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对称合成.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83301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对称合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不对称合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不对称合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不对称合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不对称合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的重要性 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和分类 -非对映择向合成 -对映择向合成 -双不对称合成 -绝对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合成的效率,不对称合成的定义,1894年 Fischer首次使用“不对称合成”这一术语 1904年 Marckwald将其定义为“从对称构造的化合物产生光学活性物质的反应,使用光学活性材料作为中间体,但不包括使用任何分析过程作为手段。,不对称合成的定义,Morrison和Mosher提出了一个广义的不对称合成的定义:一类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内的非手性单元经过反应剂作用,不等量地生成立体异构体产物的手性单元。也就是说,不对称合成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潜手性单元

2、转化为手性单元,使得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产物。所说的反应剂可以是化学试剂、溶剂、催化剂或物理力(诸如圆偏振光)。,在不对称合成中,在化合物分子内引入新的手性中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潜手性平面的立体选择性加成;另一是潜手性碳原子上的立体选择性取代反应。具体过程为:,具有潜手性平面的官能团主要有C=O、C=C和C=N等基团,相应的化合物有醛、不对称酮、不对称烯烃和亚胺及其类似物。具有潜手性碳原子的底物主要为连接有两个不同取代基的亚甲基化合物。此外,还有一类方式是通过将潜手性中心或内消旋化合物(meso)去对称化来引入手性中心的:,在不对称反应中,反应底物和试剂通过氢键、金属的络和作用或其它作用结

3、合起来,反应底物和试剂两者之一必须有一个手性中心,以便在形成的非对映过渡态中的反应位点上诱导不对称性。,不对称合成的作用原理,1)诱导产生高的对映选择性或非对应选择性; 2)手性辅剂或试剂易于制备,并能循环使用; 3)可以分别制备到R和S两种构型的异构体; 4)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 此外,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最理想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好的催化反应要求催化剂用量与反应底物的摩尔比尽量地小,即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次数要尽量地多。,成功的不对称反应具有下述特征,不对称合成的类型,1) 底物控制法: 手性底物(S*)+非手性试剂手性产物(P*) 2) 辅基控制法: 手性底物(S*)+ 非手性试剂(R)+ 手性辅

4、剂(A*) 手性产物(P*),不对称合成的类型,3) 试剂控制法 非手性底物(S)+ 手性试剂(R*) 手性产物(P*)4) 催化剂控制法 非手性底物(S ) + 非手性试剂(R)+ 手性催化剂(Cat*) 手性产物(P*),不对称合成的效率,不对称合成的效率表示法 光学纯度百分数 percent optical purity (o.p. %) 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 (e.e. value) 非对映体过量diastereoisomeric excess (d.e. value),e.e. = S-R / S+R x 100%,d.e. = S*S-S*R / S*

5、S+S* R x 100%,o.p. % = a obs / amax x 100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通常只需要使用少量的光学纯配体,就能产生大量的光学活性的产物,因此这类反应的不对称合成效率是最好的。一个催化反应的效率取决于手性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次数(turn over number,即TON值)。TON值越大,合成效率越高。,非对映择向合成(diastereoselective),非对映择向合成的定义:不对称底物分子中的潜手性单元与对称试剂发生反应,转变为不对称单元的反应。换句话说,在不对称底物分子内引入一个新手性中心的反应,就是所谓的非对映择向合成。,形成两种非对映体的反应的过渡态活

6、化能差值大于8 kJ/mol时,反应的选择性就比较理想。影响这种过渡态活化能的差值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进攻试剂进入潜手性面的两侧时所遇到的不同的立体阻碍。,分子内手性的传递,一、 环内手性传递,二、 环外手性传递,三、 配位型环内手性传递,亲核取代反应,对开链体系,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因产生sp2 杂化碳负离子而较低;而对刚性环体系,选择性较好。,金属配位体系的亲核取代反应,1)羟基酸体系 2)脯氨醇体系 3)酰亚胺体系 4)手性烯胺体系 5)手性腙体系 6)噁唑啉体系 7)酰基磺内酰胺体系,1)羟基酸体系,2)脯氨醇体系,3)酰亚胺体系,4)手性烯胺体系,5)手性腙体系,6)噁唑啉体系,7

7、)酰基磺内酰胺体系,亲核加成反应,底物控制的反应 试剂控制的反应 催化剂控制的反应,一、底物控制的反应,含手性a-碳原子的醛酮与有机金属试剂的加成反应一般符合Cram规则,这类反应主要是立体位阻效应所控制的。底物分子的立体位阻越大,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越高。,增大底物的立体位阻有利于提高选择性,在底物控制反应中,噁唑烷酮、吡咯烷、氨基醇、酰基磺内酰胺和a-硅烷基酮等手性体系作为手性辅剂,已经广泛地用于不对称诱导与醛的亲核加成反应。,二、试剂控制的反应,Roush 反应,三、催化剂控制的反应,不对称成环反应,一、手性双烯体诱导反应,二、手性亲双烯体诱导反应,手性亲双烯体主要有丙烯酸酯、a,b-不

8、饱和酮 和丙烯酰胺三类。,三、手性催化剂诱导反应,对映择向合成 (enantioselective),对映择向合成一般指把对称的或者说非手性的反应物转变为手性化合物的反应。 实现对映择向合成的主要手段有:-手性辅基法-试剂控制法-手性催化剂,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一、手性负氢试剂的反应,Corey等合成出的硼氮杂环化合物可以催化硼烷与潜手性酮间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硼氢化钠在手性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进行不对称还原。,二、催化氢化反应,反应实例,对映选择性氧化反应,一、Sharpless氧化反应,利用Mn(II)-Salen络合物作催化剂,次氯酸钠等作为氧化剂对孤立烯烃进行的环氧化反应,得到对映选择性很

9、高的氧化产物。,二、Jocobsen氧化反应,三、羟氨化反应,对映选择性亲核加成,抗HIV药,手性亲双烯体控制的Diels-Alder反应,薄荷醇,双不对称合成(double)的定义,在一些反应中,底物和试剂分子都含有手性中心时,产物的立体化学不仅与底物的绝对构型相关,而且也与过渡态中手性中心之间的相互匹配直接相关。这种通过手性底物和手性试剂间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产物的反应,被称为双不对称反应,也称双立体差异反应。,匹配与错配,在双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存在手性底物与手性试剂双重诱导,即控制产物立体化学的手性因素有两个。 匹配与错配:两个手性因素参与的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高于任意一个手性因素参与的反应,属于匹配(matched);反之,若低于其中一个的立体选择性,属于错配(mismatched)。,双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双不对称 Aldol 缩合反应,绝对不对称合成 (Absolute),绝对不对称合成是指在反应中引入或使用非分子的不对称源,如园偏振光或磁场,来诱导的不对称反应。 园偏振光之所以能够促进不对称反应,通常认为是由于它对反应物的不同构象有不同的活化能,因而对形成某一种构型的产物有利。 由于绝对不对称合成得到的产物 e.e. 值较低,目前主要局限于理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