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模块4.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074955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模块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你认为如何解决好“什么学科用、什么时机用、什么教学策略用”的问题?结合自身课堂教学请举例说明。(1) 在学习理念上整合。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它分解知识的学习,都常常以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为基础。学习不是学生接受客观的东西,而是在一定情况下,通过与学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这说明,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情境,提供资源、工具和支持,培养学生的主动构建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2) 在学习目标上整合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它课程,其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概括结论,包括三个方面:“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

2、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 ”这些目标不只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现,还需要在其它课堂上实现。在其它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在其它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技能,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这些目标的实现。当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课件,并逐步演示成功与 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同时产 生在实践中一试的欲望。当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 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3) 学习方式上的整合学习方式是课程整合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技术不但与课程内容整合,而且还要与学习方式整合。

3、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来设计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把这种方式落实在教学之中。(4) 在教学内容与进度上整合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这两个方面要整合在一起,不能脱节,更不能分离,两者之间要呼应、配合,如果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就应该在课前学习信息技术技能,为学习内容做好准备。相反,如果学习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那么就应该提前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总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意味着,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的三大要素要统一起来,如课程文本内容、课程体验过程、课程内容的实施等。我们需要从新课程理念、整合的目标、阶段与层次、整合的途径等方

4、面着手,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落到实处,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2、信息化资源作为教师工具和学生工具,有哪些具体的形式?请举例说明。(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所讲解知识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

5、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目前有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模式的个别辅导,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的交互方式,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3).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

6、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到百家思想。(4).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 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可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内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通信和交流,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5).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协作的范围,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的支出,学生可以借助 MUD 、 Email 、 BBS 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基于 Internet 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不同类型的协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