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象一、物象与意象的区别: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二、意象的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事、人等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三、意象的特点1、含蓄性歌德曾说:“最直露的中国诗歌,与西方的诗歌相比,也是含蓄的。 ” “含蓄”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
2、作品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之中,启发联想,引人遥思,耐人回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敏锐地捕捉到意象之后,借助想象,再现画面,解读物语。2、确定性 意象的确定性是指诗歌的物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表达诗人某种固定的情感和志趣。而这些物象与人的情感总有某种关联,在不同诗人的笔端,那些特定的物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时把握关联,识记意象。把握关联 识记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落花流水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3、丰富性不同的诗人因为个人性情和际遇的不同,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 ,
3、 “我”与“物”的完美结合。其实,哪怕是同一位诗人,境遇不同,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感触。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古诗意象时须立足文本,有所甄别,切忌先入为主,生搬硬套。 立足文本 有所甄别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 游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四、常见意象的主要类型1、象征式意象借助具体事物,表现特定意义 菊花 因秋天开放,饮露凌霜,被赋予清高、坚贞、顽强、高洁等象征意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 原离骚不
4、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元 稹菊花宁可梢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梅花 因冬季开花,傲雪斗霜,被赋予不惧挫折、刚强傲岸、玉洁冰清、不媚世俗等象征意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 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 游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咏梅青松 因高大挺拔,四季长青,被赋予顽强、傲岸、正直、不屈等象征意义。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 桢赠从弟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 白赠韦侍御黄裳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 毅咏青松夕阳 因业已垂暮,即将落山,被赋予人生短暂、光阴易逝或
5、失意消沉等象征意义。西风 因猛烈寒冷,摧残万物,被赋予万物凋零、衰败落寞或游子思归等象征意义。 黄叶 因盛期已过,凋落在即,被赋予衰败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等象征意义。鸳鸯 因雌雄相守,双栖又宿,被赋予相亲相爱、爱情甜蜜的象征意义。鸣蝉 因餐风饮露,居高声远,被赋予品行高洁、清高绝俗的象征意义。冰雪 因冰清玉洁,晶莹剔透,被赋予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意义。 牡丹 因生在名园,雍容华贵,被赋予富贵荣达、浮华庸俗的象征意义。朝露 因缘寒而生,遇暖即消,被赋予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象征意义。2、物语式意象根据景物特征,寄寓抽象意义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 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根
6、据景物特征,寄寓抽象意义 水:因为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常被用来比喻时间流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为剪切不断,滔滔不绝,常被用来比喻不尽愁思。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清澈明亮,深沉灵动,常被用来比喻美人眼睛。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草:可能比喻生命力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能比喻离愁别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可能比喻思念绵长“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可能比喻荒凉衰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可能比喻盛衰无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燕:因系迁徙候鸟,故有“羁旅漂泊”寓意。“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 因为秋去春来,故有“春光美好
7、”寓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因为双宿双飞,故有“爱情甜蜜”寓意。 “花开望远行东风草堂飞燕子”因为眷恋旧巢,故有“物是人非”寓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鹃:因相传系杜宇泣血而化,故有“凄凉哀伤”寓意;又因叫声似“不如归去”,故有“ 游子思乡”“脱俗归隐”等寓意。 鹧鸪:因为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故有“ 旅途艰险”“愁苦伤感”等寓意。 鸿雁:因系候鸟,故有“思乡怀远”或“ 羁旅情愁”等寓意;且因鸿雁传书之典,故常以代家书;又因飞得高远,故常比喻志向远大。沙鸥:因栖息江湖间,故有“漂泊无定”“渺小无助”“孤独寂寞”等寓意。 浮云:因为随风动飞、飘忽不定,常被用来比喻
8、四海漂泊、居无定所的游子。柳絮:因为数量众多、纷飞无尽,常被用来比喻愁思绵绵。 残灯:因为独守愁人,彻夜无眠,故有孤独寂寞、凄冷愁苦的寓意芭蕉:因为南方有雨打芭蕉之丝竹乐,故有孤独悲凉、忧愁凄恻的寓意。 3、谐音式意象谐音双关 是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民歌的传统表现方式,巧以语音作桥梁,借用甲字的形式表达乙字的语义,以此委婉含蓄而又风趣幽默地表达某种微妙的感情,是其基本特征。 “柳”谐“留”音,因具有“留恋惜别”的寓意“晴”谐“情”音,因具有“痴情痴心”的寓意“莲”谐“怜”音,因具有“恋情爱意”的寓意“亭”谐“停”音,因具有“惜别难舍”的寓意“琴”谐“情”音,因具有“情意谐和”的寓意“笛”谐“啼”
9、音,因具有“悲戚伤感”的寓意“丝”谐“思”音,因具有“思绪绵长”的寓意“梅”谐“媒”音,因具有“少女怀春”的寓意“杯”谐“悲”音,因具有“伤感惆怅”的寓意“藕”谐“偶”音,因具有“爱情婚姻”的寓意“杏”谐“幸”音,因具有“运途侥幸”的寓意“芯”谐“心”音,因具有“心思情感”的寓意4、借代式意象桑梓:故乡。 “唯桑与梓,必恭敬止”。丝竹:音乐。民间弦乐器、管乐器合称。汗青:史籍。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竹简。娥眉:美女。蚕蛾触须细长而弯,喻眉。南冠:有节操的囚徒。春秋时楚人之冠。请缨:请求为国效力。汉将军终军请以长缨活捉南越王。 击楫:立志收复失地报效国家。须眉:男子。胡须和眉毛。巾帼:妇女。原指妇女
10、的头巾。三尺:法律或宝剑。轩辕:中华民族或祖国。寸管:毛笔。折桂:科举及第。怀桔:爱亲孝亲。陆绩见袁术时藏桔。怀沙:怀抱石头自沉。系屈原绝命词。采薇:隐居不仕。宫阙:帝王权位。咏絮:女子有文才。用谢道韫事。南朝旧梦:繁华往事。关山月曲调名,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梅花落曲调名。写由梅花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冷落之情。霓裳羽衣曲传为唐玄宗所编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传为南朝后主所制乐曲,为绮靡之音。杨柳曲即乐府曲调“杨柳枝”、 “折杨柳”,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五、赏析意象的思路(1)找出意象;(2)分析意象的基本特点;(3)分
11、析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产生的艺术效果。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取次:随便,任意。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从全诗看, “野草花” “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12、怎样的景象?(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赏析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为通往市内乌衣巷必经之路。桥巷相邻,且东晋时,乌衣巷为高门士族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居于此。以朱雀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且可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 赏析 “野草花”给给人以荒僻之感,而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已经荒凉冷落。 “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赏析 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燕子,如今栖息在寻常百姓之家。燕子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房子
13、的主人的变化,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对比中隐含着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答案: 从全诗看, “野草花” “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答案: 目的在于唤起读者的想象,暗写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赏析 全诗写诗人路过苏州枫桥停船过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天色变得漆黑,乌鸦惊叫起来。霜华满地,寒气袭人。描写诗人在船舱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赏析 江边飒飒的枫林,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
14、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凄凉难耐。 “江枫”与“渔火” ,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赏析 寒山寺的半夜钟敲响,飞进船舱,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景物:月落、鸟啼、霜满天、 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钟声,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答案 写出羁旅者孤单寂寞、愁绪满怀的情感。 4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 、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 、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