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9206506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十 二 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本章主要内容:,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维护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本节主要内容:,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

2、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著追求。,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

3、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本节主要内容:,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1、1624年,荷兰殖 民者侵占台

4、湾。2、1661年,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 复台湾。,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的组成部分,3、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再次沦为殖民地。,4、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的组成部分,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的组成部分,2、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 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3、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3、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 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

5、最后挣扎的根据 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 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 后一寸土地为止。”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2)国内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3)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 。“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2、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6、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2、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本节主要内容:,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 成和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在考虑解决台湾问题时,逐步形成了“一个国家,

7、两种制度”的构想。,(1)78年11月81年8月:萌芽阶段(2)81年9月82年9月:正式提出阶段(3)82年9月93年:系统化、法制化阶段,(1)1978年11月1981年8月:萌芽阶段1978年11月,邓小平在缅甸同吴奈温总统的会谈中,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充分尊重台湾的现实。1979年1月1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的事情能提到具体日程上来,是由于在国内和国际的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的结果。,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 成和确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

8、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的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蕴涵了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的基本内容。,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 成和确立。,(2)1981年9月1982年1月:正式提出阶段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 成和确立。,(3)1982年1月1985年:法制化阶段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

9、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即后来被称为的“邓六条”。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 成和确立。,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 容和重要意义。,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1、“和平统一、一国

10、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 坚持祖国统一、维护主权的原则坚定 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 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 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 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

1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 澳门的成功实践。,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过程;3、香港、澳门问题解决的示范效用。,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1)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英、中葡政府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2、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过程,“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3、香港、澳门问题解决的示范效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 问题,

13、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将会产 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 出的,“解决香港问题为一国两制率先垂 范,将使祖国统一大业展现非常美好的、 广阔的前景。,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本节主要内容:,一、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终于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1年4月,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了“动员戡乱临时条款”,放弃了“反攻大陆”的提法。,两 岸 互 动 阶 段,一

14、、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两 岸 互 动 阶 段,汪辜会谈,一、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两 岸 互 动 阶 段,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会长辜振甫达成“92共识”,海峡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两 岸 互 动 阶 段,“九二共识”的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含义。这就确定了两岸事务为一个国家内部事务,从而保证了两岸关系和各项交流都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两 岸 紧 张

15、 阶 段,一、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1995年李登辉访美。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 访时,公然把两岸关系定位成“国与国的关系”。2000年3月,民进党的陈水扁在台湾“总统”大 选中获胜。在就职演说中故意回避 “一个中国 ” 原则甚至在2002年提出了“一边一国论”。,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

16、发展,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放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发展的主题;,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