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法:一重复句 1.复句的定义: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2.复句特点: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3.复句的标点特征: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4.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5.组合方式: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例句1: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例句2: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例句1: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2、例句2: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6.主要有八种类型: (一)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二)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
3、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三)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四).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
4、如站着死。! 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五).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六).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
5、、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七).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
6、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八)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判断复句类型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