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说 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请将第 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Si 28 S32 Ba137 Ag 108 Fe56 Cu64 Cl35.5 Br80第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
2、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物质及反应的分类,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物质及反应的分类标准的理解。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A 项正确;电解质分为强电 解质、弱电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B 项错误;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C 项错误;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
3、解、置换” ,是根据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量,D 项错误。答案:A2(2014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 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电子总数 原子总数 分子总数 物质的总能量 物质的总质量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特点的理解。化学反应前后电子总数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但分子总数不一定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物质的总能量一定发生变化。本题选 A。答案:A3(2014吉林省长春市高
4、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六种粒子,Fe 3 、NO 、Fe 2 、NH 3、H 和 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A该反应说明 Fe(NO3)2 溶液不宜加酸酸化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81C若有 1 mol NO 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电子 5 mol 3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3 e =Fe2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Fe 2 、NO 、Fe3 、NH 、H 和 H2O 六种微粒在一 3 4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Fe 2 作还原剂,NO 作氧化剂,由此得出 3该反应为:8F
5、e 2 NO 10H =8Fe3 NH 3H 2O。NO 在 3 4 3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酸性环境中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将 Fe2 氧化为 Fe3 ,A 项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B 项错误;若有 1 mol NO 生成 1 mol NH ,则 N 元素的化合价从5 降为 3 43,得到 8 mol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 项错误;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 电极反应式为Fe2 e =Fe3 ,D 项错误。答案:A4(2014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质监)向
6、含有 Mn2 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 2S2O8)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Mn2 S 2O H 2O MnO SO H 。下列说法正确的28 4 24是( )A该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 Mn2B反应后溶液的 pH 降低C反应中有 1 mol 还原剂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为 4 molD该反应常用于检验溶液中 Mn2 的存在,现象是溶液紫红色消失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及离子检验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判断,该反应中起还原作用的是 Mn2 ,A 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氢离子生成,反应后溶液的 pH 降低
7、,B 项正确;若反应中有 1 mol 还原剂 Mn2 参加反 应,则转移的电子为 5 mol,C 项错误;该反应常用于检验溶液中 Mn2 的存在,Mn 2 被氧化后生成 MnO ,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 色、D 项错误。 4答案:B5(2014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 3 =Cu2 5Fe 2 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还原剂是 S2 和 Cu ,氧化剂是
8、 Fe3C氧化产物是 S,还原产物是 Cu2 和 Fe2D当转移 1 mol e 时,有 46 g CuFeS2 参加反应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该反应中 Fe3 被还 原,是氧化剂,其 还原产物是 Fe2 ;硫元素被氧化, CuFeS2是还原剂 ,其氧化 产物是 S;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4。反应中转移 4 mol 电子时,参加反应的 CuFeS2是 184 g,故 D 正确。答案:D6(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闪电时会发生反应:N 2O 22N= = = = =放 电 O利用丁达尔效应
9、证明烧杯中的分散系是胶体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后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加热时熔化的铝不滴落,证明 Al2O3 的熔点比 Al 高解析:本题考查了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以及胶体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闪电时,N 2与 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O,A 项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 质,B 项正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确;浓硫酸加入蔗糖中,搅拌后蔗糖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C 项错误;金属铝的表面有一 层致密的氧化膜 Al2O3,加热铝片时,里面的铝熔化,而外面的 Al2O3由于
10、熔点高而不熔化,这层氧化膜(Al 2O3)将熔化的 铝包住,使铝不滴落,D 项正确。答案:C7(2014云南省昆明三中、玉溪一中高三统考)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 Ca(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Ca2 HCO OH =CaCO3H 2O 3B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H 2Cl Cl2H 2= = = = =电 解 CAlCl 3 溶液和过量氨水反应:Al3 3OH =Al(OH)3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4H 4I O 2=2I22H 2O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A 项, NaOH
11、 溶液过量, 应为Ca2 2HCO 2OH =CaCO3CO 2H 2O;B 项,H 2O 3 23是弱电解质,不能拆为离子的形式,应为2H2O2Cl Cl2H 22OH ;C 项,NH 3H2O 是弱= = = = =电 解 电解质,应 保留化学式。答案:D8(2014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将 SO2 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的是(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Ba(OH) 2 溶液 Ba(NO 3)2 溶液 BaCl 2 溶液Ba(ClO) 2 溶液A BC D解析:本题考查 SO2的性质,意在
12、考 查考生 对 SO2性质的理解能力。Ba(OH) 2溶液中通入 SO2,先产生 BaSO3沉淀;继续通入SO2,沉淀溶解, 转化为 Ba(HSO3)2,错误;Ba(NO 3)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NO 3SO 22H 2O=2NO3SO 4H ,Ba2 SO =B 3 24 24aSO4 ,总反应为:Ba(NO 3)23SO 22H 2O=2NOBaSO 42H 2SO4,正确;BaCl 2与 SO2不发生反应, 错误;Ba(ClO) 2溶液中通入 SO2,发生反应:ClO SO 2H 2O=Cl SO 2H 、Ba2 SO =BaS24 24O4 ,总反 应为:Ba(ClO)22
13、SO 22H 2O=BaSO42HClH 2SO4,正确。答案:C9(2014江西省部分高中高三阶段性联考) 下列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 Ca(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a 2 HCO OH =CaCO3 H2O 3B磷酸一氢钠溶液水解:HPO H 2OPO H 3O24 34C将 2 mol SO3 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吸收 Q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3(g)2SO2(g)O 2(g) HQ kJ/molD向含有 0.4 mol FeBr2 的溶液中通入 0.3 mol Cl2,充分反应:学域旗下新
14、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4Fe2 2Br 3Cl 2=4Fe3 6Cl Br 2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用语的熟练应用能力。向 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2HCO 2OH =CaCO3CO 2H 2O,A 项错误; 3 23B 项为 HPO 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C 项忽视了该反应24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H 应大于Q kJ/mol,错误;D 项,还原性 Fe2 Br ,通入的 Cl2首先将 Fe2 氧化,剩余的 Cl2再氧化B
15、r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该项正确。答案:D10(2014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第三次质测)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粉与 98.3%的硫酸加热下反应:Cu4H SO =Cu2 SO 22H 2O24B少量 SO2 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 SO 2H 2O C 6H5 OHHSO 3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NH 3H2O=AlO 2H 2O4NH 2 4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 2H H 2O2=2Fe3 2H 2O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A 项,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少量的 SO2通入
16、苯酚钠溶液中, 应生成 SO ,B 选项错误;NH 3H2O 为弱碱,不能溶23解氢氧化铝,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l3 3NH 3H2O=Al(OH)33NH ,C 选项错误。 4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答案:D11(2014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小班辅导(三)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漂白粉的水溶液中:Fe 2 、Cl 、Ca 2 、Na 滴加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K 、NH 、Cl 、S 2 能够与金属 Cu 常 4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 3 、Al 3 、SO 、K 24常温下 pH2 的溶液
17、中:NH 、Na 、Cl 、Cu 2 4无色溶液中:K 、CH 3COO 、HCO 、MnO 3 4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意在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漂白粉的水溶液中的 ClO 与 Fe2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滴加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S2 不能大量存在; 能 够与金属 Cu 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中含有硝酸,所有的离子可大量共存;pH 2 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所有的离子可大量共存;MnO 呈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 4存在。综上所述,C 项 正确。答案:C12(2014辽宁省知名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18、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 4NH 3H2O=AlO 4NH 2H 2O 2 4B乙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H3COO H 2O=CH3COOHOH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 SO2 气体: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SO2 2OH =SO H 2O23D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变质:ClO CO 2H 2O=HClOHCO 3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硫酸铝溶液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过量的浓氨水,A 项错误 ;乙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CH3CO
19、O 发生了水解反应,此反应 是可逆反应,要用可逆符号,B 项错误 ;漂白粉与空气中的 CO2,和 H2O 反应,生成 HClO 和CaCO3,Ca2 2ClO CO 2H 2O=2HClOCaCO 3,D 项错误。答案:C13(201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阳离子 NH 、Na 、Mg 2 4阴离子 OH 、NO 、SO 3 24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 c(乙)c (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一定含 Na B乙中一定含 NH 4C丙中一定含 Mg2 D丙中一定含 SO24
20、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的摩尔质 量的关系:甲Fe3 I2;KII 2KI3 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 KIO3、 KI、Fe 2 、Fe 3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四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 KI 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CCl4 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 KIO3 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向第四份试液中加 K3Fe(CN)6 溶液,根据是否得到具有特征蓝色沉淀的盐,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推测该蓝
21、色沉淀是_(用化学式表示) 。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 KI 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2)KI 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 KI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 I2 溶于 KI 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 KI3H2O。该物质不适合作为食盐加碘剂,其理由是_。答案:(每空 2 分)(1) Fe3Fe(CN)62 IO 5I 6H =3I23H 2O 2Fe 3 2I =2Fe2 I 2 3(2)O24I 2H 2O=2I24KOH KI 3 在受热 (或潮湿)条件下产生 I2 和 KI,KI 被氧气氧化,I 2 易升华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学域旗下新思考教育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