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篇 用现代科学剖析传统“气功”卢忠仁正如中医学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一样,中国传统的养生思想及其功法,尽管在西方实验科学连连淘汰不少经验性的东西之下,他们却是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且还不断地取得突出的成绩。第一章 思索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历史了解历史,要看一个事物的发生是在什么样的原初状态上,又加上什么媒介性的东西,才“从无到有”的。医家描述上古中国传统的养生功法今天称作“气功”,据成书于秦汉之间的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开篇讨论养生问题时提到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以上见素问.上古天真
2、论第一篇目。话不在多,篇中所载,虽仅短短几句,可是已经清楚地描述出:养生的结果长寿。(“春秋皆度百岁”“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两句自然是一种修饰语词)。养生的功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黄帝内经据今人的研究,所论是不信鬼神,辨病析因和遵循当时所认识的自然规律的。篇中说到:养生有素的人(即“真人”),除了功法操作上如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些都可以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人体顺应天地冷暖和地理环境的干湿等)和今天“气功”进行的呼吸运动,站立功法来想象以外,对于篇中提出的人能做到长寿的情形,标志在于“动作不衰”、“肌肉若一”而已,可以说,黄帝内
3、经的内容特征,是充满了养生学术思想的,所论并开巫幻怪诞,就是今天的中医学家,“气功”学家以及武术名家,仍然对之视为理论之经典。中医学内经所描述的上古人的养生,从该篇成书的年代上推,至少要相隔千年以上,更早年代的人们如何养生,文献就很少了,至多不过是一些零星的嘘气、嘿声、伸张肢体、活动关节等萌芽状态的记载,不过,给我们留下了可追踪的痕迹。道家主流,医家相辅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 770-前 247 年),儒、道各均有有关养生、养形方面的论述,有代表性的如:道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专气至柔,能婴儿乎”。 把这些文字往养生上联系,也可以引申到调节呼吸要做到气息绵绵不要气喘吁吁,把
4、气息抟抟的极其柔和象胎儿在母体中一样,今天的“气功”要求把呼吸调导匀,细,柔,长,和道德经的这些话是不无因袭的。儒家孟轲的孟子.公孙丑篇中的一段孟子与公孙丑的问答有:“我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则,以直养而无害,同塞与天地之间。” 孟子所言本义,是想说他要养成刚强的意气勇往直前可充天地的意思,后来养生家往往引以为证,这里是有误差的和今天有的武术研究追溯历史,把诗经.小雅.巧言中的“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拳”、“勇”本指权力坚强)和今天的拳术套路联系起来相类似。战国的道家庄周在他的庄子.刻意篇中有:“吹 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篇
5、中在描述养生方法和目的时,用了今天“气功”界仍在沿用的“呼吸”、“吐纳”、“导引”、“养形”等语词,看来在庄周那个年代,养生功法及其命名,已是较通行的了。关于当时养生功法操作更加具体深入的资料,解放后出土文物中的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铭文有:“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在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彩绘“导引图”四十余幅,图中绘有引体伸臂,攀援足蹬等仿生动作。汉末的后汉书.华佗传载有:“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吾有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6、变以除疾,兼利手足。”由战国到汉末,前后 700 年的时间,中国的养生行气导引之术,已由原初萌芽状态的伸张肢体,嘘气嘿声,经过“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其中除了行气操作深入人体脏腑内部已在起着内在生理条件作用之外,再加上大量的“熊经”、“鸟伸”、“鸱顾”、“攀登(脊椎动物的)”、“虎步”、“鹿膝”、“猿取”等等呼吸形式的,引动肢体的外部条件因素,又媒介到人体动作行为的运动变化上去,已在说明中国传统的养生功法,自有记载的年代“上古之人”(实际所述只能源于老、庄等人的道家思想),直到汉末,二千年的时间,明显可见是走的一条仿生学的途径。丹道的深入在中国养生功法的历史进程中,值得引人深思的是东汉魏伯阳周
7、易参同契的出现。黄帝内经迨至东汉,全书已成,内容的一半是讨论“摄生”“阴阳”“五脏”“脉学”和“经络”五个部分。 当时的养生家多是既通道家方士之学,又通上述“内经”的各个内容。魏伯阳其人,学识渊博,贯通百家,尤为精通易经,黄老道家之学和方士炼丹炉火之术。 魏氏本人融会各家,亲身实践,终于写出了人体自身修炼内丹的周易参同契(意为所论与易经、黄老、丹道同功),被后世誉为“万古丹经之王”。值得深思的是,魏伯了何以在其著述里将人体自身的修炼程序写得如此地透彻呢? 按秦汉以来的养生功法,通过呼吸、吐纳、导引肢体、活动关节,模仿某些动物的呼吸形式和功能动作,即是行气玉佩铭所说的那样深入细致:但是,这里有一
8、个功法上的要害是没有被揭示的,即周易参同契开篇之首提出的“坎离匡廓,运毂正轴”,也即宋代继承和阐发周易参同契的张伯端在悟真篇提出的“中央正位产玄珠”(意指火候对了正是“中央正位”之时)。正是由于功法上的“中央正位”和“运毂正轴”,才使得魏伯阳辨识出自身内部运行的情景(本书将在下面第三章中揭出此迷)。魏伯阳之后,东晋的医家,道家,神仙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中继周易参同契进一步提出了在人体“中央正位”上有三个地方可以产“玄珠”,据此后来又有了三个“丹田”之说。融合至今隋唐以后直到晚清,养生家特别是医家,曾总结、整理、介绍多种的操作功法。 同时,由于佛教的兴盛,其修持功法以静坐“入静”、“止观”(
9、类似道家的“意守”)为主,和医家、道家的养心、守神、存想很为接近;加之宋代兴起的理学,主张“以天理制服人欲”,这又和化道修养上的“清心寡欲”相合。 因而,这中间的养生名著,多所融合各家之说,也就很难分出究属何家所言了。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养生功法脱出段、道、佛学的窠臼,它保留着中医学的养生生理学术,作为一种经验的、行之有效的医疗健身方法,以逐渐形成的“气功”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迄今的共识自从五十年代北戴河干部疗养院刘贵珍推出气功疗法实践后,以其功法疗效为西法所不及,因而由此逐渐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此后,通过相继建立“气功”疗养院、组织“气功”科学研究会、培训新的“气功”教师以及召开全国性的应用
10、和研究汇报会等各项活动,对于中国传统的养生功法通称“气功”的性质,共识为:(一)“气功”是以中医经络、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意识进行自我调节的身心锻炼方法;(二)“气功”的锻炼过程, 是通过心理活动和意识控制,调节呼吸(或兼作肢体运动)以改善自身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健身、防病、治疗、增智、延年的目的;(三)“气功”锻炼的操作重点是:(1)调心宁静心理,清除杂念,培养“真气”(由所谓人身元气与水谷之精和氧结合而成);(2)调息意识调节呼吸,运化“精气”;(3)调身放松肢体,协同调心、调息。第二章“气功”操作是一个仿生学过程活体的任何功法操作对于参与的各个组织的形态总是可以描述的。呼吸的
11、形式已在转换一般而论,“气功”的动功和静功基本是等效的。不过,有一个前提,意念引发的“真气”,在静功里,要“运行周天(上体、下体)”;在动功上,则是需要通行肢体,否则动功等同于广播体操,而广播体操是没有“气功”效应的。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现在分析静态的“真气运行”的操作情况(坐式、站式都是一样的)。练功开始,通常是精神安静下来,端正姿势,肢体放松(通称“调身”),运用意识调整呼吸,使之柔、长、匀、细,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理论上讲,待到杂念排除之后,“真意”便可出现,在“真意”的运转下,可使从外界吸入的有用之气、饮食所生之“精气”连同人体固有的“元气”共同合成高效能的“真气”,以“真气”来说,以“真
12、气”运行周身,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姑不论“真气”究竟为何物因为“气功”的良好效应尚可进一步研究。在这里我们先要分析一下“真气”,或者是别的什么,究竟是采取什么方式或依靠什么条件引发出来的,因为等待是不可能等来的!“气功”操作:通过“调身”,保持上体正直,端坐放松,通过“调息”,保持呼吸柔、长、匀、细,减弱前胸起伏;通过“调心”(心理镇定和“气”向下沉)保持呼气时前胸下降和吸气时后背略有上升,我们又就上述的上体正直、减弱前胸起伏、吸气后背上升,呼气前胸下降这几个并不显著的变动,从解剖形态上对比一下常人的呼吸形式。人体解剖学告诉我们,人体脊柱从侧面观,呈现四个生理弯曲,即颈弯和腰弯(前凸)、胸弯和
13、骶弯(后凸)。 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人类种族遗传,因直立操作由头和上体重力下压形成的。 “气功”传统功法讲上体正直,正像初生婴儿脊柱形态相似。我们可以观察婴儿的呼吸,特别是睡眠的时候,脊柱在蠕动着进行引送胸廓张收的运动,这是肉眼可见、双手触得的;再观察一下幼年脊椎动物,如小猫、小猴、小虎、小熊,它们的呼吸形式和婴儿都是同一类型的。 “气功”呼吸要求柔、长、匀、细,限制前胸起伏,迫使脊柱再行起动因成年仅做支撑而减退的引送胸廓功能;尽管一般”气功“练者做得不够,但在呼吸时脊柱形成的两个前凸和两个后凸有所反向的运动,这就已经进入机能仿生过程了。如此看来,正常人体是没有这样呼吸的。 确是没有,也正是因为常
14、人没有,所以“气功”才能生效。 翻阅古籍,最早描述“气功”的庄子说“吹 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所言的“熊经鸟申”,尽管没有指明是用在“吹 呼吸”上,还是用在导引动作上,但后来对“熊经鸟申”的注释,解为“熊挂树如自经(自缢,类似今天的垂悬),鸟长鸣而登足”,鸟的长鸣是呼气发声的,而熊的挂树虽不发声,但长时间垂悬时的呼吸,脊柱总是弓形,这里关于呼吸问题的信息量已是足够的了,看来,人类第一次转换呼吸运动机制引发了莫大的潜能,中国的养生呼吸运动是首开其端的!脏腑重建生物“内稳定”模型上面节中所述的脊柱引送呼吸形式,在脊柱主力牵动下和胸廓三维六个方向的涨缩运动下,特异于常人呼吸
15、之处为:(一)心脏避免了随肺脏的呼吸活动上下起伏不定的“无有宁日”,特别是强运动量下肺部大起大伏对心脏的折腾只有避免了这样的“遭遇”,才能使心脏人类的生命源在安定的多的环境中长期、稳定、健康地工作;(二)肺脏不只是前面的扩张(虽有上下和左右的变动,由于仅只肋骨作用,因而都是极其有限的),在脊柱人体最大的动力源引送之下,肺的扩张不仅是全方位,而且弹性的发挥也是巨大的,因而呼吸时看来动向不大(因为全动相似不动),它的摄氧功能则是无比的;(三)膈肌于呼气时留有下压余力,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所谓“打通任脉”,一方面又对膈下脏器给予有用的压力;根据人的呼吸再行调动脊柱已经减退的功能这一契机,笔者结合人的身体
16、素质提高的趋向,参考传统养生法的仿生信息,经过指导二、三代若干人的实践验证,“气功”呼吸的完善运动形式应为:(一)上体调整到相似六个月婴儿坐势的脊柱形态,吸气时,荐椎以上各部脊椎同时向上引伸,颈椎的前凸和胸椎的后凸,同时进行反方向调节,整个脊柱竖直微有弓形两胛左右外开,肋骨换上提为左右外展,膈肌下降;(二)呼气时脊柱返还原位,胸骨和前胸肋骨下降,膈肌留有下降余力;(三)一吸一呼,整个脊柱是一引(上引)一送(下送,因颈、腰椎返还原位略有向前的趋势,整个胸廓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的一张一缩,因而,虽然看不出像一般做深呼吸运动时胸部那样的大起大伏,可是,主动部位变换了,扩展范围全面了,比起
17、常人呼吸仅仅是肋骨和膈肌的升降而脊柱仅仅保持对上体和头的支撑,新的呼吸形式的功有意义将是难以估量的了。膈下脏器肝、胃、肾、肠等部,在常人呼吸时仅是局部的蠕动摩压,在脊柱引送呼吸下,同样得到三维六向的张缩运动,特别是对于肾脏,由于腰椎有反向后天形成的生理弯曲的牵引运动,更能得到有利的功能促进。上列各项可以表明,人体内脏所有器官,在脊柱引送呼吸形式下,它们的运动是多维的、全方位的和张缩同步的。关于脊柱引送呼吸这一运动形式,其对调节人体机能和调动人体潜能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中医藏象学说的独到之处。中医内经所谓“藏象”的涵义,唐人王冰作了一个很恰当的注释:“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 就是说
18、,可以通过中医专用的“望、闻、问、切”的诊断,分析人体外部表现推断人体内部脏腑的机能状况。 所谓藏象的“藏”,一指脏腑,一指潜藏之意。例如,患病者肝旺,则清肺以平,因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以这个道理来指导医疗。再如患者肺虚久咳,并伴有食减便溏等脾弱藏象,医者则以健脾药物论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于是起了滋养作用。中医藏象学说所蕴含的五脏六腑以及气血精液各个系统内外表里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整体联系网络关系,极其相似于现似控制论所建立的“内稳定器模型”。著名控制论专家艾什比在大脑设计一书中描述了“内稳定器”特点:它可以用来摸拟那些结构复杂而又能自动保持稳定的系
19、统,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互有反馈联系,如果系统中某一部分对平衡态有所偏移,则其它子系统可以作用它回到平衡态;如果这个偏移过大,那就影响到其它一个或几个子系统也要偏移平衡正如人体发生了病变和常人呼吸时的心脏(四)位置不能稳定;如要系统只有一个稳定态,由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也会达到稳定态。正是由于中医的藏象学说如此地相似于现代控制论才建立不久的“内稳定器模型”理论,所以被中外学者誉为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看到中医的藏象学说的重大意义,回过头来再看上述的脊柱引送呼吸和常人的呼吸,对比之下,可以理解整个人体内的各个脏器,其中的一个如要得到稳定,其它各个脏器也相继地处于稳态,这是就心脏在呼吸
20、时的稳定而言;就脊柱而论,引送运动首先由原来的单一支撑调动起来它的主动运动,进而带动起来整个胸廓连同膈下脏器同步进行全方位的张缩运动;就各个脏器而言,一变常人呼吸时的此强彼弱、彼动此停的偏移不定,在以脊柱为主轴的骨骼系统的均衡蠕动下,或在心脏稳定的情况下,都能得到高度有序的平衡调节。 由此可见,养生的呼吸运动通过引送形式建立起来的内脏各个关系,正是一个人体“内稳定器模型”。如果说,中医学是通过药物和其它医疗方式来调节人体脏腑,恢复平衡,实现康复,本文所揭示的养生方法则是通过练功建立人体“内稳定器模型”来组织机体进入最佳状态,实现自我平衡,体现健体、医疗、长寿的效能。第三章“气功态”是人体自身生
21、理、力学自然平衡下的功能态所有大脑活动的外部表现,归根结底只是一种现象就是肌肉的动作。 谢切诺夫就像唾液腺那样的生理关系,在复杂性上,与骨骼肌的生理活动还相差很远。巴甫洛夫“入静”是有控制运动的结果在第二章第二节段中,我们探讨了在人体脊柱引送呼吸的形式下,不仅仅是膈上脏器的移动趋向稳定,相应地作用于膈下脏器移动也一一趋向稳定。需要提醒的是,人体转换呼吸形式,仅只心理安定、胸腹宽松、上体正直、气息绵绵是不行的。 因为意识首先作用到的是升降肋骨的肋间肌肉动作,当要求呼吸做到柔、长、匀、细,胸部的起伏就要受到限制,造成气吁不舒,这时势必伸张脊柱以便空气纳入;即使脊柱伸张得不那样笔直,其中包括的反向调
22、节颈腰部的两个前凸和胸骶部的两个后凸以及脊柱整体伸起等等,所有这一切,现代生理学早已定论,它们都是肌肉动作完成的。当调整呼吸感到上体平直放松、心理安定和气息柔和的时候,其中的肌肉工作是相当复杂的。诸如,提肋肌的控制、降肋肌和有关腹肌的起动、脊柱颈、腰、胸、骶后天形成的两个前凸和两个后凸反向引伸时的各肌肉群的起动、整个脊柱在调直后再向后上方牵引和回收向前下方推送时有关腹背椎侧深浅各层肌群的统一协同动作以及在这一特定形式下各肌群的牵张持续(正确的身体放松是各肌群天然长度展开下的放松)和各肌群在牵张持续下的再放松(这是动作机制的要害所在,容另作专题讨论)等等,仅就这些,经过整个胸廓三维六个方向张缩同
23、步的呼吸运动直到由显入微看来臻于“气息绵绵”的境界,所有这一切,都是系列的“控制起动牵张放松”运动。由此可见,“入静”的实质,是一种有控制运动的结果!恰如恩格斯早就说过的那样:“出现静止和平衡,这是有限制的运动结果。”(见反杜林论)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正是这样复杂细密的肌肉运动,引发出“气功” 上所谓“入静”状态下的寒、热、轻、重、胀、麻等等生理效应,只是传统上一向不问肌肉变化的事情,甚至鄙视谈论肌肉问题,因而一直未被提上议程。比如,当脊柱椎侧肌群在竖直脊柱动作上做到对颈、腰、胸、鹘各部的牵张均匀,并在牵张持续下再次的放松,这时,各部肌肉在牵张的均匀持续下便产生了明显的热感。于是,练者通过肌肤
24、可以感到有热流的生理效应。再如,当脊柱椎侧深层肌肉在脊柱引送运动上动作均匀并在牵张持续下能够放松,而背部浅层肌内牵张不全(背部舒展或竖直不够)瞬间复返常人背肌状态,这时深层肌肉产热瞬间不能向外层肌肉传递,就如常人有内热发散不出相像,于是练者便有寒冷的生理效应。另如,当上体腹背两面或臂腿的屈伸两侧的某部肌群放松透彻,练者则有沉重的生理效应;如果是牵张持续信号较强,则练者还会有轻浮的生理效应。此外,一些身体上的胀、麻、空、压等等生理效应,总是以肌肉牵张持续条件下的再放松为转移的。(更内在的方面则是所谓“气血”运行了)大、小“周天”和“丹田”的出现从“气功”操作的“调身”“调心”“调息”开始直到“入
25、静”,通过本书上面几个节段的提示和肌、骨、脏器、呼吸形式诸形态上的描述,昭然可见这里是一系列的人体内力(肌肉韧带张力)和外力(人体重力)的平衡调节问题,大体地列举下来,如:(一)脊柱竖直下对后天形成的两个前凸、两个后凸的弯曲的反向平衡调节均衡了颈椎对头、胸椎、对胸廓连同脏器和头、腰椎对以上各部的承重负担;(二)脊柱引送呼吸运动的变自身原来仅做支撑为有引送运动的活动调节,在限制肋骨升降活动共同承担头的重力(对比脊柱极其轻微,肋骨余力向四周扩展)下,引发脊柱潜在的如婴儿或脊柱动物具有的运动功能;(三)胸廓全方位的张缩协同一致运动的动态的统一平衡调节和由此连带的所有脏器的内在均衡等等。通过各个肌肉、
26、各个肌群的“控制起动牵张放松”运动,使骨骼的放置稳定(双胛外开减轻脊柱重力负担、肩锁下降、盆骨正位、腿骨舒放等),内脏均匀变形(如心脏避免了常人的起伏不定),促使腹腔内脏向张缩转化,这些都是由意识直接指令肌肉进行自身的动作机制变换,再由肌肉动作作用于骨骼和进行呼吸运动形式的变换而后控制内脏的稳态达成的。“控制起动牵张放松”,在肌肉、肌群的形态特征上,是牵张持续下的再放松复作屈伸运动;骨骼框架的特征是正直和稳定;呼吸和内脏的形式特征是三维六向的张缩一致性,除意识活动形式外,上述的这些人体可控的“四大要素”,可以说,在调动人体潜能、体现人体特殊的的功能上,都是取得了确定的形态的。所谓人体科学的研究
27、,抛开实体形态一下子陷入机能,将会纠缠不清的。以上,“四大要素”的平衡调节,首先起动的还是意识对肌肉的指令,这也是现代生理学早已定论的。 意识的活动有无特征呢?实际上是有的,但自古以来对这个重要问题没有认识清楚,因而不少的“气功”练者事倍功半,甚至往往以假象取代,最后导致“走火入魔”。至于意识活动,完整的过程是利用人体外在的并且是须臾不离的第一位的环境因素地心引力,作为人体内在各个系统各个要素是否调节均衡的客观信息,以此作为量度来检验功法的进境。 如“气功态”中所发生的气流感、沉坠感、附贴感等等,这些都是身体某些部位放弃抗引力的结果;如果呼吸运动是由骶而腰而背而颈而头和推送运动是由头而颈而胸而
28、腹而骶的相继循行,则练者会感到这是一个“小周天”,这也是脊柱椎侧肌肉相继起动下放弃抗引力结果(所谓“大周天”是指连同四肢,传统上并无准确路线,只是感觉如“气”通畅而已);如果脊柱的引送运动是同时性的三维六向张缩同步,当运动由显入微时,练者则会感到腹中如有一或大或小类似点状之物,由于古人不知这是人体上的一个几何点,是人体力学上的总重心在人体内外力高度平衡条件下通过感觉系统上升到意识中来,因而他们因袭道教烧炼药物炉火之学,把这个人体力学上的几何点称作“丹田”由于人体坐位、立位时脊柱竖直的程度不同或人的身体上下体积的不同,所以古人对“丹田”的位置说法略有出入,至于传统所谓的“中丹田”和“上丹田”,正
29、是人体力学的头的重心和上体重心。三个“丹田”的部位如此的与力学重心吻合,问题就昭然若揭了意识输出指令后接收地心引力作用于人体的信号获得“丹田”的信息,这一过程的形式特征,笔者定名为“引力反馈”的特征。当练功者意识上获得“丹田”信息后,在上体因呼吸运动的产热集中下行,并在“周天呼吸”由显入微的热练下,意识对人体总重心的重力作用感觉愈来愈加明显、热量愈来愈加向这里集中,甚至在“丹田”与会阴之间还产生了直径不过一寸长,三、五寸如自身生成的立柱般的强大的磁力感应,此时会阴出现跳动,而后又有一小束如蒸气般的气流循脊柱上行,复由头顶如细雨沐浴头盖,再经口、咽集中为细流经胸腹下降,这就是所谓“炼精化气”。
30、不过,这个情景必须是在人体生理、力学自然平衡条件下才能出现的;微观的探测研究,必须通过人体科学的机制的第一层次,再进入“炼精化气”的第二层次的潜能研究,所得才能可以解释的!不过,上述所论,系就传统功法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而言,若为达到强身、祛病、健康、长寿目的,呼吸机制的转换,已能解决许多问题,至于容易被误导的“周天”、“丹”,倒是不须刻意追求的。最后,笔者感到,对于“气功”的研究,首先要确定的是人体各个组织在功法操作下的形态特征,因为只有在这个形态上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关于“气功”操作上的人体内力和外力的两个平衡调节,本质上是属于人体自身的、生理的、力学的自然平衡问题。 在有关这一领域方面,近些年国外只有日本学于八十年代中期,以他发明的磁谷疗法力学疗法一书自费印制了两万册赠给我人民。这一疗法就是从患者身上找出人体某部已形成的自身承重不均而引起的病因,采用“矫形正位”返还平衡的方法治疗。该疗法经过三十年上百万病例验证认为:“就人类而方,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是处于力学平衡的自然状态。”(见该著“卷头语”)可见,中国的养生功法“气功”开辟了人体自身生理、力学自然平衡这一人类再加完善自身素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