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2656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分析江安县井口中心校 胡容理想描述我一直追求简约的语文课堂。在我看来,简约就是简炼而高效。尤其是在阅读课中,简约是一种美,简约,更是一种境界。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应该是直指其要的,只有需要解决的一两个目标即可。目标的确定将决定整堂课的走向,也直接影响着一节课能否高效。其次,根据教学目标,有一两个准确的学习的“点” 。一篇课文总是在不同的文本研读者的眼中出现不同的“文眼”,作为教师,要能够从众多“文眼” 中,加以取舍,确定最优化的突破口以达成目标。如果“学点 ”找得不准,可能会让整堂课与目标相去甚远或者南辕北辙。第三就是实施过程非常简捷。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把时间还给了学

2、生,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不是教师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这个过程中,教师予以学生的指导也是简炼而高效的,每一次发问都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价值,每一次提示都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此处,简洁的评价,朴素的态势语,实用的多媒体辅助的合理运用,也在简约课堂中适时展现。实践呈现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六册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时,针对我理想中的“简约课堂” 作了实践性探究。现就上述第三、四点中的描述,实录课堂片段如下:片段(一):课前活动:播放非洲风景,配以优美欢快的非洲舞曲。学生边看边发出赞叹声,有些孩子用手或脚击打节奏甚至小幅度地起舞(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并且是当天的第六节课。我采用这样的课前活动,意在充

3、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发掘劳累一天后的另一个兴奋点。师生共同放松是为了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为课堂中的亲切对话垫定基础。另一层深意则是想带领学生走进非洲特有的自然景观之中,将孩子和遥远的非洲拉近距离。同时,还为本课开头的设疑作好铺垫,为对比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埋下伏笔。)(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开始上课。)师:喜欢非洲吗?生(齐):喜欢!师:刚才通过看短片,非洲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非洲太美了!生:非洲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很美,我很喜欢。生:我喜欢非洲的狮子。生:我喜欢非洲的木雕。师:作家吴晴去了一趟非洲,回国后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没有大篇幅地写非洲的美景,也没有详细地写非洲有趣的动

4、植物,而是写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让作者如此印象深刻的事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课文。学生开始默读课文并思考。(默读完一遍后就有学生举手。)(精心设计的提问很简单,却能充分激发孩子们走入文本的兴趣。这比一大堆讲述更有效。只有真正激起的思考的浪花,下面的读文才有意义,后面的师生交流才存在有效性。)片段(二):师:作者喜欢那个小象墩吗?生(齐):喜欢!师:哪个句子能说明她喜欢,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画。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了。)师:谁来说说?生 1:我觉得“爱不释手”这个词就能说明她很喜欢这个象墩。师:他抓住了一个词来理解,真是高手!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生

5、 1:就是就是(无法说清)师:请你坐下,谁来帮帮他?生 2:“爱不释手 ”就是喜欢一个东西舍不得放手。师:请大家找到“爱不释手”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生找。)师:一起读一遍好吗?生齐读: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师:她喜欢吗?生:喜欢。师:岂止是“喜欢“,是非常喜欢!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大声地读这一个句子,但“捧” 字读得很重。师:你的声音很响亮,只是你用的力气太大,感觉那只象墩快要被你捏碎了。(全场大笑)“ 捧” 和“捏 ”、 “拿”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生 1:“捧” 是轻轻地,很喜欢地(此处理解为他本来想说:很爱惜地)“捏”和“拿 ”用的力气很大。生 2:“拿”

6、的感情很一般,“捏” 就太凶了。(全场大笑)师:你可以读给我们听听吗?生 2: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捧“读得极好)师:对,就是这种爱惜的感觉。让我们一齐来感受感受。生齐读,读得很有味。师:喜欢吗?生:喜欢!师:喜欢得到了什么程度呢?生:爱不释手!师:你在什么时候也对什么东西“爱不释手“ 过吗?生 1:我看到商场里有好多玩具,拿一个抱在怀里,爱不释手。生 2: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小动物,它们摸起来毛绒绒的,真想买一个,真是爱不释手。生 3:(语感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如积沙一般。只有在每一堂课中都渗入一点,日积月累,才会有丰富的词汇,才会有更敏锐的语言触角。)片段三:师:这么美的

7、象墩,我却因为行李超重不能买。(师加上表情说)此时,我的心情请你用一个词形容形容/生异口同声:遗憾!师:文中哪一个句子这样写的,请你读出来。生齐读第九自然段。(师的本意是只读写“我”遗憾的句子,而学生们却读完了整段,与预期的设计有出入。但学生们读得很认真,也很投入,为此,就临时改变了预设。)师:我就是说嘛,三(二)班的同学总是会给我惊喜。叫大家读“我的遗憾” ,你们却告诉了我还有一个人也很遗憾。那就让我们来品一品:他为什么遗憾?(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本来就定为文中第九自然段出的两个“遗憾” ,而后一个遗憾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此处的顺水推舟式的评价,既鼓励了孩子们,又为下一节的学习注入了动力。)片段

8、(四):品读第一次对话。师:表演作者所说的“语无伦次 ”的话,示意学生对话表演。生 1:您是中国人吧?(声间很响亮)师:怎样问更合适?(提醒注意后面的提示语猜测)生 2:您是中国人吧?(语气较好)生 3:您是中国人吧?(读得很生动,充分读出了“ 猜测”的味道)师:谁问的?生:黑人少年。师:在哪里?生:在非洲。师:在非洲,一个黑人少年看见一个黄皮肤的人就这样问。你有什么疑问吗?(深入挖掘“ 您是中国人吗?”这句话的潜台词,同时,让学生感受挑战,增强课堂的实效。)生:他为什么要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呢?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是黄皮肤的。师: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他没有问:您是日本人吗?(生大笑)您是韩国人吗?(生再次大笑)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生很安静,无人举手。沉默一会儿,一生举手。生:因为他认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师:你很会思考。让我们来看一组画面。(课件播放“中非友谊”相关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从而突破难点。)(挖掘文本的深度,在精心的解读之后,引导学生的理解时,才能让复杂的问题明朗化、清晰化,而不是简单地只看表层,不管内涵。为此,研读文本和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深度和效度。在透过文字无法理解的内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