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节文言文阅读第一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常见文言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其考查点多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二)“在文中的含义”,明确规定了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语境含义。 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更是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目。如:,【规律总结】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选择题的形
2、式考查具体语境中实词含义,二是融合到翻译题中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伯 父 墓 表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
3、,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
4、,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信息提炼帖】,【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B.府当
5、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需要做到两点: 1.读懂内容。阅读全文,弄清文中人物、事迹、品性等要素,把握文章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这是准确把握句中文言实词含义的关键。,2.代入验证。因为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代入语境,分析语意、词性、句法是否合乎要求,进而做出选择判断。当然,在验证词语释义正确与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注意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中思考解决问题。【答案】B,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从理解的角度考查了考生对句中文言实词词义的准确把握能力。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意的重要基础。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联想推断(联想课文语句)、语言结构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同义复词、偏义复词)、随文引申推断等方法。此题的干扰项在C项,“公复以循吏许之”中的“许”,很多考生可能会望文生义,解释为“答应”,从而造成误选。,高考状元如是说:我做本题,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先读懂文章,把握文意大概,弄清人物关系;第二步,结合全文,准确理解选项中的语句意思;第三步,结合语境,根据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7、、通假字等文言现象来确定答案选项。“以益骑士”,把“益”释为“有利”,而此处“益”不是形容词(应是动词),这样的解释显然和文意不符,据此,我选择了B。,阅卷老师如是说:在阅卷过程中,有两类问题比较集中:(1)部分考生读不懂文意,不能根据语境来准确理解实词含义,如有的考生对C项中多义词“许”的常用义项不能随文加以引申,造成了选择错误;(2)文言知识积累薄弱,不能在语境中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如对B项“以益骑士”一句,有些考生分析不到位,故而没能选择此项。 这给我们两点启示:(1)平时要注意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整理;(2)适当强化文言文阅读训练,不断提升做题技能。,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
8、一组是(3分)( )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 B. C. D.【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解题指导】 做审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题意。读透题干包含的信息和限制,如本题中的“全都”“苏涣”“为官公正”,题干从三个角度和层次进行了限制和要求。 2.准确解读。句不离境,要在语境中对句子进行准确解读,如本题:句写苏涣为官之前少时之事,应予以排除;句写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为人处世态度,不能体现其为
9、官公正;句写苏涣对人才的礼遇。,3.巧妙排除。优先排除“最不是”的信息,灵活地扫除障碍。【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审题推断】
10、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推论:“加以杖责”的不是张宗的儿子,而是府尹派来传话的人。,【解题指导】 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文意、夸大其词、张冠李戴、颠倒是非、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等。 做这类题目:(1)要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2)要细读选项,将总体认识和细节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阅读。如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与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不符。犯了
11、“张冠李戴”的错误。【答案】C,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审题推断】 写出你认为翻译以上三个句子的关键信息。,【信息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推论:此句省略主语,根据上下文省略的主语应是“王蒙正”,“礼”应为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前一个“之”用在代词和名词之间,应为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用在动词“礼”之后,应为代词。,【信息2】“贤于言事官远矣”推论:“贤”应是“贤能”之意,“于”应是表比较,“贤于言事官”为状语后置。【
12、信息3】“尔曹”“逮”“姑”“寡”推论:“曹”用在人称代词后,表示此人称代词的复数。“逮”用在“不”与“人”之间,应为“赶上”,“姑”在这里不是名词,应为副词,“姑且”。“寡”应为“少”的意思。,【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特殊句式的考查。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意为翻译要准确,“达”意为翻译要通顺,“雅”意为翻译要有文采,三者结合,才能很好地翻译句子。另外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才能准确翻译。(1)着重理解“屈”“礼”“委”。“屈意”应理解为“降低身份”;“礼”,名词活用作动词,“以礼相待”;“委”即“委托、托付”之意。(2)着重理解“以”“于”
13、及状语后置句式。 “以”可理解为“凭借、作,为”;“于”理解为介词“比”;“贤于言事官”语序应调整为“于言事官贤”。(3)着重理解“逮”“姑”“师”“寡过”。“逮”即“及、比得上”;“姑”即“姑且”;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寡过”,“寡”即“少”之意,“过”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请你写出译文:(1)_(2)_(3)_【规范答案】(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附【译文】 苏公名涣,起初字公群,晚年字文父。苏涣年少时聪慧,和他交
14、往的,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担任凤翔宝鸡主簿。 不久,苏涣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他和章献太后家是姻亲关系,依仗权势骄纵蛮横。(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苏涣虽然因为职位侍奉王蒙正,但鄙视王蒙正的为人。王蒙正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权要大官写信,说苏涣可以担当大任。苏涣告诉郡邸的官员,压下王蒙正的奏折并且藏起王蒙正写给权贵的书信。不久,王蒙正失势,士人因为这件事称赞苏涣。,苏涣因为太夫人去世离职,后被起用担任开封士曹。雍丘有百姓死在狱中,县里害怕罪责,报告说因病而死。开封府派官吏查办,派了多人也没能查明真相。等
15、到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西夏人侵犯边境,府里赎买百姓的马来增加骑兵,府尹把这件事委托给苏涣,马全部得到而百姓不被侵扰。后改任阆州通判。苏涣虽然治政极为宽和,但使用法令一定很恰当,官吏和百姓既害怕又感到安心。阆州人鲜于侁,年少好学且行为纯正踏实,苏涣以礼待他很优厚,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鲜于侁因此得以出来做官。鲜于侁开始担任官吏,苏涣又以守法官吏期望他,鲜于侁官至谏议大夫,号称名臣。,苏涣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中担任书写、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害怕苏涣,称病满一百天离职,并推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涣说:“书手按照法律用三等人,你的等次是第二,不可以。”张宗向来侍奉权贵,便到州府诉讼。
16、州府发文书到县里,苏涣杖打了他。不久宦官到州府,传皇上的圣旨,任用张宗为书手,苏涣依据法律不执行诏令。又一个宦官到来,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涣对府尹李绚说:“一个匹夫能像这样扰乱法律,州府也不能有所作为了,您为什么不以县里不肯的缘故来争论这件事?”,李绚听了苏涣的话感到惭愧,第二天入朝说了这件事。皇上称赞苏涣做得好,命内侍省审问这件事。原来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不再穷究,杖责假传命令的人,放逐张宗,全府都震慑。孝肃公包拯见到了苏涣,叹息说:“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提拔他担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涣上任超过一年,弹劾一个胡乱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
17、的人都震慑畏惧,于是以后相安无事。,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的遗事,把它交给我说:“先父已经死了,只有我仅存于世,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散失,那么我就大不孝了。”我自幼侍奉伯父,听他说过:“我年幼时读书,长大后写文章,每天都有所长进,没有长进就不停止学习。出游于途中,行动符合规矩。回到家中,没有懈怠的仪容。所以当时,没有听说我有错误的行为。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我害怕后辈做事一天天懈怠,所以记录下所听到的来告诫。,一、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六种方法 1.语境推断法 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18、如伯父墓表(2012江苏卷)“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一句中的“多”,结合语境分析,王蒙正为官骄横放纵,苏涣拒绝了他的荐举,当王蒙正败落后,士人都称赞苏涣的做法,因此,“多”在此可理解为“称赞、赞许”之意。,【特别提醒】 被考查的文言实词是语言链条中的一个“元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任一代码,借助语境的“语言流”来推断这一代码应该具有的意义。如果这一意义能使“语言流”畅通,那么,这个意义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把推断的意义与选项中的解释进行对照,然后就可以做出判断。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开词语本身的意义而做推断,而应该把自己所掌握的该词的义项与推断的意义结合起来判断。,2.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
19、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对偶句,句中的“谏”和“追”,从结构上对举分析,可推知是“挽回、补救”的意思。,3.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宋史萧燧传(2012新课标全国卷),“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中的“怀”,前有名词“桧”(秦桧),后有代词“之”(萧燧),因此“怀”
20、在此应是动词,做谓语,“衔恨、怀恨”的意思。,4.联想推断法 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自戒(2012湖南卷),“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中的“劫”,结合我们学过的“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中的“劫”,可以推知其应释为“胁迫,挟制”,从而选定此项。,【特别提醒】 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虽然“形”在课外,但根基仍在课内。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用好课文这块宝,善于由高考文言语段中的实词联想到课文中意义相对应的实词,通过比照,辨其异同,然后
21、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5.成语对应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后汉书阴兴传(2012山东卷),“躬履途泥,率先期门”中的“躬”,可以联想到成语“事必躬亲”中的“躬”,两者均应释为“亲自”,副词。由此可以判断此选项中把“躬”释为“弯腰”是错误的。,6.代入检验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如宋史萧燧传(2012新课标全国卷),“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中的“属”,按通假字理解,释为“托付”,代入句中检验发现是
22、能讲通的,可知该项释义正确。,二、解答文言实词类题目的四大技巧 在解答文言实词类题目时,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1.读文技巧 理解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关键,理解文意是推断词语意义的基础。因此,我们理解文言实词,首先要会读文言文。具体说来,要做到:培养文言意识。文言文中词语的意义大多不同于现代汉语,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让自己进入文言情境,从而形成思维上的文言状态。这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感性入口。,辨明体裁风格。高考考查到的文言文体裁主要有三种:传记、散文、议论文。其中传记是重中之重。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笔法,有不同的用词习惯,心中有文体概念不仅有助于把握文
23、意,而且便于理解词语。同时,文章的整体风格特点也是我们解读文章、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熟知文化常识。文言文中往往含有比较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典章制度、官职封号、历法纪年、礼仪器物、姓字名讳等,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知识,它们往往就会成为我们阅读理解文言文的绊脚石。,2.读句技巧 文言实词最小的语境就是其所在的句子。文言语句有其“个性”:句子的构成要素大多是单音节词语;虚词使用频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词类活用现象比较普遍。这些特点都是把握句意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应在把握这些“节点”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性,不能把语句割裂开来理解
24、,不能断章取义。,3.读题技巧 文言实词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尽管题干、选项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在读题时也必须认真而仔细。读题干,要弄清题干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读选项,一读句子,把握句子的基本特征,弄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二读解释,揣测命题人设题的意图,大致确定词语释义的方向,根据解释判断实词的词性以及该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4.选答技巧 文言实词的命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我们答题的过程就是确定选项的过程。我们在确定选项时,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代入检验的方法。将解释放入句子中,看解释是否符合语境,语句是否通畅,与原文大语境是否吻合。排除确定选项的方法。将自己有把握的选项
25、剔除出去,以缩小选择的范围,降低选择的难度。对照选项的方法。对相对熟悉的词语侧重于进行意义、用法的分析和判断,对较为陌生的词语侧重于从其与语境的关联性的角度进行推断。,(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注】,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
26、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曰:“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
27、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充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B.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C.遂罢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 乖:背离教师讲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具体排查方法如下:,1.分析联想法 语法分析和成
28、语使用对应联想。B项“庆礼躬至其境”,由于“躬”前有名词主语“庆礼”,后有动词谓语“至”,因此这里释义为副词“亲自”是讲得通的,再者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事必躬亲”中的“躬”,两者词义和词性应是一样的。据此,排除B项。,2.语境推断法 C项“遂罢镇兵五千人”中的“罢”,读b时,有“罢免、遣散、废除、停止、结束”等义项;读p时,通“疲”(疲乏),还有“疲弱、软弱无能、品行不好、失败”等义项。根据上下文分析,可以判定“撤去”为其确切含义,故应排除C项。,3.语法分析法 D项“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中的“乖”,前有主语“都督赵文翙”,状语“政理”(在执政治理上),后有宾语“方”(常规的事情),再结合上下
29、文分析,释为动词“背离”是讲得通的,故应排除D项。 4.代入检验法 A项“仍充岭南采访使”中的“充”释为“代理”,代入句中检验发现讲不通,与上下文文意不合,可知该项释义是错误的,应为“充当、担任”的意思。因此,应选择A项。答案:A,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询问风俗,示以祸福独庆礼甚陈其利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招辑商胡,为立店肆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A. B. C. D.,教师讲解 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审清题干,二要注意选项中每一个句子所反映的内容和题干是否一致,三要留心文中某些事件前后总括句,四要留心选项中每一个句子在文中
30、的上下句,特别是表因果、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治安有方,是善于谋划,是善抓经济,这三句都属于“雅有方略”;是玄宗下诏让宋庆礼等人做的事,是说宋庆礼为政清廉严正,并且勤于处理政务,是宋庆礼执法严格和勤政的结果,所以应排除。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
31、给他加谥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准则;于是加谥为“敬”。,教师讲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一要注意无中生有,二要注意张冠李戴,三要注意时间、地点的错位,四要注意程度、范围、因果等。本题B项中“宋庆礼处事求实”表述有误,原文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这表明他做事虚浮不实。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好
32、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译文:_(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译文:_,教师讲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特殊句式的考查。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翻译时,(1)要注意“功役”“嗤”“切事”;(2)要注意“苦节”“所”和判断句式,“苦”,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答案:(1)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2)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附【译文】 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塞居
33、庸、岳岭、五回等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瘴气,从没人到达过。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开元年间,做河北支度营田使。起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了奚、契,丹。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在执政治理上背离常规的事情,奚和契丹反叛,攻陷了州城。从那以后,(将都督府)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
34、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这样做的好处。于是皇上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改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就完成了。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任检校营州都督。开垦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前来经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开元七年宋庆礼逝世,被追赠为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评议说:“宋庆礼过于刚强则容易被摧折,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东北地区发生战事,死去的人数以万计。按照制定谥号的规矩,好虚浮不实而又自以为是叫专
35、,请赐给他谥号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本可以在家欢乐,唯独他甘心在外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又能使军粮充实。始终坚持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全力地守护坚贞准则。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失掉。”于是议定谥号为“敬”。,(加的题目是与本节考查内容一致的题目,其余章节一样,不再一一说明)一、高考题组(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之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
36、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众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
37、“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也,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钦处家笃恩谊,正伦理,厚姻戚,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
38、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鄙:以为羞耻B自劾求退 劾:检举揭发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D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查验【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鄙:动词,视为浅陋,看不起。,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钦听其论学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B玺书至而母适病死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义州以
39、守臣贪残变先发 但以刘日薄西山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代词,他;副词,大概,恐怕。B项,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顺承,来。C项,均为连词,因为。D项,动词,作为;介词,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钦做官,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B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C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解
40、析】选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不愿做官”错,文章写道,大臣们相继引荐,但始终未被起用;“大家称他医闾先生”是因为贺钦自号“医闾”。,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译文:_(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译文:_(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译文: 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各句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具体用法与含义以及特殊句式等。(1)词语:即。句式:宾语前置。(2)词语:既而、磨砻淬厉。(3)词语:激变、无辜。答案:(1)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
41、用呢?(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贺钦常对他们)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附【译文】 贺钦,字克恭,世代居住在定海,他的父亲贺孟员,因为军籍转到了辽宁的义州卫。贺钦年少时十分聪明机敏,认为学习的考取功名类的文章很浅陋,说:“求学难道就停止在这种程度上吗?”得到近思录,拿来读,读后有所醒悟。成化二年,凭进士出身担任户科给事中。因大旱上书皇帝,尽力规劝,又因进言官吏旷废职守招致灾祸,自己弹劾自己,要求免去官职。适逢陈献章被征召来到京城,贺钦听他谈论求学的道理,感叹道:“天赋卓绝的品性没有彰显出来,客观纯
42、真的道理还被埋藏世间,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当天,上书解除官职离开,用弟子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陈献章。(和陈献章)分别之后,画了(陈献章的)画像来供奉他。贺钦专门攻读学习的是五经四书、文字学,期望能够反过身来约束自己,更好地践行书中的道理,恪守敬重来收束狂放之心。有来向他学习的人,他总是讲给他们说:“自己还没有研究透彻,又怎么来管理别人呢?”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贺钦常对他们)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像这种情形有十几年,贺钦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听到传闻仰慕他品德的达官贵人,没有不亲自到座位下行礼的。,弘治登基改元,因内阁大臣的推荐,贺钦被起用为陕西右参议。封官的
43、诏书来到,但正赶上他的母亲因病逝世,于是上书恳求辞去官职。正德四年,太监刘瑾圈禁辽东的土地,辽东的百姓非常担心害怕,想要发起叛乱。义州因为戍守的官员贪婪凶残事先发生兵变,聚齐民众抢掠财物,互相告诫说:“不要惊动了贺黄门。”贺钦听说了,前去告诉众人说:“你们都是我的同乡之人,如今遭受不幸才到这种地步。但是我内心里很为大家担忧,镇守城池的官兵不多久就会来到,大家又该怎么办呢?”民众最初气势汹汹,到如今才明白、后悔,围绕着贺钦下拜哭泣着大声呼告:“你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愿意听从你的教诲。”贺钦说:“只有不杀人,祸患才能解除。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
44、姓。好百姓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没有多久,有人说镇守城镇的官兵果真来了,众人又大声呼叫:“贺黄门没有欺瞒的话。”环绕着跪在贺钦的庭院之中。贺钦说:“我本来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城中纷扰喧闹到这种地步,镇守的部队怎么能够不派兵来?军队既然来了,你们没有杀人,一定会宽恕你们的,不要担心。”百姓分开离去,变乱于是平定下来。当时,又有一个把用欺诈手段诱杀的俘虏作为在战场上俘获的俘虏的戍守边关的将领,上级官吏查验不到实情,一见到贺钦立即羞愧地跪伏在地上说:“他人都能够欺骗,我怎么敢欺骗贺先生呢?”他极为诚恳的品行令人感动都像这种情况。,贺钦在家中注重恩情道义,端正伦理关系,厚待内外亲戚,和睦同族同乡。成
45、年、婚嫁、丧葬、祭祀各种礼仪都遵循古代的礼制,没有根据的话一点也不入耳,子孙后辈一定用“孝悌之义”来熏陶教化。天天修正,月月教化,慢慢地一乡之人都乐于做善事。乡里风俗沉溺于非正统思想,丧葬都要作佛事,喝酒吃肉,放肆毫不节制的奢侈、不合规矩的事,贺钦以身作则来给大家示范。晚年改变研究,喜欢易经,深入研究心理术数,常常手不释卷,大臣们相继推荐引荐他,但最终没有被起用。年轻时曾隐居在医无闾山上,于是就用“医闾”作为自己的号,世人就称他为“医闾先生”。,二、模拟题组(一)(2013南通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欧阳 ,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也。为郡豪族。祖景达,梁代为本州治中。父僧宝,屯骑校尉。 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家产累积,悉让诸兄。州郡频辟不应,乃庐于麓山寺傍,专精习业,博通经史。 梁左卫将军兰钦之少也,与相善,故常随钦征讨。钦度岭以疾终, 除临贺内史,启乞送钦丧还都,然后之任。时湘衡之界五十余洞不宾,敕令衡州刺史韦粲讨之,粲委 为都督,悉皆平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