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考查范围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烘托,渲染,象征,抑扬,照应,以动写静,景与情,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正侧描写,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2、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3、能够按照题干的要求规范答题,力争得满分。教学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
2、的表达效果。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梳理:一、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二、表达技巧的种类及作用(一)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1、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正面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侧面描写,
3、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虚实结合: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如: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
4、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白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例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
5、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 的写法。例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再如:张籍的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
6、,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 、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 “径”前冠以数量词“千” “万” ,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 (绘形、绘声、绘色)如:念奴娇
7、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2、抒情:抒情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传情达意。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四行的小诗,直抒胸臆,情感思想一览无余饱含了一个赤子无限深沉的悲伤和期望。(2) 、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
8、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如:如:张可久双调 清江引 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如: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将思想感情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9、。先咏他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将自己的感情得以寄托。它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塑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例如: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是诗人少年时所作,借助咏石灰(的形成过程) 的内在本质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 “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写照。(二) 、修辞手法:略第二课时(三)把握常见的表现手法1、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0、。与衬托相比,它主要是两相对照,无主要事物(主体) ,两种事物的地位是同等的,重在比较3不同点。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2、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另外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包括正衬和反衬。正衬:又叫陪衬、烘托,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主体) 。是同一方向的比较,目的是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陌上桑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反衬:选择相反事物,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以丑衬美或以美衬丑。 (包括以动衬静)例如: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
11、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采用了反衬手法,突出了梅花傲霜独绽的品质。3、象征: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用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特征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离情, “玉壶”象征着高尚、纯洁。4、赋、比、兴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现出作者的态度。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如: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引出下面的叙述。如:孔雀东
12、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起兴,主要是为引出下文故事,并烘托一种缠绵哀怨的气氛。“兴”和“比”常联系运用:如 :“桑之未落,其叶若活” 巧妙地运用比兴的手法,比喻女子初婚时的幸福美妙心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比兴,比喻女子婚后面容憔悴和饱受辛酸的样子。5、用典: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截取前人语句或使用前人事迹为文。借以表达特定的意义,使诗歌的内容更丰富。理解典故的含意才能读懂诗。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使意味隽永,避免文章的
13、显直。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赞扬一种事物或某个人物,先从不好的印象谈起。欲抑先扬(先扬后抑):如: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7、以小见大:“小”指小的题材、小的材料;“大”指的是重大的深刻的主题(中心思想) 。所谓“以小见大” ,就是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借助于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或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本质。如: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就采
14、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本义是讽刺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通过写皇帝为取悦一个妃子而千里飞骑运送荔枝这一小事,反映大的主题。8、渲染:通过对环境气氛人物的行动、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加强艺术效果。用重笔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的本质和特征。例如: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卢挚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此诗中,松倒倚、霞骛齐飞、不尽山、无穷水等描写都渲染出西风起后 秋景特点,有种秋高气爽,视野开阔,秋意甚浓的感觉。49、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大致有三类:相
15、邻联想是由时间、空间上的相邻或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引起的联想;类似联想是由事物间的相似特点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的对立关系引起的联想。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10、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拟声词的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四)结构形式:
16、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先叙后议、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3、铺垫:是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主要情节的准备或在高潮到来前酝酿气氛,也称“伏笔” 。铺垫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增强作品的可信度;二是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期待。在主
17、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的描写,就是铺垫。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就为琵琶女的出场和绝妙的弹技作了铺垫。4、悬念:故意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造成并维持读者期待、关切的心情的方法。三、题目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四、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
18、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练习一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问: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全诗围绕“交情” 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 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 “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练习二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而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步骤三)练习三 : 考点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