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 痛,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识目标:,1.掌握:头痛的定义,头痛的按摩操作套路2.熟悉:头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3.了解: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一、概述,【定义】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症,多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这里主要讨论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头痛症状为主症者。,【病因病机】外感头痛:多由风邪所致,每多兼寒、夹湿、兼热,上犯轻窍,经络阻遏,而致头痛。内伤头痛:多由情志、饮食、体虚久病所导致。如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阳妄动,上扰轻窍。肾阴不足,脑海空虚,清窍失养。 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脑
2、失所养。恣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脑络。 外伤跌扑,气血瘀滞,脑络被阻。,【临床表现】,推拿所治头痛分下列四型 1.外感头痛 起病急,有明显感受外邪史,或头痛连及项背,或头痛欲裂,或头痛如裹,可伴有发热、恶寒或恶风、身困、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咳嗽等症状。,2.颈源性头痛 起病急或缓,有落枕或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史,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或头晕、恶心、畏光、目胀等,在患侧风池周围及上位颈椎关节附近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和结节状物。,3.偏头痛 反复发作的一侧或者双侧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发作前多有先兆,常因紧张、忧郁等诱发。4.内伤头痛 肝阳上亢、脾失健运、肾失充养引起,1.以头痛为主症,
3、表现为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甚至全头部疼痛,头痛性质或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空痛。可以突然发作,可以反复发作。疼痛持续时间可以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 2有外感、内伤引起头痛的因素,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诊断】,3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辩证要点】,辨外感内伤可根据起病方式、病程长短、疼痛性质等特点进行辨证。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病势较剧,多表现掣痛、跳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每因外邪所致。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缓,多表现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
4、,遇劳则剧,时作时止。,辨疼痛性质辨疼痛性质有助于分析病因。掣痛、跳痛多为阳亢、火热所致;重痛多为痰湿;冷感而刺痛,为寒厥;刺痛固定,常为瘀血;痛而胀者,多为阳亢;隐痛绵绵或空痛者,多精血亏虚;痛而昏晕者,多气血不足。,【证治分类 】,辨疼痛部位辨疼痛部位有助于分析病因及脏腑经络。一般气血、肝肾阴虚者,多以全头作痛;阳亢者痛在枕部,多连颈肌;寒厥者痛在巅顶;肝火者痛在两颞。就经络而言,前部为阳明经,后部为太阳经,两侧为少阳经,巅顶为厥阴经。,辩诱发因素因劳倦而发,多为内伤,气血阴精不足;因气候变化而发,常为寒湿所致;因情志波动而加重,与肝火有关;因饮酒或暴食而加重,多为阳亢;外伤之后而痛,应属
5、瘀血。,【治疗】,1.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 2.取穴与部位:以头面部操作为主。常用穴位有:印堂、神庭、鱼腰、攒竹、太阳、头维、百会、角孙、风府、风池、肩井。,3.基本操作方法 (实践课部分)(1)患者坐位。点按攒竹,点百会,点揉风池,按压肩井,点按曲池、合谷穴,配合震颤法,每穴1-2分钟;开天门操作15-20次;推坎宫20-30次,结合按揉鱼腰,以酸胀微痛为度。点柔双侧太阳穴,配合震颤法,操作1-3分钟。,(2)推抹前额,缓慢而稍重往返交替操作,10-20遍,并揉按印堂、神庭、阳白、头维等穴;按揉承泣、四白、上关、角孙等穴,每穴1-2分钟。,(3)拇指推前额角孙、率谷穴,力量由
6、轻而重,以有酸胀痛可忍耐为度,每侧操作20-30遍;双手拇指顶按神庭百会穴,力量稍重,反复稍重,反复5-10遍;以单手五指指尖北侧着力,斜压头皮,由前额向后项部做疏推法操作,反复10-20遍;单手拇指由神庭穴推过百会穴,至枕骨粗隆部,反复10-20遍。,(4)单手五指指腹着力,从前向后做拿五经操作手法,力量稍重,反复5-10遍;拿风池颈项法,反复操作6-9遍,使患者有酸胀、麻痛感。 (5)点柔两侧风池、风府,由轻而重,以较强的酸胀感为佳,操作2-3分钟。按揉大杼、肺腧各1分钟;用大小鱼际推揉后项筋肉,由上而下,压紧肌肤操作5-10遍,,(6)十指指腹着力,在患者头皮做向上的快速抓拉动作,10-
7、20次;双手食中指交叉紧贴后项部,进行快速的搓擦法操作,约1-2分钟;用一手掌扶前额,另一手以小指尺侧缘着力,在患者头部、后项部,进行叩击法操作,约1-2分钟;在肩背部做平拍法操作;拿肩井。,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用滚法在项背部斜方肌操作3分钟,指按揉肺俞、风门,每穴1-3分钟,掌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风热头痛:指按揉大椎、肺俞、风门,每穴1-3分钟,拿曲池、合谷约1分钟,用拍法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潮红为度。,【对证治疗】,风湿头痛:指按大椎、合谷1分钟,提捏印堂及项部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拍法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潮红为度。,2、颈源性头痛 (1)在颈项、肩及上背部阿是穴处施以
8、指按揉、推挤、弹拨、震颤等手法,反复操作,用力由重到轻。 (2)对颈椎运用间歇性拔伸手法,力量为体重的1/7,反复操作10次。,3.前额痛为主:用一指禅推或指柔手法在前额和眼眶周围操作。 4.偏头痛者:重点用一指禅推,五指扫散头颞侧部足少阳胆经3-6遍;按揉太阳、头维穴1-3分钟;再以较大力量按揉风池穴1-3分钟。 5.后枕部头痛者 :多用扫散法在头枕部操作,使头枕部有发热感为度。,6.巅顶头痛者 在头顶运用一指禅推、按揉、扫散、叩击等手法,主要穴位是百会穴、神庭、四神聪。 7.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1分钟。指推单侧桥弓穴,从上向下操作30次,两侧交替进行。扫散头两侧足少阳胆经,各操作20次。,血虚头痛: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直擦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至发热内透。摩腹5分钟。痰浊头痛:一指禅推中脘、天枢穴,每穴1分钟。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穴,每穴约1分钟;横擦脾俞、胃俞以透热为度,摩腹5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约1分钟。直擦背部督脉及膀胱经,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