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课程改革,一、高中课程为什么改革?社会正在发生深刻转型: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才成为各国经济竞争中首先要争抢的资源;基础教育成为要适度超前发展的“重中之重”,成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民主性、多样性特征。今天的中国,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大众与精英等多种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正在全面展开。多元文化导致淡忘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导致各种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容易产生追逐利益,弱化和淡化人格精神;,问题: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关键能力与素养包含什么?六
2、大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意识与习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思维视角、思维方法、思维 的开放性)选择能力(自我意识、敏锐的洞察力、 准确的判断、果敢的行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五大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获取信息的方式,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信息总量大大增加,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学生。,-改变对事物的评价体系;-占据休闲时间,改变其生活方式,游戏交友从现实生活移到互联网,左右其生活节奏;-思维个性化程度提高,社会责任感淡化;-资讯快餐导致
3、的信息杂而浅薄,知识结构缺乏逻辑性,呈扁平状;-媒体的“易得性”,文化学习“饭来张口”,懒于作艰苦的思考和行动;-媒体的商业化操作,远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沉迷于琐碎事物,失去对重大现实问题感觉和关注。,高中学校的教育现状:办学理念不明确办学思路因循守旧办学特色不鲜明 如果一所学校能办出个性,那么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成为一流学校。学校的千篇一律只会使学校之间在同一水平上形成恶性竞争。学校管理处于低水平 管理目标(数量);管理方式(刚性管理);管理的绩效评价(升学率)等。,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文化素养课程建设意识不强 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缺
4、乏应有的境界 与学校办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风格教科研还只是点缀 没有核心课题、教研形式化、科研为评职称学生没有自我,好的课堂教学的标志:1、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2、知识的建构与运用3、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4、情感的细腻、丰富与纯化5、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6、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5、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二、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内容:基本理念:使每一所学校走向成功;使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 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 保证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基本内容:课程功能(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课程内容(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目标(三维目标)课程结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 (领域、学科、模块) 学习
6、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考核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课程组织流程(选课、走班、学分),三、有关高中教学的几个基本理念:1.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2.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3.教会学生学习4.情感是教学的目标,5.经验是教学的基础6.差异是取之不尽的资源7.追求有效教学8实现教学过程的创生,四、如何看待这场改革?义无反顾积极反思的主流声音,风雨兼程疲于奔命的沉重喘息,困惑无助充满期待的呼唤,再加上基于不同价值或利益追求的混杂声音,组成了课改这个阶段特有的交响曲。 课改因不同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声音而精彩。,高中课改面临诸多困难 观念障碍 制度障碍 管理障碍 动
7、力不足 素质不高 指导不力 缺乏经验 缺乏设备 缺乏经费观念障碍是根本性的障碍!只有课程理念的超越,才有课改实践的超越。,三种观点:1、过去的课程与教学是成功的。(看不到时代的变化)2、目前的现实状况不具备进行课程改革的条件。(理想的课程不是在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实施)3、改革后的课堂并不比改革前的课堂好。( “低水平的先进或正确”是克服“高水平的落后或错误”到达“高水平的先进或正确”的必然过程。),走进高中新课程后 课标目标待分解,教材结构变化大,教材内容新又多; 课标、教材、教参、练习目标不一、缺乏整合; 教材内容必须选择,“照本宣科”已无可能; 处理教材要求高,工作量大,把握不准, 习惯于唯
8、教材、唯教参、唯教辅教学的教师困惑了; 菜单式选课让教务人员茫然不知所措; 学习放开后的学生,出现像婴儿断奶般的燥动不安。 担心高考,教材晚到,设施条件跟不上, 教师赶课,学生赶课,有些忙乱, 教师呼声强烈,教研任务骤然增大,对一件值得做却很难做的事情,做还是不做?不是靠认识,而取决于心态。 “在一切方法的背后,要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再好的方法也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具。” 恩格斯,应有的课改心态: 理解新课程对旧课程所作出的改变, 尽管这些改变并不尽善尽美。 满腔热情地对待课改中的问题。 乐此不疲地进行改革的艰辛探索。,需要强调的几点:新高中课程不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不是教学
9、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目前高中校长和教师在认识、能力和行为方面与新课程要求有较大距离。能否尽快缩短这一距离,将是决定重点高中能否继续发挥示范作用的关键。,学校文化是学校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 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改变人,改变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课改的持久动力,育人的根本依托。 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提出具有学校特色、内涵丰富的 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 学校文化首先是校长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 而不是说给师生听的,外塑形象用的。 淡化学校组织的行政色彩,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校长要把精力用于设计学习、参与学习和推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