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新授课 执笔: 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习重点: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及世界气温分布图。学习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主探究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间,气温最低出现在 。2.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较差: 。二探究学习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一)气温与生活1、读图 3.10,明确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求法2、读图 3.11,回答:气温的观察方法3、联系实际,做活动,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
2、的关系密切。(二)气温的变化:(1)读图“3.12 气温日变化”和“3.13 气温年变化”图,1、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2、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及读数。3、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三)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2、 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3.明确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摄氏度。A、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B、年平均气温高于 20 摄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3、低于-10 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内。C、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海陆因素三、巩固练习1、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 ),最寒冷的大陆是( )。2、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 )的气温高。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3.气温是指( ) A 大气的高低 B 大气的温度 C 地面的温度 D 大气的冷暖变化4、“四季分明 ”是哪一个温度带气候的真实写照( )A 寒带 B 温带 C 热带 D 亚寒带5、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气温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势因素 D
4、 洋流6.我国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A.1 月 B.2 月 C.7 月 D.8 月7.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月均温最高值出现的月份是( )A.7 月 B.1 月 C.2 月 D.8 月8.一天中,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午后 2 时 C.午后 1 时 D.中午 12 时某气象站观测到当地某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如表 31) ,读后完成题。表 3-1时间 8 时 14 时 20 时 2 时气温() 10 18 15 69.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A.12.25 B.13 C.11.25 D.13.25 10.该地气温日较差( )A.等于 12.25 B.等于 12 C.小
5、于 12 D.大于 12 11.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的等温线上的点,可能出现气温不相等的点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 D.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1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13.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 895 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 900 米处气温低( ) A.30 B.18 C.20 D.25 14.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
6、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15.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温度最高的是( )A.10S B.45S C.30N D.60N16.读图 3-4,完成下列问题。图 3-4(1)A、B、C 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填字母) ,其年较差约为_。(2)B 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为_,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_。(3)A、B、C 位于_(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_。17.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表 3-2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10.5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1)算出该地的全年的平均气温。 (2)画出该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