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23556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业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意愿度调查小组名称:Rainbow负责人姓名:王娜指导教师:安晓敏所在学院:城环学院所学专业:地理科学中国长春2011 年 6 月团队人员信息及工作分工明细姓名 学号 工作分工王娜(团长) 1256408062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研究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步骤,最后整理潘晶杰 12564080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必要性研究钟林 1256408027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必要性研究张啸剑 1256408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必要性研究梁丽丽 1256408042 研

2、究方法王宁 1256408063 调查问卷设计张靓雯 1256408071 调查问卷设计石文娟 1256408051 调查问卷设计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意愿度调查1文献综述在我们中国,有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都不考地理,使中学地理教学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没有用的学科,学与不学无所谓。加上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地理更是遭到难以忍受的对待。许多学校缺少正规的地理教师。有的学校干脆不开地理课,或者随便找个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应付。多年的冷落使得地理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多数人对学习地理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一谈地理教学,就是“圈重点,背重点,考重点“,这与培养具有全球

3、视野、综合分析能力、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地理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初中毕业生对基本的地理知识极为馈乏。因此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正常的要求,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致使大量的中学生地理知识极端贫乏,使地理教学处于瘫痪状态。这种状况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11国内外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111国内研究现状1.1.1.1 我国中学地理发展历史1.1.1.1.1 清政府时期的中学地理教育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了学校系统,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的设置,

4、公认始于本章程颁行之时。中小学学制 14 年,初小 5 年,高小 4 年,中学 5 年,各个年级均单独设置地理课程,地理学习年限达 14 年之长,周课时达 24 课时之多,在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上绝无仅有。教学内容除中学的地理总论和地文学外,其余均属地方志。1.1.1.1.2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学地理教育1922 年,北洋政府实行新学制,效法美国,中小学学制为 12 年,初小 4 年,高小 2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地理课时少,只在高小和初中开设 4 年的地理必修课程,每周 2 课时,高中未设地理必修课,但一些地区和学校在高中开设地理选修课

5、,这是我国近代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上是仅有的一次。1.1.1.1.3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地理教育1932 年,国民党政府正式课程标准颁布。中学 6 年都开设地理,各年级均为每周2 课时,总计周课时达 12 节,是我国中学地理课时较多的时期之一,初中地理以讲授本国地理为主,高中讲授本国及外国地理。此后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维持着较长期的稳定。1.1.1.1.4 新中国的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兴旺时期(1949-1957 ):主要参照前苏联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从自然到经济,从全球到各洲、各国,先外国后中国。结合我国实际不够,中外地理的教材内容有较多的重复,也未能反映地理科学的新成就。地理教育萎缩时期(195

6、7-1977 ):此时期的中学地理的课时和内容不断削减,在十年动乱期间中学地理课一度停开,高校地理系科停止招生,这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低谷”时期。地理教育振兴时期(1977 年-):全国高校于 1977 年恢复统一招生,规定地理为文科统考科目之一,各地逐步恢复中外地理课的教学,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92 年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颁布,1996 年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颁布,全国陆续有上海、浙江、广东等几种不同版本的地理课程,由“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和“ 多纲多本。中学地理自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至 1957 年均非常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视,1957-1977 年出现一段萎

7、靡时期,之后逐渐振兴,到现在地理教育在中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地得到社会和教育的肯定。地理教育是处在快速振兴时期。1.1.1.2 国内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现象与研究由于我国与国外国家在考试评价制度上的差异,也是我国特殊的考试制度,以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同时,国内倡导对中小学生的学业进行减负,于是中考科目与正常教学开设课程有很大偏差,部分教学开设课程未能在中考中得到体现与评价,并且中考科目也在不断地变化。1.1.1.2.1 国内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现象随着地理课程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地理也逐渐成中考的考试科目。目前,国内不断出现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报道。台山市教育局教

8、研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从 2007 年起,初二学生的地理与生物考试为升学考试,实行分科命题、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分值 60 分(地理、生物各 30 分),考试成绩计入次年中考总分。2005 年南京市中考改革,地理作为一门考察科目加入中考。从 2009 年中考开始,南昌市就将历史、地理、生物三门学科列为中考科目,并在 2008 年通过抽签确定地理为今年中考科目。此次抽签,使得地理连续两年成为中考科目。在操作中,地理将采取与政治合科分卷的办法进行考试阅卷,列入全市统考科目,成绩按总分 30分计入中考成绩。此外, “地理”从“无人问津”到培训新宠。 “对比去年,今年报名地理科目的学生多了

9、很多。 ”慧众教育有关负责人坦言,像“地理”这些“副科” ,去年除了有些高中学生会补习外,初中基本没有学生补习。 “今年就不一样了,初中也有补地理科目的学生,另外学生家长咨询地理科目的也比较多。 ”1.1.1.2.2 国内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研究国内关于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研究可查阅的不多。有的学者和地理教育工作者倡导地理、生物与中考学科的整合是为了适应中考改革,淡化中考,服务中考,而提出的一种对初中分科课程的反叛和解构,也是为将来建构新型的整合课程所做的先期研究。其实质是把学生在学校内所学的知识之间、知识与社会文化之间以及知识与兴趣紧密结合的一种小范围内的整合课程,使分化了的各学科之间形成有机的

10、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的唐敦浩老师在其地理中考的迫切性与地理中考备考方略一文中如下描述: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部已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更明确地提出了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是时代赋予地理的责任,这是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各位学者和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均表明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迫切性与发展趋势。122国外研究现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

11、、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国内外地理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人们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不断适应的具体体现。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八个国家近几年制订和修改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表明,国际地理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是:不严格地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地理技能、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条件等。 下面主要从地理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比较。1.2.2.1 这些国家的地理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

12、况是初中和高中均单独开设地理课,例如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属于这一种情况。另一种是在初中开设包含地理在内的综合课,高中单独开设地理课,例如澳大利亚、日本。有的国家情况比较复杂,例如美国。美国初中阶段既有单独开设地理课的,也有开设综合课的。 1.1.2.2 尽管各国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普遍比较重视地理教育。一是将地理课作为国家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之一。例如,历来重视学校地理教育的英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制订的“国家课程”中,地理被列为 7 门基础课程之一。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政府规定了国家五项核心课程,地理被列为五项核心课程之一(其他四项是英语课程

13、、数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和历史课程 ),并且地理课程的开课年限和课时分配有比较充分的保证。二是大多数国家地理课程开课年限和课时均多于我国。开课年限长表现在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连续开设地理课,或从初中第一年到高中第三年均开设地理课。八个国家地理课开课年限和课时数的情况大致如下: 表 2-1 一些国家的地理课程开课年限和课时设置1.2.3 课题研究创新点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顺应地理学科教育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为地理是否应该成为中高考科目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目前,国内关于地理是否应该成为中考科目的研究不足,中考科目的确定也是教育部门的决定,且各地市存在较大差异。在确定中考科目

14、的过程中,未能考虑周全,对地理科目存在一定的偏见。本调查致力于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探讨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 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必要性研究2.1 国家标准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打着为学生减负的幌子,削减了地理的课时,甚至根本不开地理课。国家的标准成了一纸空文,学校的素质教育大打折扣。为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地市应逐渐恢复了中断的地理中考,初中学校随即配齐教师,开足课时。只有实行这一举措,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快人心。2.2 初中地理对高中地理基础作用的需求新课程的地理教材,使得初

15、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内在联系更为密切。高中地理需要初中地理做基础,地理是高考的文综考试科目之一,也就是说初中地理也是为高中地理,为高考服务的,因此,注重初中地理的教学并确保学生达到地理学习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高中地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地理高考的考试效果。高中地理教师若想在地理教育中有所突破与创新,必须熟悉、熟练初中课程。同样高中生若要学好高中地理,也必须有扎实的初中地理知识。因此,初中地理应成为中考科目是地理高考的需要,地理成为中考科目有其必要性。3 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意愿度调查31现状调查311调查目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观念,要提高学生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视程度,使

16、教育部门对初中的地理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大力宣传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改善中考考试科目设置。312 调查意义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各省中学,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的现象。中考不考地理,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影响深远。并且对于以后高中的地理教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许多地方初中毕业生地理知识极为贫乏,使地理教学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我们大学生就有责任借此暑假社会实践,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投身于社会,针对各省初中地理教学情况和师生对地理的重视情况,将各省情况进行对比,

17、分析原因,为各省教育部门提出意见。313调查方法313.1文献法搜集课程资源方面的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分析、比较、鉴别,得出自己的观点。313.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面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需求,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313.3访谈法访谈中学教师、校长,了解他们对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认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看法、建议等,获取第一手资料,以辅助本课题的研究。314调查步骤项目实施步骤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1.由小组成员一起制作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三份:第一份针对于初三的学生。第二种针对于初中的地理教师。第三种针对于高中生。2.初

18、中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理课本的基本内容、常识、对地理兴趣和是否希望地理成为中考科目及原因。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对已学过(没学过少量)的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学生对。对初中地理教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如对现代教师技术的应用) 、教师本身对地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是否希望设置地理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要了解教师对地理教学重视程度和地理成为中考考试的态度。对高中生调查内容主要为在初中期间对地理重视程度对学习高中地理的影响和看法。3.补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只有初中文凭的毕业生进行调查,目的是地理对他们迈入社会,由于缺少地理基本常识对社会的造成的影响;可以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采访式调查

19、,目的了解初中地理学习为高中奠基基础。第二环节:小组分为三种,第一种调查是对已经实施地理成为考试科目的时间大于 7 年并地理成绩占一定比重(山东) ,第二种调查是近两年才实施的(内蒙古、黑尔滨) ,第三种调查是对还没有实施中考考地理的省份的学校。由小组成员在自己所在的省份中的部分学校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的均匀分布和普遍性。使调查问卷数据具有可信性,可行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初中生以课堂的形式讲授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现在地理教学产生浓厚兴趣)第三环节:通过详细的调查后要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将第二类、第三类与第一类数据进行对比并统计小组调查后的数据,共

20、同分析统计的结果,分析差距的主要原因得出结论。第四环节:如何减少各省之间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提出解决方案:如将得到对比结果成为教育局改革教育方式的参考意见或在网上发布地理成为中考考试科目的必要性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地理。 32调查结果与分析(略)参考文献1陈澄,樊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袁孝亭,娄晓黎农村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9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钟启泉,崔允沸,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2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J理论研究,20069陈胜庆主编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10杨德清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1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附录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本调研小组系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

22、关于“地理成为中考科目的意愿度调查” 。我们诚恳邀请您参加此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您的想法和意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次调研的结果。希望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问卷,感谢您的配合!一、基本信息1、您所在的省份 2、学校名称 3、年级 二、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自己对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掌握的熟练吗? ( )A、非常熟练 B、一般 C、不熟练 D、一点都不会2、你认为学习地理在生活中的影响大吗? ( )A、很大 B、一般 C、无影响 D、不知道3、你对初中地理感兴趣吗? ( )A、非常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D、讨厌4、你认为初中地理对你的终身发

23、展影响大吗? ( )A、很大 B、一般 C、无影响 D、不知道5、如果你认为有影响,那么影响有哪些?(可多选)A、培养了宏观的思维方式 B、培养了综合分析的能力 C、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方针 D、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E、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F、其他6、你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有道理吗? ( )A、非常有道理 B、比较有道理 C、一般 D、没有7、你认为地理思维对你认识事物的态度有影响吗? ( )A、影响很大 B、影响一般 C、影响较小 D、没有影响8、你重视初中地理的学习吗? ( )A、重视 B、一般 C、不重视理由是(多选) ( )A、中考考地理 B、中考不考地理 C、地理在生

24、活中很重要 D、在生活中没有应用 E、本身对地理不感兴趣 F、本身对地理感兴趣9、你学习地理有困难吗? ( )A、很困难,无从下手 B、还可以,但有个别问题 C、很轻松 10、你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授课形式满意吗? (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11、你们的地理教师是如何授课的(多选) ( )A、以教科书为主 B、应用多媒体教学 C、以实践为主 D、以启发式教学为主12、你地理课的听课状态怎样? ( )A、非常认真 B、比较认真 C、一般 D、不认真,基本不知道老师讲什么13、地理课堂氛围怎样? ( )A、非常活跃 B、比较活跃 C、一般 D、不知道,因为没有听14、你课后有主动的学习地理吗? ( )A、有 B、偶尔 C、没有15、你课后用于地理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 )A、经常学习 B、偶尔学习 C、基本不学16、您是否希望中考考地理? ( )A、 是 B、否17、如果中考考地理会对你的学习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家长有什么意见?再次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