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刘杏玲 学校: 北师大大兴附中 教师年龄: 33 岁 教龄: 7 年 职称:中二教学指导思想本课设计遵循建构主义教学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教师讲授,以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统一。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呈现出的真实问题是高三复习的起点,通过课堂的合作学习及教师的启发讲授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依据学习迁移理论,带领大家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不诚失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不能再回避现实问题,我们要正视矛盾
2、,分析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将生活中的诚信与失信展示出来,让学生感悟生活,呼唤诚信,构建诚信社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度来构建诚信社会。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高三学生的复习课,高三学生在价值观层面能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并理解其涵义,大多数学生已确立诚信价值观,但价值观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在知识层面,高三的学生知识储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基本上能构建诚信的知识框架。但是答题审题不精细,知识无逻辑的罗列情况还很明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情、态、价目标: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从我做起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建构“诚信”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经济社
3、会生活中各个主体如何提高诚信的途径和办法。本课的重难点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跨模块进行“构建诚信社会”知识总结和梳理,并且将“诚信”内化于行,外化于行。在此基础上利用本知识精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互相批改作业,自主学习;激励性语言评价,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评价工具:小组赋分评价;试题分值评价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资源或设置意图一、导入 教师用时事和视频导入(大国工匠“和美纯银丝巾”的錾刻过程)观看视频感悟中国华文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关注视频细节,孟剑锋信守纯手工的承诺,纯手工打造支撑果盘的四个托
4、,即使他满手磨得都是泡,在孟剑锋身上看到了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技师的诚实守信和对艺术极致的不懈追求。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二、诚信含义解释诚信含义所谓诚信是诚,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信,守信:不失言,不欺瞒。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诚信三、分享 针对学生收 学生展示生活中诚信与失信案例。 诚信缺失问题展示图片展示诚信案例诚信含义分组讨论发言变式训练分享交流 归纳总结,引出问题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点评,形成知识体系答题技巧训练引出诚信话题诚信含义讲解课堂总计交流 集的材料进行适当点评。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既然这样就让学
5、生去收集缺失的案例。目的是直面问题,以便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四、归纳总结,建立诚信社会引导学生知识建构分组讨论,构建知识体系。 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构建建设诚信社会的知识体系,目的锻炼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五、习题演练审题精细化训练思考审题。 目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准确的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批改同学作业,修改答案,变式训练。力。六课堂小结诚信是立人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法。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指引,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组织到普通公民我们聚沙成塔的诚信之举,必会托起我们的强国之梦。教学设计的特点本课用大国工匠的时事导入本课诚信话题,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提
6、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当大家沉寂于诚信给大家带来的自豪感的同时,诚信缺失的现象却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让学生全面的认识社会,设计课的过程中既有诚信的例子,也有失信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感悟生活,呼唤诚信。从而进入了本课的重点,如何构建诚信社会,分别从国家、企业和个人进行了打破模块的知识构建。毕竟本次课是距离高考还有 24 天的高三复习课,因此在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了习题的分析讲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但是这节课也有很多瑕疵,需要进一步完善,诚信建设的挖掘的深度不够,在构建诚信的社会中因该把体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进行强化,使整个社会形成 “不愿、不敢、不会”失信的风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是基于
7、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研究课,本课旨在研究的是如何在课堂的学生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教育的。整节课上下来收获颇多,但是也存在很多遗憾和疑惑, 下面我将本节课反思如下,为的是明确自己的不足,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提升空间,期待更大的进步。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本节课的逻辑思维是时事导入诚信感悟生活的美好与缺失呼唤诚信构建诚信社会实战演练,整个教学过程有体验,有分析,有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本节课有 2 个优点。第一,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用的是纯银錾刻出来“和美纯银丝巾果盘” ,这样的材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另一方面又与高考时事考察紧密贴合,体现了时
8、代感。同时也用这则材料引出了今天的话题“诚信”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本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的巧妙和自然。第二,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积极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示案例,感悟生活;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建构知识体系;最后学生修改作业。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也正是高考时候学生所欠缺的。二、本节课的败笔及改进办法本节课同时也有着很多的遗憾,反思出来,时刻提醒自己,以促进提高。第一,诚信内涵的诠释不够丰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诚信如此课上的解释根本没有必要。课上所涉及的解释实际上已是学生的既有知识,再拿出来说是在浪费时间,要么就进一步额阐释
9、其内涵和外延。本人设这个环节的时其目的是为了逻辑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性。因此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的需求而追求逻辑的完整性的教学心里。第二,从学生课上完成的学案来看,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仅仅做了自己组内的事情,外组的任务在讨论时候不仅没有考虑,甚至在其他组发言的时候也没有相应的回应。这充分说明了本节课教师的要求不够细致,甚至可以说是部分学生,本节课只学了三分之一。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分组讨论时,尽量的要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或者不得不用这种讨论方法时,也要对学生做更加细致的要求,例如在其他组学生发言的时候应该参与到其中,思考其说
10、法的正确与否,做出相应的笔记。三、本节研究课的启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用考试改革倒逼教学改革。我们高考的命题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考提出要把学生 12 年的知识和生活积累考了出来;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了出来;把人生的见识考了出来;把生活实践中的体悟考了出来;把对学科的本质理解考了出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考了出来。基于这种情况,学生死记硬背,答题时没有逻辑性的知识罗列已经无法应付高考。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狠下功夫。第一,教学要生活化。高三的教学不应该以教学任务多和重为借口忽视了情景教学法而采用填鸭式教学
11、法。教师应将想达到的目标设计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体验,接受新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学科才能的舞台。(二)注重社会实践。把日常课堂教学、社会大课堂、学科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整合起来,构建立体的学科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三)针对学生只会用知识套材料,而不是把所学的知识当成工具去解决问题的现状,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重塑生活逻辑的重要性,在答题的训练时,要有意识的将设问中的所需“知识限”隐蔽起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见识和逻辑去分析问题,进行生活对话。再将所学的作为工具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