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郭沫若诗两首.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923903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沫若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郭沫若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郭沫若诗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郭沫若诗两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郭沫若诗两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7、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主备课人:高芳 备课时间:2012-11-26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注音:缥缈 (pio mio) 灯笼(lon)笼罩( lng)(zho )2释义:(1)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也作“飘渺”。(2)定然:必定。(3)珍奇:稀有而珍贵。(4)甚:很、极。(5)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注音释义:(6)笼罩:像笼子似

2、的罩在上面。(7)疏星(sh):稀疏的星星,形容星星很少。(8)鲛人(jio):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传说鲛人所流的泪能成为珍珠。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请学生用楷书把“ 读一读,写一写 ”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 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4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二、指导学习 研讨(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

3、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 80 多年前(1921 年 10 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介绍郭沫若及时代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1921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

4、二部诗集 星空。1921-1923 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 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 年 10 月 24 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三)学习天上的街市1、诵读指导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注意朗读的节奏,标出朗读的重音天上的街市远远的/ 街灯/ 明了,好像/ 闪着/ 无数的/ 明星。天上的/ 明星/ 现了,好像/ 点着/ 无数的 / 街灯。我想那/ 缥渺的/ 空中,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2街市上/ 陈

5、列的/ 一些 / 物品,定然是/ 世上/ 没有的/ 珍奇。你看,/那浅浅的 / 天河,定然是/ 不甚/ 宽广。那/ 隔着河的 / 牛郎/ 织女,定能够/ 骑着牛儿 / 来往。我想/ 他们 / 此刻,定然/ 在/ 天街/ 闲游。不信,/请看 / 那朵流星,是他们/ 提着/ 灯笼/ 在走。2、读出诗歌的画面美。(1)请闭上眼睛用心听,想象诗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或画面?(2)师生研讨,形成板书。街灯: 天上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物品 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明星: 实景 虚景(3)理解诗中联想与想像运用的作用。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像。艾青理解诗中联想的作用。“远远的街灯明了 ”告诉了我

6、们一些什么信息 明确: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明确:看到了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节,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灯”,相映成趣,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诗美。那么“街灯 ”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明确:共同特点是“ 无数” 和明亮。这种自然而然地把“街灯” 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是联想。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可以构成联

7、想。诗作开头这种由街灯到明星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4)理解诗中想像运用的作用。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那么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提示: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街灯明星 天上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生活作者运用想象,由人间有类似明星的街灯,而天上也有类似街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也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 又创造性地想到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3、读出诗的情感美。(1)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下面请同学们

8、把这些词找出来,用“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同学们作发言的准备。 “世上没有的珍奇”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 “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自在、舒适、幸福。 “浅浅的”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自由,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那朵流星” 中,“ 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2)这首诗的语言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这首诗的语言好在 ”这一句式说话。 同学们作发言的准备。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又如

9、“ 明”和“点”、“闪”和“现”。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 (3)小结: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4、背诵 (1)教师: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背诵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2)学生背诵。三、巩固 延伸1.仿照示例,发挥想

10、像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示例:我想那深邃的海底, 定然有美丽的龙宫。那龙宫里的公主,定然是世上最美丽的姑娘。我想那茂密的森林,定然有_。我想_,_。_,_。2.仿照示例,发挥想像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牵牛花开放了,笼中的小鹦鹉,月光照在地上,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 明” 和“点”;写明星用了 “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 点” ;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 ,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

11、,所以用“ 闪” 。 4.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静夜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继续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 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二、指导学习

12、研讨(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教师提示:这首诗和前一首的感情基调差不多,也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缓。教师和学生互动互感,明确节拍和重音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 /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 几点 /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 /模糊。怕会有/鲛人 /在岸,对月/流珠?4(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诵读并思考:1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明确:第一节写的是实景。淡淡的月光,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星光点点。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眼前是淡淡的月光

13、笼罩下的松林,何等的清幽;诗人又向天上望去,团团白云间漏出了几点星星,何等的静谧。2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诗句?诗人是怎样展开 联想与想象的? 联想 海雾模糊月光 疏星 天河 鲛人在岸 想象对月流珠由月光疏星联想到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边对月流珠首先想象天河海雾模糊,再想象河岸边有鲛人,又想象鲛人在对月流珠。3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读出诗歌的情感美。诵读并思考:作者通过本诗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联系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

14、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时代的失望和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也是全诗抒发的感情。(四)小结。这首诗先写实景,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写虚,但绝不是生硬的拼凑。诗人的联想和想象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的。如果只写景不联想想象,全诗充其量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不会有思想的深化;如果没有写景就直接地想象,就会显得突兀,不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者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共同营造了一曲“静夜”的乐章。(五)全班齐读这首诗。 (六)试着背诵这首诗。三、拓展阅读。比较两首诗在结构及写景上的

15、相似之处。1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世界,收尾都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穷的回味和神往。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想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者融为一体。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用自己的话描述静夜里的想象世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27、郭沫若诗两首学案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学习过程一、预习 导学1注音

16、:缥缈 ( ) 灯笼( )笼罩( )( )2释义:(1)缥缈: (2 )定然: (3)珍奇: (4 )甚:(5)闲游: (6 )笼罩: (7)疏星(sh): (8)鲛人(jio): 请学生用楷书把“ 读一读,写一写” 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3 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4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二、指导学习 研讨(一) 导入(二)介绍郭沫若及时代背景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者。1921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一生

17、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 星空。1921-1923 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 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 年 10 月 24 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三)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注意朗读的节奏,标出朗读的重音(二)读出诗歌的画面

18、美。1请闭上眼睛用心听,想象诗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或画面?2师生研讨,形成板书。3理解诗中联想与想像运用的作用。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像。艾青理解诗中联想的作用。“远远的街灯明了 ”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那么“街灯 ”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6这种自然而然地把“ 街灯” 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 “联想”。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是联想。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可以构成联想。诗作开头这种由街灯到明星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

19、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理解诗中想像运用的作用。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那么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三)读出诗的情感美。1.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找出来,用“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2.这首诗的语言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这首诗的语言好在 ”这一句式说话。 3小结。(四)、背诵 静夜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继续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

20、情感。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学习过程:一、导语: 二、学习、研讨(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提示:这首诗和前一首的感情基调差不多,也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缓。教师和学生互动互感,明确节拍和重音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 /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 几点 /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 /模糊。怕会有/鲛人 /在岸,对月/流珠?(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诵读并思考:1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2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诗句?诗人是怎样展开 联想与想象的? 3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读出诗

21、歌的情感美。诵读并思考:作者通过本诗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7(四)小结。(五)全诗齐读这首诗。(六)试着背诵这首诗。三、拓展阅读。比较两首诗在结构及写景上的相似之处。1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用自己的话描述静夜里的想象世界。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2. 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看到了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节,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 ,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相映成趣,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诗美。共同特点是“ 无数” 和明亮。这种自然而然地

22、把“街灯” 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联想” 。街灯(三)1. 例: “世上没有的珍奇”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 “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自在、舒适、幸福。 “浅浅的”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自由,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那朵流星” 中,“ 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2 例: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又如“ 明”和“点”、“闪”和“现”。 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 这首诗的

23、语言好在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 3. 写街灯用了“明” 和 “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 点” ;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 ,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 闪” 。 4.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课时(二)1第一节写的是实景。淡淡的月光,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星光点点。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眼前是淡淡的月光笼罩下的松林,何等的清幽;诗人又向天上望去,团团白云间漏出了几点星星,何等的静谧。

24、2 联想 海雾模糊月光 疏星 天河 鲛人在岸 想象对月流珠由月光疏星联想到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边对月流珠首先想象天河海雾模糊,再想象河岸边有鲛人,又想象鲛人在对月流珠。(三)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联系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时代的失望和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也是全诗抒发的感情。8三、1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世界,收尾都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穷的回味和神往。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想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者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