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在三年级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分析: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TPR) ,是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 Dr. James. J. Asher 在 1966 年所提出的。它的精髓即为:以口头发号施令、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响应,不但减轻开口的压力,更累绩足够的信心。Asher 深信大量听力讯息的接收与肢体动作反应的结合,能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持久教师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
2、、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他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叙述清除紧张心理,使教学环境更加和谐,充满乐趣。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完整的句子和意义相合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左右脑的平衡发展,促进智力的发展。2、 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实践,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提高英语初学者对英语听说能力。二、本课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1 观摩,分析让英
3、语课堂活起来中的教学案例,了解、归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教学法的具体方法、类型。2 分析、研究各种 TPR 方法与牛津小学英语的不同授课内容的结合。3 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推敲,掌握好其兼容性和灵活性,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的配合使用。4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5 有效的利用网络优势,收集,整理,学习相关信息。三、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1 准备阶段(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 月):理论学习,完成研究实践方案的设计和撰写,初步建立课题的研究框架。2 实施阶段(2009 年 3 月 2009 年 8 月):
4、根据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撰写教学活动方案,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研究方案,收集、积累、整理相关的材料,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落实每一步研究计划。3 总结阶段(2009 年 11 月 2009 年 12 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结题验收阶段。1) 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2)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四、读书计划:让英语课堂活跃起来2008 年 11 月 1 日 11 月 15 日 1、2 单元2008 年 11 月 16 日11 月 30 日 3、4 单元2008 年 12 月 1 日12 月 16 日 5、6 单元2008 年 12 月 17 日12 月 31
5、日 7、8 单元2009 年 1 月 1 日1 月 15 日 9、10 单元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2009 年 3 月 1 日3 月 15 日 1、2 章2009 年 3 月 16 日3 月 31 日 3、4 章2009 年 4 月 1 日4 月 15 日 5、6 章2009 年 4 月 1 日4 月 31 日 7、8 章2009 年 5 月 1 日5 月 15 日 9、10 章2009 年 5 月 16 日5 月 31 日 11、12 章2009 年 6 月 1 日6 月 15 日 13 章五、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通过作学习笔记、撰写实验案例与论文的方式来阐述对该课题的理解及研究成效。读书笔记:两篇案例: 两篇课题结题报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