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2)会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会开展教育研究设计4)能规范地撰写研究报告,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与参考文献,1、课程性质:操作、实用的,不是记忆。2、教学内容: 1)教材11章;2)增补方法论的内容3、参考文献: 1)建议参考其他的教材,考试方式及题型,一、开卷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70%,30%为BBS讨论、书面作业、课堂学习等。二、题型(待定),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一套规范操作的程序、步骤,一、什么是教育科学方法,(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定义: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2、四个层次(1)
2、技术手段,操作规程(2)具体学科的方法,如教育研究方法、历史学的考证方法;(3)学科共有方法,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共有的方法,(4)哲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等,(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按应用范围分: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2、按科学研究阶段分: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进行实验和观测,获得资料的方法;对经验资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归纳;3、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分: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二、为什么要学教育研究方法,1、是一门核心课程2、程序科学,才能保证结果科学可靠。,对中小学教师有特别意义,1、必要性2、可行性,1、必要性,(1)中小学老师参加教育研究,是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2)中小学老
3、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需要。(3)中小学老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2、可行性,(1)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了解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帮助教师较好的开展教育科研。(3)选择合适的课题能引导教师有效的开展科研。,三、两种研究取向,(一)实证主义取向(二)非实证主义取向(人文主义取向),三、两种研究取向,1、什么是实证主义,(一)实证主义取向,实证主义即它的结论是可以通过经验或逻辑的方式证明的,要“眼见为实” 。其实证的含义,大概可以理解为“证明”的意思。,(一)实证主义,发展渊源:培根:提出了经验方法论,最早提出归纳法
4、(知识就是力量)。马克思:“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伽利略、牛顿力学奠定了基础,开创了近代科学。经验论,归纳法;,(一)实证主义,笛卡尔 :1596年3月31日;黑格尔说:现代哲学之父,成就:哲学、几何 “我思故我在”。怀疑论。理性论,演绎法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比萨斜塔牛顿(Newton, 1642-1727),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伽利略、牛顿开创了近代科学。,(一)实证主义,洛克 1632年,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白板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洛克经验主义的继承者一是休谟
5、;一是贝克莱。,(一)实证主义,社会科学中的集大成者是:孔德 、涂尔干。孔德提出了“社会物理学”的概念,提出人类的发展的三阶段说: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特征: 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为了寻找“规律”。 后来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二)非实证主义取向,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建构主义、现象学等,(二)非实证主义研究取向,社会科学研究应采用“理解”的方法,倡导参与观
6、察、实地访问等定性的方法,反对客观的计量、描述和解释。 理由: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有意义的。他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社会现实”是无意义的,而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世界是有有意识的人的行动构成的,是有意义的。人根据意义去观察、解释和体验自己的世界。意义不是外在的,他是行动者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和不断重建的。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他们即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非实证主义)研究形式,人种志(ethnographic);现象学研究(phenomenological);主体主义(subjective)个案研究(case study)质的研究(qualitative);解释学(hermeneutic)人
7、文主义(humanistic),(二)非实证主义取向的理论基础,1、现象学2、批判理论3、建构主义,1、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他批判实证主义科学观是一种片面的“残缺不全的概念”,只关注对纯客观事实的研究,忽视了主体价值问题。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客观领域的对象,也包括主观领域的对象,如价值、意义。,1、现象学,代表:狄尔泰认为,认识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要从外部社会事实出发,更要从社会行动者的内部世界出发。他提出“心理内省”的认识社会现实的方法,2、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为核心的一批研究马克思学说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学者形成的理论学派。 基本观点
8、: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是什么”,而是解决“应该是什么”(should be)。 代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克塞、哈贝马斯,2、批判理论,特征: 对社会的批判,并非全盘否定,是具体的否定; 重视实践问题; 反对“唯科学主义”,主张科技技术也是“意识形态,3、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认为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与其他知识形态并无本质。这是对传统观点的一个颠覆。 代表:巴恩斯,(二)非实证主义取向,“理解”何以可能?支持的观点俞伯牙与钟子期反对观点惠施与庄子、青蛙与蝌蚪、历史“,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业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
9、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巍巍乎志在高山”;流水:“洋洋乎志在流水”。,两种研究取向的典型代表,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定性研究(质的研究),简要评价,实证主义的缺点:1950年代,实证主义到了高峰。科技的负面影响显现:环境、生态、安全问题。反思科学,对实证主义提出了批评。人文主义的不足:人们厌倦了空谈和说教,四、社会科学何以可能?,支持观点总的状况: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代表:1恩格斯:社会历
10、史领域“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一样,应该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消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历史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2涂尔干:自杀论。涂尔干提出,自杀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现象、可以单独加以研究的事件,而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在一定社会中的自杀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就其本质来说,他具有社会性质,是一种社会现象。,反对观点,总的观点:社会科学不应像自然科学那样追求所谓的普遍规律,而应该侧重于对人类自身价值的体验和思考,应该体现个体性和独特性,强调个体化的感受、理解和表达。,反对观点,代表:狄尔泰:人文科学学者必须放弃因果说明,他关心的是理解(思考?),是阐释学(思考?)。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思想、观
11、念、意志、情感、行为具有个别性、不确定性。这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难以采用自然科学中的客观、定量、实证的方法。人文科学科学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被把握。,反对观点,席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诚然也运用事实、原因、规律等概念,但更多的是使用价值、理想、人性、善恶、美丑等概念,这才能更合理、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世界。评论:文艺、美学、哲学、语言学等,难以发现类似自然科学的那样规律。但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可发现类似自然科学的规律。,五、理论建构,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构,1、什么是理论内涵理论就是逻辑上相关的概念或命题 。,什么是理论,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
12、论,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关系,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使经验研究的变量关联、推动经验研究的发展、规范和指导作用、可预测经验研究的结果。经验研究对理论的作用激发理论、重塑理论、澄清理论,2、构成要素,概念 确定什么的理论,概念要清楚变量 定类(类别)变量、定序(循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命题与假设命题是两个以上概念或变量关联起来的陈述,或反映现象之间关系的陈述假设是变量之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3、 理论建构过程归纳,1、科学建构(观察、假设检验、逻辑推论、理论2、归纳式 如扎根理论(书)3、演绎:提出某一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做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经验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