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 加与减本单元教学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并且是在已经学习了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在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为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奠定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第 1节 谁的得分高2(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 23 页的内容。31掌握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正确使用运算顺序进行竖式计算
2、。2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够独立进行思考。3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喜欢数学。重点:掌握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正确使用运算顺序进行竖式计算,探索算法的多样化。难点:理解将两个竖式连写的算法。课件(课本主题图)。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的游戏吗?淘气和笑笑非常喜欢玩套圈的游戏,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套圈游戏的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比赛结果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淘气第一次得 24分,第二次得 30分,第三次得 41分。笑笑第一次得
3、23分,第二次得 44分,第三次得 29分。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师: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们可真是细心的孩子。那么,他们两人到底谁的得分高?谁最后取得了胜利呢?(板书课题:谁的得分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读表的能力。45(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67(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从不同角度比较。课件出示:教材第 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图。师:同学们,这对好朋友针对游戏的结果进行了争论,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预设:生 1:我认为淘气说得不对。虽然有两次
4、的得分比笑笑高,但不能因此就肯定淘气会取得胜利。应该看看谁的总分高。生 2:笑笑说的对。淘气共有两次得分比笑笑多,共计多 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总成绩是笑笑得分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让学生有所思有所答,大胆发言,勇于创新。引导学生理解淘气是受“三局两胜”的规则的影响,笑笑是根据“三次总分高获胜”的规则来判断比赛结果,从而感受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性。2计算。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那么到底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呢?让我们开动脑筋,亲自动手来算一算吧。我们先来计算淘气的总分。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想来分享一下
5、你的计算方法?预设:( 1) 20 30 40 904 1 590 5 95 ( 2)2 4 3 05 45 4 4 19 5( 3)2 4 3 05 4 4 19 5师:同学们果然是数学计算小能手,用了这么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最后都得出了正确结果。老师也有一种运算方法,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着说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连加竖式)2 43 08 4 19 5预设:生:我们学习过两个数相加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就是将两个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在第二个数的前面写上加号,那么,我认为三个数相加的书写方法也符合这个规律,三个数相加,将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三个数的前面,然后进行计算。(如果学生不能陈述,教师可适当加以
6、引导,让学生回顾两个数相加的列竖式计算方法,然后得出三个数相加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师:说得真好,看来你对两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掌握的很扎实。那么比较一下这些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呢?生:老师展示的那种。师: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简便的方法再来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吧!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强调学生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师: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通过计算发现:笑笑比淘气多一分,获得了胜利。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最后得出最佳方案。师:解决了淘气和笑笑的问
7、题,再让我们来参与一下奇思和妙想的游戏吧!1教材第 3页练一练第 1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然后交流汇报)2教材第 3页练一练第 3题。(强调学生在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同学们动手动脑通过计算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比赛结果的问题,那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建议,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进行一次游戏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谁的得分高24304195(分) 23442996(分)2 43 0 4 19 52 34 4 2 1 99 6答:淘气共得了 95分,笑笑共得了 96分,笑笑获胜。9本节课是加与
8、减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一开始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要点,并进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得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试着归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数学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而服务,最重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 2节 秋游教材第 45 页的内容。1培养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经历探索 100以内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准确的进行计算。3让学
9、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掌握 100以内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使用列竖式计算连减的方法。课件(教材主题图)。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欢乐的季节,更是适合旅游的季节。瞧,这一天同学们来到了海洋公园。他们打算乘船到海上游览一番。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秋游)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1观察大屏幕,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出示课件:教材乘船主题图)10预设:生 1:这条船可乘坐 90人。生 2:一共有两队,一队有 45人,一队
10、有 25人。生 3:男生有 45人,女生有 25人。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 1:两队共有多少人?生 2:这条船能坐得下吗?生 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既培养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我们先把前两个问题存入数学银行,一会儿再来提取,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第三个问题。3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生 1:估算:45 估算成 50,25 估算成 30,503080(个),908010(个),还剩大约 10个座位。生 2:
11、用估算的方法只能得知大概的数据,并不具体,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算出答案。452570(个) 907020(个)4 5 2 57 09 0 7 02 0答:船上还有 20个空座位。生 3:904545(个) 452520(个)9 0 4 54 54 5 2 52 0答:船上还有 20个空座位。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取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联系到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勇于思考、敢于解决。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吗?生:不是。11师:所以,我们平时在遇到问题时要多思考,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那么
12、,聪明的同学们,现在请你回忆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知识仔细思考一下,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出三位数连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预设:生 4:90452520(个)9 04 5 2 52 0答:船上还有 20个空座位。(这种方法可以算出结果,但非常容易出错,一般不提倡,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连加的列竖式计算方法,通过思考,获取另一种计算方法,同时,也能考察学生对于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4在海上遨游了这么久,该到了回学校的时候,这时淘气遇到了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教材第 4页乘车图)根据书中提示的数学信息,你能独立解决还有多少人没上车的问
13、题吗?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382462(人) 70628(人)3 8 2 1 46 27 0 6 28答:还有 8人没上车。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独立思考完成此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此类知识的掌握情况。1教材第 5页练一练第 1题。学生独立思考作答后,全班交流。2教材第 5页练一练第 2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锻炼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强调计算时应该把相同数位对齐。同学们,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这么久,你一定采撷到了许多智慧的浪花吧!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秋游12方法 1:452570(个),907
14、020(个)4 5 2 1 57 09 0 7 02 0方法 2:904545(个),452520(个)9 0 4 54 54 5 2 52 0答:船上还有 20个空座位。本节课的设计结合具体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循序渐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时会出现在计算时十位退一后,忘记把十位减一的情况,教学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强调相同数位对齐的同时,不要忘记退位减法的正确计算。第 3节 星星合唱队教材第 67 页的内容。1使学生掌握 100以内的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
15、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发展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3重点:掌握 100以内的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在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中,提倡多样化的算法。课件(教材主题图)。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合唱队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教材第 6页合唱队主题图)(板书课题:星星合唱队)1100 以内数的估算。师:仔细观察
16、大屏幕,说一说在照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预设:生 1:合唱队原有 52人。生 2:今年有 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了 15人。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开动脑筋思考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预设:生 1:有 9人毕业,新加入 15人,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生 2:新加入的人数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师:同学们不仅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还讲出了自己的道理,真棒!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而然进入新课。2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师:那么
17、现在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预设:生 1:毕业的人数比新加入的人数少多少人?生 2: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师:谁能迅速解决第一个问题?生:1596(人) 答:毕业的人数比新加入的人数少 6人。师:那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又该怎样列算式呢?预设:生 1:1596(人) 52658(人)生 2:52943(人) 431558(人)生 3:52915(如果学生能够列出 52915,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列式。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共同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14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多角度地解
18、决问题,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你会计算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学生动笔计算,教师巡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了解学生出现的多种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的交流。)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计算成果?(交流算法和结果,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预设:生 1:5 2 94 34 3 1 55 8生 2:5 2 1 56 76 7 95 8(多数学生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用一个竖式的计算方法,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
19、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5 2 94 3 1 55 8(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视指导。)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既开动了脑筋,又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交流,既是计算的检查,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平台。3强化练习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15师:合唱队的问题我们顺利解决了,你能帮助淘气算出阿姨的年龄吗?(出示教材第 6页最下方左侧主题图)先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预设:生 1:29837(岁) 37532(岁)2 9 1 83 73 7 53 2生 2:829532(岁)8 2 1 93 7 53 2答:阿姨今年 32岁。淘气今天遇
20、到的问题可真不少,瞧,他正在整理图书角里摆放的图书,你能帮他算算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吗。预设:生 1:754629(本) 291241(本)7 5 4 62 92 9 1 1 24 1生 2:75461241(本)7 5 4 62 9 1 1 2164 1答:图书角现有 41本书。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学们计算的如此准确,一定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吧!让我们向知识的高峰再迈进一步。1教材第 7页练一练第 1题。(学生独立思考作答后,全班交流。)2教材第 7页练一练第 2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锻炼学生
21、计算的准确性。3教材第 7页练一练第 4题。同学们,我们在知识的宝库中游览了这么久,你一定收获到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吧!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星星合唱队方法 1:52943(人) 431558(人)5 2 94 34 3 1 55 8方法 2:521567(人) 67958(人)5 2 1 56 76 7 95 8方法 3:5291558(人)5 2 9174 3 1 55 8答:合唱队现在有 58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星星合唱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中,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比较轻松地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学生对加法、减法的计算已经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从而领悟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