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永兴县统计局袁群英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2008年,永兴县城镇人口达22.6万人,比上年增长6.5%,城镇化率达35.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一、基本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的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5.8%提高到2008年的35.3%,年均以2.4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推进。 (二)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的差距逐步缩小。永兴县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市的排位由2007年
2、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与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的差距,分别由2007年的45.25、24.98、26.24、5.55个百分点,缩小为2008年的44.89、24.97、25.24、5.53个百分点。 (三)规模小。全县现有建制镇8个,从人口来看,城镇人口超过5万以上的只有城关镇、马田镇,占建制镇的25%;从建城区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建城区面积最小的镇只有0.48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镇达10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规划尚欠科学。在我县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
3、划建设标准低,在有些城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 (二)支撑力量不强。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目前,我县的主导产业并无强大优势,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甚少,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城镇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投入资金偏少。全县大部分城镇财力相对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目前全县8个镇中还有15%村没有通自来水。 (四)管理体制薄弱。我县城镇综合管理运行机制还不成熟和规范,乱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时有发
4、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 (五)配套政策尚不完备。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涉及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备,鼓励和激励的政策较少。虽然我县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居住的优惠政策,但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吸引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放宽政策。 三、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制约。可以说,人口问题是全县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据预测,到2020年,如果要使我的城镇化率提高到55的水平,需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增加15万人左右的城市人口。 (二)资源制约。当前,资源短缺与利
5、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意浪费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损耗,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环境制约。现代工业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不断加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绿地减少,城市“温室效应”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未能受到有效保护,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6、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复杂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含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资金流等基本要素,是人口、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等多因子的复合交融体。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诸多因素和因子的共生演化过程;不仅仅是建几栋房子、修几条道路、搞点亮化的问题,而是应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 (一)科学设计,高起点规划城镇化建设。一是科学合理规划,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
7、从全县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城关、马田等重点城镇,进而带动其他镇加快发展。二是高起点规划,走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立足小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如柏林镇、塘门口镇以冶炼业为主体,发展工业主导型城镇;如城关镇、马田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商贸三产主导型城镇。 (二)创新体制,增强城镇化建设活力。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镇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扶持投入力度,以充分体现地方财政对乡镇公共事业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二是充分盘活、整活镇区集体资产,通过拍卖、转让等形
8、式增加对镇区建设资金的投入。三是借助外力驱动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四是用活土地资源,突破土地约束瓶颈。尽快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城镇建设严格按照“两个规划”实施,统筹兼顾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在现有用地计划指标中,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 (三)坚持“三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各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二是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城镇化与服务业相结合。要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服务业,提高城市对劳动力吸纳消化能力。 (四)严格规范,高效能管理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要齐全,园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整治要同步进行。二是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观念,以创建卫生镇、环境优美镇为目标,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着力加强对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监督、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
10、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逐步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衢州市新型城市化行动纲要(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的战略决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工业经济新飞跃,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区域转型升级,全面改善民生,把衢州建设成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订本行动纲要。一、明确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衢州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路径是: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结
11、合起来,走集约高效的城市化道路;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结合起来,走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化道路;把新型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城市化道路;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化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把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要素 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品牌,彰显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区位独特的商 贸之城、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山水神奇的旅游之城和充满活力的创业之城等衢州特色。(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和重心,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加民富、促进民和,注重发挥群众在推
12、进新型城市化中的主体作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突出市区,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注重目标的渐进性,以主体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将建 设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分清轻重缓急,实施差别化、有序建 设思路。 转型发展,共建共享。 坚持以城市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推 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以基础设施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载体,使经济发展成果更为广泛的惠及城乡居民。量力而行,积极有为。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将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发展环境、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市场能动性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激 发城市经济发展内
13、生活力。(三)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为目标,立足浙江省、依托长三角、融入海西区、 辐射中西部,做强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优化市区空间布局,推动“一核三带”协调发展、柯城衢江共同繁荣,打造 实力衢州、人文衢州、魅力衢州、和谐衢州。力争市区在 2015年建成生 态型工业新城和浙江西部门户城市,跨入人均6000美元的现代化门槛,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与和谐发展典范。中心城市作用更加显现。四省边际“三中心一枢纽”地位初步显现,中心城市成为区域高端要素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人口吸 纳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力争全市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5
14、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0%左右,其中市区总人口达到100万左右,市区城镇人口达到70万左右。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城市美誉度、知名度明 显提高。战略性产业初具规模。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城郊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导,以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低碳化为特征的城市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目前的10.6:54.8:34.6改善为7:53:40,全市生产总值1200亿左右。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 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市民综合素质和人民生活幸
15、福指数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科学构筑城镇发展体系,提高市区空间资源整合力(四)构筑新型城市化发展体系。以规划为龙头,全方位优化整合资源要素,培育区域增长点。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增强中心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和核心作用,培育 辐射周边地区的极点;以集镇为纽带,大力发展中心镇,培育联系城乡的节点;以中心村为基点,建设宜居村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市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科学划分市区主体功能。以主体功能
16、区规划为基础确立市区空间发展战略,中心集聚,梯度开发,发展中部,保 护南北,形成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格局。市区空间由南向北依次划分出生态旅游休闲带、特色制造带、城市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带。市区南过境公路以南地带的主体功能为生态旅游休闲,严格控制黄坛口乡、举村和岭洋等省级生态保护乡镇的开发强度,促进人口向石室、湖南、大洲、全旺等省级生态经济乡镇及城区有序转移,实现点状开发。市区 320国道与南过境公路之间地带的主体功能为特色制造,引导市区工业新城和航埠、 华墅、黄家、廿里、后溪、横路、高家等省级重点开发乡镇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示范区,加强航埠镇、廿里镇省级中心镇的建
17、设,拓展产业空间,争取高家镇列入省级中心镇。杭金衢高速公路与市区320国道之间城市核心区的主体功能为商贸物流文化行政中心,提升中心城市西区、老城区各街道和樟潭街道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加快城区人口集聚。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北地带的主体功能为现代农业,鼓励北部各生态经济乡镇向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方向 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区和石梁、上方、杜泽、峡川等重点镇及集镇型中心村集聚。(六)明确中心城市各组团的功能定位。中心城市由中心区、西区、南区和 东区组成组团式城市形态。中心区突出商贸及会展、 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居住的功能定位;西区突出行政中心、现代商务中心、文教休闲中心和生态居住现代新城区的功能定位;南区作
18、为中心城市主要的产业集聚区,突出氟硅、五金制造业基地、生 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和居住的功能定位,东区突出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光伏太阳能、绿色食品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定位,并考虑居住服务功能。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七)突出区位优势,着力构筑四省边际交通枢纽。 加快构筑铁路、航运港口、公路、高速公路、机场和管道等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对外交通方面,逐步把工作重心从“通道建设”转向“枢纽建设”上来。重点做好黄衢高速、杭新景高速等项目建设,形成省际大通道,构建四省边际交通枢纽优势。完善各建设绕城交通通道,加快市区公路干线网络建设改造,提高道路等级。开工建 设九景衢铁路、杭 长客运专线和衢江
19、航道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做好衢宁、衢丽、衢建黄 铁路和机 场迁建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八)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建共享。 对内交通方面,重点是路网完善提升,实现无障碍衔接。城市道路重点是加强市区三江两岸景观环线建设,加密衢江两岸通道,加快衢化西路、巨化危化品物流通道等工程为主的城市中环线,建成老城区、西区、衢江新区、衢化片区和东港新区之间城市交通网络,加快连接城郊9个镇的外环线建设。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和建设市区交通站,方便市民安全出行,着重解决好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的“乘车难” 问题,做好建设城区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完善公共停车场等设施,逐步解决“停车难” 问题。加快市区应
20、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供排水管网密度。抓紧第二座500千伏全旺输变电工程和智能电网等项目建设,抓紧建设“西气 东输” 二线 及省级天然气管网配套工程和天然气 调峰电厂,加快龙游核电和衢江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改善市区能源结构。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信息通讯设施和高速通信网,完善以公用网为主干,与专用网间互联互补,三网(电话、 电视、数据通信)合一、步入千家万户的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九)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扎实推进“六个一批 ”工程,构建高效率、生态化、无害化的城市公厕、生活垃圾、 污水处理网,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实现西区污水
21、东送,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水排放处理达标率均达到95% 以上。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抓好城市及环城防护林带、南环线改造绿化、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森林 风景区等工程,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保护城市内河水系生态,努力实现内河水系与滨江水系的有机联通,彰显滨水生态园林城市魅力。建立循环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库,抓好工业循环经济“5518”工程滚动实施和巨化集团公司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衢州氟硅新材料和衢龙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为我市发展低碳经
22、济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多作贡献。加强市区建筑的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树立低碳理念,培养低碳习惯,营造低碳氛围,构建低碳机制,打造低碳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十)抢抓机遇,努力扩大城市经济总量。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生,改善民生必 须发展。要抢抓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坚定不移地推 进城市产业培育与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的跨越。市区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4%左右, 2015年市区生产总值达到590亿元,市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分解实施“浙江省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有步骤、分 时序实施一批重大工
23、程,超前谋划一批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13%以上,2015年市区全社会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以上;积极培植财源,加强收入征管,力争市区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十一)打造工业新城,培育战略性产业。 完善以工业新城省级园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主体的新型工业空间体系,构筑多层次、特色化、梯度式 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市经济开发区、市高新技 术园区、衢江经济开发区的整合发展,成为中心城市重要组团和特色产业配套改革的载体,城市功能完善和园区扩容提升并举,力争2015年通过整合提升为产值超千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提升氟硅新材料产业,重点拉长产业链,着力向国际级、 现代化、创新
24、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材料方向发展;做强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压缩机、工程装备、高 压输变电等产业,向成套化、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做大新能源 产业,重点培育节能灯、LED新光源、光伏太阳能、核电、 电子元器件等产业,成 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做优其它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高档特种纸、新型建材、特色 轻工、生物医药以及绿色食品制造业等。保持工业的强劲增长态势,工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 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市区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有一定地位,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战略性产业特征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十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围绕四省边际“
25、三中心一枢纽”目标,按照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结构的要求,做好服务业功能区规划,促进城市服务业大繁荣大发展。 围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把大力 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培育壮大科技创新、金融保险、文化 创意以及中介、会展、培训等商务服务业,构建区域特色商贸、市场集群和物流集散基地,形成现代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加快四省边际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职教培训中心和交通枢纽建设,形成新的 竞争力。 围绕市场需求和民生改善,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龙头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体育健身、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业,加 强街
26、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建成宜游宜居宜学宜业的消费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保持在16%以上,增加值占市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左右。(十三)提升经济国际化程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确保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外贸结构,重点扩大化工产品、机电产 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和劳务的出口,鼓励企业扩大先进装备、技 术和重要资源的进口。 优化引资结构,加大外资产业招商力度,加强与我市产业关联度大的国家、地区和境外投资商的联系,重点抓好外商投资大项目,力求在市区
27、主导产业引进外资上有新突破。积极推动,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 走出去 ”参与国际资源的整合分工,引进先进装备,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增强产业链控制力。积极寻找与衢州产业关联度大的境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加快与长三角、海西 经济 区各城市的交流合作与经济分工,深化山海协作机制,落实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扶持政策。提高四省九地市合作实效性,增强衢州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实力。(十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加快城市化进程,通 过以城带乡,实现区域统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特色产业培育,着力形成现代产业
28、集群体系,实现产业高端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法律、行政、市场化的手段,推 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回收再利用,进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低碳发展,并且不断实现企业制度升级、管理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技术升级和文化升级,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市亲和力 (十五)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适应市民基本生存需求。 加快发展都市型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 产业和服务型劳动密集产业,为新市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健全和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对农民工技能培训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相结合,建立灵活就业机制,努力增加就
29、业岗位, 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到2015年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深化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基本全覆盖,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办法,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利益的保护,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增长机制和物价补贴机制。新建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工程,加快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实现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1200元以上,与发达地区的市民实际购买力相接近,市区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力争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同步。(十六)改善居住环境,提
30、高生活便捷度,不断适应市民生活舒适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做好廉租住房保障扩面工作, 实现城市居者有其所。深入推进“五城联创”,社区功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舒适便捷,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40平方米。完成管道天然气工程,燃气普及率上升到80%。加 强社区卫生建设,每千城乡居民拥有0.75名以上的社区医生,居民20分钟内可达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达到90%。实施市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完善服务业设施,改善商 贸环境,促进城乡消费、节庆消费、换代消费和信用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十七)推进教育、文化名市和学
31、习型城市建设,不断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积极推进高标准、高 质量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衢州学院(筹)升本工作,建成省内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力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提档升级,跻身全省高职院先进行列,建设四省边际职教中心。加强名城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加 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发掘申报和民间艺术传承,加 强重要历史建筑和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把 “学习型”城市创建与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创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以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提
32、高创业创新能力。以加快多层次健身设施建设为着力点, 积极引导社区开展具有小区特色的健身活动,市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市民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组建浙江氟硅研究院、衢州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衢州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基本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争取中国儒学博物馆项目和建设儒学文化主题公园,新建西区文化艺术中心、西区体育中心、衢州科技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力工程。(十八)促进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适应市民生存安全需求。加强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各种治安防控力量和技防资源,形成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管理需要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应急保安体系,建立
33、社会应急服务联动机制,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应对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完善供水、供气、供油、公共交通、市区危化品、消防、人防、反恐、食品、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各类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维护城市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和沟通协商,积极 稳妥地发展反映和代表各个利益主体的社会组织,努力解决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加强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风险防范、 风险控制和应急保障能力。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防止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致力打造市民最有安全感的城市,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
34、设“ 平安衢州”。六、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提高推进新型城市化执行力(十九)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强有力的规划要素配置综合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 推进新型城市化 ”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理顺市与两区、高新园区、开发区、西区、巨化和机场的关系, 统筹解决城市管理多主体、市政配套建 设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城市关键部位、核心 节点、重要地区、重点地段的规划控制,以规划整合空间资源,加快城区一体化发展。 强化土地资源的保护、保障、挖潜和 节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低丘缓坡资源开发优先保障省级空间开发新平台和重大项目的用地需要。发挥银行信贷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引进异地资金,推 进资本市场
35、融资,确保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鼓励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农村信用社、典当行、信用担保公司等地方性机构,充分激活民间投资。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实行按领域安排与按主体功能定位安排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政策,集中财力办大事。(二十)加强政策的完善配套作用,建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机制。定期研究城市化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加快西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区旧城改造工作的意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省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36、意见等系列推进城市化的激励政策。加快研究收入分配机制和再分配调节政策,提高市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加快建立城市化项目推进机制,每年滚动增加一批储备项目、开展一批前期争取项目和开工一批建设项目,全市统分结合、有序推 进。建立规划-建 设- 运行管理相互 衔接、有序运作的机制。(二十一)加强改革创新的动力作用,建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确保划入省生态经济和生态保护乡镇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与全市重点发展乡镇水平大致相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解决城乡户籍分割、保障脱 节问题,探索推进“以土地换就业、
37、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保障”改革, 为促进农民进城创造更好的制度条件。建立中心镇培育的体制机制,赋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中心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设立中心镇培育专项资金,支持中心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依法组建城镇投资公司,采用公司化、项目化运作模式 实施城镇改造和农民新居住点建设,实施人口转移安置与用地指标相挂钩等的奖励政策,探索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实现下山脱贫与城镇建设、园区开 发联动发展,形成与主体功能相适 应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分布格局,将中心镇建成统
38、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和推进区域城市化的新平台。(二十二)加强政府的宣传发动作用,建立分工抓落实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市化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任务十分艰巨。要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 “南孔圣地、和美衢州”、“神奇山水、人文衢州”、“梦随龙游江山、情醉衢州浙江” 等城市品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进衢州市新型城市化行动纲要任务的分解落实,建立 “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县(市、区)负责全面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市区 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社区居委会具体落 实” 的长效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促 进城市管理人文化、科学化、智能化,提升城市日常管理水平。强化城市规
39、划和管理综合执法, 强化法律监督、民主 监督,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坚持生态文明先导 强化产业支撑驱动 加快推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傅根友(2010年7月16日)同志们:这次市委全会的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按照省委、衢州市委关于“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决策,结合江山发展 实际, 专题部署具有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各项工作,审议 通过关于加快推 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决定和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城市定位
40、,全力推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为市域经济社会转 型升级科学发展、 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 讲四个问题 :一、切 实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思想源 动力江山自1987年撤县设市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2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全市城市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 生显著变化,城市品 质较 快提升,一个特色 鲜明、充满活力的宜居、宜游、宜业城市日益显现。主要体 现在:一是城 镇结构体系渐趋完善。确立了“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 的城市定位,制定出台了
41、江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时编制了江山市域总体规划,科学 规划“ 一心三区”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中心强镇、特色乡镇、中心村等多个 层级组 成的功能互补、梯度推进的城镇发展体系。中心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中心 强镇建设不断加强,特色 乡镇发展更具活力,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口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2009年末,城区人口达16.07万人,比2000年增长89.3,行政村总数集聚优化为295个,比 2000年缩减47.3,全市城市化率达45.6。二是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壮大。以中心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的二、三产业繁荣发展, 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99亿元,其中城区和 经济开发区产值合计
42、达151.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7,集聚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以打造“ 两地一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5.4亿元,占全市GDP 总量140.9亿元的32.2。特别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了江郎山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先后开发建设了廿八都古镇、清漾毛氏特色文化村、和睦彩陶文化村等一批新景点,2009年全市景区门票收入实现翻番增长,达1013.5万元,旅游 业经济总量达15.2亿元。三是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产业发展布局得到优化, “一体两翼、一区多园”工业 空间布局和“一主二副三点”现代
43、服务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建成区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比 2000年增加4.87平方公里。交通网 络更加发达,建成城区道路113公里,城 乡准四级以上公路1612公里,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79.84公里,初步形成了城区近郊乡镇15分钟交通经济圈和30分钟市域城镇交通经济圈。四是全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力 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312”城乡绿化运动,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共有37家企业通过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建成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特色 农业生态示范园34个,一批重点企业的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全市化学
44、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2.1和14.5,水、空气等质量符合相关环境功能区要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73,比 2000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54吨,比2000年提高154, 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达5.4万立方米。五是城市品质品位较快提升。在全国 县级城市率先导入并推广CIS城市形象标识,大力实施城市“三化”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四城联创” 工作,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 绿化模范市(县)、全国双 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县)、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浙江省卫生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浙江省十大
45、生态旅游城市等。居民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2009年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4.88平方米、 10.52平方米,比 2000年提高3.98平方米和6.81平方米。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对全市100辆出租车进行更新并开通GPS安全监控平台,开辟城市公交线路6条、城 乡公交线路9条, 乡村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5.83,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建有市区中小学 12所、各 类卫生医疗机构77家,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保障服务功能到位。城市管理常态化开展,城区环境、市容市貌逐步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六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 江山市域村庄布点规划为蓝本,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
46、方向,以“ 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实效,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市文明向农村广泛传播,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8个、单项创建村83个、农村标准化社区69个、市级以上文明村217个。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扎实推进,农村教育、 农民就业、住房改造、医疗、社保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发展成果共享度得到 较大提高。同时,江山在外知名度、美誉度也较大提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与省委和衢州市委提出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我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愿望相比,对比先进发达地区,我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从城市化进程上看,至 2009
47、年底,我市城市化率为4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也滞后于我市工 业化发展水平。从城市承载能力上看,现有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园区开 发与城镇建设互动有待加强;城市生产性和生活性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对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在城区及城郊的一些早期布局的老企业对城市发展空间的挤压日益突出。从城市品质上看,老城改造提升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快,“ 城中村”、 “园中村”、乱搭乱建、占道 经营现象等还较多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整治任务十分繁重;文化内涵挖掘、城市特色彰显、市民整体素 质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城乡统筹发展上看, 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
48、 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还需进一步加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这些不足和差距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新型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城市对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它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 谐、环境友好、城乡一体为基本内涵,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对县级而言,城镇化是新型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把加快推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作为重大战略问题来谋划部署,是市委在科学判断发展定位、深刻分
49、析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市委谋划发展的前瞻性、系统性和推动发展的指导性、 针对性,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中央和省委、衢州市委有关精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新型城市化工作,努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先后作出了关于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定位,致力打造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决定、关于深化兴工强市 战略推进工业提升发展的决定、关于全力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决定等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决定。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对推进新型城市化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并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决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化文化融入促进旅游业提升发展的实施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市委在继续坚持“ 兴工强市”主战略的同时,把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事关江山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来谋划部署,主要是基于对以下四个方面形势与任务的判断和把握:(一)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全球浪潮,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完善区域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战略体系。当前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已经愈来愈多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无一不把优化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