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车间管理基础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和车间管理必须首先抓好管理基础工作使管理工作真正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工作上。实践证明,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第一节管理基础工作概述一、管理基础工作的概念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发挥企业管理职能的各项专件管理的依据。它是我国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由各类专业管理基础工作综合而成的专用术语。它和各项专业管理互为条件、互相促也一方面各项专业管理部存在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又是各项专业管理的起点,经常为专业管理创适前提条件提供资料依据,对各项专业管观起约束、监督、评价和促进作用。管理基础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既有被动的
2、服务又有能动地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工具。因此,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企业管理其础工作是为了企业经营目标和履行各种管理职能而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同样又是车间管理基础工作。二、管理基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石,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主要在于:(1)管理基础工作是实现企业各项管理职能的专业依据。企业管理是为了保证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就分别体现为企
3、业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和发挥需要依据各种专业资料数据和共同标准用以对管理对象和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和鉴别进而采取相 V 的管理措施 如果缺乏管理基础工作提供的专业资料数据,就失去了工作标准和依据各项管理职能就无从实施,和发挥企业各方面工作就成为一团乱麻无从做起。(2)管理基础工作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手段。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首先要从“基础”抓起,也就是说首先要有实施各种管理职能所依据的标准、定额、手段、信息以及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以这些齐全配套的资料、标准和制度作为管理手段去整顿和改善企业各方面工作,改革才有成效,经营管理才能出成绩、出效益
4、。(3)管理基础工作是巩固企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我国许多企业曾经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不计成本,企业不讲利润,产品供不应求,质量缺乏标准,不重视管理基础工作。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艰难的改革,并获得了初步的成效。而要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必须不失时机地垒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按照规范化的标准和定额去做好企业各项工作,以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足够有用的管理信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4)管理基础了作是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所谓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和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
5、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管理人才现代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为“基础”,是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它经为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思想、健全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翔实正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定额、灵敏高效的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毫无疑问,只有管理基础工作的这个”基础”打好了,基础牢固了才能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技术保证和组织保证,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筑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文大
6、、要求严格、人人参与的初始性管理工作。车间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企业管理的各任务贯彻落实到车间管理中去。各种原始数据和资料都来自年间,因此车间在管理基础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车间管理不但是管理基础工作的落脚点,而且要直接参与管理基础上作。因此,车间主任必须把管理基础丁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当管理中出现问题时,首先检查管理中是否有违反现有“管理基础工作”规定内容的地方,其次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基础工作”。实践证明 ,管理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某一企业或车间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三、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管理基础工作对企业管理和车间管理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管理基础工作的一些特点
7、所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有:(1)科学性。管理基础工作中所规定的数据和标准,都是按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经过许多人许多次反复实践、观测、分析、试验和检验而最终产生出来的具有严谨的科学依据。(2)先行性。凡经济管理都要有一定的标准作依据。这些标准既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概括而来又要返回指导实践是先于管理工作开始之前就必须具有并不断完善的,否则管理工作就无所遵循。(3)专业性。管理基础工作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应用于不同管理职能中不同的具体工作受不同条件约束具有很细密的专业性质,不可互相串用。(4)群众性。管理基础工作是依靠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和广大的岗位工人认真实践完成的,专职部门及其
8、人员主要起业务指导和综合分析、概括等管理作用。(5经常性管理基础工作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工作总是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修改补充的,持之以恒,水平不断提高。(6)先进性。凡标准和定额等管理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一般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即平均先进中上水平不能落后于生产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就起不到激励和鞭策作用。第二节车间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有所不同但就总体而言所有工业企业的车间管理基础工作都包含有下列内容: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工教育等。一、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就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标准进行制订、以彻执行和管理的工
9、作。标准化是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活动的依据,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准。做好标准化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保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是贯彻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努力使本企业的产品达到有关国际标准。二是制订、修改和贯彻本企业的标准。对于尚无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产品和工艺,企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企业标准,并贯彻实施。从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来看,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它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制订的,人们从事集体性的生产技术活动必须遵守的技
10、术依据。它的主要内容有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作业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程序等所作的规定。它是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管理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标准、技术管理标准、业务工作标准等。二、定额工作定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为合理地利用资源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标准一般包括劳动定额、物资定额、设备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定额是编制各种计划的依据,是科学管理的手段,是进行经济核算、讲究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工具。定额工作是指各类定额的制订、执行、修订和管理工作。定额工作的中心问题
11、是合理确定定额水平,关键是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制订各种定额必须有充分的技术和经济依据既先进又合理以使大多数职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水平为准。定额的执行是在维护定额严肃性的前提下通过核查、统计等手段,切实保证定额的落实。定额的修改就是为了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根据物质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科学技术进步的情况,及时加以完善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保持定额的光进合理性。定额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为了使定额达到总体上综合平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定额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使定额真正成为促进生产经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三、计量工作计
12、量是指标准化测量是通过技术与法制相结合的手段,对量值进行统一的测量,保证量值准确一致。计量工作包括计量的检定、测试、化验、分析等方面的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工作,它主要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与质的数值进行掌握和管理。计量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计量技术,是指从计量基准的建立到量值的传递,乃至到生产过程中实地测量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二是计量管理,主要是研究量值传递系统以及技术手段和法制手段的相互协调关系。企业计量上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机构,合理选择和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建立最值传送系统和做好计量检定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计量管理制度等.计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量值的
13、统一和准确保证计量器具准确一致。具体要求生产中所必需的量具应配备齐全,使用的量具必须精确可靠,示值清晰;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科学合理;量值的传递、量具的修复和数据记录有严格的制度。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管理的原则有计划地完善计量测试手段,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计量技术的现代化提高计量工作水平。四、信息工作信息是指原始记录、资料、报表、数据等。管理信息,是指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过加工 数据或情况。信息工作,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进行决策、计划控制所必带的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等管理工作。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管理离不开信息。企业的生产任营活动又时刻都在发牛变化这些变化应迅
14、速传递到管理中枢在作出反应后又要及时得到贯彻这就要靠企业的信息上作。信息工作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科技经济情报工作、科技经济档案工作。信息工作要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畅通。第一要加强原始记录、统计工作档案工作以及相应的文件报表的传递收集上作;第二,要加强电话、电讯的利用和管理上作。第三,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工作程序和标准步骤;第四,要有步骤地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应尽快实现信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起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币场经济条件下企件中产经营发展的要求。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基本上有三种内容:(1)以生产工人为对象的信息反馈。把生产工人在一个作业班内的生产情况如完成产品产
15、量、质量、工时和设备利用以及执行计划的结果等信息,采用一定的报表格式如实记录反馈回来。(2)以机械设备为对象的信息反馈。把机械设备加工处理的材料数量和完成的产量、质量、品种、台时利用以及执行计划的结果等信息,采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报表格式,如实记录反馈回来。(3)以产品(加工对象)为对象的信息反馈。把某一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制成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的情况包括投入数量生产数量、质量、工(台)时消耗、生产进度等信息,采用一定的报表格式,如实记录反馈回来。对于生产过程中反馈回来的生产信息要及时抓紧时间进行分析、整理和决策以便不失时机地通过在新一轮信息输出中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保证企业生产经营
16、活动顺利进行。第三节车间规章制度建设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必须合理地组织劳动者与机器设备、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能按一定的规范向既定的经营目标协调地进行 c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执行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有所规定。所谓规章制度就是指企业对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所制订的各种规则、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它是企业车间的厂法厂规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有了规章制度,就使职工的工作和劳动有所遵循,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依据,检查有标准,工作有秩序协
17、作有规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离开规章制度车间管理必然会陷入混乱。因此,要充分利用规章制度的职能来管理企业管理车间。一、车间规章制度的种类企业的规章制度种类繁多,从车间的范围来看,按其所起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责任制度这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原则制订的制度。它明确规定车间每个工作岗位应该完成的任务和所负的责任及其相应的权力。这种按工作岗位确定的贡任制度不论谁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执行那个岗位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这对稳定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责任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规定任务,本
18、岗位应该干些什么事情:二是授予权利,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应有哪些权力;三是明确责任对工作成果好坏要承担什么责任。责任制分为岗位责任制和管理业务责任制两种类型。岗位责任制包括领导下部责任制、职能人员责任制、上人岗位责任制。管理业务责任制包括生产责任制、营销责任制、质量责任制、经济责任制等。(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有关整个车间管理方面的制度。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 职工考勤管理制度。它规定了职工请假的批准权限和请假的手续以及对各种假别的处理解决办法,规定了考勤的办法。 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它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及党员做思想工作的任务和责任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办法。 职工奖惩制度。它规定了职工
19、受奖的条件和等级,确定了受到惩罚的范围和类别明确了从车间主任到班织长的奖惩范围和权限。 车间工资奖金及工人福利费管理制度。根据厂部工资奖金分配的原则制订具体的分配和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具体要求和落实责任,编制本车间设备修理的计划。 交接班制度。确定交接班的内容、纪律和时间要求严格交接班制度。 仓库保管制度。明确物资入库、出库的手续加强物资保管的“三防(防火、防腐、防盗)制度。 低质易耗品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制度。它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事故处理制度、职业病防泊制度等。(三)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技术标准通常是指产品
20、技术标准,它是对产品必须达到的质量、规格、性能以及验收方法、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此外还有零部件标准,原材料、工具、设备标准等。技术标准是职工在生产技术活动共同的行动准则.技术规程是为了执行标准,保证生产有秩序地顺利进行,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指导工人操作、使用和维修机器设备以及技术安全等方面所作的规定。一般有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是由厂部制订的,车间主要是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和规程。如果在 行中发现某些规定不符合实际,或者有缺陷,必须报请厂级有关职能科室进行验证,然后进行修改、完善,制订出新的规定后由主管厂长批准实施。二、车间规章制度的制
21、订企业的规章制度主要由厂部统一制订车间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此外还可以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些执行企业制度的具体规定使企业制在本车间实施更加细致、完善更具有操作性。制订车间管理制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是必须在内容是与上级制订的规章制度相一致,不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是必须适合本车间的管理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别的车间的管理办法;二是必须有利于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宽严适度,由宽而严,逐步过渡使广大职工易于接受并逐步养成习惯;四是制订制度务必经过全体职工讨论由大家共同制订自己的管理制度。只有大家共同讨论而制订 管理制度才是最有群众基础最具权威的制度,才能最有利于 彻执行。如果光靠领导单力面
22、制订 度,职工自己感觉到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会认为这是领导有意卡他们从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只有 广大职工都来参加讨论和制订制度大家自然会感到受尊重的感觉和兑现了当家做主人的地位心情舒畅,也更好理解到制度内容的必要性,从而会产生一种自觉遵守制度的责任感,利于制度在车间、班组及全体职工中贯彻执行。三、车间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再好的规章制度最终要靠贯彻执行车间的职责是将规章制度变成职工的实际行动,而这一转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中间上经历广大职工对制度的认识、接受、认可、内化而付诸实践最终变成行为习惯的各个环节,这要求车间领导做许多踏实细致的宣传教育、检查监督和积极引导的实际工作。第一宣传教育工作要“三令五
23、申”,规章制度要变成广大职工的行动,不但要让职工充分了解其具体内容,更要职工懂得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主人翁的贡任感去自觉执行。因此车间领导要亲自上台对职工进行纪律法规教育,工段长、班组长要经常组织职工学厂规厂法,熟悉厂规厂法的具体内容以便在行动中得到贯彻执行。第二,检查监督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是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体现。车间、工段班组的领导都要经常检查监督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一有违背或偏离立即予以纠正和教育。同时要把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必要的奖惩相结合,作为奖金考核、评先评优、工资晋级的一项内容.第三,关键问题是干部带头。规章制度的贯彻执朽首先要发搽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4、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领导人物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了,职工群众就会跟着做,不愁难执行。因此执行制度要一视同仁不论是干部还是普通职工违反制度的一样受处罚。第四,重要的问题是提高职工素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很大关系。素质高的人懂得规章制度对于集体劳动、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自觉地去执行;反之素质低的人,不懂得处理集体生活中的人与物、人与人关系视规章制度为管、卡、压心存反感,不情愿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职工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车间领导要积极发动和创造机会让职工更多地参加企业统一组织开展的职工培训活动,同时自己车间、工段、班组也要利用班
25、前班后和节假日时间多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参观学习、公共交际、社会生活。岗位技能等有利于职工公心健康、意志锻炼和技能提高的活动以全面提高职工的集体观念和整体素质从而也为职工自觉地理解和执行规章制度打好基础.第四节车间基础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进行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具体地说基础教育就是指一个职工从事其职位工作所正常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本岗位必需的基本技术业务和管理知识教育,包括应知应会和基本功的训练。基础教育是培育和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适就高素质职工队伍进而增强企业素质的关键和基础,是企业富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址。
26、基础教育是全员性教育,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要有计划、有系统地接受基础教育。一、技术业务学习职工技术业务学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长期系统文化技术教育长期系统文化技术教育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包括中专教育、大学教育、技工教育、专业教育其巾大学教育包括企业或行业开设的业余大学、工人大学教育函授大学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技工教育又具体分为初级技工教育、中级技工教育、高级技工教育。专业教育包括外语专业、电子计算机专业、有关高新科学技术专业等教育。上述教育时间长、学费高,职工费用开支大,应采取职工自筹与企业或车间资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学费问题,一般可采取职工学习毕业后,再以毕业文凭为依据
27、发给补助的方法。这些学历性质的长期学习,应以在职学习为主,需要脱产学习的必须经厂部批准。车间应对有学习能力的职工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由职工个人订出学习计划,争取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不脱产的学习达到中专、大专毕业以上文化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二)短期技术业务学习短期技术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是短期办班和岗位训练。学习内容包括:(1)新工人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训练,着重进行思想政治、优良传统、厂规厂纪、专业工种、安全生产教育。(2)工人初级技术理论教育。学习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三级以下“应知”部分的技术理论知识。(3)工人中级技术理论教育。学习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四、五、
28、六级工“应知”部分的技术理论知识。(4)工人高级技术理论教育。不单独组织,主要通过业余大学来实现,实行短训班与长期班相结合。(5)工人专题技术学习。根据生产需要组织专题学习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6)工人操作技能训练。如岗位练兵、一专多能教育等,根据工作岗位和相关技术等级的“应会”要求安排学习训练,以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三)鼓励职工自学实践证明,自学成才也是职工成长提高的道路之一。车间和企业应采取行之有效检查、考核、评价、鼓励的一套办法,鼓励职工自学自勉,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二、基本功训练对职工的教育训练,要区分新职工与在职职工的不同情况去分别进行。
29、新职工刚进厂不久,对环境、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不清楚,正所谓人生地不熟,怀有怯生心理。而在职职工已在厂工作一定时间,对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历练许多,习以为常,透出“老油条”味道。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训练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内容。(一)新职工的教育训练新职工是指企业新录用的人,有时也指转换岗位尚未熟练掌握工作的人。初进企业,新职工都要度过 36 个月不等的试用期或学徒期,试用合适,才能成为正式职工。新职工一般是满怀着美好希望和憧憬进入企业的,但对工作现场无所知,所以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他们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不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自己工作的内容,只有简单的直觉判断。(2)只有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
30、无法展开实际工作。(3)与人相处陌生,不能正确表达自己,被领导问及只会用含糊词语回答。(4)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地补救或寻找借口,不愿承担责任或不会考虑防止再错的方法。(5)无法以正确的心态去接受指责和批评,不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6)不知道工资的来源,即使工作做得不好,也觉得领这份工资是应该的。对新职工的教育训练是车间基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要通过训练使新职工掌握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培养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能够发现和判断生产工作中的异常情况,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心情放松,愉快工作。针对新职工的特点和训练要求,其训练内容应着重于以下项目: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有关工种的具体内
31、容;对自己工作业务的理解,包括工作范围、职责、目标、业务等;本工种的技术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或工作方法;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处理;个人技术水平提高和能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等。对新职工的教育训练,重点是岗位工作训练。其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消除新职工的心理紧张。刚开始学操作时,新职工心里高度紧张,生怕做错了什么,如果培训人员也板着脸的话,那新职工就会手足无措,结果越紧张越出错,越错越紧张,错上再加错。培训人员可先找一两个轻松的话题,打消新职工的紧张心理。心情放松了,培训也就顺当了。第二步:解说和示范。对工作内容、要点、四周环境作逐一说明,待新职工大致有印象后,实际操作一两遍做示范。解说和示范的主要目
32、的是让新职工在脑海里有个印象。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如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要重点说明安全装置操作或求生之道;解说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有疑惑时,要解答清楚;必要时多次操作示范。第三步:一起做和单独做。操作做完一步,就让新职工踉着重复一步;每一小步的结果都进行比较,若有差异,要说明原因在什么地方。反复操作解说几次后,可让新职工单独试做一遍。这时,培训人员要站在一旁观察,以策万全。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新职工操作每进步一点,都应立即给予回头表扬,以消除新职工的紧张心理和增强其自信心;操作关键的地方应让新职工口头复述一遍,看其是否记住;培训人员观察实习操作时动口不动手,让新职工自行将操
33、作修正到好为止。第四步:确认和创新。新职工学会操作方法后,培 D;队员要判定其操作是否满足作业标准的要求,能否一个人独立作业,操作中有无偏离各种规定的行为。新职工能够独立工作后,对最终结果要反复确认,直到“出师”为止。培训;人员传授新职工操作技能后还不能算功德圆满,还要指导新职工不断巩固提高,鼓励其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借助新职工的新视点,将操作技术水平提上新台阶。(二)在职职工的训练与学习由于在职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已有相当时日和一定的经历,其操作技能也有一定水平,但仍会参差不齐、良美有别。因此,在车间里还常常看到这些所谓“老职工”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工作质
34、量未达到标准;常有做错的现象;损坏工具和设备;辅助器具及计测器的使用方法不当;废品及返工过多;没有正确地使用安全装置;发生工伤事故;通道和车间塞满了物品;浪费材料能源;工作偷工减料;对本职工作不感兴趣;经常迟¥焊退;工作无计划;待人接物态度差;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多;等等。对于在职职工中上述问题的存在和发生,一要分析具体原因和主要原因,二要检讨管理办法,三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再教育、再训练的培养措施。对在职职工的训练培养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注重人格的培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一个人健全的人格,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如果缺乏应有的人格锻炼,职工就容易在职业道德上产生偏差,造成不良的
35、影响。所以日本企业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再笨的员工,肯学也有一门好技术;而没有起码道德的员工,有多大才干就有多大危害。(2)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和常识培养。企业管理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风貌;通过多种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活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职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常识教育,使职工懂得做人、做职工的基本常识,树立优良的谈吐举止、待人接物方式以及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体现出现代工人阶级优良的精神风貌。(3)培养职工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木能满足工
36、作上的需要;而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将成为无用之材。因此,企业基层领导者要十分注重对在职职工的岗位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再教育,反复锻炼,不断提高。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不抓紧对在职职工的再教育和再训练,必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老职工”也将面临知识老化并失去实际工作能力。(4)训练职工的耐心和细心。耐心和细心,看起来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节,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职工不具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就不可能生产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锻炼培养,对一些细节也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5)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企业
37、注重分工协作,同时也强调竞争促进步。只要有竞争意识,才能产生督促自己的力量,彻底地发挥自我潜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没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也没有职工个人的出路。企业管理者要通过不同途径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争第一、争上游、争卓越,造就新世纪的竞争人才。(6)注重职工心理素质的建设。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工作环境条件好,就能自我勉励,做到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或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克服困难,承担压力,以积极的态度渡过难关,开辟胜利的新局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竞争剧烈,环境复杂,收入差别大,诱惑特别多,职工更要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胜不骄
38、、败不馁,心不馋、手不贪,勇于战胜困难和不受诱惑,不怕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在职职工的教育训练,根据其数量多和差异大的特点,应当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个别辅导解决具体职工的各别性、特殊性的问题,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分类指导,各得其所,各显其能。集中指导则解决职工队伍中的集体性。共通性的问题,强调协同配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对职工的个别辅导,可以采取下列不同形式:说明辅导。事前准备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资料、音像制品,边说明边注意学员的理解程度,不明之处可反复说明。咨询辅导。对心里怯难、惶恐木安的职工,班组
39、长应采取积极倾听法,对其所提问题予以正面回答,既解疑又鼓励,让对方消除不安心理,坚定对自己的信心。挑战辅导。对有能力的职工出色完成工作后,除了肯定和鼓励之外,还要适时交待更难一点的工作,让其向更高一级的难度挑战。刺激辅导。对能力高的职工不作任何具体指导,只在想法和创意的要点上略作提示,刺激鼓励,继续前进。答疑辅导。对自己有一套意见和想法但又心存疑问的职工,班组长除要尽可能地摆明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解难答疑,使职工明白正误,更好工作。通过个别辅导,职工的“单兵作战”的能力提高了,但这还不够,还要进行集中指导,以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整体作战”能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工作。集中指导要做好下列工作
40、:(1)明确集体目标。集体的目标应当体现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利益。之所以有人反对集体目标,一是没有反映其利益,二是没能让其参与其中。因此,制订集体目标,可以的话,应让每个职工都参与集体目标的制订,不但能使每人都明确集体的目标和集体的利益,并且能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都成为目标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2)强调协同配合意识。企业是个大集体,车间是个中集体,工段、班组是个小集体,大家都要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奋斗。因此,要层层明确配合的目标、题目、规则、约定等事项,分配好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积极贯彻执行。要强调尊重彼此的职责,先打招呼后行动。要让每个职工都认识到自己在车间、班组里是不可缺少的,
41、同时知道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配合好,就会给别人添麻烦、拖后腿,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3)借用集体的智能。制订规则、约定时,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吸取集体的智能。管理者要根据情况而放权放手,使大家有欲望地自主完成工作。基层领导者要十分明白,只有集中集体的智慧,沟通思想,才能增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要懂得领导绝木能只停留在口头指挥上,而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带领全体职工共同奋斗,夺取胜利。(4)提高集体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谁都喜欢在一个有荣誉和有知名度的集体里工作,好的传统、风气、习惯要有意识地传下去,发扬光大,使每个职工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作贡献。因此,当
42、每个人都为这个集体而感到自豪和自尊,都在为维护这个集体的荣誉和尊严而努力时,任何集体目标的实现都将成为可能,并共同努力向着更高的集体目标前进。我们教育训练企业职工,就是要提高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自尊心,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目标而奋斗。三、思想政治教育车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对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目标是造就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工人,塑造坚强有力、勇于竞争、善于开拓创新的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和国家建
43、设贡献力量。车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有步骤地对职工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二是经常性地对职工开展时事政治、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使职工了解天下大事,懂得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建设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三是有针对性地抓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职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认识问题和现实问题。四是配合开展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的主导思想,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活动,使职工不但努力
44、完成生产技术经济工作任务,而且踊跃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开展车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车间主任全面负责,党支部具体管,党政工团一起抓,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和做法,如学习报告会、座谈讨论会、班前班后会、短训辅导班、自学兴趣小组、学雷锋小组、一帮、结对子、个别谈心、集体访谈、外出参观。请进报告、野外郊游、交谊联欢、劳动竞赛、体育交流、扶贫帮困、志愿支农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生动活泼,不但能活跃车间班组气氛,增进职工身心健康,而已使职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觉悟,更加愉快和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企业管理基础工作?2怎样看待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3。管理基础工作有哪些特点?4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5什么叫标准化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6什么叫定额?定额工作的“四化”是什么?7什么叫企业规章制度?它包括哪些基本类别?8企业和车间应怎样做好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9什么叫企业基础教育?10职工技术业务学习有哪些基本形式?11怎样做好新职工的岗位工作训练?。12对在职职工教育训练应抓哪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