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目 录1、无菌技术2、生命体征监测技术3、口腔护理技术4、 鼻饲技术5、 胃肠减压技术6、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7、灌肠技术8、 氧气筒输氧技术9、中心供氧输氧技术10、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11、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含静脉采血技术 )12、肌内注射技术13、皮内注射法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14、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15、经口 /鼻腔吸痰法(电动吸引器)16、经口 /鼻腔吸痰法(中心吸引器)17、铺备用床(被套式)技术18、超声雾化吸入技术19、静脉注射技术20、皮下注射技术21、温水 /酒精擦浴技术22、轴线翻身技术23、静脉留置针技术说 明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表格中的
2、评分等级:A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交流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回答问题正确、流利。B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 12 处缺项,与病人交流不够自然,回答问题不够正确、流利。C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 2 3 处缺项,与病人交流较少,回答问题较差。D表示操作欠熟练、有 4 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交流,回答问题不正确。1、无菌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备注1用物:无菌持物钳包、治疗盘(先清洁)、无菌巾包、无菌治疗碗包、无菌容器(内盛无菌纱块)、无菌手套、无菌盐水、0.5%碘伏、棉签、弯盘、启
3、瓶器、记录卡。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33.着装整洁,取下手表及饰物,洗手(按六步洗手法),戴口罩。 6 5 4 3评估 5 环境整洁,有宽敞清洁、干燥的操作台。 5 4 3 0操作要点671.备齐用物,取无菌钳包,检查打开,将无菌持物钳及筒放于治疗台上,包布外的3M 胶带贴在无菌持物钳筒上,注明开包时间,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2.取治疗盘于治疗台上,取无菌巾包,检查打开无菌包,系带置包布下,夹无菌巾于左手,剩余物品按原折包好(暂不系带)。3.将无菌巾双折平铺于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叠到对侧,边缘向外。4.取无菌
4、治疗碗包,检查无菌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解绳绕带,左手拿治疗碗一边,右手开包(外角左角右角内角)抓住包布和系带左手转内侧,将治疗碗放入无菌盘中,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5.打开无菌容器取无菌纱块于治疗碗中。注意: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用毕立即盖严。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6.取无菌溶液:查溶液质量,启开铝盖,揭开瓶塞,手握溶液标签面,倒出少许溶液冲瓶口,再由原处倒所需溶液量于无菌治疗碗中。7.将无菌巾边沿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折返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内容物,并签名。8.无菌巾包系带,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无菌溶液消毒瓶口并注明
5、开瓶时间。9.无菌盘的使用:查无菌盘的有效时间及内容物,双手捏治疗巾左右上层外角向外打开,不暴露无菌物品。 10.戴手套:取无菌手套,检查无菌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打开无菌手套包,后退半步双手涂滑石粉,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的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再用戴好无菌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翻折内面(手套外面),将手套戴好。11.双手捏治疗巾上层无菌巾两角,呈扇形折叠到对侧,边缘向外。双手端治疗碗进行治疗(放置别处)。12.脱手套时,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报告操作完毕)13.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
6、。(口述)5545468348564443435623645333232441243422212132012231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指甲短,用物放置符合节力及无菌要求。2.操作轻巧、熟练、规范。无菌原则强。3. 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2、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 分钟 )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测温盘 2 个(1 个内盛温度计、1 个盛消毒液)、血压表、听诊器、纱布(纸巾)、记录卡。 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
7、前准备103.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评估病人意识与合作程度。2. 询问有无运动、吸烟、进食等情况,如有运动、情绪变 化等情况,应休息 2030 分钟后再测量。55443300操作要点651. (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病人,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2.检查体温计无破损及在 35以下。3.安全与舒适:病人体位舒适、安全,讲解体温计的安全使用,注意保暖。4.测体温:解衣扣,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放于远侧腋窝),屈臂过胸,记录时间。5.测脉搏: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在挠动脉处,测试半分钟,如有异常测 1 分钟。6.测
8、呼吸:不移开按在挠动脉上的手指,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数半分钟,如有异常,数 1 分钟。7. 记录脉搏、呼吸次数。8.测血压: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据病人病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一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 45,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保持血压计汞柱零点与肱动脉、心脏在同一水平。排尽袖带内的空气,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 23cm,开启水银槽开关。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头置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固定。按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数据,(平视水银柱)测量毕,排尽袖带中空气,向右倾斜血压计 45,关闭水银槽开关,平稳放置,记录所测数据。9.取出体温表,用纱布(纸巾)擦拭,看度数,
9、记录,整理床单位。10. 再次核对,所测数据酌情告知病人。(报告操作完毕)11.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及绘画(口述)33355532355365343222444212442542321113331013314312100022200022032010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语言温和,.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声音响亮,流利。2.动作规范、流程熟练、层次分明。3.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3、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10、 D得分 备注1用物:漱口液、无菌口护包(弯盘、治疗碗内 16 个棉球、弯血管钳、镊子)、治疗巾、广口罐(内有温开水和吸水管 1根)、棉签、液体石蜡油、电筒、压舌板、开口器和拉舌钳(必要时)、外用药(必要时)。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 1. 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口腔情况及有无义齿等。2.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合作。 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在治疗室开口护包,根据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液),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2. 安全与舒适:协
11、助患者头偏向右侧,病人体位舒适。3.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及枕上,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清点棉球数。4.湿棉球湿润口角及口唇,协助清醒病人漱口,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溃疡等,活动义齿取下放于冷水杯中。5.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用血管钳夹棉球擦洗上下齿左外侧面,由内向门齿纵向擦洗。6.同法擦洗右外侧面。7.嘱患者张开上下齿,擦洗牙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擦洗左侧颊部。8.同法擦洗另一侧。 9.擦洗(横向,由内向外)硬腭、舌面(边做边口述勿触及咽喉,以免引起恶心)舌下。10.擦洗时必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钳端不暴露在棉球外面,棉球以不滴水为宜。11.擦洗完毕,清点棉球
12、数,帮助病人漱口(昏迷者严禁漱口),检查口腔粘膜,有溃疡时,遵医嘱给适当药物,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12. 撤去弯盘,擦净口腔周围,撤去治疗巾。1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4. 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报告操作完毕)15.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633433886533343522322665422232411211444311121300100223200010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举止端庄,操作规范、熟练。2.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病人舒适。3.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 声音响亮,流利。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3
13、342231120014、鼻饲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备注1用物:一次性胃管包(内有手套、治疗巾、弯盘、胃管、棉签、液体石蜡棉球、注射器、纱块、胶布、镊子、别针),棉签、小药杯(盛温开水)、听诊器、鼻饲食物(38-40)、广口罐(盛温开水)、弯盘 2 个(内盛压舌板)、剪刀、治疗碗(内盛纱块)、水温计、治疗卡、污物桶。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评估病人合作程度,有无插管经历,解释目的及配合方
14、法。2.评估病人鼻腔有无鼻衄、鼻中隔偏曲等。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2.协助病人取仰卧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头稍后仰。胃管长度测量定位(将一手伸进被窝触及剑突处,另一手在被子外面划痕)。3.开胃管包,戴手套,将治疗巾围于病人颌下,置弯盘于口角旁。4.选通畅侧鼻腔,用棉签清洁鼻孔。5.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的长度(并标记)。胃管长度为耳垂至鼻尖到胸骨剑突(或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约为 4555cm。6.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胃管,沿选定侧鼻孔缓缓插入,插管至咽喉部(距门齿约 15 cm)时,嘱
15、病人做吞咽动作(如为昏迷病人去枕,头向后仰,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注意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咽部,将胃管送下至所需的长度(标记处)。7.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有三种方法: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水杯中,看有无气泡溢出,如果有气泡溢出,且同呼吸一致,则证明胃管在气道中;用注射器抽吸胃液,如有胃液抽出,则证明在胃内;向胃内注入 20ml 空气,同时将听诊器放在胃部,听胃内有无气过水声,如果有气过水声,则证明在胃内。8脱手套,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9.(戴回原手套)先注入 1020ml 温开水,以一手折起胃管末端,另一手用注射器抽吸 5060ml 液体食物,接胃管缓缓推入胃中(每次
16、量少于 200ml、间隔至少 2 小时)。10.鼻饲后注入 1020ml 温开水,保持胃管清洁,以防堵塞。11. 撤去治疗巾和弯盘,擦净口鼻处,脱手套。用别针将胃管固定于衣领或枕旁。12. 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保持原卧位 30min 再调整卧位,避免管道滑脱等)。(报告操作完毕)13.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643251062103545532148418243442103620613233100240040212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感受,声音
17、响亮,流利。3.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5、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一次性胃管包(内有手套、治疗巾、弯盘、胃管、棉签、液体石蜡棉球、50ml 注射器、纱块、胶布、镊子、别针),负压器及延长管、弯盘 2 个(内盛压舌板)、剪刀、棉签、小药杯(盛温开水)、听诊器、污物桶、治疗卡。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评估排气情况,观察意识、鼻腔情况。2. 讲解目的、配
18、合方法,取得合作。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2.协助病人采取仰卧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头稍后仰,胃管长度测量定位(将一手伸进被窝触及剑突处,另一手在被子外面进行划痕)。3.开胃管包,戴手套,将治疗巾围于病人颌下,弯盘放于病人嘴角旁。4.选通畅侧鼻腔,用棉签清洁鼻孔。5.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的长度(并标记)。胃管长度为耳垂至鼻尖到胸骨剑突(或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约为 4555cm。6. 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胃管,沿选定侧鼻孔缓缓插入,插管至咽喉部(距门齿约 15 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19、如为昏迷病人去枕,头向后仰,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注意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咽部,将胃管送下至所需的长度(标记处)。7.证明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水杯中,无气泡溢出;用注射器抽吸胃液,能抽到胃液;向胃内注入 20ml 空气,同时将听诊器放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8. 脱手套,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戴原手套)接负压器,擦净口鼻处,撤去治疗巾和弯盘,脱手套。9.用别针固定负压引流管于衣领或枕旁床单上,妥善放置负压器,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10.观察病人的感受、引流液性状、颜色,告知病人,并准确记录。11. 再次核对,交待注意事项。(报告操作完
20、毕)12.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6 5325126104435442149473324331036252213220023031102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感受。声音响亮,流利。3.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6、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一次性导尿包、弯盘、大浴巾、无菌持物钳、治疗巾(一次性中单)、快速手消毒剂
21、、剪刀、便盆、屏风或床幔、治疗卡、绳子、气囊导尿管、剪刀、污物桶(放治疗车下层)。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评估病人膀胱充盈程度、合作情况(清醒能自理者嘱其清洗外阴)。2. 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取得合作。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2.关闭门窗,酌情遮挡屏风。3.松开床尾盖被,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脱去病人对侧裤腿盖在近侧大腿上,盖大浴巾于近侧大腿,注意保暖。 4.评估病人外阴情况。5.臀下垫一次性中单,置弯盘于会阴旁。
22、6开导尿包,置消毒弯盘于两腿之间,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依次初步消毒阴阜、左右大阴唇,左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左右小阴唇和尿道口。脱下手套置于治疗车下层污物桶内,弯盘内移至床尾。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7.在病人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手套,戴手套,打开导尿包里层,铺洞巾使洞巾和导尿包里层形成一无菌区。8.按操作顺序排列好用物,检查导尿管,润滑导尿管前端。9.左手拇指与食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再次消毒,顺序为:尿道口左右小阴唇尿道口。10.连接引流袋,插导尿管(嘱病人深呼吸),插入约 46cm,见尿液后,再进 1-2cm。注 1015ml 无菌生理盐水入气囊,轻拉,将引流袋固定
23、于床缘。11. 撤洞巾,擦净外阴,撤除用物,脱手套,协助病人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开门窗,收屏风。12. 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询问病人的感受。 13.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保持引流通畅,起床活动时引流装置低于耻骨联合,病情允许多饮水等)。(报告操作完毕)14.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53532664784453424215535633423131044234223120200331121120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轻柔、规范、熟练。2.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感受,声音响亮,流利。3.无菌观念
24、强。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3432321210107、灌肠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7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灌肠液、一次性灌肠袋 2 个、量杯、石蜡油、棉签、薄膜手套、卫生纸、弯盘、一次性中单、水温计、纱块、便盆、屏风(床幔)、治疗卡、污物桶。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了解病人的心理、身体状况,评估排便情况2.解释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备输液架。55443300操作要
25、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配置灌肠液,测试灌肠液温度(在治疗室进行),一般温度为 39-41,降温为 28-32,中暑为 4。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3. 安全与舒适:关闭门窗,酌情遮挡屏风(床幔),病人体位正确、舒适。4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移至床边,褪裤子于膝部,双腿屈曲,注意保暖。5.垫一次性中单于臀下,盖好被子。6.评估肛门部的皮肤粘膜,置弯盘于臀边。7.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悬挂在输液架上,排尽管内气体,关闭管夹,灌肠液面距肛门 4060cm,石蜡油润滑肛管前段。8.左手戴手套,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嘱病人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 710cm。
26、9.左手固定肛管,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10.观察液体流入情况,随时了解病人耐受情况并正确指导。11.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左手持卫生纸用卫生纸包裹肛管,右手轻轻拔出肛管,取下灌肠袋,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脱手套。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再次核对。13. 根据病情指导排便,不能下床排便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及传呼器置于床头,开门窗,收屏风。(报告操作完毕)14.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口述)签字,询问病人大便情况及感受,撤除中单,记录(口述)。52343368666355412322575552443012114644413320010035333022提
27、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 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感受。声音响亮,流利。3.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8、氧气筒输氧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7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氧气筒及氧气压力表装置、湿化瓶(内装 1/3 到 1/2 的冷开水)、扳手、弯盘 2 个(内盛纱块及流量表内芯)、小药杯(内盛冷开水)、吸氧管 2 根、棉签、输氧记录单。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
28、,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病人意识及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鼻腔内状况。2.用氧环境。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2. 装表: 开氧气筒总开关吹尘关紧。装氧气压力表装置上流量表内芯上湿化瓶(与地面垂直)。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检查装置是否漏氧)关流量表开关。4.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用湿棉签清洁鼻腔。5. 正确连接管道及吸氧管开流量表开关按医嘱正确调节氧气流量。6检查通畅,并湿润吸氧管前部(鼻塞),将鼻塞轻轻塞入鼻腔内,妥善固定。7帮病
29、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8.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9. 整理用物,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等,护理记录(口述)。停止用氧10. 评价用氧效果(病情好转),核对、解释。(口述)11取下鼻塞,关闭流量表开关关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关闭流量表开关。12.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脸部。13整理床单位、记录停氧时间。14. 下输氧装置。(报告操作完毕)15.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5445454444443346433434333333333432232322222222222112121111111111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
30、操作规范、熟练,有“四防”等标识牌。2. 与病人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病情,声音响亮,流利。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9、中心供氧输氧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6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中心供氧输氧装置一套、湿化瓶(内装 1/3 到 1/2 的冷开水)、弯盘 2 个(内盛纱块及流量表内芯)、小药杯(内盛冷开水)、吸氧管 2 根、棉签、输氧记录单。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31、.病人意识及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鼻腔内状况。2.用氧环境。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 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2.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用湿棉签清洁鼻腔。3正确安装输氧装置。4. 正确连接管道及吸氧管,开流量开关按医嘱正确调节氧气流量。5检查通畅,并湿润鼻塞,将鼻塞轻轻塞入鼻腔内,妥善固定。6. 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7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8. 整理用物,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等,护理记录(口述)。停止用氧9. 评价用氧效果(病情好转),核对、解释。10.取下鼻塞,关闭流量开
32、关,分离管道。11.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2.清洁鼻脸部、记录停氧时间。13下输氧装置。(报告操作完毕)14.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64566446444444434443343333333232222222222221211111111111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 与病人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关注病人病情,声音响亮,流利。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10、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2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
33、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备注1用物:输入药物、一次性输液器 2 付、一次性针头、无菌注射器、网套、无菌容器(内盛纱块)、无菌持物钳、止血带、小枕、棉签、0.5%碘伏、75%酒精、输液贴及胶布、污物碗、启瓶器、砂轮、输液卡。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 了解医嘱及药物对血管的影响程度。(口述)2. 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 评估合作程度、血管的状况、穿刺部位皮肤。询问大小便,备输液架。55453300操作要点651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2 配置药液: 核对输液卡
34、与药液,检查药液,在输液瓶签上写床号、姓名套网套开启铝盖中心部分消毒瓶口。 再次核对所要加的药物0.5%碘伏消毒安瓿及砂轮锯安瓿(易折安瓿可略)用酒精棉签去碎屑(易折安瓿略)取无菌纱块包住安瓿颈部折断尖端。 检查注射器按规范抽取药液再次核对(药液与输液卡对)注入溶液中在输液卡上注明配药时间并签名。(不污染、不漏、不剩药液)。 消毒瓶口检查、打开输液器,插入瓶塞至针根部。(方法准确,不污染)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再次询问大小便。4. 核对(输液卡、液体与病人),液体挂于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5.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垫小枕扎止血带0.5%碘伏消毒皮肤 2 次
35、待干,备胶布。扎止血带及消毒方法正确。6. 再次排气检查空气是否排尽,夹紧。 7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穿刺见回血,再进少许,松止血带、螺旋夹,嘱病人松拳。进针方法正确,穿刺一次成功,退针一次扣 2 分。8胶布固定(输液贴遮盖针梗),撤小枕、止血带。9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规范记录并签字。10.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1. 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报告操作完毕)12.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口述)2558433631033334144632252822223033421141611112022210030400001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36、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声音响亮,流利。3. 穿刺未一次成功扣 5 分,3 次穿刺不成功为不及格。4. 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5544332211、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1用物:输血申请单、一次性采血针 2 根、真空采血管 2 根、输血单、血制品、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针头、生理盐水、网套、止血带、小枕、棉签、0.5%碘伏、输液贴及胶布、污物碗、启瓶器、输液卡。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
37、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了解病人身体状况、有无输血史、血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等。2. 解释静脉采血、输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55443300操作要点65静脉采血:1 输血申请单与医嘱、血型,备采血管再核对,(评估洗手戴口罩)。2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3.取舒适体位垫小枕扎止血带0.5%碘伏消毒皮肤 2 次待干。4.再次核对撕开采血针包装(注意检查)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穿刺一针见血(退针一次扣 2 分)采至所需血液,反折采血针管,松止血带、松拳拔采血针,按压穿刺部位。撤小枕、止血带。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观察针眼出血情况,整理床
38、单位。6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询问大小便,评估血管及皮肤情况,备输液架。7标本送检(口述),整理用物,洗手,签字。静脉输血:1核对医嘱。双人进行输血前三查八对,并在输血单上签名。2查液体质量,在输液瓶签上写床号、姓名套网套开启铝盖中心部分消毒瓶口。检查输血器,打开包装袋,将输血器一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打开血液制品封口,封口外周消毒,插入输血器针头。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再次询问大小便。4. 核对(输血单、输液卡、病人)液体及血制品袋倒挂于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垫小枕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2 次待干,备胶布。再次排气检查空
39、气是否排尽,夹紧。 6.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穿刺见回血,再进少许,松止血带、螺旋夹,嘱病人松拳。胶布固定(输液贴遮盖针梗),撤小枕、止血带。7关闭盐水调节器,输血液制品,待血液制品开始输入体内时,调节滴速(开始宜慢,观察15 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调至所需滴速)。8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观察病人反应,交待注意事项。9.输血完毕,滴入少量生理盐水,直到将输血器内的血液全部输入体内,如不再输血或其他液体,则可拔出针头,按压局部针眼。10.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再次核对,交待注意事项。报告操作完毕11.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 洗手,签字,做好输血记录。(口述)42362
40、424 4233453343431251313 3122342232320140202 2011231121210030101 10001200101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严格无菌。2.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3. 查对规范,与患者交流自如,声音响亮,流利。 4.穿刺未一次成功扣 5 分,3 次不成功为不及格。 5.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33422311200112、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 备注1用物:注射药物、无菌注射器、无菌容器(内盛纱
41、块)、无菌持物钳、0. 5%碘伏、75%酒精、棉签、污物碗、砂轮、根据药物备急救盒(内有无菌注射器一副、0.1%盐酸肾上腺素 1 支、砂轮)、治疗单。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病人病情、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状况。2.向病人讲解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合作。554433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夹无菌巾于治疗盘中。2. 核对治疗单与药液、检查药液。3.用 0.5%碘伏消毒安瓿及砂轮锯安瓿(易折安瓿可略)用 75%酒精棉签去碎屑(易折安瓿略)取无菌纱块包住安瓿颈部折断尖端。4.检
42、查取出注射器,针帽留在包装袋内按规范抽取药液(不漏、不剩药液)套针帽核对药液放置于无菌巾内。5.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6.松开床尾盖被,协助病人取正确姿势(如为侧卧位:下腿稍弯曲,上腿伸直),选择正确部位。7. 0.5%碘伏消毒皮肤,待干。8. 再次核对。9.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10.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快速垂直刺入肌内(约为针梗的 2/3,持针手法及进针方法正确)。11.固定针头,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推药液。12.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并询问病人感受。13.注射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压针眼。14.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5.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
43、报告操作完毕)16.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4346263238643335323515212653222421240410144211131013030002310002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2.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声音响亮,流利。3. 严格无菌,遵循无痛注射原则,病人感觉良好。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43332221110013、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时间:10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
44、得分 备注1用物:注射药物、无菌注射器、皮试针头、无菌容器(内盛纱块)、无菌持物钳、0. 5%碘伏、75%酒精、棉签、污物碗、砂轮、急救盒(内有无菌注射器一副、0.1%盐酸肾上腺素 1 支、砂轮)、治疗卡。5 4 3 22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操作前准备10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 10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2.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局部皮肤状况。3.询问有无过敏史。334223112000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夹无菌巾于治疗盘中。2.核对治疗卡、药物,检查药液、青霉素质量及有效期。3.用 0.5%碘伏消毒
45、安瓿及砂轮锯安瓿(易折安瓿可略)用 75%酒精棉签去碎屑(易折安瓿略)取无菌纱块包住安瓿颈部折断尖端。4. 检查取出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每毫升含 20 万单位。5.取上液 0.1 毫升加生理盐水至 1 毫升,每毫升含 2 万单位。6.再取上液 0.1 毫升加生理盐水至 1 毫升,每毫升含 2000 单位。7.第三次取上液 0.1 毫升(或 0.25 毫升)加生理盐水至 1 毫升,每毫升含 200 单位(或 500 单位)。8.更换针头,将配制好的皮试液置于无菌巾内。9.每次配制时,均需将药液摇匀,不漏药液,剂量准确。 10.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再次询问过敏
46、史。11. 取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待干。12皮内注射(注入药液 0.1 毫升,含 20 单位或 50 单位),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13局部形成圆形小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14.在治疗卡上记录注射时间和观察时间。15.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6.再次查对,交代注意事项。(报告操作完毕)17.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18.二十分钟后观察结果,签字,记录。(口述)424433345534822333313322234423611222202211123312400111101100012201200000提 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 101.
47、动作轻柔、准确,操作熟练、规范。2.与病人沟通交流有效,声音响亮,流利。3.严格无菌。4.每超时 1 分钟扣 2 分。33422311200114、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 分钟)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评分等级项目赋分 实施要点与标准 A B C D得分素 质 3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3 2 1 0第一步10判断意识及开放气道:1.轻拍病人肩部,凑近病人耳旁,大声呼唤、用拇指掐人中,确认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大声呼救,看时间。判断时间为 5 秒钟,2将床放平,解开衣扣,松裤带,去枕仰卧,取下活动义齿,头偏向一侧。3. 清除口鼻分泌物,开放气道(可采用仰头抬
48、颌法即一手按前额向下推,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食指托起下颌角。)。准备吸引器(口述)334223112001第二步25判断呼吸与人工呼吸:1. 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用面颊感受有无气体逸出。)三步骤来完成,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判断时间为 5 秒钟(自己正确数记时)。方法正确,数计时正确。2.报告病人无自主呼吸,(嘱打开氧气准备简易呼吸器)。(口述)口对口人工呼吸 2 次.纱布一层盖于病人口部(有条件时)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张口包住病人口部,用力快速吹气。吹毕,松开捏鼻孔的手头稍抬起,侧转换气 (注意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再次吹气。频率 14-16 次/分。64555534444233331222第三步50判断循环与建立循环:1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尖触及病人气管正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