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构 关联理论 符号学.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45578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构 关联理论 符号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构 关联理论 符号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构 关联理论 符号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同形结构:霍夫斯塔特对同形结构做了论述。同形结构是符号学的类象性概念的延伸。为了理解同形结构的重要特征,先讨论一下某些非语言同形结构。塑像是同形结构的一个恰当的实例,因为它必须是某一个实体近似的立体在现。某些书写符号的组合也可以看作是同形结构,尽管他们在形式上不一样,但在各自的符号系统中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例如:1、2、3;、;、;一、二、三这四个系统的前三个数字符号,分别属于阿拉伯、罗马、希腊和汉字四个不同的数码系统。同样,象2-4-6 和 16-32-64 这样的级数,也可以说是同形结构,因为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二倍。地图,蓝图,照片,设计图和数学公式都是同形相似的,它能够帮助人们对其所

2、代表的食物有深入的了解。最明显的语言同形结构,要熟 hiss, squawk, cluck 和 screech 这样的拟声词。在音位变体的形式差异功能对等中,可以发现同形关系的重要功能。如:till; still; pit 和 litter 这一组词中包含音位t的几种完全不同的语音形式,但在英语中,这些相关语音的作用在功能上是对等耳朵。因而大多数人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系统内能够取得完全相同结果的方法来定义功能同形结构。这就是说,英语成语 to hit the ceiling(火冒三丈) 可以用西班牙语的 tomal el cielo en las manos 来表示。字面意

3、思是 to take the sky in the hands(把天空攥在手中) 。同样,英语成语 to grow like mushroom(如蘑菇般生长)可以恰如其分的用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般生长(growing like bamboo shoots)符号学:皮尔斯的符号学概述:皮尔斯符号学中的符号本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命题。它的意指过程就是符号活动的过程:符号不断发展变化,不断产生新符号;从感情符号到逻辑符号,从逻辑符号到理性符号,永无止境。符号活动的过程代表人类的认知过程。皮尔斯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他吧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付好解释的三元关系。符号形体: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

4、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 。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亦即意义。对三元关系的详细解释:符号现象的三个方面,即符号形体、对象、解释项,并不处在相同地位,而是分成三个级别符号形体是第一性的,客体对象的第二性,解释项是第三性的。 (客体对象决定符号形体,符号形体对顶解释项,而客体对象又通过符号形体中介间接决定解释项。 )相对于客体对象,符号形体是被动的;而相对于解释项,符号形体是主动的。换句话说,客体对象是符号的成因,解释项则是符号形体的意义。抽去客体对象,符号形体就失去了存在或成立的前提。在这一意义

5、上,符号形体不得不与所表达的对象对应,去迁就客体对象的规定。另一方面,符号形体决定解释项,而本身并不受解释项的左右。符号形体与客体对象关联时,符号形体是变量,而客体对象时常量。符号形体与解释项关联时,符号形体是常量,而解释项是变量。反过来讲,客体对象是符号形体适用的对象,而解释项是符号形体产生的结果,是符号形体的能力。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概述:关于语言符号,索氏认为它具有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一是符号的任意性,二是能指的线条性特征。符号的任意性原理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 和“所指” 构成的,“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 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符号的任意性就是说,所指与能指

6、的联系是任意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联系。例如, “姊妹” 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的能指的 S 一 6 一 r(soeur)这一串声音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关系,因为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语言间的差别和不同语言种类的存在都是最好的证明。正是在任意性这一点上,索氏指出,语言符号与象征不同,因为后者永远也不会是完全任意的。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 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 “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 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 原理

7、。能指的线条性特征关于语言符号的第二个重要特征,索氏是这样说的: “能指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间的特征: (a)它体现一个长度, (b)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 这个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语言的展开,无论是言说还是默语,总是在时间的维度中进行,而且还因为,只要我们用文字把它们表示出来,用书写符号的空间线条代替时间上的前后相继,这个特征马上就可以看到。鉴于所指与能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的天然关系,索氏在它们中间放上了横杠,用图式表示便是:所指,能指。从图式内部即语言符号内部来看,一方面,一方只是另一方的对立面,即它的价值体现在其与另一方的对立;另一方面,只有

8、两者的联结才能构成语言符号整体,从而使两者的价值同时都实现,索氏在所指,能指图式的两边用上下纵箭头来表示这种关系。而从语言系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每一个语言符号( 所指,能指) 与其它语言符号都是对立的,而且其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对立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系统内的各项要素,它们之间必然具有连带关系,索氏在所指,能指图式之间用左右横箭头来表示这种关系。由此可见,无论是所指,能指图式内部,还是所指,能指图式之间,都要服从一个奇特的原则( 索氏语),即对立原则。价值产生于对立,受对立原则支配。索氏指出,这一现象不仅在语言中存在,而且,语言之外任何价值似乎都要服从这一规律。 ”从这一意义上说,对立原则是

9、根本性的。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比:索绪尔符号学是两分法,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能指是一种概念,概念就是意义。而皮尔斯符号学是三分法,符号由 3 部分构成:代表物(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 )和解释(interpretation) 。两分法的过程是:能指和所指结合产生意义。而三分法的意指过程是:代表物指向对象,接受信息者做出解释,解释就是意义。另外这种解释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因此这种意指是动态的(dynamic) 。在二分法没有指称对象,因为能指和所指处于各自的系统中,指称对象已包括在符号系统中。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

10、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索绪尔语言符号学是以先验论哲学和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它研究的范围是语言符号,并进而应用到其他社会人文科学,它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结构性。皮尔斯符号学是以实用主义哲学(科学实证主义哲学)范畴论和逻辑学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泛符号学论,但是有自然科学倾向,它研究的范畴不限于语言而包括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意指作用,它突出的特点是研究符号活动,也就是研究作为生物的人的认知过程,从经验产生的感情到逻辑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索绪尔着眼于语言符号的研究,而皮尔斯则着眼于一般符号。 (后者的范围更加广泛)关联理论: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

11、on)逐渐把语言超符号关系的研究引入了认知的轨道。提出了“关联理论”。 并且提出了关联理论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们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关联理论的第二个原则(交际原则):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这两个原则突显了语境的重要性。 关联理论是由 Sperber 和 Wilson 在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 1995) 中提出。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给“认知科学打下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又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在关联条件下,Sper

12、ber 和 Wilson 把关联定义为“假设 P 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假设在特定语境中具有关联性,必须与这个语境有某种关联。他们认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在内容条件下,Sperber 和 Wilson 又在“内容条件”(content condition)上对关联性作了如下的定义:内容条件一:如果一个命题在一个语境假设中的语境效果大,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内容条件二:如果一个命题在一个语境假设中所需的处理努力小,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因此,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作的

13、努力是确定关联性的两个因素。(1) 语境效果与话语的关联性成正比关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2) 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是负面的因素,与关联性成反比关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 )关联性 Relevance= 推理努力 (processing effort)关联的程度(Degrees of Relevance):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关联依赖于语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所以关联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关联的强弱程度只能用一些粗略的判断加以比较和描述,而不能对之作绝对的量化分析。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或无关联的连续体(continuum),简略些说可分为最大关联(maximally relevant),强关联(very relevant),弱关联(weakly relevant)和完全不关联(irrelevan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