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814281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Macroeconomic Policy,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一)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于生产过程的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可以找到工作,但劳动者不愿意工作而形成的失业。比如,部分女性婚后选择辞去工作做全职太太。所谓非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即使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

2、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信息不畅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短期的失业,是人们变换工作和寻找新的工作的过程而存在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征是既有失业者,又有职位空缺,但失业者和空缺的职位不匹配。周期性失业指因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而造成的失业,也叫需求不足失业。,(二)物价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经济学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化。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三种。一般说来,当CPI3%时,我们认为物

3、价基本稳定;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Serious Inflation)。,(三)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是要保持适度增长率(或称合意的增长率)。 (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从长期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对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障碍。具体说来,若

4、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发生。,二、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一)一致性 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是一致的,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又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国内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本国的生产能力,加速本国经济的增长;充分就业本身就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当然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 (二)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 2充分就

5、业与经济增长也有矛盾的一面。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 4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政府支出包括: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2、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包括: 根据课税对象: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 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关于公债 公债的定义,公债的分类:短期、中期、长期,公债具有货币政策的作用。,“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

6、致通货膨胀。所以,公债是有害的。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二、内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某些经济政策、财政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经济萧条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 经济繁荣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 自动抑制

7、总需求的上升。,内在稳定器,1、所得税制度 2、转移支付制度 3、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这就是相机抉择的财政,也叫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其根本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式,政府运用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运用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 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税 收,减少政府支出 增加税 收,增加 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

8、胀,三、财政政策的效果,(一)财政政策传递机制 当我们考虑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传递机制时,就要考虑到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 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说明如下(以政府增加购买支出为例): G AD y L r I AD 上述传递过程说明,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上升,但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从而投资与总需求减少,对增加的国民收入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Effec

9、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或者政府削减税收,使得私人消费增加的同时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 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挤出效应图示,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四个因素: 乘数的大小。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d。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 。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

10、越敏感 即d越大,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小,反之则越大。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r = Y, + ed,1d,(1). 支出乘数的大小。支出乘数越小,IS曲线斜率会越小,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支出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少,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越少,即挤出效应也越小;反之,支出乘数越大,IS曲线斜率就越大,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也越大。,(4).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函数i=edr中的d就是投资的利率弹性,它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说明投资需求对一定的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11、IS曲线越平坦,一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变动也就越大,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就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小,“挤出效应”也越小。,LM曲线的斜率,k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 h 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与k成正比;与h成反比。,r = + Y,k h,Mh,斜率,(2).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L= kyhr)中的k。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越敏感,一定的国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也大,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需求越大,利率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12、得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小。 (3).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需要利率上升很多,从而投资和总需求减少得就多,国民收入也就减少得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小。,IS-LM曲线的两种特殊情形(1) 水平的LM线凯恩斯极端,财政政策非常有效,IS-LM曲线的两种特殊情形(2) 垂直的LM线古典极端,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四)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经

13、济形势难以准确判断 (2)时滞 (3)支出乘数 (4)社会阻力,四、财政思想与财政政策,(一)平衡预算财政 1、年度平衡预算 2、周期平衡预算 (二)功能财政 根据前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当实现了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这样的财政称之为功能财政。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是对凯恩斯以前的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功能财政思想主张预算的目标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而不是仅仅追求政府的收支平衡,因此,这一思想的提出同单纯强调政府收支平衡的思想相比是一大进步。但是,也因该看到,功能财政的实施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一

14、方面,经济形势的波动常常难以预测,对经济形势的估计也不会十分准确;另一方面,政府的决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效果也具有某种滞后性,所以导致这种政策难以奏效。,(三)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功能财政的缺点,依照功能财政的思想,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率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刺激经济。反之,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支出或提高税率将使国民收入水平降低,从而抑制经济。政府支出增加会使预算盈余减少或使预算赤字增加,而税率的提高则会使预算盈余增加或使预算赤字减少。这样就容易将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作为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大小的一种简单标准。但事实上引起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的变动的原因可能来

15、自两方面:一是经济运行情况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高涨时会引起预算盈余的增加或赤字的减少,经济趋向衰退时会引起预算盈余的减少或赤字的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紧缩性政策会使预算盈余增加,赤字减少。因而,仅凭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很难判断出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充分就业预算盈余(C.Brown,1956),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是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而不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衡量的预算盈余,是实际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16、和实际的预算盈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如果以BS*代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BS代表实际的预算盈余,yf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水平,t、G、TR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则:BS*BS = tyfGTR(tyGTR)= tyf ty= t(yfy),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 y时则有:BS*BS 反之,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 y时有:BS*BS 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

17、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等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 =y时有:BS*=BS,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把国民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应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究竟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如果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者预算赤字减少了,就说明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则说明政策是扩张性的。第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使政策的制定者更加重视充分就业的问题,把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盈余或赤字的规模,以便正确地确定财政政策。正因为如此,这

18、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也要注意到,这一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潜在的国民收入很难被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来。,(四)赤字和公债,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二:借债和出售政府债券。政府借债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由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这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结果会引发通货膨胀,其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法解决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赤字问题往往采用这种方法,但发达国家却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发行公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外债是向外国举借的债务,包

19、括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外币债券,发行债券可称为债务筹资。,案例分析,案 例2: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财政政策实践案 例: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银行制度,(一)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不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放款业务。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金融企业,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放款业务。,法定准备金制度Legal Reserve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rd。 货币创造的过程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

20、nd Deposit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或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创造,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 A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原始存款; A银行将800万元贷给客户甲; B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800万元; B银行将640万元贷给客户乙; C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640万元; C银行将512万元贷给客户丙; 1000万元+800万元+640万元+512万元+=5000万元,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R 法定准备率r,=原始存款+派生存款,(0r1),货币创造乘数,

21、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R,=,1 1 法定准备率r,或=,1 1 法定准备率+漏现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的作用也是双向的。,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5 高能货币与货币供给,高能货币 = 准备金 + 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 流通中的现金 若用Cu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d表示法定准备金,Re表示超额准备金,H表示高能货币,则:H = Cu+ Rd + Re,这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另外,因为货币总供给是通货(Cu)与活期存款(D)之和,即严格

22、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1,即:M= Cu + D,则:,就是货币创造乘数。上式表明,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市场借款利率、漏现率有关。这就是说,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市场借款利率、漏现率的函数,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上来,因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的。,二、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

23、贴现率Rediscount Rate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准备率政策Reserve Ratio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4其它辅助措施。除了以上“三大法宝”之外,货币政策还有几项辅助工具: (1)道义上的劝告,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资业务进行指导,要求商业银行采取与其一致的作法。这种劝告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也能起一定的作用。 (2)借款垫头规定,即规定购买有价证券必须付出的现金比例。就是人们在购买证券时,必须自行垫付一部分比例的现金,不能百分之百地用借款购买,以此在抑制借款人的借款数量。垫头比例越大,借款数量就越少。 (3

24、)宽严信贷条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放宽或严格抵押贷款条件,来增加或减少获得贷款的数量。 (4)信贷配额。中央银行也可以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变动规定商业银行贴现或贷款的最高上限,以此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三、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总需求。 假设前提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这两种存在形式。,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货币供给量增 加,债券价格上 升,利息率下 降,投资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量减 少,债券价格下 降,利

25、息率上 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货币政策的运用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降低再贴现率 降低法定准备率,增加 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紧缩性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提高再贴现率 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 总需求,四、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二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或利率对货币供给反应的敏感程度。 所以,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也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IS曲线的斜率越大,即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LM曲线

26、的斜率越大,即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反应越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IS-LM曲线的两种特殊情形(1) 垂直的LM线古典极端,货币政策非常有效,IS-LM曲线的两种特殊情形(2) 水平的LM线凯恩斯极端,货币政策完全无效,(三) 倾向政策的局限性,1流动性偏好陷阱。 2货币流通速度。 3时滞。 4货币乘数。 5公众预期。,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一、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调节总需求,还会对总需求结构发生不同的影响: 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但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话,会使利率上升,排挤私人投资,尤其是受利率影响大的住宅投资,而使政府购

27、买和消费在总需求结构中比重增加。相反,若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再说,就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言,不同的扩张项目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若增加政府购买,则除了会使政府购买在总需求结构中比重上升,消费也会增加,但私人投资则受到抑制。若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则增加的主要是私人消费。若采用投资补贴的财政扩张,则不但消费会增加,投资也会增加。可见,政府在决定选择哪一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需要刺激总需求中哪一部分。如果萧条主要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则宜用货币政策或投资补贴;如果是要刺激消费,则可用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双松搭配”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

28、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图5-11; 2、“双紧搭配”经济繁荣时(当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 3、“一松一紧搭配”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这种配合的效果是导致利率上升,挤出效应增加。当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的时候采用,一方面可以刺激需求,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引起通货膨胀。 4、“一紧一松搭配”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的方式。这种组合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减少。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这种方式。,0,Y,r,LM1,IS2,r1,E1,Y1,IS1,LM2,E2,

29、E3,Y3,Y2,r2,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一、罗斯福新政 二、凯恩斯主义 三、新古典综合派 四、新自由主义 五、博弈论 六、新凯恩斯主义,一、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Monetarism的货币政策在传递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不同:他们认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供给量。,假设前提: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和耐用消费品等。在这一假设前提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主要不是影响利息率,而是影响各种形式的资产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货币本身是经济失调的根源。因而,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当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实行“简

30、单规则”或“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二、供给学派的财政激励政策,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不是调节总需求,而是刺激总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他们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应着眼于对人们经济行为的激励,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增加总供给。他们认为,高税率和高社会福利导致“干不如不干”或“干等于白干”的后果,因而主张降低税率和社会福利支出。,减税政策:,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是针对西方国家的高税收制度的提出的,是为了增加储蓄和投资以及劳动的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他们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增加储蓄才能有效增加投资。他们所说的增加投资不是增加投资需求,而是增加供给。,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政策:,供给学派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政策是针对

31、西方国家高福利制度提出的,是为了刺激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提高经济的竞争性和充分发挥个人独创性,以增加总供给。,三、供给管理政策,收入政策:有人认为现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收入增长过快所推动的,因而主张限制工资收入的增长,使其增长率不致于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具体措施有:工会和企业自愿达成限制工资增长的协议;政府直接管制、直至冻结工资和物价;以税收作为奖励或惩罚遵守或超过工资增长率界限的企业和个人。,人力政策有人认为现在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或摩擦性失业,因而主张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减少失业、增加供给。具体措施有:进行劳动力再培训;帮助劳动力迁移;提供劳动力市场更充分而准确的信息;

32、发展能在一定投资水平上容纳较多劳动力的部门(劳动密集型部门),如发展服务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1.货币与财政决策者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2.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吗? 4.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5.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参见美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下册), 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393-406页。,总结,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2.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 3.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4.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5.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特别是赤字财政)理论及其公债理论。 6.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7.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8.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