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7321191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I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21.4 空气污染分级 .21.5 工作原则 .2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32.组织机构和职责 42.1 应急处置指挥部 .42.2 应急处置工作组 .52.3 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 .113. 监测、报告与信息发布 .113.1 监测 .113.2 报告与信息发布 .124. 前期准备 .125. 预警和应急响应 .135.1 预警分级 .135.2 预警发布 .145.3 响应措施 .145.4 预警和响应级别调整 .236.应急培训与演练 24II

2、6.1 培训 .246.2 演练 .247.应急保障 247.1 人力资源保障 .247.2 监测与预警能力保障 .257.3 通信与信息保障 .257.4 资金保障 .267.5 交通运输保障 .267.6 科学技术保障 .267.7 物资保障 .278.监督检查 279.附则 2711.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市级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对重污染天气灾害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重污染天气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

3、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 号) ,环保部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2010113 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32 号) 、 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办2013106 号) 、 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 (环办函2013504 号) 、 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 (环办函20141461 号)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试行) (HJ633-2012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福

4、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闽政20141 号)、 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福建省重污染天2气应急预案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政办2014 74号) 、 泉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成区(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本预案指导全市各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1.4 空气污染分级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HJ633-2012) ,当 101AQI15

5、0 时,为轻度污染;当151AQI200 时,为中度污染;当 201AQI300 时,为重度污染;当 AQI300 时,为严重污染。1.5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大气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污染源的监控和应急管理,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加强区域统筹领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负责对本辖区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实3施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预警,

6、及时响应。加强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日常监测、预报和预警,及时准确把握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科学预警,做到及时、快速和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各自部门专业优势,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信息公开,建立社会应急动员机制,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意识。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本预案是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县(市、区)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反应机制共同组成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各成员单位要于 2018 年 6 月底前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反应机制、各县(市、区)制定重污

7、染天气应急预案时应与本预案建立衔接、联动的关系,并报送市环保局备案。当发生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时,受污染区域内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下同)应与市人民政府应急组织机构进行应急联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泉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图 1-1 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其它预案关系图2.组织机构和职责2.1 应急处置指挥部2.1.1 组成人员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指挥部,作为市政府处置本市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专项指挥和协调机构,分管环保工作的市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指挥泉州市

8、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对应的分管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和市气象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单位为: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泉州市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县(市、区)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反应机制5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为应急组织日常机构。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各相

9、关职能单位主要联络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应急值班室设在市环境监察支队 110 值班室。2.1.2 指挥部主要职责根据城市污染天气事态发展情况,决定启动预警程序,启动、终止应急响应;统一指挥城市重污染天气处置工作,研究确定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指导相关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重污染天气处置工作;向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批准有关信息的发布;协调解决处置中所需的人员、物资、器材装备和救援资金。2.1.3 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查、修订,指挥、调度、协调、督查、指导有关单位重污染天气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组织会议、传达应急处置指挥部工作部

10、署,收集汇总分析应急处置信息,向应急处置指挥部及成员单位通报工作情况;组织重污染天气会商以及监测、预警等信息发布和上报,提出应急处置措施,污染控制和防止事态扩大的建议;负责应急物资库的建设,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及补充;组织、指导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承6担应急处置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2 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下设 7 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分别为监测预警组、健康防护组、污染控制组、宣传报道组、气象干预组、后勤保障组及专家组。当发生城市重污染天气事件时,7 个应急处置工作组根据预案的分工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工作。7 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分别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

11、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构成。具体分工及职责如下:2.2.1 监测预警组由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监测工作方案,完善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网络,建立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和预测预报体系,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监测。市环境监测站负责本市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重污染天气提供监测数据信息。市气象台负责日常气象监测,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测预报提供气象信息。在发现有可能产生重污染天气时,市环保局应及时组织市气象局与有关专家进行会商,

12、向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提供监测、预测、预报数据信息;根据预警和应急应情况,跟7踪分析并预测预报空气质量变化并及时反馈信息。2.2.2 健康防护组由市卫计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市卫计委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救护等工作,指导本市广大群众实施健康防护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及时将相关应急措施通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组织落实本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实施健康防护,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以及停课等相关措施。 2.2.3 污染控制组工业污染应对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部门组成。市环保局日常负责监督检查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和工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

13、设施。市环保局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负责制定制定工业污染企业限产停产专项实施方案,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关停高污染燃煤工业锅炉等差别化应对措施,并监督实施。机动车污染应对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委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机动车限行专项实施方案,落实机动车限行、停驶等各项机动车污染应对措施。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查处上路行驶的冒黑烟车辆和无环保合格标志的车辆。市交通运输委配合相关单位对道路行驶的大型运输车辆污染大气情况进行监8督检查,保障公共交通运力。市行政执法局负责对未经核准从事建筑渣土运输、运输车辆滴漏行为的监管。扬尘污染应对组:由市

14、住建局牵头,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委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扬尘控制专项实施方案,落实工地围挡、停工,道路保洁等各项扬尘污染应对措施。市住建局、市行政执法局负责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的监督管理工作。市政公用事业局负责组织督促市政工程、城市绿化作业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市交通运输委负责制定停止或减少公路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交通室外施工作业的计划措施并监督执行。生活污染应对组:由市行政执法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等部门组成。市行政执法局负责对垃圾焚烧、流动摊点油烟污染行为的执法检查。市政公用事业局负责督促检查各环卫单位道路清扫保洁、洒水抑尘。市公安局负责指导监督各相关部门

15、落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措施。2.2.4 宣传报道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等部门组成。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媒体做好重污染天气相关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工作。市环保局负责将空气质量监测、污染趋势、应急处置等信息传给市委宣传部、泉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9息发布平台、市通信发展管理办、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等部门。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泉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等,向市民通告污染水平、公布污染严重区域、发布未来 48 小时气象信息等。市通信发展管理办负责协调通讯运营企业向公众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提醒公

16、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开展建议性减排措施的宣传。2.2.5 气象干预组市气象局负责指导相关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2.6 后勤保障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气象局、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部门组成。市环保局负责应急处置所需的监测车、监测仪器等物资的调配。市气象局负责重污染天气气象监测、预测装备等物资的调配。市卫计委负责重污染天气医疗救治力量的调配。市财政局负责本级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处置工作中的经费保障工作,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负责应急情况下的电力供应。2.2.7 专家组专家组由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聘请大气污染防治、气象、环境监测、卫生防护等有关方

17、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参10与预测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具体名单及联络方式见附件3。泉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监测预警组健康防护组污染控制组宣传报道组气象干预组后勤保障组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及有关专家由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委等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市气象局及相关部门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气象局、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部门专家组聘请大气污染防治、气象、环境监测、

18、卫生防护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112.3 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应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各县(市、区)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气象条件,按照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 (环办函20141461 号)要求,及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制定相关部门专项实施方案,建立本辖区大气污染源清单。当发生重污染天气事件时,相关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应与市应急组织机构实施应急联动,对上一级的通知及时作出响应。3. 监测、报告与信息发布3.1 监测3.1.1 目标和任务图 2-1 泉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图1

19、2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报告,建设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严格按照环保部发布实施的新标准要求开展 PM10、SO 2、NO 2、O 3、PM 2.5、CO 等6 种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发布实时监测浓度值和空气质量指数(AQI) 。3.1.2 会商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建立应急会商和交流机制,2 个或者 2 个以上的市辖区出现一天中度及以上污染,双方及时进行会商,联合开展污染趋势分析研判,及时向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报送应急信息。3.2 报告与信息发布预判重污染天气灾害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市政府、省环保厅,并通报市委宣传部,

20、同时通报相关市辖区。新闻媒体应正确引导舆论,防止负面信息影响。3.2.1 发布内容重污染天气灾害首要污染物、污染的范围、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险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及需采取的措施建议等。3.2.2 发布方式与渠道信息发布方式与渠道包括:(1)通过市委宣传部联系各相关主要媒体发布新闻通稿;(2)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3)市环保厅门户网站() ;13(4)市广播电台交通之声(FM904) ;(5)手机短信、微信等。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提供应急信息通稿。4. 前期准备预判 2 个或 2 个以上市辖区将持续 2 天或 2 天以上中度污染时,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发布前期准备信息,通

21、知相关市辖区人民政府采取前期准备措施。被通知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大气工业企业名单,针对未规范除尘、脱硫、脱硝的锅炉(窑炉)等重污染企业确定建议限产、停产名单,向名单中的企业提出限产或停产建议,同时做好应急准备。被通知的相关县(市、区)各相关部门按照环境保护“一岗双责 ”暂行规定和应急预案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采取相应措施:(1)加大对重点企业、燃煤锅炉、机动车和露天焚烧等的监管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2)督促施工工地增加洒水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3)强化道路保洁、清扫。(4)建议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确需外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2、5. 预警和应急响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重污染天气区域范围内的市辖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响14应工作。必要时,应急处置指挥部给予指导、协调和支援。应急处置工作组根据本预案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指导督促预警的市辖区落实各项应急措施。5.1 预警分级根据大气污染程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重污染天气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蓝色预警:预判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市辖区大气重度污染持续 1 天时,发布蓝色预警。黄色预警: 预判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市辖区大气重度污染持续 2 天,或大气严重污染持续 1 天时,发布黄色预警。橙色预警: 预

23、判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市辖区大气重度污染持续 2 天以上,或大气严重污染持续 2 天时,发布橙色预警。红色预警:预判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市辖区大气严重污染持续 2 天以上时,发布红色预警。5.2 预警发布蓝色和黄色预警,由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发布。橙色和红色预警,由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报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后发布。市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根据本辖区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当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发布预15警信息时,相关市辖区应根据市级预警级别及时调整本辖区预警级别,发布预警信息。当重污染天气突然发生,没有提前预警时,各县(市、区)应及时对空气质量和气象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发布预警信息。

24、5.3 响应措施响应分级统一采用“级、级、级、I 级” 的表述方式。发布蓝色预警时,启动级响应。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级响应。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级响应。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级响应。本预案响应措施仅在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发生重污染天气并符合相应预警级别时启动。其他县(市、区)响应措施由各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主要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强制性应对措施和建议性应对措施。强制性应对措施根据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编写的泉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分析报告预测结果拟定,措施的响应按照引起重污染天气事件的超标污染物来选取,当引起重污染16事件的污染物有多种时,同时采取各

25、种污染物对应的响应措施。5.3.1 级、级响应措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发布蓝色和黄色预警信息时,被预警的市辖区根据预警信息,按照本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定本区预警级别,采取包括以下措施在内的应急响应措施:(1)级响应措施健康防护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建议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留在室内,确需外出做好健康防护。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倡导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自觉采取污染减排措施。(2)级响应措施在执行级应急措施的基础上,健康防护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加强以下措施: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26、确需外出建议采取防护措施。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17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加大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建议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等施工作业。5.3.2 级响应措施发布橙色预警信息时,相关应急处置工作组立即执行以下应急响应措施: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及时调整本辖区预警级别,结合本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采取包括以下措施在内的应急响应措施;周边县(市、区)人民政府视情况进行应急响应,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具体措施包括:(1)健康防护措施健康防护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在大气污染区域发布健康防护警示:儿童、老年人和患

27、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确需外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确需外出建议采取防护措施。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暂停户外活动。18减少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活动时做好应急方案。卫生部门根据需要增设相关疾病门(急)诊,加强相关专业救治力量。(2)强制性应对措施SO2 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和趋势,确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企业名单,明确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全市范围内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暂停运行;加大 SO2重点大气污染

28、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SO2排放量。其他措施:生活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严禁中心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NOX 及 O3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和趋势,确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企业名单,明确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全市范围内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暂停运行;加大 NOX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NOX排放量。19机动车减排: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实施交通管制措施,非绿标的机动车全部停驶,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中心市区行驶;严格控制拉运散装物

29、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以及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入市辖区。其他措施:生活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严禁中心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PM10和 PM2.5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和趋势,确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企业名单,明确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全市范围内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暂停运行;加大 PM10和 PM2.5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PM10和 PM2.5排放量。机动车减排: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实施交通管制措施,非绿标的机动车全部

30、停驶,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中心市区行驶;严格控制拉运散装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以及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入中心市区。20防止扬尘措施:扬尘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建筑、道路、拆迁等施工单位停止工地室外作业(工艺要求、应急抢险工程或不产生扬尘的除外) ,工地采取围挡措施,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 100%覆盖,增加裸露场地洒水降尘频次(至少 3 次/日) 。列入应急停工名单的施工工地、物料堆场全部停止作业。加强主城区道路保洁工作等的执法检查,每天巡查率不低于 80%,洒水和机扫作业车辆出动率不低于 95%,每日清扫、洒水

31、3次以上。其他措施:生活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负责落实以下措施:严禁未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放不达标的餐饮单位营业,严禁明火烧烤;严禁中心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严禁露天直接焚烧秸秆、树叶、垃圾等生物质和废弃物。CO 减排措施机动车减排: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措施:实施交通管制措施,非绿标的机动车全部停驶,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中心市区行驶;严格控制拉运散装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以及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入中心市区。21(3)建议性应对措施政府引导、鼓励全市范围内 20 吨以下燃煤锅炉等暂停运行。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尽

32、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有机溶剂使用量大的企业优先使用低毒性、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辅材料。企业在每天 12 时到 16 时间进行炉膛清洁和烟尘清除工作。5.3.3 级响应措施发布红色预警信息时,在执行级应急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措施:(1)健康防护措施健康防护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受影响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级响应措施中的健康防护措施。(1)强制性应对措施SO 2 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及时确定限产、停产企业名单

33、。全市范围内 20 吨以下燃煤锅炉、陶瓷企22业(炉窑、干燥塔)暂停运行;加大 SO2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SO2排放量。NO X 及 O3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及时确定限产、停产企业名单。全市范围内 20 吨以下燃煤锅炉、陶瓷企业(炉窑、干燥塔)暂停运行;加大 NOX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NOX排放量。机动车减排: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在采取 II 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34、军队、警务、急救、抢险等应急车辆、民生保障车辆、公交车、出租车除外。PM 10和 PM2.5减排措施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及时确定限产、停产企业名单。全市范围内 20 吨以下燃煤锅炉、陶瓷企业(炉窑、干燥塔)暂停运行;加大 PM10和 PM2.5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 PM10和 PM2.5排放量。23机动车减排: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在采取 II 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军队、警务、急救、抢险等应急车辆、民生保障车辆、公交车、出

35、租车除外。防止扬尘措施:扬尘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被预警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负责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保洁工作等的执法检查。CO 减排措施机动车污染应对组负责督导,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在采取 II 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军队、警务、急救、抢险等应急车辆、民生保障车辆、公交车、出租车除外。(3)建议性应对措施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满足我市用电需求调度平衡的前提下,调停全市范围内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级以下燃煤发电机组(热电联供机组除供热负荷外不得有发电负荷) 。5.4 预警和响应级别调整5.

36、4.1 预警级别调整24监测预警组及时对空气质量和气象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提出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的建议。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报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后,及时发布预警变更或解除信息。5.4.2 响应级别调整应急响应期间,根据实时监测的 AQI 值的变化,并考虑气象条件趋势分析,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5.4.3 应急终止市级和被预警的市辖区环保部门、气象部门等密切关注大气污染发展趋势,加强监测,对空气质量和气象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当分析结果显示重污染天气相关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时,及时向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提出降低响应等级或终止响应的建议。应急处置指挥办公

37、室报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后,及时宣布终止响应。市直有关部门、各市辖区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终止应急行动,并完成应急处理情况的上报,继续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6.应急培训与演练6.1 培训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聘请有关管理人员和领域专家对25应急组织机构的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和业务培训,有针对性的培养组织协调、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有计划的开展相关应急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6.2 演练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定期组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预案进行综合演练,应急演练重点考察和培养各应急组织机构信息报送与发布、应急联动能

38、力,并对各种响应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模拟,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能力。7.应急保障7.1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能力,保证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迅速参与并完成各项应急响应工作。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监测和综合分析人员日常培训。相关应急单位和辖区内大气重污染企业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形成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应急体系,并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保证在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应急处置工作。7.2 监测与预警能力保障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要密切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26测预警体系,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完善会

39、商研判机制,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市气象局与市环境监测站要按照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的要求,配合应急监测工作。市气象局负责评估和分析污染气象预测、预警与预报,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市环境监测站按照相关监测标准,加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建立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平台,早日做到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预测预警。7.3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时期信息通畅,有必要时建立备用方案。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及各相关成员单位必须保持值班电话畅通,并安排人员值班,各相关人员必须 24 小时保持电话畅通,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确保应急时能够统一调动有关人员、物资

40、迅速到位。对各相关成员单位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联系人定期进行收集更新;更新后的信息要在 24 小时内向各部门传达,并更新预案相关附件。应急指挥人员、应急处置工作组,以及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见附件 2。7.4 资金保障应急保障资金由各成员单位及属地根据突发事件应急27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政府审批后执行。日常运作保障资金,包括应急监测网络建设,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观测、信息发布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及应急技术支持和应急演练等工作资金,按规定程序列入部门预算。该经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从而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7.5 交通运输保障各应急行动

41、前,应保证应急路线畅通,保证应急队伍及应急设备等及时到位,并保证足够的公共交通运力。应急救援车辆要由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时刻保持车况良好,统一调度,确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立即赶赴现场,完成应急救援任务。7.6 科学技术保障建立应急专家库,定期对应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使整个队伍应急技术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监测队伍技术力量,可提供有效正确的监测数据。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测队伍技术力量,为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7.7 物资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配备完善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加强对储备物资动态管理。8.监督检查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有关成员单位专项行动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