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一、充分就业 (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狭义:只存在自然失业(即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经济状态。,失业会降低社会总产出,奥肯法则: 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稳定的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白分点。,二、物价稳定 不是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是指一个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即无
2、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 国际收支失衡必然对国内经济形式产生冲击。,第二节 财政政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1、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2、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是指不以取得劳务和商品作为报偿的支付。,3、税收: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1)采用减税措施; (2)改变所得税结构。,4、公债:公债是政府的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被叫作国债。,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一年以内。 中期公债。中期公债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5年以内。 长期公债。长期公债是期限为5年以上的公债券。,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是指经济
3、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1、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主要内容: (1)所得税:个人所 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2)政府的转移支付 (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周期平衡预算是指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扩张财政:减少盈余,增加赤字; 紧缩财政:增加盈余,减少赤字。,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原因: 1、经济情况本身的原因; 2、财政政策的变动
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即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就是扩张的。,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国家的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1、存款创造:,D-存款总和 R-原始存款 rd-法定存款准备率,假设:法定准备率rd=20%,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将使活期存款总和扩大为 倍。,货币(创造)乘数: 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1)法定准备率rd; (2)超额准备率re; (3
5、)现金存款比例rc。,2、基础货币,存款扩张的基础,假设:法定准备率rd=20%,3、货币供给量,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4、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大于1。,5、货币供给机制,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供给的。,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具有反方向的关系,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再贴现率降低,货币供给增加。,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央行购买国债, 货币供给增加。,由于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
6、央行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手段。,3、变动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 货币供给增加。,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20世纪30年代,至今70年的历史,经济学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凯恩斯:自由放任的终结有效需求不足,新古典综合学派:20世纪50年代 货币主义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 供应学派的登台:20世纪80年代 理性预期学派: 新的新古典范式 新凯恩斯主义复兴: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1.古典经济学 (1)重商主义托马斯孟1664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2)重农主义魁奈1758经济表 (3)斯密 1776国富论李嘉图1817赋税论 2.新古典经济学 (1)边际革命(1
7、870年左右)瓦尔拉斯 杰文斯 门格尔 (2)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 (3)资源配置(罗宾斯,1932),3.宏观经济学 (1)凯恩斯经济学 1936通论 (2)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1948经济学 (3)新自由主义思潮供给学派(拉弗等)货币主义(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1、货币学派的两个主要思想:(1)只有货币政策才对产出的波动起着最大的作用; (2)让经济真正自由地活动,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性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所谓“单一规则”: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货币主义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思
8、潮。,2、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人们会根据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作出预期,在此基础上得出政策无效的结论。,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这种作用会“抵消”政策的作用,使政策失效。,3、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1)新凯恩斯主义对原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深刻反省,同时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观点,吸纳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使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微观基础。 (2)坚持原凯恩斯的市场非出清假设,从而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然是有效的”的政策主张。,美国
9、经济周期是跟着美国货币周期走的,换句话说货币政策不是经济的稳定器而是经济周期的发生器,货币本身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弗里德曼讲,为了稳定经济最好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本身保持稳定。因此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你做相关性分析看的非常清楚,货币政策的波动在前,经济波动在后,谁是原因,是谁结果一目了然。这对格林斯潘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不要做制造经济不稳定的美联储主席,货币政策要改弦更张,结果是流动性过剩。,单项选择,1、政府的财政收入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1)政府转移支付; (2)政府购买; (3)消费支出; (4)出口.,(3),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10、(1)政府支出增加; (2)政府税收增加; (3)政府税收减少; (4)政府财政赤字增加。,(2),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1)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3)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4)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1)吸收的存款太多; (2)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3)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4)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2),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2),6、中央银行
11、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1),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1)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2)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3)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4)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3),名词,自动稳定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年度平衡预算、 周期平衡预算、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 货币创造乘数、 基础货币、 法定准备率、 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简答,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2、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
12、币政策?,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6、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计算,1、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 C=100+0.8Yd;i=50;g=200;tr=62.5,t=0.25 (1)求均衡收入; (2)求预算盈余BS; (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 (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
13、多少? (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2、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3、假定现金存款比率 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4、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扔是400亿美元。)
14、(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判断题,1.假如挤出效应等于100,财政支出政策十分有效。2.假如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支出效应完全无效。3.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4.内在稳定器是政府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之一。,错,错,对,错,5.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要大于财政收入政策。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对,错,7.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8.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对,错,9.不管各国政府是
15、否制定财政政策,它们实际上都在实行某种财政政策。10.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有百利而无一害。11.政府用于修筑公路的支出是一种福利支出。,对,错,错,12.累退税制对经济也能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13.比例税制对经济也会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错,错,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政府增加福利支出将使洛伦茨曲线更远离45线。1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实行累退税制将使洛伦茨曲线更接近45线。16.在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储备率的时候,商业银行所以能增加贷款,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储备超过了法定储备。,错,错,对,17.假如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它可以命令成员银行来增加贴现。18.在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所以到中央银行借款,是因为它们的储备不足。,错,错,19.降低法定储备率和贴现率,都有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20.中央银行大量出售政府债券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下降。,对,对,21.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22.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扩大货币供给量的方法是增发钞票。23.在宏观货币政策中,改变法定储备率是最灵活的政策。,错,错,错,24.在宏观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业务是威力最大的政策。2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26.商业银行在法律上独立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道义上对商业银行进行劝告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效果。,错,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