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基本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张国权,第 1 章 科学研究及一般程序,科学 科学很难定义,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韦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对科学所下的定义是:从观察、研究、实验中所导出来的一门有系统的知识,该定义给出了科学的目的及科学方法。科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完善自我。 Science -学问、知识 格物致知 -实践出真知 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威廉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达尔文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技术 Technique 熟练,技巧、工艺 “
2、熟能生巧” Technology 完美而实用的技艺 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狄德罗 技术是解决社会上发生的实际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劳动手段体系。达尼雪夫斯基 技术是怀着明确的目的,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对自然进行控制。江崎铃于奈,科学技术的关系和区别 关系 :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区别 : 科学 探索知识,认识世界 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 用于实践,改造世界 做什么?怎么做?,科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科学认识的一种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现象由不知到知之较少,再由知之不多到知
3、之较多,进而逐步深化进入到事物内部发现其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具体来说,科学研究是整理、修正、创造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工作。 科学分类 哲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就自然科学分类而言,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科学研究分类: 基础研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 应用研究为实际需要而探索新方法、新工艺等。 开发研究利用已有的知识(成果)进行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科研的继承性 指科研是传承、连续、终身学习的不断认识过程,是科研工作者一代一代进行探索、不断发现真理并累积科学知识的过程。 科研的创新性 指科研工作者具有探索
4、自然界奥秘的强烈兴趣,这种求是的理念是人们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内在动力源泉。,科学研究的特点,(1)科研方法 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科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2)作用和意义 作为科研方法,其作用在于能够引导科研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从事科研活动而不至于误入歧途: 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建知识体系和科学大厦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能扩展和深化人们的认知能力与辩识水平。 错误的科研方法会导致荒谬的结论甚至伪科学,有时会严重阻碍科学研究发现的进程! 科研
5、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的成败,在科学史上相应的事例不胜枚举。 (3)科研方法的开放性 除了要对科研方法进行专门的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科研工作者应结合学科特点学习、研究并自觉地使用科研方法,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研方法论”的知识体系。,科研方法及意义,自然科学研究一般程序,自然科学研究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环节: 确立科研课题 获取科学事实 提出科学假说 理论实验检验 建立科学体系,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根据上述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可以归纳整理出从事科学研究所经历的一般程序为:问题 筛选 立题 积累(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抽象 假说 验证 修正 再
6、验证 下一个问题 。,如何进行科研准备,明确研究动机 初学者的研究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 个人兴趣 工作需要 获得学位 追求价值,知识技能学习 知识的学习应做到: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提出问题,追求学问 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孜孜不倦,终生研习 关于科研“问题”,从研究的角度一般有三个认识层次: 发现问题,即发现那些不了解却感兴趣的问题 梳理问题,即把问题逻辑化并从中梳理出具有可供科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提炼问题,即提炼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 在此基础上,有关技能学习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初学者应请教本行中有经验者 对涉及有关自己选题的文献应精读细研
7、 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 参加学术会议,聆听高水平报告或讲座 学习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掌握研究要领 要能够完成 思路要清晰 方法要简单 不要怕失败,着手研究问题 初学者着手研究问题应做到: 面向实际,细致观察 查阅文献,详略有致 统揽全局,明确方向 抓住要害,深钻细究 着手研究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决定研究课题的题目 明确该领域已做过哪些研究 整理资料,弄清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课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从实验入手 精心设计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的实验 对已取得的实验结果进行理论解释,进实验室做研究 (1)进入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有足够的时间到实验室做研究 要有很强的
8、自学能力和吸纳本领 (2)进入实验室后如何做研究 要正确地为自己定位: (a)以虚心的态度向老师和学长们学习;(b)以助手的姿态协助老师和学长们实验。 如何做实验: (a)在实验室不单是做实验,而是要做研究;(b)实验前准备得越充分,实验就越顺利;(c)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记录要真实、详尽;(d)要经常复习实验记录,并从中发现新问题。 如何阅读文献: (a)先看综述,后看论著;(b)先看导师论文,再看学长学位论文;(c)要挖掘出文献真正有价值的内容;(d)要把做实验与阅读文献结合起来。 (3)问什么样的问题和怎样问问题 问什么样的问题:对于初学者,问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抓大放小”。 怎样问问题:
9、对于初学者,怎样问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有备而问”。 (4)要学会几项基本技能 学会上网检索文献,掌握几个重要的搜索网站。 学会做Powerpoint文件,为在学术会议上发言做准备。 学会常用的科学计算软件和绘图程序,为实验数据的处理做准备。,第 2 章 科研课题类型与来源,课题类型 根据研究内容或经费来源的不同,科研课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般分类 基本类型 特殊类型,课题来源 课题的设置一般视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经费来源、项目管理机构等因素决定。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 指令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部专项计划课题 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 单位科研基金 国际协
10、作课题 委托课题 自选课题,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科研选题,是指某一学科领域中尚未认识而又应当探索、认识和解决的问题。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科研选题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研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影响到研究成员的组成和才能的发挥,关系到出科研成果的快慢;更重要的是,作为研究战略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该研究课题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正确选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创新性原则 可能性原则 优势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 团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科研选题方式及程序,科研选题方式 从招标范围中选题 从碰到的问题中选题 从文献的空白点
11、选题 从已有课题延伸中选题 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 从跨领域的研究中选题,科研选题程序 提出问题 构建方案 选题报告 申报取向,科研选题策略 选题的价值取向 课题调研要充分 选题要量力而行 要与导师多沟通,科研课题的信息收集,信息的类型,信息资源是指存贮有信息的各种载体的集合。 按文献的载体分类: 纸张型 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用印刷方式记录知识的文献。印刷型文献方便实用,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缩微型 是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用缩微照相的方式将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符号按比例缩小后存储在感光材料上,并借助于专用阅读器而使用的文献。最常用的是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 声像型 是指以磁性材料、光学
12、材料等为载体,利用特定设备,使用声、光、磁、电等技术设备记录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激光唱盘等。 机读型 电子型的前身称机读型,以软盘、磁带、光盘等磁性介质为载体,用键盘输入或光学扫描等记录手段,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一类文献。 数字图书馆,按文献发布的类型分类: 图书 是文献信息源中最悠久、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图书的著作类型有著(述)、编(撰)、(翻)译和(注)释四种。图书所反映的信息的成熟度高,可靠性强,内容系统,论述全面深入,有较强的知识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图书的时效性差,不能反映最新的情报信
13、息。 期刊报纸和年鉴 连续性、及时性和稳定性。 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形式特殊的非书非刊类的文献。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科技档案、产品资料。,按文献使用的级别分类: 零次信息源 是指还没有形成正式出版物之前的文献信息。如论文草稿、实验记录、设计草图、谈话记录、书信等。零次文献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针对性强、反馈快、真实、直观。缺点是传播面窄,信息稍纵即逝,难以积累和管理。 一次信息源 是指作者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被记录在某种载体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文献信息源。如绝大多数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技术档案等。其文献形式是一
14、次文献。一次文献信息是人类经验积累、知识发展的标志,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源 是指人们将大量无序的一次文献信息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信息集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检索工具。二次文献信息源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的特点,具有按照文献的内部特征或文献的外部特征来报道揭示和检索一次文献的功能,能系统地反映一次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检索所需文献的线索,是检索一次文献必不可少的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和索引等。 三次信息源 指的是对一次信息所载内容进行单元层次的选择,经过汇集、综合、分析、评述等深度加工而成的产物。其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系统阐述
15、某个领域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述性学科总结等;二是把大量的定理、原理、数据、公式、方法等知识进行浓缩和概括,编写成便于查阅的参考工具书,如字词典、百科全书等。三次信息源内容更集中,针对性更强,系统性好,并有一定的检索功能,参考价值较大。,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 传统文献 电子信息资源,信息的收集,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收集是信息得以利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信息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 收集的标准: 针对性 代表性 可靠性 完整性 收集的方式: 科学文献 学术会议 信息交流 网络查询,信息的检索,检索概念: 根据特定课题
16、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信息、文献中迅速、准确、相对无遗漏地获取所需信息(文献)的过程。 信息检索: 数目文献数据库图书馆馆藏目录(联合目录) 获取印刷原文 计算机全文数据库(校园网) 获取电子原文或印刷原文 网络资源与传递:电子期刊、引擎、大型文献数据库、亚州桥、图书馆馆际互借等获取电子或印刷原文,检索要求: 科研课题开题阶段:查找某概念的确切含义、跟踪相关研究进展。 科研深入过程阶段:深入课题的某一方面的相关文献、方法借鉴之查询。 科研成果鉴定阶段:该研究与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性、科学性、新颖性之比较。 检索方法: 工具法 引文法 检索步骤: 外表途径 内容途径,检索工
17、具,检索工具的涵义 是指用以报导、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一般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有明确的收录范围; 有完整明了的文献特征标识; 每条文献条目中必须包含有多个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特征标识,并标明供检索用的标识; 全部条目科学地、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有索引部分,提供多种必要的检索途径。,检索工具的类型 按照处理手段的不同: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 按照检索范围的不同:大范围检索和某一范围(如针对某一专业领域)检索工具 按照出版形式的不同:期刊式检索工具,单卷式检索工具,卡片式检索工具,胶卷式检索工具 按照载体形式的不同:书本式检索工具,磁带式检索工具,卡片式、缩微式、胶卷式检索
18、工具 按照著录格式的不同:目录型、题录型、文摘型和索引型,三大检索工具 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其它检索工具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Arts & Humanitiea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19、Humanities Proceedings) 国外一些专业数据库,如Elsevier 电子期刊全文库、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数据库 国内一些重要的检索工具,如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技论文引文分析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资料的处理,积累:下载/复印、笔记、卡片、机存、刻录等。 分类:纲目、类比、分组、逻辑等。 条理:消化、吸收、筛选、综合等。,第 3 章 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是一项艰苦而又光荣的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亦无平坦的大路可走,它需要研究者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
20、志和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和追求;同时,也要有正确的科研方法做指导才能有效地进行。,典型科研方法,典型的科研方法 观察 实验 模拟 数学 理想化 类比 假说 综合,其它科研方法 相似法 相反法 破析法 溯源法 宏微对比法 扩展、缩微法,典型思维方式,创造性科学思维 问题提出阶段 探索创造阶段 整理完善阶段,典型的思维方式 抽象 是指人们在获得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舍弃其表面的、现象的成分,抽取其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成分,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认识,进一步逻辑地再现事物的内在规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概念 判断 推理 是以已知的判断为前提,求出作为结论的新判断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一种理
21、性认识活动。 证伪 用已知是真的判断以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 想象 直觉,科研技巧的要领: 注重实验观察勤于实践 善于抓住机遇敏锐眼力 长于提出假说创新思维 发挥想象能力睿智分析 充分利用直觉捕捉灵感 正确推理分析自洽体系 下定决心攻关执着追求 不断总结规律揭示真理,实验、观测要领: 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准确性和排他性; 有简单性和可行性; 有可再现性和鲁棒性; 注意结果的正常性和反常性。,前辈教诲:“实验有两个目的, :观察迄今未知或未加解释的新事实;以及判断为某一理论提出的假说是否符合大量可观察到的事实。” R.J.杜博斯,抓住机遇的必要条件:1)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对可能的反
22、常现象能做出及时反应;2)要有海阔天空的、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前辈教诲:“人们猜想,对大自然最细微逸出常规举动十分注意,并从中得益,这种罕见的才能是否就是最优秀研究头脑的奥秘,是否有些人能出色地利用表面上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而取得显著成果的奥秘。在这种注意的背后,则是始终不懈的敏感性。” A.格雷格,假说技巧要点: 1)发挥想像能力,大胆假设; 2)运用各种技巧,小心求证; 3)随时摈弃谬误,服从真理; 4)不断更新观念,修正设想; 5)及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前辈教诲:“假说是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智力活动手段。” W.I.B. 贝弗里奇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23、 C.F.高斯“过于相信自己的理论或设想的人,不仅不适于作出新发现,而且会做很坏的观测。” C.贝尔纳,想象(创造性思考)的来源: 困难的刺激; 好奇心的激励; 讨论的启迪。创造力知识量发散型思维,前辈的教诲: “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J.廷德尔 “要真正做到多思,我们必须甘心忍受并延续那种疑惑的状态,这是对彻底探究的动力,这样就不至于在未获充足理由之前接受某一设想或肯定某一信念。”J.杜威,前辈的教诲:“牛顿从落下的苹果想到月亮的坠落问题,这是有准备的想象力的一种行动。根据化学的实际,道尔顿富于建设性的想象力形成了原子理论。戴维特别富有想像力;而对
24、于法拉第来说,他在全部实验之前和实验之中,想像力都在不断起作用并指导着他的全部实验。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多产,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像力给他的激励。” J. 廷德尔,前辈的教诲: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E.L.泰勒,直觉突然跃入脑际的、能解决问题的观念或思想。或谓顿悟。 科学创造心智过程:对问题的长时间思考“脑风暴”平凡的观念组合涌现非凡的新观念、新思想(也可能出现在脑风暴平息后的无意识状态中)。,直觉产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利用: 对问题的持续自觉思考(思想准备); 排除一切干扰的思虑(排他性思维); 无中断之虞的外部环境; 有
25、张有弛的思维(存在无意识状态); 与他人的思想接触,碰擦“火化”(讨论、阅读等); 随时记录顿悟结果。,推理的种类: 演绎型推理; 归纳型推理; 类比型推理; 归谬型推理。,推理要领: 推理需要充分的基础; 推理需要反复深入的思索; 推理要基于正确的假定; 推理要有正确的逻辑; 推理中不能将事实混同于对事实的解释,攻关 科研工作的困难: 科研工作的本性:对未知的探索; 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的阻遏; 真理与谬误的共存。 正确的态度:知难而进,坚忍不拔,从善如流,前辈的教诲: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
26、觅得珍珠。”华罗庚,总结=成果表述:论文、报告、专利 总结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 准确全面; 鲜明生动; 言简意赅。,科技写作“八股”: 标题摘要引言正文 结论致谢文献附录,科学思维培养 在占有详尽资料的前提下,科学研究常常需要有科学的思维。那么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坚持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坚持归纳与演绎结合的逻辑方法 展开合理的想象 培养创造性的思维 培养适当的直觉思维,无论在哪个领域从事科研工作,要想获得成功,我们都应该: 要有追求真理的事业心; 要有循序渐进的平常心; 要有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要有坚持不懈的进取心; 要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要有求真务实的踏实作
27、风; 要有克服万难的决心毅力; 要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要有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要有服从事实的宽广胸怀。,第 4 章 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研究型设计 基本概念 是对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与方法的设想和计划安排,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设计步骤 选题 查询 阅读(专著、综述、论文) 写出综述 方案设计 做实验(样本确定、误差控制) 初步结果 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书。,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 设计应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要在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现象,修正和调整研究计划或内容,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科学的灵魂。要注意尽可能地在研究设计中采用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 规范性原则 规
28、范性包括研究设计最初的资料查询、科研选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书的撰写等。 统计学原则 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分组、例数、采用指标、数据表达、误差控制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内容 格式要求 以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书的形式体现。 主要内容 题目和摘要 课题来源 选题依据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可行性分析 研究目标及计划 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参考文献及其他,燕麦淀粉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抗性淀粉制备与应用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Oat Starch &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ts Resistant Starch,学 生
29、:黄维 指导教师:张国权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燕麦具有营养与保健双重功效,与其它谷物相比,燕麦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即具有抗血脂成分、高水溶性胶体、营养平衡的蛋白质,它对人类提高健康水平有着异常重要的价值 。燕麦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大米的3倍、面粉的1.6倍,且蛋白质中氨基酸比例适当,磷、铁、钙及维生素C、维生素B的含量也高于其他谷物。这一结论,是燕麦从饲料粮向主粮转化的原动力。 我国以裸燕麦(又称莜麦)为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等地。目前,我国有如燕麦方便面、营养粥、燕麦片等产品问世。在生态问题和粮食问题日趋突出的未来,
30、具有粮草兼用特性的燕麦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农业的新亮点。 燕麦在未来中国的粮食结构中,极有可能形成稻米、小麦、燕麦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 有专家、学者提倡燕麦应成为人类继稻米、小麦之后的“第三主粮”。,国内已对燕麦功能成分和保健功能展开大量的工作,对燕麦的应用及其食品的开发给予了一定指导。但我国燕麦的研究与开发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本都集中在对燕麦蛋白、脂肪、纤维、-葡聚糖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而燕麦中约含有60%的淀粉,燕麦淀粉颗粒微小,为多角形,平均粒径(2-5m),与大米淀粉粒度相近,可以很好地附着在纸或人的皮肤上,以达到使纸或皮肤的表面光洁、平滑的效果。因此燕麦淀粉可用于各种特殊用纸的填料
31、、涂料、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抗性淀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膳食纤维资源,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和食品加工性能。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人类营养中碳水化合物专家论坛一书中指出:“抗性淀粉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是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研究中一项最重要的成果”。,按淀粉来源和抗酶解特性可将RS分为4类(Delcour JA.等,1996):RS1、RS2、RS3、RS4。其中RS3是最容易实现工业生产的抗性淀粉类型,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影响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因素很多, 依其性质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因是指有关的加工条件、处理方式及食物形态等, 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的抗性淀粉
32、比其他处理方式含量高(Adamu. Augustine,2000)。内因则是指与食物中淀粉性质和食物组成成分有关的因素, 如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 食物中的其他营养成分等。 目前,国内外对燕麦抗性淀粉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为了解燕麦抗性淀粉的功能以及充分实现燕麦淀粉的商业价值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对燕麦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和应用的研究便具有实际意义。 本试验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燕麦粉为原料,对燕麦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合统计学方法,确定提取淀粉提取的较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燕麦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燕麦粉的主要组分,如脂类、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残渣蛋白等组分对燕麦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并
33、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制备燕麦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二、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2.1.技术路线,2.2 研究内容 2.2.1 材料处理 本试验以陕西省定边县燕麦4号和吉林白城燕麦两个品种为原材料,用农用磨粉机(由眉县粮食机械厂制造)磨粉(出粉率分别为45.3%、62%)。将磨好的粉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2.2.2 燕麦淀粉的分离提取与理化特性分析 以上两种燕麦为材料对燕麦淀粉分离提取,需要进行脱脂工艺试验、稀碱法提取燕麦淀粉工艺优化试验、酶法纯化淀粉工艺试验。然后将分离出来的淀粉进行理化特性分析,需要分析的指标有:淀粉颗粒大小和粒度分析,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淀粉膨润力与溶解度测定,淀粉糊化温度和热稳
34、定性测定,淀粉流变特性的测定;淀粉糊凝沉性。,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2.2.3 燕麦淀粉的应用 在对燕麦淀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后,将燕麦淀粉应用于化妆品工业中。 2.2.4 燕麦主要组分对其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 本试验主要分析燕麦主要组分,如脂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对燕麦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机理,并探索燕麦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由于抗性淀粉的形成与外因也有重要的关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本试验还可能研究外因的作用。 2.2.5 抗性淀粉的应用研究 研究燕麦抗性淀粉的功能性质以及应用,通过燕麦抗性淀粉体外模拟试验,研究RS在大肠的发酵作用,RS对SCFA的代谢作用以及RS对胰岛素和葡萄糖
35、代谢的作用。,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3.1 试验材料 燕麦:甘肃定攸4号燕麦;吉林白城燕麦 3.2. 燕麦淀粉的提取方法 以淀粉的得率和淀粉中蛋白残留为指标来确定燕麦淀粉的分离提取最优工艺。 3.3 淀粉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1)淀粉颗粒大小和粒度分析:SEM; (2)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56832008; (3)淀粉膨润力与溶解度测定:参照刘刚(2008)等人的方法; (4)淀粉糊化温度测定:同上; (5)淀粉流变特性的测定:同上; (6)淀粉糊凝沉性:同上。,燕麦粉(过100目筛)脱脂调浆(液固比)调pH值搅拌(搅拌时间、搅拌温度)粉碎过滤离心(4000r/min,1
36、0min),研究方法,3.4 燕麦粉主要组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方法 3.4.1 抗性淀粉制备方法 燕麦样品 配成溶液(1:10,V/W,pH值为7.0) 预糊化(65,30min) 糊化(100,1h) 冷却 加普鲁兰酶(4ug-1干淀粉,pH值为4.7,55,持续搅拌6h) -淀粉酶(4ug-1干淀粉,pH值为5.5,65,持续搅拌30min)糊化(100,1h) 回生(4,24h) 干燥(80,20h) 粉碎 过筛 成品 3.4.2 燕麦面粉的单一物质分离方法 (1)燕麦原面粉过100目筛,取筛下物备用。 (2)脱脂:得样品2,即脱脂样,制备抗性淀粉 (3)采用Osborne 法分级提取
37、燕麦粉中的蛋白: 3.4.3 燕麦粉组分的层级分离方法 取一定量燕麦面粉按照前面所述单物质分离方法, 先除去脂类, 然后层级脱除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残渣蛋白,分别得到脱脂燕麦粉;样品7脱脂与脱清蛋白荞麦粉;样品8脱脂、脱清蛋白与脱球蛋白燕麦粉;样品9脱脂、脱清蛋白、脱球蛋白与脱醇溶蛋白荞麦粉;样品10脱脂、脱清蛋白、脱球蛋白、脱醇溶蛋白与脱谷蛋白燕麦粉以及样品11燕麦淀粉等样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上清液 (清蛋白组分),室温搅拌提取30min(3),0.05 mol/L Tris-HCl,pH8.5 (含1mol/L NaCl) 50水浴搅拌提取50min (3),上清液 (球
38、蛋白组分),70%乙醇,室温搅拌提取30min (3),上清液 (醇溶蛋白组分),0.05mol/L NaOH,50水浴搅拌提取1h (3),上清液 (谷蛋白组分 ),3.4.4 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利用抗性淀粉试剂盒测定(AACC3240) 3.5 抗性淀粉的应用研究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1) 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的配制:参照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方法。 (2) 抗性淀粉体外消化:参照尚晓娅等人的方法。 3.6 指标检测方法 蛋白检测方法:微量凯氏定氮法(GB 5511-85) 水分测定方法:105恒重法(GB 5512-85) 脂肪测定:残余法。 3.7 数据分析方法:DPS处理,研究方
39、法,四. 预期结果,1、明确燕麦淀粉提取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燕麦淀粉; 2、燕麦淀粉在工业中得到应用,例如生产燕麦化妆品; 2、掌握燕麦各主要组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规律并简要探索形成产生这些规律的机制; 4、得到完善的燕麦抗性淀粉制备适宜条件; 5、发表科技论文2-3篇。,五. 工作进程安排,2009.72009.10 收集资料,购买原料,拟定实验方案,做预试验 2009.102010.12 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证,进行试验 2010.122011.2 试验数据处理、分析、论文撰写 2011.22011.6 论文完善及答辩,实验型设计 基本概念 实验型设计是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采用
40、实验手段来从事科学研究的设想和计划安排。实验型设计有时也称为实验设计,其基本要素包括: 处理因素 指由外界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因素,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或内外环境的因素。 实验对象 实验效应 包括实验指标的选择和观察方法。效应指标的正确选定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步骤 选题 查询 方案设计 预实验 对比析因 初步方案 优化方案 正式实验 误差控制 初步结果 方案确定。 设计原则 对照性原则 对照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有比较才能鉴别,对照是比较的基础。 随机化原则 要求可能产生混杂效应的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对照和实验组)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持各组的均衡性。 重复性原则 实验具有可重复性或再现性,其目的是
41、使均数逼真,并稳定标准差,以保证得到的统计推断具有可靠的前提。 典型性原则 保证受试对象及实验结果具有典型性,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并以之为基础加以推广和应用。,基本要求 数据表达 直观性、简便性。 误差控制 实验标准化 失败分析,主要内容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目标 预期成果 实验方法 技术路线 实验内容 已有实验条件 尚缺实验条件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科研技能培养,科研前期的准备 科研资料的收集 收集的方式 包括:课题组已有文献,最新专著及论文,会议论文及报道,学术交换资料等。 收集的范围 最初可集中某一领域,然后逐步放宽范围,拓展相关文献,随时补充研究信息等。 收
42、集最新原文 尽量搜集国内外近3-5年发表的论文及报道,最好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论文。,文献阅读和整理 准确理解 抓住要点 精读与泛读 收集主要的数据 形成自己的观点,科研中期的提炼 课题组织与分解 方案设计与实施 成果提炼与累积,科研后期的整理阶段 研究材料的整理 根据课题任务指标,对比阐述任务完成情况 以表格或图示提供具体数据,附录相关证明 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讨论,重点阐述创新点 对研究成果的评述,包括先进性、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科研成果的推出 准确理解 抓住要点 精读与泛读 收集主要的数据 形成自己的观点,第 5 章 科研方法的实践应用,初入课题组 聆听导师介绍 阅读课题组资料 研读指定文献 梳
43、理研究纲目 确定研究课题 迅速进入课题,科研课题研究 准备开题报告 课题分解与突破 分工与协作,科研成果推出,成果形式 学术论文 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申报科研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际科技合作奖,科技查新 查新目的 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 查新点与查新要求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文献分析 查新结论,操作方略 学术论文 珍重首篇,为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及时答复,是争取修改论文接收的必要步骤 了解刊旨,是提高投稿命中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协作互利,是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重要途径 学位论文 尽早
44、收集相关资料,并着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答辩之前争取发表若干篇与学位论文相关文章 根据发表的文章和研究进展开列学位论文纲目 既定章节尽早结束,待定部分按计划分步完成 论文内容需多次校对,应避免重大错误的出现,第 6 章 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科研论文结构 题目 作者及单位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题 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有相应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2. 摘 要,发表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
45、的编写执行GB6447-86规定,篇幅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 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具有相同的内容。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标识。学位论文摘要 要求1000字左右,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重点说明本论文的成果和新见解。中文摘要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用汉字写成,不得出现公式。为便于检索,应空一行,列出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附中文摘要之后)。,3. 关键词,一般选38个关
46、键词。按GB/T3860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以作为关键词标出。词间用分号“;”分隔。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前冠以“关键词:”,英文前冠以“Key words:”。,论文主体部分,文献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对协助完成论文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文献综述(或为第一章) 作为论文的开端,简要说明本人所做的目的、范围、国内外进展情况、前人研究成果、本人的设想、研究方法等。 正文部分(或由几章内容组成) 这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及结果、本人的论点、结论等内容,
47、还要附有关图表(表格必须为三线格式)、照片、公式等。文中若有同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试验的内容以及引用他人成果或结论的内容,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注明。,4. 正 文,引言的内容,引言的写作要求,2.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时间、地点 本研究田间试验于 年在 进行,室内试验在 进行。 2.2 试验材料 2.2.1 小麦品种通过随机取样方法,从全国各地46个试验点随机抽取样本30个/试验点,全部供试品种1318个,名单列于表1。 表1 两种硅化物处理对甜瓜植株白粉病的影响 Table1 Effect of two silicon compounds on mildew powder of melon
48、,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或裂区设计,或采用正交设计或裂区设计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或裂区设计。 2.3.2 精密仪器和药品规格 本研究室内使用仪器为*厂生产的*型。药品为*规格,化学纯或其它,药品为*规格,化学纯或其它。 2.3.3 统计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经过*方法转换以后,用*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其它分析。用*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其它分析。,3.结果与分析,3.1 原始数据 3.1.1 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 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 3.1.2 第二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 第二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图示及解释。 3.1.3 第三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 第三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三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三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一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及解释 3.1.4 第四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 第四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第四个有实质意义的结果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