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2008 年度工作总结(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小组 2008 年 12 月)一、目的: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对解决扎兰屯市饲料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该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2008 年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究。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和库堤河村,试点单位为“库堤河奶牛小区” ,示范户为:刘长成、张成宝、姜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饲喂奶牛百余头,利用薯渣饲料及薯渣与秸秆混配饲料2 万多 kg。三、试验内容:通过研究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马铃薯渣加工成为优质饲料,尾水合理、循环使用,彻底解决薯渣环境污染
2、。(一)基础研究:1、实验室研究:(1)微生物菌剂处理马铃薯渣发酵试验结果分析:经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后,薯渣的蛋白质提高:2235%;脂肪提高42.5%;粗纤维下降 2831%;糖份提高 2.32.8 倍;发酵薯渣 57d 即可产生醇香味。(2)优良菌株的初步筛选:经实验室多次培养,初步选出优良菌株 41 个,为下一步的菌株培养、选育、优良菌株组合和固定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示范基地研究(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1)首先将新鲜马铃薯渣脱水,然后分别喷洒“SF”微贮菌剂、“EM”营养液、酵母粉、糖化酶、搅拌均匀。(2)分别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进行发酵,同时装有对照袋(无任何菌剂),放置常温
3、。(3)处理 7 天、14 天、21 天进行观察 发现经菌剂发酵后的薯渣色泽鲜亮,有浓浓的醇香味并能长期保存,而未加菌剂的薯渣已腐败,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蛋白质含量从发酵前的 4.62%增加到 5.74%,发酵后,粗纤维含量相对下降 30%左右。可直接供牛、羊、猪饲喂,成为冬春季节给奶牛、生猪补充多汁饲料的良好替代品。(二)应用研究:该项目已在福泉村规模试验生产 3 万 kg。并对奶牛或生猪进行饲喂试验。该村生产的薯渣若全部回收,将彻底解决该村环境污染问题,并可利用回收的薯渣多养 1470 头奶牛,新增产值 735 多万元,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四、结论:扎兰屯市气候条件适宜,交通便利通讯畅
4、通,畜牧业发达,农副业资源丰富,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区域。通过系统的投资开发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我市建成一个以生态绿色健康养殖的大市。该项目采取“科技加推广” , “技术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带动农业产业和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地区的经济腾飞。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投资利用率高,有利于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总体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清晰,目标准确,投资预算科学,具有显著的环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并运行后,必将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市
5、农牧业生产逐步走上以农牧业养工业、以工业促进农牧业的生态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可为扎兰屯市中和办事处福泉村新增产值 735 万元,为扎兰屯市创收 1.47 亿元。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2009 年度工作总结(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小组 2009 年 12 月)一、目的: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对解决扎兰屯市饲料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该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在 2008 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和库堤河村,试点单位为“库堤河奶牛小区” ,示范户为:刘长成、张成宝、姜
6、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饲喂奶牛百余头,利用薯渣饲料及薯渣与秸秆混配饲料5 万 kg。三、试验内容:通过研究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马铃薯渣加工成为优质饲料,尾水合理、循环使用,彻底解决薯渣环境污染。(一)基础研究:同 2008 年。(二)应用研究:该项目已在福泉村规模试验生产 5 万 kg。结果表明各示范户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按每头奶牛每天饲喂 5kg,0.4 元/kg,100 头奶牛饲喂 100 天计算,可节约饲料成本 2 万元。即 0.4 元/kg 50000 kg2 万元饲喂该饲料每头奶牛每天增产牛奶 5.6 kg,牛奶按 2.8 元/kg 计算,新增产值 15.68 万元。即 2.
7、8 元/kg5.6 kg/头、天100 头100 天15.68 万元四、结论: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投资利用率高,有利于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2009 年,在试验区可节约饲料成本 2 万元,饲喂牛奶一项,新增产值15.68 万元。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2010 年度工作总结(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小组 2010 年 12 月)一、目的: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对解决扎兰屯市饲料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该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2008 年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究。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和库堤河村,试点单位为“库堤河奶牛小区” ,示范户
8、为:刘长成、张成宝、姜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饲喂奶牛和肉牛 200 余头,利用薯渣饲料及薯渣与秸秆混配饲料 3 万多 kg。三、试验内容:通过研究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马铃薯渣加工成为优质饲料,尾水合理、循环使用,彻底解决薯渣环境污染。(一)基础研究:同 2008 和 2009 年。(二)示范研究:2010 年,继续以刘长成、张成宝、姜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为示范户,利用示范户水泥池,生产马铃薯渣饲料总计150m,袋贮 600 余袋,约 45000kg。示范户饲喂奶牛 152 头,肉牛 57 头。四、结论:2010 年,在试验区可节约饲料成本 7.4 万余元,通过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
9、料,饲喂牛奶和肉牛等,新增产值 31.6 万元左右。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2011 年度工作总结(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小组 2011 年 12 月)一、目的: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对解决扎兰屯市饲料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该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2008 年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究。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和库堤河村,试点单位为“库堤河奶牛小区” ,示范户为:刘长成、张成宝、姜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饲喂奶牛和肉牛 200 余头,利用薯渣饲料及薯渣与秸秆混配饲料 3 万多 kg。三、试验内容:通过研究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10、使马铃薯渣加工成为优质饲料,尾水合理、循环使用,彻底解决薯渣环境污染。(一)基础研究:在前三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制剂中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马铃薯渣饲料生产技术进行较深入研究。(二)推广中试研究:在 2010 年十几户示范户示范研究基础上,2011年利用项目资金进行了推广中试研究。1、中试研究生产基地:中和镇,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蒙东牲畜交易市场(嵩天薯业) 。2、中试研究基本建设:(1)生产微生物制剂:1.5 吨;(2)新建和扩建发酵池:3.08 万 m,其中中和镇 4000m,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 2800m,蒙东牲畜交易市场 2.4 万 m;(3)新购设备:马铃薯渣脱水机一台(5 万元
11、) ,马铃薯渣运输车一辆(3 万元) 。3、中试研究马铃薯渣生产加工数量:在新建和扩建发酵池中,共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料 8000m。4、中试研究饲喂家畜种类和数量:(1)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绿源奶牛场” ,饲喂奶牛 300 头;(2)蒙东牲畜交易市场饲喂肉牛 6000 头;(3)中和镇及其雅尔根楚社区,饲喂绵羊 600 头。四、结论:2011 年,在试验区可节约饲料成本 12.6 万余元,通过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料,饲喂牛奶和肉牛等,新增产值 52.8 万元左右。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阶段总结(扎兰屯市马铃薯渣综合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小组2008 年 12 月2011 年 12
12、 月)一、基础研究:(一)实验室研究:1、微生物菌剂处理马铃薯渣发酵试验结果分析:2、优良菌株的初步筛选:(二)示范基地研究(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 1、首先将新鲜马铃薯渣脱水,然后分别喷洒“SF”微贮菌剂、 “EM”营养液、酵母粉、糖化酶、搅拌均匀。2、分别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进行发酵,同时装有对照袋(无任何菌剂) ,放置常温。3、处理 7 天、14 天、21 天进行观察 发现经菌剂发酵后的薯渣色泽鲜亮,有浓浓的醇香味并能长期保存,而未加菌剂的薯渣已腐败,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蛋白质含量从发酵前的 4.62%增加到 5.74%,发酵后,粗纤维含量相对下降 30%左右。可直接供牛、羊、猪饲喂,成为
13、冬春季节给奶牛、生猪补充多汁饲料的良好替代品。(三)深入研究:2011 年,在前三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制剂中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马铃薯渣饲料生产技术进行较深入研究。二、示范研究及效益:(一)2008 年该项目已在福泉村规模试验生产 3 万 kg。并对奶牛或生猪进行饲喂试验。该村生产的薯渣若全部回收,将彻底解决该村环境污染问题,并可利用回收的薯渣多养 1470 头奶牛,新增产值 735 多万元,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二)2009 年该项目已在福泉村规模试验生产 5 万 kg。结果表明各示范户获得较大经济效益。饲喂该饲料每头奶牛每天增产牛奶 5.6 kg,牛奶按 2.8 元/kg 计算,
14、新增产值 15.68 万元。(三)2010 年利用示范户水泥池,生产马铃薯渣饲料总计 150m,袋贮 600 余袋,约 45000kg;示范户饲喂奶牛 152 头,肉牛 57 头。试验区可节约饲料成本 7.4 万余元,通过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料,饲喂牛奶和肉牛等,新增产值 31.6 万元左右。(四)推广研究:2011 年进行了中试及推广研究1、中试研究生产基地:中和镇,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蒙东牲畜交易市场(嵩天薯业) 。2、中试研究基本建设:(1)生产微生物制剂:1.5 吨;(2)新建和扩建发酵池:3.08 万 m,其中中和镇 4000m,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 2800m,蒙东牲畜交易市场 2.4
15、 万 m;(3)新购设备:马铃薯渣脱水机一台(5 万元) ,马铃薯渣运输车一辆(3 万元) 。3、中试研究马铃薯渣生产加工数量:在新建和扩建发酵池中,共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料 8000m。4、中试研究饲喂家畜种类和数量:(1)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绿源奶牛场” ,饲喂奶牛 300 头;(2)蒙东牲畜交易市场饲喂肉牛 6000 头;(3)中和镇及其雅尔根楚社区,饲喂绵羊 600 头。2011 年,在试验区可节约饲料成本 12.6 万余元,通过生产加工马铃薯渣饲料,饲喂牛奶和肉牛等,新增产值 52.8 万元左右。三、主要工作(一)微生物制剂:四年来累计生产微生物制剂 2 吨。其中中和镇使用 1 吨,中
16、和镇雅尔根楚社区使用 0.5 吨,蒙东牲畜交易市场使用 0.5 吨;(二)新建和扩建发酵池:四年来新建和扩建发酵池累计 3.08 万 m,其中中和镇 4000m,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 2800m,蒙东牲畜交易市场 2.4万 m;(三)新购设备:2011 年新购价值 3 万元运输车一辆,价值 5 万元的马铃薯渣脱水机一台;(四)建成三个饲料生产和家畜饲养基地:四年来,建成初具规模的马铃薯渣饲料基地有中和镇福全村,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及蒙东牲畜交易市场;除刘长成、张成宝、姜喜、宋忠仁、唐文宝等十几户为连续四年示范户外,还建成了中和镇雅尔根楚社区绿源奶牛场及蒙东牲畜交易市场等为主的家畜饲养基地。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企业环境污染随着“嵩天薯业”年生产能力加大,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据了解,2011 年“嵩天薯业”加工马铃薯 5 万吨,生产淀粉 6000 吨。已造成地下 40 多米水源严重污染,下游居民已不能饮用和使用。(二)加大投资力度为改善环境条件和稳定饲料生产,解决广大居民的饮水问题,防止下游继续污染,同时使马铃薯渣饲料的生产稳定快速发展,请各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给与大力帮助和扶持,2012 年再追加资金 150 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运输车辆:55 万元2、脱水机:35 万元3、微生物制剂:50 万元4、其它:1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