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柱形容器中放入(或取出)物体,液体压强练习题 11.液体对容器底压强_在柱形容器中放入(或取出)物体后,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_液体对容器底压强_2.容器对桌面压强_在柱形容器中放入(或取出)物体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_容器对桌面压强 _1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 2 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 甲 一定大于p 乙B p 甲 一定等于p 乙C p 甲 一定小于p 乙D p 甲 可能小于p 乙2.两个完
2、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水 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 )A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3.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把甲、乙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已知液体不溢出, 酒精 水),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B甲球质量小于乙球质量C甲球密度大于乙球密度 D甲球密度小于乙球密度
3、;4如图,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面相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则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 F 甲 (21) F 乙 ,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浸没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 甲 (22) P 乙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5.如图 5 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 静止时,甲、乙容器中木块 A 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 甲 (16) P 乙 ;水 对容 器 底 部 的 压 强 P 甲 (17) P 乙 (均 选 填“小 于 ”、 “等 于
4、”、 或 “大 于 ”) 。甲 乙图 5图 11甲 乙图 2乙甲26甲 、 乙 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杯 子 盛 有 不 同 浓 度 的 盐 水 , 将 同 一 个 鸡 蛋 先 后 放 入 其 中 。 当 鸡 蛋 静止时 , 两 个 杯 子 中 液 面 恰 好 相 平 , 鸡 蛋 所 处 的 位 置 如 图 4 所 示 。 则A甲 杯 底 部 所 受 的 液 体 压 力 较 大B乙 杯 底 部 所 受 的 液 体 压 强 较 大C鸡 蛋 在 甲 杯 里 排 开 液 体 的 质 量 较 大D鸡 蛋 在 乙 杯 中 受 到 液 体 的 浮 力 较 大7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
5、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如图 4 所示。现有铁、铝两个金属实心小球( m 铁 m 铝 、 V 铁 ”、“=”或“”)。10如图4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大于乙 来源:学|科|网ZB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C 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D 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甲 乙图 2甲 乙图 4甲 乙A B图 23A水 酒精酒精
6、B11如图 11 所示,质量均为 2.4 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A 和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 2102 米 2和 1102 米 2。容器 A 中盛有 0.1 米高的水,容器 B 中盛有质量为 1.6千克的酒精。( 酒精 0.810 3千克/米 3)求:容器 B 中酒精的体积 V 酒精 。容器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B。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甲、乙的密度 甲 、 乙 之比。12如图 11 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 的水和酒精,m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7、。( )2S、 33/108.米千 克酒 精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 1.6 千克,求酒精的体积 。酒 精V 求乙容器中 0.1 米深处酒精的压强 。酒 精p 现有物体 (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 和容器甲、乙AB、 AB、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 和最大压强 。最 大F最 大p13.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1 千克、底面积为 110-2米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 4 千克的水,求:图 114求水的体积 V;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
8、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 物 为_千克/米 3 14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米2,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牛、底面积为8102米2。 求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A。15如图 12(a)所示,底面积为 2102 米 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0.1 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水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m 水 。如图 12(b)所示,将 容 器 放 在面积为 4102 米 2的正 方 形 木板中央,并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有物体 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上表所示),请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不会溢出),可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 水 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加量 p 地 的比值最大。( a) 选 择 _物 体 ( 选 填 “A”或 “B”) 。( b) 求 p 水 与 p 地 的最大比值。图 12(a) (b )物体 密度 体积A 2VB 3 V甲图 11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