三、 解答题32.33.(1 )(2 )(3 )(4 )34.35.36.37.38.39.40.第四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四)一、选择题1.2.3.4.5.6.二、 填空题7.提示:只要求得所求平面的法向量,即为已知两个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向量积。8提示:只要求得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即为已知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向量积。9.10.提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11.12.三、 解答题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