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仿真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解析版)1.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 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可以减缓“白色污染” ,减轻温室效应C.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2C 与 14C 间的相互转化【答案】B2.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10NAB. 在含有 1mol FeI2 的溶液中,通过足量的氯气,转移的电子数是 3NAC. 某溶液中
2、 Na2CO3和 NaHCO3的浓度均为 0.1mol/L ,Na +离子总数为 0.3NAD. 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答案】B【解析】A. 60g 丙醇是 1mol,其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11NA,A 错误;B. 在含有 1mol FeI2 的溶液中,通过足量的氯气碘化亚铁全部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是 3NA,B 正确;C. 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 Na+离子总数,C 错误;D. 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 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3NA,D 错
3、误,答案选 B。点睛: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3. 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桂皮中含有肉桂醛,结构如右图,杏仁中含有苯甲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肉桂醛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子式为 C9H8OB. 肉桂醛分子中最多有 18 个原子共平面C. 1 mo
4、l 肉桂醛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 4 mol H2D. 肉桂醛与苯甲醛不是同系物,但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A. 肉桂醛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即碳碳双键和醛基,分子式为 C9H8O,A 正确;B. 由于苯环、双键均是平面形结构,则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共面,即最多有 18 个原子共平面,B 正确;C. 苯环、碳碳双键和醛基均能与氢气加成,则 1 mol 肉桂醛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 4 mol H2,C 错误;D. 肉桂醛与苯甲醛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均含有醛基,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D 正确,答案选C。4. 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 为检验 SO42
5、-需要滴加稀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 把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蘸取 K2CO3溶液并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淡紫色.C. 向盛有足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D. 实验室制备乙炔时,常用 NaOH 溶液除去产生的 H2S、PH 3等杂质【答案】B【解析】A.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为检验 SO42-需要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A 错误;B. 把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蘸取 K2CO3溶液并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淡紫色,B
6、 正确;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且反应中溴水过量,C 错误;D. 实验室制备乙炔时,常用硫酸铜溶液除去产生的 H2S、PH 3等杂质,D 错误,答案选 B。5.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分离固体氯化钠和碘单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制备乙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和分液漏斗,A 错误;B、蒸馏时锥形瓶不能用瓶塞,B 错误;C、碘易升华,分离固体氯化钠和碘单质可以用升华法,C 正确;D、应该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
7、准溶液,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选项 B 是解答的易错点,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3,也不能少于 l/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6. 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 Mg(OH) 2(s) Mg2+(aq)+2OH-(aq),为使固体的量减少,可加入少量的( )A. NH3 H 2O B. NaOH C. MgSO4 D. NaH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加
8、入少量 MgCl2,镁离子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Mg(OH) 2固体的量增大,A 错误;B、加入 NaOH,OH -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Mg(OH) 2固体的量增大,B 错误;C、加入少量 Mg2SO4,镁离子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Mg(OH) 2固体的量增大,C 错误;D、加入少量 NaHSO4,H +浓度增大,OH -浓度减小,平衡右移,Mg(OH) 2固体的量减少,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7. 元素 R、X、T、Z、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 T 单质和 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Q RX T ZA. 五种
9、元素中 Z 的活动性最弱,T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酸性最强B. 氢化物的稳定性:RQX;RTXC. Q 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 X 单质,R 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 Q 单质D. X 阴离子和 T 阴离子相比,半径:X 阴离子的大;还原性:T 阴离子的强【答案】D考点:考查位置、结构和性质关系应用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 NH3的制备、性质等实验。(1)装置 A 中烧瓶内的 X 固体宜选用_(填序号)。A.石灰石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e.碱石灰烧瓶中制取 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为制取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 A 与下列装置_(填序号)进行连接
10、,该装置的名称是_。(3)装置 B 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先通过三颈烧瓶瓶口 1 通入氨气,然后关闭止水夹 b,再通过瓶口 2 通入氯气。实验中三颈烧瓶内出现白烟并在内壁凝结成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实验完毕后,观察到三颈烧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_。实验中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可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 A 与装置 B 相连,打开 a,关闭b,开始实验,使三颈烧瓶内充满 NH3。事先将吸有 2 mL H2O 的胶头滴管采取一定措施塞进三颈烧瓶瓶口1,通过颈口 2 将数据采集器的探
11、头插入三颈烧瓶中。打开 b,关闭 a,挤压胶头滴管,进行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右图,该图中_点时喷泉最剧烈。【答案】 (1). de (2). NH 3H2O+CaO Ca(OH)2+NH3或 NH3H2O NH3+H 2O,等号上写 CaO (3). (4). (球形)干燥管 (5). 3Cl 2+8NH3 N2+6NH4Cl (6).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并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固体中有 NH4+ (7). 在烧杯中加入 NaOH 溶液,将止水夹 b 打开,氯气即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8)
12、. C.【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的反应的方法,其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a0=Ca(OH) 2+NH3;(2)干燥氨气应才用碱性的干燥剂,故选(3)三颈烧瓶内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的过程,其反应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氯化铵的阳离子为铵根,欲检验铵根,需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 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在试管口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三颈烧瓶内的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处理氯气,可采用碱溶液吸收。(4)压强最小时,喷泉最剧烈,故是 C 点考点:氨气的制备;喷泉实验9.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
13、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CO 2(g)+3H2(g) CH3OH(g)+H2O(g) H1=49.58 kJmol 1反应:CO 2(g)+H2(g) CO(g)+H2O(g) H2反应:CO(g)+2H 2(g) CH3OH(g) H3=90.77 kJmol 1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 H2=_。(2)反应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3)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 SO2和 2mol 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2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 SO3的浓度为 0.6mol/L。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14、。Av(O 2)正 =2v(SO3)逆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气体的密度不变 D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 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 SO3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分离出 SO3 D改变催化剂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4mol SO2和 2mol O2,化学平衡_移动(填“向右” 、 “向左”或“不” ) ,再次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_。 (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4)25时,向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B
15、r 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 )与 c(I )的比值为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1). +41.19 kJmol 1 (2). H0 (3). BD (4). 0.3mol/(Lmin) (5). 0.26L/mol (6). B (7). 向右 (8). 增大 (9). 6.3510 3【解析】 (1)反应:CO 2(g)+3H2(g) CH3OH(g)+H2O(g) H1=49.58 kJmol 1 ,反应:CO 2(g)+H2(g) CO(g)+H2O(g) H2,反应:CO(g)+2H 2(g) CH3OH(g) H3=90
16、.77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得反应的H 2=+41.19 kJmol-1;(2)G=H-TS0 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是由于该反应的S0、H0;(3)Av(O 2)正 =2v(SO3)逆 不能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A 错误;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C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C 错误;D正反应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 正确,答案选 BD
17、。2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 SO3的浓度为 0.6mol/L,则消耗 SO2是 0.6mol/L,则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 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2min0.3mol/(Lmin)。 消耗氧气是 0.3mol/L,平衡时 SO2和氧气的浓度分别是 1.4mol/L、0.7mol/L,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6L/mol。A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SO3的生成量减小,A 错误;B正反应体积减小,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SO3的生成量增加,B 正确;C分离出 SO3,反应速率减小,
18、C 错误;D改变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 B。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4mol SO2和 2mol O2,相当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右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增大。 (4)25时,向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Br 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判断和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
19、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关于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要注意掌握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它指的是将反应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定的倍数,使起始物质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过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况。10. 元素周期表中第A 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碘是_(填颜色)固体物质。 (2)牙齿的损坏实际
20、上是牙釉质羟基磷灰石溶解的结果,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使用含氟牙膏会保护牙齿,因为氟离子会跟羟基磷灰石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_。此外氟离子还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含氟牙膏已经普遍使用。(3)碘被称为“智力元素” ,碘酸钾(KIO 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生成单质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 KI 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
21、I 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 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 IO3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KI+3H2O=KIO3+3H2(条件通电)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会改变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步骤的操作名称_(5)已知:I 22 2I 。溶度积常数 Ksp(CuCl)=1.7107 Ksp( CuI)=1.31012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 CuCl22H2O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 I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 a g
22、 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 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 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 b mL。可选用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CuCl 2溶液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试样中 CuCl22H2O 的质量百分数为_。【答案】 (1). (2). 紫黑色 (3). Ca 5(PO4)3OH(S)+F- (aq) Ca5(PO4)3 F(S)+ OH-(aq) (4). IO3+5I+6H+=3H2O+3I2 (5). ABCD (6). 干燥 (7). 淀粉溶液 (8). 滴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时,溶液蓝色褪去,
23、半分钟内不恢复 (9). 2Cu 2+4I-=2CuI+I2 (10). 171bc10-3/a【解析】 (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是溴,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碘是紫黑色固体物质。(2)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5(PO4)3OH(S)+F- (aq) Ca5(PO4)3 F(S)+ OH-(aq)。 (3)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生成单质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 +5I +6H+=3H2O+3I2。 (4)A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 I2,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O+2e =H2+2OH ,A 正确;B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发
24、生反应 3I2+6OH-=IO3-+5I-+3H2O,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 I-、OH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 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故右侧溶液中含有 IO3-,B 正确;C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 -2e =I2,同时发生反应 3I2+6OH-=IO3-+5I-+3H2O,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 ,故总的电极反应式为:KI+3H 2O KIO3+3H2,C 正确;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 -2e =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25、 =H2+2OH ,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多余 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左侧生成I2,右侧溶液中有 KOH 生成,碘单质与 KOH 不能反应,总反应相当于:2KI+2H 2O 2KOH+I2+H2,D正确;答案选 ABCD;沉淀洗涤后需要干燥,即步骤的操作名称是干燥;(5)碘遇淀粉显蓝色,则可选用淀粉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恢复。CuCl 2溶液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4I-=2CuI+I2。依据 2Na2S2O3+I2Na 2S4O6+2NaI,2Cu 2+4I-2CuI+I 2得到 2Na2S2O3 2Cu
26、2+2 20.001cbmol 0.001cbmol则 CuCl22H2O 的物质的量为:0.001cbmol,试样中 CuCl22H2O 的质量百分数为0.001cbmol171g/mol/ag171bc10 -3/a。11. 硝酸甘油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率失常药物。该药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当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原子为手型碳原子。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属于手性分子。请回答以下问题(1)制备甘油(D)的过程中涉及到最多的反应类型为 _。甘油除以上合成外,可以通过某种天然油脂经过 _(填反应名称)后得到。(2)制取硝酸甘油的反应方程式为 _。(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27、_。(4)制取丙烯时,可能会有副反应的发生,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_。(5)甘油醛(E)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关于甘油醛分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甘油醛属于糖类.B甘油醛是手性分子C甘油醛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6 组吸收峰D从结构上分析,甘油醛可能发生缩聚反应(6)化合物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考虑立体化共有_种(自身除外) ,其中互为顺反异构体的两种为 _,_。(7)在合成 B 的过程中,原料转化率总是大于产品收率,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答案】 (1). 取代反应 (2). 皂化反应 (3). (4). (5). (6). ABD (7). 4 (8). (9). (10). 该过程
28、可能有二氯代、三氯代产物:【解析】 (1)正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A 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 为 CH2ClCH=CH2,B 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C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D,则制备甘油(D)的过程中涉及到最多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甘油除以上合成外,可以通过某种天然油脂经过皂化反应后得到。 (2)甘油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甘油,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CH2ClCH=CH2。 (4)制取丙烯时,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形成醚类,则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 。 (5)A甘油醛属于多羟基醛,属于糖类,A 正确;B甘油醛分子中中间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因此是手性分
29、子,B 正确;C根据甘油醛的结构简式可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6 组吸收峰,C 正确;D甘油醛含有醛基和羟基,不能发生缩聚反应,D 错误,答案选 ABC;(6)化合物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除了自身除外还有 CH3CCl=CH2、CH 3CH=CHCl(包括顺反异构体) 、 ,其中互为顺反异构体的两种为 , 。 (7)由于在合成 B 的过程中可能有二氯代、三氯代产物:,所以原料转化率总是大于产品收率。12. 已知 A、B、C、D、E、F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BCDEF。其中 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 B2E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 原子核外的 M 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 单质的晶体类型在同周期的单质中没有相同的;F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 B 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