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50280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二、教育科学取向三、心理科学取向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注重个别差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17世纪欧洲 官能心理学心灵由多种不同官能组成

2、,知识窗:官能心理学介绍,(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注重个别差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17世纪欧洲 官能心理学心灵由多种不同官能组成,知识窗:官能心理学介绍,(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裴斯塔洛齐(J. Pestalozzi )(1)人性原始性、社会性与道德性教育的功能:克制原始性、发扬道德性 (2)以爱为教育的中心:视校如家,视师如父,视生如子。 (3)在教学上强调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方面均衡发展。 (4)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视教师如园丁,视学生如花木。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自然发展,也主张教师除

3、爱护学生之外,也需要培养其道德规范。,知识窗:裴斯塔洛齐介绍,(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赫尔巴特(J.Herbart)(1)人类的心灵兼具有知、情、意三种功能。 (2)教育应以德为先,道德教育的实施则以自由、完美、善意、权利、正义五者为基础。 (3)重视儿童兴趣的培养,而兴趣又有对事的兴趣与对人的兴趣之分。 (4)重视教学的程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步骤,后经其学生增补而成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知识窗:赫尔巴特介绍,(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福禄贝尔(F.Froebel) (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子女人格

4、发展的动力。 (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到智慧。 (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 (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发展,并进而达到认识周围环境、发展儿童美感的目的。,知识窗:福禄贝尔介绍,(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莫依曼(E.Meuman)实验教育学研究问题(1)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成人身心发展的差异,使教材、教法心理学化;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使教育活动个性化; (3)儿童学习与疲劳,即儿童在完成学校及家庭作业时身心的疲劳程度,研究怎样创造在学习上费力少而收效多的条件,使学

5、习“经济化”。,知识窗:莫依曼介绍,(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1.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孟子:人有善端,教育只需顺乎人的本性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教育有“化性起伪”的功能,(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道德教育 孔子:以“仁”为中心,知、情、意、行并重(1)道德认知:“未知,焉得仁” (2)道德情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道德意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道德实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 (1)孔子:同样主

6、张知、情、意、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荀子补充:强调“知”之后的“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教师心理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时间地点:一战后的美国重要推动力: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

7、著名研究: (1)儿童阅读心理的研究芝加哥大学贾德(C.H.Judd)(2)智力与智力测量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 (3)天才儿童的研究斯坦福大学推孟(L.M.Terman) (4)天性与教养问题的研究全国教育研究协会,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 评价 (1)为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2) 结果未达到预期的理想反思 只有严密的方法是不够的,要结合问题的内在心理历程才能了解问题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二)进步教育运动 (1920s-1930s) 1.倡导者:

8、杜威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2.杜威的主张: (1)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2)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 (3)做中学 (4)教育本身无固定目的,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就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二)进步教育运动 3.实践 (1)1920年成立进步教育协会 (2)八年研究:30所实验学校4. 评价 (1)希望采取教育科学取向以改革学校教育 (2)挫折无法获得预期的成效。 (3)影响降低了研究者对学校教育问题的兴趣与信心,使此后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陷入低潮,三、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偏离正轨,特点:

9、以人或动物为对象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 目的:从人或动物的行为变化中发现普遍的原理原则,异于在教育情境中开展的研究典型代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斯金纳、赫尔极端行为主义,三、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偏离正轨,结果与评价 1、完全丧失了传统教育中重视“人教育人”与“人感化人”的教育理念2、心理学研究演变到了既“非人”又“无心”的地步,其研究所得原理原则难用于解决现实教育问题,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窄化,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后 特点:从心理科学取向转变为认知发展与教学 心理学取向。 产生的三大催化因素: 1、教育技术的应用 2、1957年苏联发射人

10、造卫星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布鲁纳),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窄化,评价 1、摒弃了以往行为主义只重外显行为分析的取向 2、研究认知发展和知识学习的内在心理历程,符合学校教育需要 3、只能视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还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时间:20世纪80年代 产生背景: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扩大 2、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引进和推广 3、信息技术的影响广泛特点: 1、越来越关注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2、系统研究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3

11、、越来越重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成就的动因,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研究重点: 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2、反思性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 3、合作性研究:如何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人格发展评价 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逐渐迈向了全人发展的轨道,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一、萌芽和起步阶段(建国前)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著作:1908年由旁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第一本自编心理学教材:廖世承教育心理学(1924),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

12、程,二、改造阶段(1949-1956)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中国心理学 目的:树立心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实践: 1、大量翻译和学习苏联心理学 2、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三、繁荣阶段(1956-1966)特点:欣欣向荣,迅速向纵深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心理学方向。 领域: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智育心理、学科心理、学生个别差异、教学法改革 重要实践:潘菽,教育心理学,1963年各师范院校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四、破坏阶段(1966-1976)特点:文化大革命

13、期间备受摧残 表现: 1、教学和科研机构几乎全部停办或撤消 2、研究队伍被解散,研究者遭迫害 3、仍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坚持研究、编译和著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五、新生阶段(1976-)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中国心理学 领域: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学习归因、心理健康、特殊儿童教育心理 成果: 1、教育心理学教材: 2、教育心理学理论 :冯忠良 “结构定向教学心理学原理” 、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结语,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必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必须将发展心理学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 2、

14、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学与教的基本规律,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加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 学相结合的产物。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时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2、教育心理学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

15、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目的。,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1、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与类型进一步深入探讨学生学习的规律的前提,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2、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即学习的发生、变化及发展的必然性使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习和教学,优化教

16、学系统、提高教学成效。揭示学习规律:兼顾过程和条件 学习的一般规律VS.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各种不同的学习所共有的规律 特殊规律某种学习所特有的规律,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1、利于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转化成为教学技术2、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只有能被教师所理解和接受,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相互作用模式,学习与教学 五要素,学习与教学 三过程,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

17、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教师关键要素 敬业精神 热情、责任心、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专业知识 学科知识、教育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知识 专业技能 目标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课堂管理、成效考评 教学风格 课堂管理与组织、师生沟通与交流,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教学内容主要信息 (1)主要成分: 教学大纲 教材:内容、结构、难度 课程(2)需考虑的因素 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能达到的更高水平) 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8、 4.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内容: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 影响: (1)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容量大小 (2)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等)以及空间布置 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会影响: (1)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组织 (2)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

19、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核心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策略、能力和品德的过程。 包含的内容:学习的实质与条件、学习动机以及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等,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教学材料的安排以及课堂环境的设置等) 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演、讨论、练习以及实验等) 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与答疑等) 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品德等,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3、评价/

20、反思过程贯穿始终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小结五种因素影响三种过程,三种过程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 并通过学习过程起作用 学习过程:以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1、新手水平 2、高级新手水平教师 3、胜任水平教师 4、熟练水平教师 5、

21、专家水平教师,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1、新手水平教师师范生或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教师 任务:学习一般的教学原理、教材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等,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2、高级新手水平教师有两三年教龄的教师 优势:言语化理论知识与经验相融合,教学事件也与案例知识相结合。意识到各种教学情境有其共性,会运用一些教学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足:课堂管理与教学活动并不是在意识水平下的行为,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二

2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3、胜任水平教师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达到 优势:能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能确定课堂教学活动中各类事件的主次 不足:教学技能仍然达不到迅速、流畅与变通的水平,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4、熟练水平教师 优势:对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反应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教学事件中总结共性,形成有关于教学的模式识别能力;可以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习反应。 表现:能根据课堂教学进程及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并有效控制自己的教学活动。,二、儿童发展与教

23、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教师发展阶段: 5、专家水平教师 优势:在处理课堂教学事件时,以直觉方式立即反应,从而能轻松、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针对复杂程度各异的教学情境,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新手教师易出现的错误观念:1、教学就是传递知识 2、具有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 3、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专家型教师的四种专长:1、学科知识专长: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及利于教学的知识结构 2、课堂管理专长:支持有效教

24、学和有效学习的课堂条件的知识,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专家型教师的四种专长:3、教授专长: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与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有关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总和 4、诊断专长:获得关于全部学生和个别学生信息状况的能力 。 其他:人格特征、动机、价值观与情绪,案例:新手教师VS专家型教师,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手到专家 专家型教师的四种专长:3、教授专长: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与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有关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总和 4、诊断专长:获得关于全部学生和个别学生信息状况的能力 。 其他:人格特

25、征、动机、价值观与情绪,案例:新手教师VS专家型教师,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例如: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所在。,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例如:依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

26、的专业成长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利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和了解学生,而且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例子:如何处理学生擅自离开座位的行为?一般做法:学生离开座位,教师就叫他坐下,甚至进行批评。 研究表明 :教师越要求学生坐下,他们往往越反抗;而当教师不理睬他们的离座行为,只是表扬那些安静坐在自己座位上的学生时,离座率反而会下降。 原因:许多小学生离座的目的在于引起关注

27、,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这使教师不仅能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理解反思探索,假如你是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班里有25名学生。请问:你对于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育教学知识、特定内容的教育知识各自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认识?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的是哪一种知识?最不重要的又是哪一种知识?为什么?,本章完!,官能心理学,提出:

28、由沃尔夫(C.Wolf)在莱布尼茨的心灵单子论的基础上提出人性观:性恶内发,官能心理学,主要观点: 1、人的灵魂有感觉、想象、记忆、注意、思维、推理、情感和意志等官能。 2、心灵的各种官能相分离,各司其职 3、心灵官能与生俱来,但必须经过训练而发展 4、学习的实质在于训练官能,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加强官能。因为知识易忘,官能发展却是永久的,可让人终生受益的。请点击“返回”,1,裴斯塔洛齐(J.Pestalozzi ,1746-1827),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

29、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 如何使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 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 主要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请点击“返回”,1,赫尔巴特(J.Herbart,1776-1841),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 学科的设想 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分为三部分:儿童的管理、教学、训育(道德教育) 研究的主要心理学问题:统觉、兴趣、注意 主要著作:普通教育学请点击“返回”,1,福禄贝尔(F.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学校应设置三方面的课程: 1、认识心灵的科目(宗教与宗教教学) 2、认识外在世界的

30、科目(自然科学与数学) 3、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科目(语言) 主要著作:幼儿园教育学请点击“返回”,1,莫依曼(E.Meuman),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的学生,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 把教育学分为普通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研究教育目的的,实验教育学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方法的。 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儿童生活及学习活动进行实验。 主要著作:论实验教育学及其心理学基础引论请点击“返回”,1,案例:新手教师VS专家型教师,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遇到同一个问题 “四年级学生尽量逃避数学课”新手教师分析:原因在于去年三年级教师不喜欢教数学,以致于

31、学生没做多少数学练习,因而也没有发现数学的乐趣。 新手教师解决方法:努力备课,试图强迫学生在数学课上努力学习。,案例:新手教师VS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分析: 1、分析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以了解学生成绩的落后情况; 2、评估每个学生的情况,以了解是所有学生的成绩都落后还是个别学生; 分析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超越了其年龄所在的水平,只不过因为担心被叫成“数学虫”而不敢展现才能,而且他们以前从未因自己的数学才能而受到赞扬。 解决方法:将数学与学生喜欢和崇拜的人物形象或职业联系在一起,表扬学生的数学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案例来源:R.J.Sternberg等,张厚粲译(2003),教育心理学本案例完,请点击“返回”,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