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1 页秘密启用前广州市 2006 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 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 1 至 7 页,第二部分 8 至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测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用 Z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Z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2、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8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 14 题。1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2326 B4652 C6634 D90 2当地球运动到 a 点时,广州此时为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3广州昼长于夜的时期是4当地球运动到 c 点时,广州处于A高
3、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春雨绵绵 D秋高气爽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东一区)举行,完成 57 题 。5假如德国当地时间 20 点举行赛事,广州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3 时 B7 时 C13 时 D17 时6德国地理环境深受 A东南信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 C极地东风带的影响 D西风带的影响 图 1第 2 页 共 11 页7图 2 中,符合德国气候特征的是A B C D 图 3 是台风“珍珠”天气图,回答 811 题。8 “珍珠”属于A温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热带气旋 D热带反气旋 9 “珍珠”影响广州的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10当“珍珠”移动到如图所示时,广州的风向是A东北风 B
4、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11M 地天气是A狂风暴雨 B雨过天晴 C阴雨连绵 D风和日丽读图 5 我国南疆示意图,回答 1216 题。12图中河流补给最主要的水源是 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3图中所示地区属于图 2图 3 台风“珍珠”天气图图 4第 3 页 共 11 页A海陆间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和陆地内循环兼有14图中所示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主要是 15图中所示的自然环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而来的。下列因素中,在环境形成中起最主导作用的是A热量因素 B水分因素 C海拔因素 D人为因素16图中 M 地区自然带反映了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
5、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图 7 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 1720 题。l7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A B C D 18影响我国 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文化观念 D生产力水平 19引起 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现象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 图 5图 6图 7第 4 页 共 11 页图 9图 1020图 8 中,最符合 阶段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 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 21 一 22
6、题。21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北欧22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A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B由平原向山区迁移C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D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图 9 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 23 24 题23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24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图 10 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 2526 题25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
7、是图 8第 5 页 共 11 页A 区 B 区 C 区 D 区26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图 11 是世界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 2729 题。27图中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28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最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2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能录活适应的农业区位变化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图 12 是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近年来该市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地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 的重化工基地。 读图
8、回答 30 一 31 题。 30该市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最主要的区位原因是 A资源 B环境 C技术 D劳动力 31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输入大量原材料的交通运输方式最主要是 A水运 B高速公路C航空 D铁路图 12 生态足迹是人 们所消耗的每种消 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 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3233 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美国 10.3 6.7 -3.6日本 4.3 0.9 -3.4新西兰 7.6 20.4 12.8巴西 3.1 6.7 3.6图 11图 12图 13第 6
9、页 共 11 页32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A美国 B日本 C新西兰 D巴西 3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回答 3435 题。 34造成“南船北马”交通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植被 35造成“南尖北平”居民屋顶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植被图 14 表示某类型产业在世界上的
10、迁移过程,回答 3637 题。36图中所示产业迁移的工业部门主要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37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回答 3840 题38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最丰富的能源是 A水能 B煤炭 C天然气 D石油39治理黄河水灾,最关键在于 A上游建造水库 B中游治理泥沙 C下游修建大坝 D下游植树造林 40近十年来,黄河曾多次发生断流,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 B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图 14图 15第 7 页 共 11 页C人口、经济不
11、断发展,耗水量大 D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第 8 页 共 11 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注意事项:第二部分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 20 分) 41( 8 分)地理野外研究报告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 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 工作。“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
12、动形式之一。 (2)海陆风示意图(完成以下的示意图,并标注海风、陆风的名称)(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和结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多,冬季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而掩盖了海陆风。 ( 4 )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图 16第 9 页 共 11 页42( 8 分)案例分析世界钢铁工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其工
13、业区位分布条件不断 变化, 钢铁工业布局也随之变化。下面以日本二 战前后某钢铁厂区位变 化为例,分析 钢铁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与布局。材料 1 :图 17 是二战前后日本 M 钢铁厂的区位示意图。材料 2 :图 18 是显示不同 时期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转变示意图。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影响钢铁厂区位因素的强弱)根据材料 1 、 2 ,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填写图 18 中二战前后,图中 X 、Y 的区位因素名称。图 18图 17第 10 页 共 11 页( 2 )分析二战前影响 M 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 3 )解释二战后 M 钢铁厂迁址的原因。43( 4 分)读世
14、界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A 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B 荒漠属于 地带性现象。 (3)C 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是 。(4) A、B、C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图 19第 11 页 共 11 页广州市 2006 年普通高中学生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地 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A D B C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15、A B B C B D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B C C A D A B B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C C B C A A B B C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 20 分)41 (8 分)(1)海水和陆地的温度(海陆热力性质、海水和陆地的比热) 热力环流(2 分)(2)如图所示(2 分)(3)夏季 冬季风强烈(2 分)(4)当海风登陆时,常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增加陆上空气的湿度,有时形成低云和雾,甚至产生降水,气温也因之而明显降低。 (2 分)42 (8 分)(1)X:燃料(动力) (能源) Y :市场(2 分)(2)二战前,影响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和燃料,所以钢铁厂选址接近原料和燃料。 (2 分)(3)二战后,影响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原料和燃料,而是科技、运输和市场,所以钢铁厂搬迁到太平洋沿岸,利于进口、出口产品,接近市场。 (4 分)43 (4 分)(1)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寒流的影响,气候干旱(1 分) (2)纬度(1 分)(3)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 分)(4)气候干旱(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