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48439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 3: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省属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改革与探索项目主持人: 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 话:申请日期:四川省教育厅2009 年印刷名 称 省属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改革与探索起止年月 年 9 月至 年 6 月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项目技术职称 现任职务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2004.9-2005.1 中国革命史 本科生 68 政法学院2005.9-2006.1 中国革命史 本科生 68 政法学院2005.2-2005.7 毛泽东思想概论 本科生68 政治与行政学院2006.9-200

2、7.1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题本科生研究生 51政治与行政学院2007.9-2008.1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研究生 51 政治与行政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主要鉴定意见获奖情况1993 年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校级 优1997 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 年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校级 优2001 年 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项目主持人主要教学研究工作简历2005 年高等师范院校政教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良2009 年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主要教学科研领域项目中的

3、分工签章 54 教授 院长 马克思主义 哲学、 实训方案制 定者 任中平 40 教授 副院长 政治经济学 实训方案制定与执行者 58 教授 教研室主 任 毛泽东思想 概论、 实训方案制定与执行者 46 副教授 副书记 中学政治课 教学论 实训方案制定与执行者项目组主要成员1、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及研究目的、意义(限350 字以内)1)现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不少省属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探索的课题,在这些探索中,多数是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展开。在教育部提出“质量工程”建设目标后,如何结合质量工程建设和本省的中学教改实际,探索出适应新的时代条件

4、需要的学生,尤其是从实践技能训练的视角探讨如何开展技能实训、建立操作性强的实训方案、设定学生自我实训目标并有效地贯穿在课内、课外教学实践中,这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急需加强,这正是本项改革要探讨的问题,这是一个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主旨而非理论研究为主的项目。2) 目的与意义(1)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训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良的教师素养,还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教师教育技能、社会调查研究的技能、写作技能。通过对技能实训的教改探索,形成实用型技能训练方案,有助于本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开展。(2)通过改革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本专业技能训练模式,供省

5、属师范院校相近专业采用。省属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有可能从事中学教学,也有可能从事教育管理或在基层政府从事管理工作,本项目涉及有综合的技能训练内容,以是学生适应多领域工作的需要。这种改革思路可供地方院校借用。(3)适应地方中小学教育发展对高等师范专业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四川是一个西部农业大省,基础教育和基层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尤其需要动口、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但现有的学院式教学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本项目的改革研究目标、主要内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1)

6、目标:(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方案的实施,探索并形成省属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效模式;(2)通过加强实训环节,力争培养“两会两能”的实用型人才(“两会”会讲课、会写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两能能做管理工作、能开展社会调查” ) ;(3)以实践技能训练倒逼课堂教学和培养模式改革,探寻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主要内容:由于本课题是一个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主旨的项目,所以其主要内容乃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1)改革课程体系,增设实践课程,实现课内实训,为课外实训做好准备。在专业平台板块中,专门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同时开设“调查与调查报告写作”专题

7、讲座,学生以调查报告和学年论文作为课程结业的要求;在实践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板块,开设了“中学政治课教材分析” 、 “说课评课专题” 、 “课堂教学设计” 、 “班主任工作方案设计”课程,在课堂内的实现技能训练。(2)与课内实训相衔接,制定系统的课外实训方案,强化多元技能训练。针对本专业学生,制定了实践技能训练方案,以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教育见习实习为平台,既强调学生教师技能的实训会说、会讲、会教、会做(题) ,又进行社会调查能力的训练,通过以调查报告为内容的学年论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能进行专题调访并写成调查报告,还开展初步的科研能力训练。(3)实行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具

8、体落实各个学期和学年实训计划。在一年级主要强化师范技能实训,并通过以小组、班级为单元的朗诵、演讲、辩论和三笔字比赛来落实。二年级以参加社会调查、担任辅助班主任和教学见习为平台,训练学生独立进行课题调查和写作调查报告的能力,并能进行班主任工作方案的初步设计。三年级以学院 “大学生创新论坛”的课题申报和征文比赛为基础,训练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以校内试教为契机,训练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高考试题练习训练学生“做题”的能力。四年级结合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进一步强化“讲”和“写”的训练。整个实训计划学生既能实现分散的自我训练,如朗诵、演讲、三笔字、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也有集中训练,如辩论赛、调查报告

9、评比、论文比赛、班主任工作方案评比和课堂教学竞赛等。(详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方案” )3)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着重解决过去长期以来的传统培养方式片面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以及毕业生“高分低能”而难以适应中小学教育实际要求的问题,通过把质量工程建设、课程设置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搭建实用性强、可操作的实训平台,把外在的实践技能训练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并完成由集中实训为主导向分散自我实训为根本的转变,形成成熟的多元实践技能训练模式,并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和可推广性。4)项目的主要特色:(1)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实

10、践技能训练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落脚点,以实践来反向推动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2)以完善的实践技能训练结构体系和实训方案为依托,让技能训练可操作、可移植;(3)实践技能训练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两会两能”技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训练方案的落实和可操作性,实训的监督、监管和验收,让每一个学生参加实训,面与点的结合,建立自我训练机制和实训技能验收体系与机制。达到实训目的信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信仰教育与哲学素质教育的关系;信仰教育在哲学素质教育中的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中的信仰教育如何实现;等等。4)主要特

11、色:1)课内课外的联动机制,技能训练体系的建立;技能训练自我检验和完善计划将理论问题与实践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既对信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一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又联系教学与生活深入探讨信仰教育在哲学素质教育中的实现方式。2)充分地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具体特色,深入探讨提高哲学教育的质量、实现哲学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3)本项目的研究人员都是从事多年高校教育、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多学科、老中青多层次研究人员相结合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3、本项目改革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总体安排。1)项目改革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把课程设置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

12、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多元技能训练方案;其次,通过自我训练和集体训练相融合的平台,形成学生自我训练为主导的机制;再次,建立实践技能的考察评价指标,让本专业学生的“两会两能”变得可以检验。2)项目改革研究的总体安排(1)2009 年 9 月2009 年 12 月:进一步完善实训方案,并在学生中宣传发动。 (2)2010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在本专业四个年级分阶段完成第一轮的技能实训,并进行总结反思。(3)2012 年 2 月2012 年 6 月:汇总实训成果,撰写总结材料,准备结题。4、本项目改革研究预期成果形式和推广范围。1)项目预期成果形式:(1)形成“思想政治教育”

13、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方案,并使之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在本专业长期推广;(2)总结实训成果形成研究报告和论文;(3)汇总学生技能实训的成果出版调研报告集、创新论坛论文集、师范技能比赛成果展。2)项目研究推广形式:将实践技能训练的方案运用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熟后向外推介,以对省属师范院校相近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产生借鉴作用。5、已有的工作基础及条件1)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并发表了相关的教改论文多篇。如适应新课改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 渝西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2 期)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 天府新论 (2004 年第 2 期) ;论政治哲学

14、的学科性质与体系结构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美及其创造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第 2 期) ; 敢于怀疑权威 善于发现问题 勇于探索创新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 4 期)等,积累了教改的经验。2)配合实践技能训练,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技能实训的平台建设。 (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 2006 年成为首批省级特色专业后,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政治学教研室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团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3)2007 年完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新方案中设置了实践

15、课程,能有效保障课内实训环节的实施;(4)积极开辟大学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基地2005 年,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建立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四川调研基地” ,同时先后与成都市委组织部、南充市嘉陵区委组织部、蓬安县委组织部、平昌县县委组织部、华蓥市委组织部、遂宁市委组织部等地方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立了调研点,为学生的社会调查等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3)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1)该教改项目已在本专业学生中试用两年,演讲、辩论活动、三笔字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2)结合四川调研基地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本专业学生参加了多个项目的专题调访。

16、如参与了我院任中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的调研工作,于 2006 年和 2008 年开展了四川省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状况和 成都市农村村级治理状况的问卷调查; 2008年 本 专 业 100 多名学生还参与了中央编译局俞可平教授主持的成都市委市政府重大委托课题乡镇机构改革与发展基层民主的调研工作;2009 年部分学生参与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百村十年观察”调研项目,并写作了“家电、农机、汽车三下乡与扩大内需”的调查报告。 (3)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征文已成功举办两届,立项资助也进行了两年,先后有 21 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并在老师

17、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参与论坛征文或立项研究的部分学生的论文已经公开发表。如 2005 级的崔嵬、李贵兵、2006 级的孙慧、付海同学均有文章公开发表。配合质量工程建设,政治与行政学院全体师生统了一思想,在每一教学环节都注重实践技能训练,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保证。6、经费 1)主要项目及经费概算材料费:3000 元 设备费:5000 元劳务费:3000 元印刷费:2000 元小型会议费(成果鉴定):1000 元其他开支:1000 元经费概算合计:15000 元2) 年度预算2009 年:2000 元2010 年:4000 元2011 年:4000 元 2012 年:5000 元所在学校意见:

18、签章二 年 月 日省教育厅意见:签章二 年 月 日附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第二学年专业基本技能初步训练第三学年专业技能练习课内实践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三字一话”训练课内实践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辅助班主任,教学见习课内实践校内试教,课外科研,模拟教学训练,班团活动设计第一学年师范技能训练课内实践附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案配合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成长的需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技能训练,把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会与团总支活动和马研会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实际,分年级设计实训内容。1、一年级:主要进行师范技能训练。内容:口

19、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三笔字训练方式:以班为单位开展朗诵、演讲比赛(第一学期) ,在一年级学生中举行三笔字比赛和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的辩论赛(第二学期)组织:由马研会和学生会学习部负责,拟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由学院审定,列入教学实践活动内容。目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参与和观摩,养成自我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习惯。2、二年级:继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内容: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辩论赛和三笔字竞赛;举行调查报告写作专题讲座(第三学期) ;以完成学年论文为基础,进行暑期专题调访并写作调查报告(第四学期) ;担任辅助班主任,并设计班主任工作方案。实践教学体系第四

20、学年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方式:举办全年级三笔字作品展(第三学期) ;以班为单位举行辩论选拔赛,最后以院为单位举行决赛(第四学期) ;面向全年级学生举办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写作基本常识的专题讲座,每一位学生完成 1 篇以调查报告为内容的学年论文(第四学期) 。组织:学生会、团总支、马研会共同负责,学院统筹安排3、三年级: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内容:教材分析和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能力训练,高考试题分析能力训练方式:进行校内试教练习;组织“大学生创新论坛”课题申报和开展专题征文比赛(第五、六学期) ;在第六学期进行高考试题考试、讲评及答题技巧训练。组织:由学院统一组织,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学习委员和教学论老师共同负责4、四年级:综合技能训练内容:教师技能综合训练,科研能力训练方式:组织教育实习,举行师范专业的实习生竞教比赛;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组织:由学院统一组织,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学习委员和教学论老师共同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