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3933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讲义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世界各国重视的绿色保健食品。西藏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食用菌生长,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只是在出菇管理方式上有所差异。下面简单介绍栽培技术。 一、栽培材料 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籽壳、锯木屑、酒糟、树叶、粪草、麦粒、玉米粒、麸皮、米糠等作栽培原料。 二、栽培方式 可在室内、室外栽培,可生料栽培也可熟料栽培,栽培者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采用最有利的栽培方式。 三、栽培季节 一般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 530之间,如果温度控制得当,可全年栽培。 四、对环境要求 (一)养菌期间:菌种培养室要求干燥、

2、洁净、黑暗。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在 2225,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 65%左右。菌丝生长阶段在避光条件下,应注意环境的通风换气。 (二)出菇期间: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820,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 1218 ,空气相对湿度需达 80%90%以上。子实体发育阶段应加大通风量,并要求有散射光刺激菌丝体复壮分化。 五、栽培技术要点 (一)制袋:根据不同的食用菌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搅拌均匀后装袋灭菌。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将菌种接入已灭好菌的培养基中。接种后,把菌种瓶或袋放在 2028培养室中培养。 (二)管理:接种后每天应注意料温变化,以防烧袋。当料温超过30度,需及时打开通 风口通风,并向地面

3、喷水降温。当菌丝长满全料后的 510 天开始出菇,这时需及时解开袋口露出菌蕾,每天要保持室内温度,并结合浇水进行通风,每天 2 小时左右。 (三)采收:当菇盖达到采收标准时及时采收。采摘时,双手托住菇体旋扭下来,平放到筐内。每采收完一批菇,要把菇脚清理干净,以利于下次出菇。一般可采收 45 次。 六、适用范围 食用菌适应范围极其广泛,本技术适用于可保温和保温的场地。 七、注意事项 (一)发菌期管理:发菌期间严格控制料袋内温度,要特别加强对袋堆内层温度的检查,不能超过 33,要防止烧菌现象的发生。 (二)出菇期间的管理:不同菌类的出菇管理也有所不同,如鸡腿菇需需覆土才能出菇;白灵菇需要后期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出菇;金针菇需要搔菌才能出菇。食用菌是好气性菌类,在出菇管理期间要注意通风和保湿。严禁向袋口、菇蕾喷水,以免引起菇蕾腐烂。 (三)注意食用菌生产中虫害及杂菌的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