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摘要 孟浩然历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隐而不仕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作中的隐逸思想很浓厚,但却并非他思想的主导,身逢盛世的他埋头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中举登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终因落第而回乡归隐。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 关键词 孟浩然;隐逸;入仕;矛盾心理Also Said Meng Hao-rans “Hidden“ and “Official“Abstract Meng Hao-ran has
2、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famous poet of Tang dynasty, its private,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poetry is a keen hermit, but not his idea of dominant, as the occasion of his hit to cite one of lifes necessities, implement your own political ideals, but because of his scholars and return home. Poe
3、t from hidden to Hao-ran to forced retirement to admire the Tao and really hidden experience shows an optimistic to pessimistic to sublate pessimistic. Meng Hao-rans life to actively re-launched the WTO, and to terminate the Hermitage mountain forests, thus completing his spiral ascent trajectory of
4、 life.Keywords Meng Hao-ran; hermit; official; ambivalence前言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中,隐逸现象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始终占据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而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隐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得到当时或后世的景仰和推崇,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对于孟浩然的评价,后人历来认为是他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唐代的王士源就认为:“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故屡空不给而自若也。” 1又有李白诗作:“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
5、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在唐人看来,注:1王士源.孟浩然集序2孟浩然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不求仕进,不为名利,风流倜傥,品格清高。然而,孟浩然是真的隐而不仕吗?作为盛唐时期的一个大诗人,其隐而不仕的行为似乎更值得人们深思 1。 旧唐书文苑下中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 ”由此可知,孟浩然是于开元十六年(公元 728)赴京应举的。据陈贻焮先生考证,孟浩然在长安约一年时间,然后于岁暮还乡,从吴越还乡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五月,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至
6、开元二十五年之间入蜀。开元二十五年到开元二十六年在张九龄荆州幕中,不久即思乡回襄阳,于开元二十八年卒 2。由孟浩然一生的行迹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过着隐居的生活,然而,孟浩然真是一位超然物外,完全自愿的疏离官场,终生过着啸傲山林,踪迹江湖的逍遥隐士吗?事实并非如此,孟浩然同大多数的隐逸之士一样,他的思想中也沾染着许多世俗的尘埃,并且一度热衷仕进。我们可以从孟浩然的诗作中体会他这种仕隐出处的矛盾冲突,感悟他波澜起伏的心路历程。在这里,笔者并非是想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一些信而有征的材料加以怀疑,甚至是否定,而只是想把前人某些相对片面的论述加以补充,使我们对孟浩然思想(主要是其隐逸思想的发
7、展)有一种更贴近于真实的认识。在孟浩然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他中年入京应试不第,这件事是孟浩然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孟浩然一生隐逸的两个阶段。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分界点,从孟浩然的诗作入手,探析孟浩然的一生“仕”与“隐”的矛盾心态。一、侍亲读书时期的为仕而隐(一)地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孟浩然生在一个薄有恒产的诗书家庭,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习礼诵诗,沿袭圣贤遗训,所以有强烈的功名抱负。他自幼刻苦自励,学养有素,南阳北阻雪一诗说:“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亦说:“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可见,孟浩然 40 岁以前在鹿门的隐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居。因为这种貌似隐居
8、的行为,不仅无萧瑟之况味,反而显得心宁气顺,积极乐观,充满期望和幻想 2。他在洗染弟竹亭一诗中说:“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原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无庸讳言,这种悠闲风雅的感觉,与那些身处乱世、真正决意仕途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我们认为孟浩然前半生的隐居其实是以隐求不隐。3正如鲁迅所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1这当然不是唐突隐士或隐逸诗人,因为隐士或隐逸诗人也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设想的那么高雅 3。孟浩然自己也说:“
9、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昼夜常自强,词赋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2这大约是他三十岁在鹿门山隐居期中的诗,却明白的说他少学儒书,自强不息,并嗟叹自己命运不达,急于想要出仕。这不仅是他私心里等待着征召而已,简直也向京城里的做官的朋友诉求起来了。因此,唐代王士源所说的“文不为仕”并不符合事情的本质。当然,我们也不能以此而否认孟浩然的隐逸,正如闻一多说的:“隐居本是那时代最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
10、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3其隐逸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代表了盛唐大多数终身不达或官至一尉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即时代给予他们凭个人努力和才能获得一切的幻想,而现实又常粉碎他们的希望 4。因而,在他们的壮志被现实所挫败时,他们便转而寻求新的精神出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多种因素在客观上促使着诗人隐逸思想的潜滋暗长。首先,孟浩然家世重儒风,儒家思想中存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生趋向。这与入仕思想一起构成了孟浩然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由于襄阳是当时繁荣佛学的策源地之一,所以诗人从小便受到释道思想
11、的影响。“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还山赠湛禅师)和“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寻香山湛上人)都表明了孟浩然对佛老的倾慕,而到云门寺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中“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此止山门,谁能效丘也”以及宿终南翠微思中“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时孟浩然已明显把三者联系在一起,这为诗人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的心理机制 5;第三,诗注: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孟浩然.书怀贻京邑故人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孟浩然4人的故乡襄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居胜地,闻一多先生说过:“我们简直不能想象一部襄阳耆旧传对少年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
12、 4诗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反映出对庞德公等先辈的敬仰之情,他一度隐居鹿门山也正是表示自己对先辈的追随;最后,诗人长期生活在农村,面对的是一个静谧宁馨的世界,这个世界无疑对热爱自然的孟浩然是一种美丽的诱惑。(二)唐代社会风尚的影响除了上述因素外,社会风尚也对孟浩然隐逸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客观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本质上是自由的对立物。所谓“亿万之所趋,在一人之所执”的思想禁锢个人意志,强迫人们按森严的等级屈从强者。因此,尽管巍巍的封建政治舞台对广大知识分子充满建功立业不虚此生的诱惑,吸引他们按照儒家设计的人生阶梯奋力攀登,但在这座舞台上那永远无法消失的斗争、机诈、拘束、压
13、制,甚至是残酷迫害,又使不少正直的知识分子感到苦恼和厌倦,从而产生离心思想,渴望寻求另一片人生天地。这种对自由天地的寻求,在社会处于朝不保夕的乱世、衰世的诗人,可能是不敢去想的奢望,但是,一旦遇到社会意志旺盛、思想解放而又衣食丰足食、社会安定的盛世,却会变成理想主义的实践,它不仅支配着淡泊名利者的行动,而且也常常渗入如孟浩然这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的人们的头脑 6。与此相应的,孟浩然创作了大量表现隐逸内容的作品。如宴包二容宅中“眼明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又如李氏圆卧疾中“伏枕慕公干,归山羡子平”和听郑五喑弹琴中的“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等等。(三)孟浩然的入仕思想与隐逸思想并存的促成对于孟浩
14、然的思想我们不能依据上面对诸多因素的列举,便认为隐逸思想已在孟浩然的头脑中大行其道,这无疑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臆断。我们有必要对上面的材料进行分析,以便使读者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孟浩然这一时期的隐逸思想。首先,唐代文人大多在其中进士之前隐于家乡,读书或招名,为其出仕做准备,孟浩然也不例外。此时,孟浩然的隐居是其入世的一个前奏,诗人的确对隐逸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充其量是把这种生活看作是一种调节心理,贻情悦性的精神享受。由于时代的原因,儒家的熏陶以及诗人对建功立业的巨大渴望,使其绝不可能像汉末离乱时代的庞德公一样走“采药不返”的道路。其次,上文提及隐逸之风对很多如孟浩然这样有用世之心的人有所渗透,这
15、是事实,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对于没有受到过任何仕途打击,而把官场与政治想象得过于浪漫化的孟浩然来说,这种渗透性的影响还远达不到制衡其入世思想,甚至5削弱其入世欲望的程度。再有一点十分重要,即在孟浩然这一时期的诗作中很多都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欲望。“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送告八从军)“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田家元日)还有“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书怀赠京邑故人)以及“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洗然弟竹亭)“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顾。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等等。这除了表明诗人入世之心之外,还从另一侧面充分说明诗人根本无意去维护自己作为一个“隐士”
16、的形象。可见此时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在他整个思想中肯定不会占重要地位。当然,最能体现其隐逸思想薄弱性的还是孟浩然的出山求仕。根据上面的论述,应当说这个时期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完全处于一种次要甚至是潜在状态。孟浩然只是把隐逸思想寓于怡悦性情的表层生活,他的内心却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毕竟,孟浩然不会在英灵尽归的盛世去心甘情愿地做一位职业隐士。因此,他前期隐居四十年之久,绝不是“为隐居而隐居”,而是在勤苦攻读,为应试、出仕做准备 2。二、科考受挫后的不得已而隐(一)雄心“出山”却失利的苦闷而隐开元十六年(728) , “隐居”多年的孟浩然终于“出山”去参加次年举行的进士考试,他在仲夏南园寄京邑旧游中所说的
17、那样:“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饱读诗书的孟浩然告别了隐居的处所,怀着一颗跃跃欲试,舍我其谁的雄心来到长安,他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长安早春中涌动着对繁华都市太平年代的热情礼赞,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作者要把自己融入这种生活中的迫切心情。在诗篇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科举及第的自信:“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 ”然而,孟浩然丝毫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虽然“十上耻还家,徘徊首归路。 ”却仍然毫无结果。诗人终于彻底失望了,他发出绝意仕途的宣言:“吾道味所适,驱车还向东!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跃马非吾事,狎欧真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但是,以孟浩然此刻的心情来说,我们不难体会这表面的
18、豪言壮语,也只不过是他的政治感情回旋激荡所发出的不忍去而又不得不去,言去而心不去的痛苦颤音。很显然,他的归隐是被迫的,孟浩然此刻正承受着他一生最曲折痛苦的内心折6磨。其间的言辞不仅难以掩饰他情绪的激动,也透露着愤懑埋怨,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沉。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失望之余,诗人也流露出要复隐山林的愿望:“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都下送辛大之鄂 )但是,孟浩然并没有马上离开长安,而是滞留京师寻求官友举荐入仕,结果也未能遂愿。他在题长安主人壁中写出了:“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19、”的句子,以表明他当时思想的复杂性,即其既欲愤然离长安而又不甘心此次科场上的失败,于仕隐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态 7。在长安所作的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是解读孟浩然“仕”与“隐”矛盾心态的一部重要作品。 “苦学三十载,闭门汉江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诗末两句所表达的决绝官场、决然隐居的决心可谓强烈而明显,但这种思想倾向显然不是自觉地,而是被迫的。诗人的高度自觉性是入世志仕,诗人之所以不再想策马奔腾于当世,而想要过亲近鸥鸟的隐居生活,之所以要“去
20、矣北山岑” ,完全是因为“苦学三十载”的努力落了空,所谓的圣明时代又不任用贤良,权势者只会埋没人才,自己的出头之日无望了。(二)决绝官场,寻求新的出路开元十六年冬天诗人离开了长安这个伤心地,于次年春天回到家乡。此时,孟浩然虽已声称绝意仕途,但却丝毫也没能减少他低落的心情。在家乡小住数月之后,也许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也许是受到当时文人漫游之风的影响,孟浩然开始了他的吴越之旅。诗人取道洛阳,循汴水而下,经润州,杭州,再去天台山游览,顺流由上虞江到达会稽,后经润州溯江而上,当他回到家乡时已是开元二十一年的夏天了。如果说科举考试的失败是使孟浩然认识现实的清醒剂,那么这次吴越之旅便在一定程度上是孟浩然
21、心灵伤痛的平复剂,同时也成了促使其隐逸思想发展的催化剂,优美的自然山水使孟浩然精神上的创伤大大地减轻了 8。与此相应,诗人早年隐居时那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潜在心理机制渐渐清晰起来。他创作了大量的寄情山水之作来表达这种思想与愿望。 “平生慕真隐”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寻香山湛上人 ) “愿言解缨萝,从此去烦恼。 ”(宿天台桐柏观 ) “回瞻魏阙路,无复自牟心。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岁暮归海上 )等。经过自然洗礼的孟浩然,郁闷的心7情确实消减了很多。我们在“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经七里滩 )等诗句,以及与杭
22、州薛司户登樟驿亭 、 与颜钱塘登驿亭望潮作等这样气势不凡的作品中可以感到诗人那种逐渐开朗的胸怀。当然,虽说诗人已走出了低迷情绪的笼罩,重又寻回了做隐士的感觉与心态,但可以想见,这种旧梦重温已不会有太多昔日隐居时的快乐与从容,却多了几分狂放,无奈与酸楚。远游归来后,孟浩然又开始了闲居家园的生活。此时的孟浩然早已充分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不平,从而抛弃了早年对现实与政治的浪漫幻想。他深深地感到一种“翻飞羽翼催”的压抑,特别是当他恍然惊悟到“物情移势利” 、 “一切是虚假”之后,便提醒自己“迷心应觉悟”了。这种思想转变使得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少了几分闲适,多了几分锋芒。 “世途皆自媚,流
23、俗寡相知。 ”(晚春卧疾赠张八子容 )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京还赠张维 ) “欲寻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田园作 )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一些刺时之作。 “圣主贤为宝,卿何隐遁栖?” (久滞秦中赠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 (山中逢道士云公 )等等。这充分的地反映出孟浩然思想已趋于成熟,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又显示出孟浩然多多少少对仕途失意仍旧不能释怀,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并非唐突诗人,因为说到底,他的再度隐居乃无可奈何之举,而这种无可奈何的境遇又恰恰根源于仕途的失意。于是在这个时候,孟浩然所敬慕的陶渊明便成了他新的人生向导,很多如“尝读高士传,最佳
24、陶征君。 1”虽然我们知道陶渊明是自动辞官隐居,而孟浩然则是做不上官而被迫隐居。可是,孟浩然这种追寻先辈足迹,希望通过移情山水,放浪四海,伴花拥石的隐逸生活,从而达到在自然中恢复真实的自我,并寻找自我人格超越的努力却是值得我们钦佩和赞赏的。其实,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孟浩然获得如此多的好评,也确立了他在中国隐逸文化史中的崇高地位 9。(三)孟浩然性格的宿命决定了其矛盾思想的并存不过,我们不应该认为孟浩然的余生只是在这种毫无人生亮色的耿耿于怀中度过,如果这样,诗人的隐逸思想中可称道的成分便不多了。毕竟,孟浩然还有他生性洒脱的一面,也正是这一面,促使他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推动他走向人生轨迹的顶峰。王
25、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记载着这样一则轶事,襄州刺史韩朝宗曾与他约定一起进京,可就在约定那天,孟浩然却因与友人喝酒而耽误了。友人劝说他,注:1孟浩然.全唐诗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8他却借酒率性而言:“我喝酒就图个痛快,人活着也就图个痛快。别的就不管它了。”因此,孟浩然还得了“好乐忘名”的美名。可见,孟浩然虽经受着出仕无门的煎熬,却没有为谋求功名而不择手段。但他也不是一个实实在在为隐居而隐居的士,所以他既不同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潜心归隐的陶渊明,也不同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的李白,他是“徒有羡鱼情” 、是试图“以隐求仕”的隐者,是以“隐”疗伤而无法忘记伤痛的隐者,是用山水田
26、园冲淡或掩盖怀才不遇忧愁的隐者 10。三、结语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对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孟浩然早年的为仕而隐表现出其隐逸思想十分微弱;仕途受挫后他不得已而隐其隐逸思想于山水洗礼中有了实质的发展,并且多了几分针对现实的锋芒;而诗人未止步于此,在他效法陶渊明的努力中,其隐逸思想的格调又得到了提升。可以说,孟浩然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他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他在百般无奈、万不得已中,走上隐逸之路,在“出世”与“入仕”的矛盾漩涡中,走到貌似轻
27、松,实则艰难;貌似冲淡,实则沉重。参考文献1 黄才民.从诗作看孟浩然的隐居J.六安师专学报,1994, (2).2 陈贻焮.孟浩然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9-92.3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392-396.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4-27.5 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下)A.张燕瑾,吕薇芬主编.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98).6 陈贻.唐诗丛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9 月第一版.( 65).7 张宝坤.名家解读唐诗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8、228). 8 王从仁. 王维和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10 月第一版.164-165.9 佟培基. 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39-246.10 王得保.仕与隐J.华人出版社,1997 年 2 月第一版.(72).致 谢本文从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得到了我的指导老师 XX 老师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她多次询问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9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她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 XX 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在大学四年中帮助我的人,感谢 XX 老师在学习上的点拨,同时,也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并且共同奋斗四年的大学同学们。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是因为一路上有你、有你们,再次衷心地感谢所有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谢谢!XXXX 年 XX 月于 XX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