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社会动机概述 主要的社会动机 社交情绪,社会动机概念,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激发个体社会行为 2.指向功能 :使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调节功能 :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
2、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这种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简单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难度大的任务,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 讨论:紧张、怯场,动机强度、任务难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主要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利动机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亲合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
3、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亲合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如婴儿的哭和笑。,亲合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比 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 2、获取信息: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高兴时与他人一起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一起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亲合在某些情况下,可使个体避免窘境。,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外界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抗日) 2、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非典);焦虑情绪降低亲合动机。(
4、高焦虑者亲合倾向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 ) 3、出生顺序:亲合倾向随出生顺序递减,成就动机,定义: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 2.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它与个体的
5、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会较高。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影响成就动机强度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很有把握的事情,风险小,对个体缺乏挑战性;无获胜机会的事情,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需要。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其
6、成就动机就越强。 力求成功的动机(50%),避免失败的动机(简单或者复杂),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过度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高成就动机的社会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观点1,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功
7、,他们追求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观点2,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动机个体的特点是:他们寻求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不太在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高成就动机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观点3,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差不多相等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
8、非常低的工作,这种工作具有偶然性,无法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他们也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工作,因为这种轻而易举的成功对于他们不具有挑战性。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奋斗目标。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愿意接受具有难度的挑战性任务 非常想知道自己的活动成果 喜欢考虑新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对决定高度负责任 喜欢选择有能力的人合作,权力动机1,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权力动机
9、2,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是不一样的。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场合或情境。 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就,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动机的人那样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者让成就与自己已经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权力动机分类,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 前者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 后者则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1、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控制水平越高,个体的优势
10、越大,而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会使个体具有安全感,能让他们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2、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无能会让人处于不利地位,会引起自卑感,自卑感又会促使个体设法去获得补偿,而对补偿的诉求往往走向偏执,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出生很卑微的人,比较自卑的人,在获得机会后,疯狂地追求权力、地位和影响力),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1、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对该行为的评价 2、广义的侵
11、犯行为:反社会的侵犯、亲社会的侵犯(警察逮捕罪犯)、被认可的侵犯(父母管教孩子),侵犯的原因-本能论,弗洛伊德的解释,1、性本能: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2、生本能与死本能: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来。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身心健康。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像体育比赛等,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侵犯的原因-本能论,洛伦茨的解释,他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其生存意义很重要
12、。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生存和发展,使物种能代代相传。 他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事件发生的机会,人口爆炸增大战争的危险性。,侵犯的原因:挫折侵犯学说,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J.Dollard,1939)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侵犯的原因:挫折侵犯学说,挫折侵犯学说的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与目标受阻强度正
13、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成线性关系。 3、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可能性越小;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可能性大。,挫折侵犯学说的修改,伯克伦茨: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米勒: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不一定引起侵犯(如退缩),挫折侵犯理论模型,侵犯的原因:社会学习论的解释,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与模仿(电视暴力) 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
14、、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归因。,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心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响人们侵犯的可能性(侵犯性)。 2.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侵犯的影响因素,3.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4.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5.大众传媒的影响电影电视、
15、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利他行为,定义: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性质: 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比助人行为的层次更高,因为这
16、种行为不求回报。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利他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人类道德有两个普遍准则即交互性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恶劣环境减少利他行为 2、社会环境:他人在场,利他行为少;情境不明确,利他行为少 3、时间压力:时间紧张,利他行为少 4、利他对象特点:相似对象与未伤害利他者,引发利他行为多,影响利他行为的因
17、素,利他者心理特征: 1、心情愉快,对他人有积极看法,增加利他性 2、内疚情绪,增加利他性以补偿 3、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成正相关。 利他技能: 利他技能影响利他行为(游泳),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嫉妒,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
18、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1、具有针对性 :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2、具有持续性: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3、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4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羞耻,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
19、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态度,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 态。 2、对象
20、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ABC理论),1、认知成分(COGNITION)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AFFECTION)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一般地,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态度
21、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 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个体的态度取决于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1、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
22、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2、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 :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2.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于选择自我防御的态度,以利于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确立。 3.价值表现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认知功能 :通过态度对认识客体赋予意义,已形成态度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态度的属性,1.方向:即态度指向。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
23、: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主动趋同于对象。此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
24、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C.Hovland,1959)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如下图所示: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 情境| | | |可信 差 信念 警告| | | |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态度转变四饿因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收者,情景,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1.、传递者的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 2、
25、传递者的立场:自我服务动机、自我牺牲动机 3、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 :传递者的威信较高,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传递者威信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
26、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4.信息提供的方式、渠道: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谁也不能相信);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个体的心理倾向:
27、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情境,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 :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
28、,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态度转变理论,1、平衡理论 2、认知失调论 3、社会交换论,海德的平衡理论,1、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2、态度系统中存在情感因素和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不平衡,则向平衡转换。 3、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的 P-0-X 模式图,P-0-X 模式说明,1、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代表个体(P)、他人(O)以及另一个对象(X)。X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分别以“+”、“-
29、”号表示。 2、如果三种关系从各个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态度转变的压力也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时的压力。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
30、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个体各种认知之间,存在三种状态:协调、失调、无关。(喜欢篮球与喜欢看NBA球赛,喜欢吸烟和吸烟致癌,喜欢篮球与吸烟致癌),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逻辑矛盾:努力成功 文化价值冲突:不同文化对行为的接受性(KISS) 观念矛盾:不同角度、层次上评价得出矛盾结论 新旧经验矛盾:诚信与作假,消除认知失调方法,改变或者否定其中一认知因素(吸烟不一定得癌)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现在的香烟的尼古丁含量很少)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吸烟不一定得癌,癌有其他因素引起),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
31、成与转变。 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 1.超限逆反:过犹不及 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3.禁果逆反,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角色扮演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行为与态度是一个整体,行为变化而态度不变化,就会产生认识失调,通过认知的调整功能,已经变化的行为会引导态度发生转变。,态度测量,测量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 你反对安乐死么? 非常反对、反对、无所谓、赞成、非常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