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词练习,文中括号内应填进的文言虚词是: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 )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 ),呼金工象而铸之。淬( )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乃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 )?士之于文亦然。 A 以、也、之、矣、乎 B于、焉、以、耳、哉 C 于、耳、以、
2、焉、耶 D 诸、矣、其、也、焉,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填入上文的括号内 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听谗言,( )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 )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 )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将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 )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 )!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 )。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
3、:“自今以来,单父( )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单父( ),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 )得行其术于单父.注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丘弟子。单父:古地名。勉归:回去努力。爱:指宠信的人。有便于:即有益于。言:指报告。要:指要点。则 而 皆 者 也 矣 乃 非 方,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2)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阅读下面
4、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已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3分)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3分) 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
5、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诚然,卿不朕欺(2分)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把下面四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
6、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2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宋史欧阳修外传),(1)你的父亲做官时,经常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2)(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3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
7、,举为孝廉。,: 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4、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如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1)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2)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1、找出下面句子有词类活用的字词并分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王者不却众
8、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时(赵)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经小雅斯干)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韩信拜将),2、对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快哉此风!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刽论战)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凌万顷之茫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9、乎己。(荀子劝学)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树之以桑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2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 主谓倒装句 : 省略句 :,3、按要求,给下列宾语前置句分类。 何陋之有? 唯公马首是瞻
10、 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王来何操?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王问:“何以知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古之人不余欺也。 沛公安在? “宾语+之(是)+动词”形式:“宾语+介词+动词”形式: “疑问代词+动词” 形式:“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的形式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何不把它赶走呢? (2)这道理不
11、是你所能知道的。 (3)这不比没有鸡更令人担心吗?(3)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4、翻译下面划线句子。,5.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 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因此当时人并不将他看作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取吾城,不予我壁,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匈奴未灭,胡以家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师道也
1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恐怕不吧”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哪里比得上” (1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做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辱看作耻辱。,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后羿脸色变化不定,气息在胸中急促难平,挽弓射去,第一箭没有射中;再射第二箭,又没有射中。,人如果能抛弃忧喜(的干扰),置万金厚赏于不顾,那么天下的人(的射箭
13、本领)都不会比后羿差了。,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童视同列.,可是上学时间不长,成绩就比大家好很多,同学们都非常敬畏他。,这两个人都自认为才智超人,把同辈人看成小孩。,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我离开了昼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我不能被鲁侯赏识,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侯赏识呢?,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骗民众,遏止仁义(的做法)。,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翻译划线的句子。阳货
14、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第十七) (1)而往拜之,遇诸涂。 (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二、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
15、,其为鱼,博而厚味。”宓之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共治单父。(汉刘向说苑政理卷七)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 (2)子亦有以送仆乎? (3)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共治单父。,三、写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乃”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2)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6)
16、良乃入,具告沛公. (7)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荆柯刺秦 ),2、“其”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3)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5)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6)汝其勿悲!(与妻书 (7)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10)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1)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3、“焉” (1)犹且从师而问焉( ) (2)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3)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6)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7)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