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引言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 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 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关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 展的教育模式,已 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有: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 类的生存和 发展面临 着困境。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
2、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 21 世 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两个条件: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 计算和问题解决; 要具备基本的知识 、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3、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知 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 谁就将有
3、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党中央提出了“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 观 逐步形成的过程。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现行课程所显示种种问题: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 繁、 难、偏
4、、旧” 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 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 成绩和甄别、 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5、各国的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目标6、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 构、内容,构建符合素 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 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 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 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 状,加 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6、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 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 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二章 课程结构引言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
7、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8、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1)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 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2)课程类型主要有:学科 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 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我国 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 在学校 课程中学科 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 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
8、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这表明了课程类型的单一性。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 挤占了其他学科的 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现任感与使命感。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 品德与生活、 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
9、、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 艺术(或音乐、美 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 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 践活动。在 义务教育阶段的 语文、 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 村中学深化 “农科教相 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 教育及其他技术
10、培训获得“ 双证” 的做法。10、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拽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在实 践层面上应落实在: 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承认每 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 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要承 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
11、、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1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基于 “整体”和“一贯” 而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如以下表 1、表 2。表 1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 级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史、地理)品德与生活科学 科学(或选用生物、物理、 化学)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体
12、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门类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表 2 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年级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九年课时总计(比例)品德与生活品 德与 生活品 德与 社会品 德与 社会品 德与 社会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7%9%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3%4%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7%9%课程门类语文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数学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体育体育
13、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体 育与 健康体 育与 健康体 育与 健康10%11%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综合实践活动 6%8%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0%12%周总课时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第二节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2、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的变化发展(分科课程的优点、缺点和特点):(1)优点: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体 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 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
14、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 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2)分科课程的缺点: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 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3)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 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 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
15、问题?综合课程有:品德与生活 (12 年级); 品德与社会 (36 年级);科学(年级); 历史与社会 (年级);科学 (年级);艺术(年级); 体育与健康 (年级)。注意的 问题:知识的琐碎化问题;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管理的问题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1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动用的课程开矿。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具有如下特性: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1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 术教育; 还包括大
16、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 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 动等等。16、实施综合实践须遵循哪些原则: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恰当 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 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 的关系;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以融合的方式 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 领域; 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二者的关系如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
17、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获得结论的 过程。作 为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 “研究性学习 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 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 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学习活动。 ”这两者的关系是,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
18、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对学生独特经验的尊重,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18、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科技类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就面向全体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
19、生活。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要在课堂里 进行, “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 不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应该是弹性课时制。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要有专人来教。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 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用考试 来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 评价体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1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 实践活动,以 获得直接经
20、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2)其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 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 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 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 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3)其主要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主要有服务社区;走进社会; 珍惜环境; 关爱他人;善待自己。20、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 习为 主要特征的国
21、家指定性学习领域。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 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 标体系; 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确立了旨在促 进 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2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第四节 “绿色证书”22、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 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做到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
22、村学校学生的巩固率和毕业率;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 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把农业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形成农村基础 教育新的模式。基本原 则 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 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 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第三章 新课程标准引言 课程
23、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础教育各 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3、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 、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 议和评价建议。可 见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 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
24、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 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24、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关系是: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
25、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 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 创造、再 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2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所 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度较深,缺乏 弹性和选择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 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课程目 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
26、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 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26、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 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
27、织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 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老师、教材编 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 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课 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课程 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27、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2000 年初项目申报到 2001 年 7月 17 个学科的 18 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28、本年度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种类。29、各课程标准是如何描述课程目标的。30、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努力将素 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
28、部分;突破学科中心; 改善学习 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为课程的实 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1、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框架上有什么区别和突破?略第四章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引言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意义32、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 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 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
29、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主要任务是: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 习方式的转变; 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第二节 教学观与学生观33、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 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 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 “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30、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 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 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 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 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34、教学是教师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 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
31、程中都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师生之间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当中, “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 被教,学生在教的同 时 ,也同 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35、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
32、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36、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 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 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重认知 轻情感; 重教书轻育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7、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切
3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学生是 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 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 师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主体。38、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
34、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 权利, 加强师德建 设,纯化师生关系;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3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 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35、(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 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 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4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 赞赏。教师必须 尊重以下六种学生:a.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b.尊重学业成绩不良学生,c.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d.尊重有过错的学生,e.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f. 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a.不体罚 学生,b.不辱骂学生, c.不大声训斥学生,d
36、.不冷落学生, e.不羞辱、嘲笑学生,f.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a.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 趣、 爱好、专长, b.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度其微的成绩, c.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 出来的善意,d.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 导。教怎样促进学呢?帮助: a.帮助学生检视 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b.帮助学生寻 找、搜集和利用学 习资源, c.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d.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
37、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e.帮助学生营 造和维持学 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f.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g.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是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
38、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团结互助,这 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2)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第四节 学习方式41、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
39、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 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 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 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已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 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 性、独立性 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 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 实 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度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 识变成仅仅是
40、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发迹这种状 态,把学 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 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4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其基本特征有主 动性、独
41、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第五节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4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1)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以“章” 为本,形式主 义泛滥; 以“权”为本, 权力至上。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的考评制度。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44、为什么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
42、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 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传统教学工具有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有录音机、幻灯片、放映机;以个人电脑 、网 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 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第五章 新课程评价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 导“ 立足过程,促 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
43、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45、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 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 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 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 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6、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内容 -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 视了
44、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 新评价思想的、 质性的评 价手段与方法; 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对课
45、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考试的改革重点。4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有哪些?(1)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 进发展;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 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 评价发展的趋;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 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 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
46、、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 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 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变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2)为此,我 们建议,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组织有关人员,讨
47、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 ,也可将题目分解以后再进行讨论。对照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再分析讨论的结果; 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 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进行阶段性 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 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实施。 (3)此外,在 课程评价改革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 总结经验与教 训; 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有效选择 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
48、改革工作。第二节 学生评价48、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学习目标外,还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 个性与情感;(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的评价方法,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些资料通常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标准化考试、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 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等,同 样强调量化与质性评价方法的结合;(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 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通常,改进计划中注意将学生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发展不足的领域迁移,以促进其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