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02612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分析一、分析设想现代作家黄飞写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安排在苏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的“至爱亲情”单元。它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 ,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大地,无所不在。教学思路:本文是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细腻动人,特别适合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以朗读为主线,以“赏析精彩情节,品味传神词语”为主要教学思路,从“分糖”和“送糖”两个情节入手,引发学生突破“泥土为何是甜的”这个疑难点,以读促学,以读促教,以读促悟,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再及时点拨。二、教学流

2、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轻轻响起。师: 老师讲述故事: 汶川地震,伤亡惨重。有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里。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废墟的间隙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当废墟清理开时,在她的身体下面居然躺着她的 3、4 个月大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在包裹他的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在场的人在这一刻都落泪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生:我被这位母亲的行为震撼了。生:母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 师引出课题。

3、 (板书;课题、作者)分析:播放母爱歌曲,结合图片讲述感人故事,为教学创设了细腻、感人的氛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谈感受,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通读课文,梳理情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1.从课题入手,走进文本。2师:泥土怎么会是甜甜的呢?生:一包奶糖渗入大地。2.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师:奶糖怎会渗入大地?这篇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生:离异母亲送奶糖、好心人传递糖、王小亮分糖、吃糖、埋糖,结果糖化入泥中。分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三)揣摩妙点,走近人物。1.走近王小亮。师:今天是王小亮的生日,他收到

4、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包奶糖,这包奶糖都是他自己吃掉的吗?生:不是,而是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课文中如何写的?)师:(见第 19 小节分奶糖)从这一段可看出王小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团结同学、尊重师长、可爱,将快乐与别人分享。师: (一边齐读一边思考,要读出感情)这一段我们除了感受到了小亮分糖时的快乐,你还能读出什么?生:从“惊喜极了” 、 “好久没尝过了” 、 “张了嘴的破鞋”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艰辛。(不幸福)师:那么他现在生活的状况究竟怎样?(还能从)请从课文的其他段落找出具体的描述? 生:(学生争相发表看法)从下面几处文字中可以看出:“老师悄悄背过了身”“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

5、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生:“扬起细眉”表明后妈善于打扮邀宠, “嘀咕”表明后妈存心不良,专门教唆爸爸打小亮。 “抓起” “气势汹汹”表明爸爸不明事理。“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馒头悄悄溜出门。 ”3生:“照例”说明他天天承担这繁重的家务劳动。 (齐读此段,感受其生活的艰辛)师:(借机引导)王小亮生活的不仅不幸福,而且经常受到后妈的虐待。多么凄凉的情景啊!我们想到此景,也难免要流下同情的眼泪。师:正因为现在妈妈的冷酷,王小亮才不得已把吃剩的糖埋起来,通过刚才的分析,你

6、感受到小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懂事、聪明、可爱、尊师、友善、坚强、具有应变能力的孩子。师: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这一形象?生:行动、语言和神态描写。2.走近亲生妈妈。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部分。师:王小亮在现在的家庭得不到爱,那他还有人爱吗?生:有,他的亲生妈妈。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生:主要集中在 1-18 段。师:下面我们师生一起读 118 段。我读旁白,全体女生读妈妈的角色,男生读传达室老头的角色。 (在缓缓的音乐声中读完这部分,然后学生再具体分析妈妈的形象。 )生: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生:“倚着”表明站立时

7、间已久, “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句式采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刻画了母亲专心致志等待儿子,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至爱亲情。 (行动描写) (学生试读,把握朗读基调:沉重、凝重, 语调不宜太高, 语速不宜太快。 )生: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生:采用画眼法,刻画母亲将见到儿子的兴奋的激动。 “黯淡的眼神”表明离异后不能经常看到、照顾到儿子给她带来的创伤。 “热切的光”表明即将见到儿子的内心的激动。(神态)生: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生: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晕眩” 、 “站立不住” 、 “扑” 、 “抓” 、 “摇”等动作描写突出了“她”十分

8、焦急的心情。 (行动) (学生试读,把握朗读基调: 悲愤 焦急)“跌跌撞撞” “使劲”,生动地刻画了母亲见不到儿子心灵受到的沉重打击。师: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她”是一个怎样的母亲?生:这是一位爱儿子爱之入骨的母亲。4师: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这一形象?生:行动、语言和神态描写。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用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3.感情朗读,升华理解。师:同学们现在对这部分的理解一定更加深入,肯定读得比刚才更出色,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

9、一部分。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更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体现的感情。(四)品读课文,领悟主题。师:吃剩的奶糖融入大地,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生:那甜甜的泥土,不仅饱含着“过去妈妈”的母爱,也包含着学校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让父母离异后的孩子也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母爱)人间的至亲至爱就像那融化了奶糖的泥土,宽广厚实,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师:诗化的结尾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这篇小说的主旨和蕴含所在。 分析:在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文章的主题。(五)链接生活

10、,诉说感悟。师:(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母爱就像遮雨的伞,母爱就像清凉的风,母爱就像夜中的灯。我们无时不在享受母亲的爱 :母亲为我们盖被子,母亲为我们擦汗水、母亲因我们而高兴,因我们而伤心!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母爱 “动人的一瞬” (抓住细节、运用神态、语言、行动的描写方法) ,表达你的感恩,传递你的深情。学生回答:(略)分析:生活的海洋有多宽广,语文世界就有多宽广。这一环节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心灵受到强烈地震撼,能更真切地体会母爱,从而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爱。(六)课后作业,创意表达。5收集关于母爱的谚语、诗句,写一些读后感。分析:这一作业设计可提

11、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以“揣摩妙点,走近人物”为主要教学思路,从“分糖”和“送糖”两个情节入手,引发学生突破“泥土为何是甜的”这个疑难点。整堂课以诵读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阅读文本的主体性,引领学生从文本中产生自己独特的体悟,从而掌握“推敲关键词语,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学习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线,反思整堂课教学,共有如下四个亮点。(一)借动人故事,导入充满意境。初中学生好动,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曲折生动的故事吸引,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我采用在聆听歌曲世界上只有妈妈好的同时,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个真实的母爱的故事,这种

12、创设情境的方法,不但使学生容易走入情境,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能产生教育启发作用。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并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开发,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愉快融洽。(二)品传神词语,重视文本阅读。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曾说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 ”意思就是语文课要赏析品味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从而让学生回归文本,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学语文。在揣摩亲生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母亲的眼神、动作等语句,如“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 “黯的眼神” 、 “热切的光” 、 “晕眩” 、 “站立不住” 、 “扑” 、 “抓”、 “摇”等词语来体会这位母亲对儿子深深

13、地爱。(三)重深情诵读,培养语感情感。 语文教育先驱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因此我把朗读作为本课学习的主要方式,并在读的环节中设计出这样几个步骤: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概括故事情节,初步把握感情;细读,欣赏语言,走近人物,体味深情。这样就由浅入深地分析了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起来声情并茂,感情充沛,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和情感。另外,我还通过范读,集体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达到理解课文感情,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起到了非常好的效

14、果。如分角色读课文的 118 小节,我读旁白,全体女6生读妈妈的角色,男生读传达室老头的角色。我们配合得相当好,尤其是女生读出了一种失望、难过的语气。在短暂的沉默后,全班同学一起鼓掌。在这个过程后我们再一起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就非常顺利了。(四)促走出文本,感悟至爱亲情。由于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父母给予他们的爱,他们往往感觉不到。我试图通过教学设计中“链接生活,诉说感悟”这一环节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加深他们对亲情的理解,让他们能体会出身边亲人对自己的至爱亲情,从而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来看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足:如教学问题设计过多,使课堂显得有些琐碎,个问题过多,会让学生形成思维疲劳,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教学问题设计的精炼化。“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性的反思应该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 。通过备课、上课、反思到再教学,我深感自觉性反思的重要性和语文教学的挑战性。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逐步完善,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