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6/10,1,行为金融学,第二章 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1 人性的弱点 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 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一、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 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 三、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 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决策的最终结果要反馈给决策者或其他人,在反馈过程中由于心理等原因会增加或减弱原有的某种认知。这些偏差主要表现为:,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一)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 归因: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 归因的种类 向外归因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运气不好,并推
2、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 向内归因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向稳定因素归因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 向不稳定因素归因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认为自己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 向可控因素归因认为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自我归因偏差人们容易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把失败归于他人或者客观条件。 重要的一课冯国川 (二)后见之明(hind-sight) 后见之明:后见判断(
3、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即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每当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总能找到若干理由,证明这一事件必然发生,觉得自己“早就知道”某一事件(如球赛、婚姻、选举等)会出现何种结果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心理偏向。,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三)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损失厌恶:人们对财富的减少(损失)比对财富的增加(收益)更为敏感,而且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损失带来的厌恶感大约两倍半于等量收益产生的快感。 当所得的比预期的多时,人们会很高兴;而当失去的比
4、预期的多时,就会非常愤怒和痛苦。这两种情绪是不对称的。(薪酬设计) 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的被短期损失所打断。损失厌恶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四)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 后悔厌恶:当人们作出错误决定后往往会后悔不已,感到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引起损失的责任,会比损失厌恶更加痛苦。 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决策者的后悔心理,则对其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它决策方式。 为了避免痛苦,人们常常做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如:为了等待不必要的信息而推迟决策,从众行为,推卸责任,等等。,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五)认知失调cognit
5、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会导致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下列属于认知失调的是() A.刘备和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郊游 B.刘备在宴会上不理睬与自己有过节的曹操 C.刘备为了面子不得不恭维曹操 D.刘备在戒烟,孔明给他香烟的时候被他拒绝 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觉,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六)确认偏差confirmatory bias 确认偏差:一旦人们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不再关注那些
6、否定该设想的证据,并人为地扭曲新的信息。 比如女生买衣服和对自己中意的男(女)朋友的一见钟情。 确认偏差会使得投资者坚持错误的交易策略,导致定价错误的持续存在,直至非常强而有力的证据出现才能迫使改变原有的信念。,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认知过程,重要的一课 冯国川,2008年,在美国费城的沃顿印度经济论坛上,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尔 卡拉姆演讲的题目是领导怎样处理失误。 在演讲中,卡拉姆讲了一个故事:“1973年,我有幸成为印度卫星运载火箭项目的总指挥。我们的任务是在1980年之前,将罗西尼号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到了1979年8月,我想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总指挥,我去了控制中心指导整个发射
7、过程。计算机开始了各种技术指标的安检,一分钟后,计算机程序显示,有几个控制部件没有按顺序放好。” “在场的5个专家中,有一位告诉我不必担心,说他们已经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备用的燃料也很充足。于是,我没有在意计算机的检查结果。通过手动操控,火箭发射了。第一阶段,一切正常。第二阶段,出现了一个问题:卫星非但没有飞向轨道,反而猛冲进孟加拉湾。这是一次重大的科研事故!”,“那一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主席哈万教授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射是在7:00,而新闻发布会云集着世界各地的记者在7:45召开。作为航天组织的主席,哈万教授只身一人参加了会议。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把错误归咎于自己。他说,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但是他给予的技术支持还不够。他向媒体保证,第二年,他们的团队一定会取得成功。”“团队的每个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大家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灰心。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的7月,我们又一次发射了卫星。这一次,我们成功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们又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哈万教授把我叫到一边,悄悄地对我说:今天,你来主持会议。” “那一天,我学到了至关重要的一课。当出现失误时,团队的领导要勇于承担;当成功来临时,请把它赋予整个团队。这是我从任何书本上都学不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