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第 2 章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Homans,1958, 1974) 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
2、持。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2.场论和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e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是其创始人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 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的说,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群体动力学3.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社会
3、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 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 ,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4.认知相符理论 费斯汀格在勒温的场论和其他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认知协调理论。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心理上的不适和不协调,将会推动人们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而达到一致。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正常状态,认知失调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促使人产生协调的动机,因此,不协调状态
4、具有动力学的意义。与海德的平衡理论相比,更强调认知要素引起的矛盾和失调5.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米德符号互动论的前提1 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 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调节自己对环境中客体的活动。A-B 姿势(可是动作的一部分,或语言,即符号)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具有社会性的意义;交流双方理解姿势的共有意义,所以彼此能互相沟通。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主观我和客观我主观我: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客观我:与他人交往中形成,自我把分离出的客
5、观我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加以评价,使自我形象和他人的要求相一致,并调整自身行为自我发展阶段准备阶段:婴儿不能运用有意义符号,以模仿动作与人交往。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玩耍阶段:婴儿调节自己的行动,以符合他人角色。游戏阶段:儿童在群体中参与活动,协调与他人的角色关系。第 3 章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对于社会心理学,这个阶段是隐含在哲学之中的“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用权威思想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古代先哲的社会心理学思想、观点,丰富了社会心理学的思想积累。社会心理学的提法,
6、由社会学家鲍德温于 1897 创造。同时期社会需求和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做好了准备。特别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黎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工作也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从母体中的分化。二、产生阶段社会心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史前积累以后,经过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各种努力,先作为学科宣布独立,后终于产生出以实证方法为主流研究范式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属于“经验描述”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这一阶段是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其前奏是 1859 年德国的拉扎鲁斯(Moritz Lazarus)和斯汤达尔(Heyman Stei
7、nthal) 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908 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门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一本是该年 6 月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罗斯(Ross)的社会心理学 ,另一本是 10 月出版的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社会心理学同时在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出现,导致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倾向的不同传统。主要接受社会学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群体心理研究,称为“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而主要接受心理学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称为“心理学家的社
8、会心理学” 。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科影响和来源见下表:(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一般认为,科学实验是“科学”社会心理学建立的重要标志,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在 1924 年在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 社会心理学为标志的。这本书的出现,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奥尔波特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移植组建结构-发展改造第 4 章 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
9、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特点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具有独特的个性具有普遍的共性具有能动性贯穿人生全程社会化的途径外部动因-社会教化(社会化机构教授基本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内部-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内化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文化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信仰、艺术、法律、风
10、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文化因素以其渗透力浸染人的身心,并直接支配和制约着人的成长,从而使人的一切言行举止最终都能够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文化的“化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其二,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其三、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二、家庭的特殊作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三、同辈群体伴随着生理成熟、性意识萌发和成人感的出现,摆脱儿童的刻板印象,崇拜三星(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 。
11、四、学校1、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且特别的影响。2、教师威信和教师期望学生会比较信任有威信的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容易接受。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这种被称为“期望自动实现” 。五、媒体1、电视电视的两面性:增强社会化,了解社会和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制作和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2、网络应接不暇,集中注意时间太
12、短。用看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减少了“想”的时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不平衡。3、媒体中的偶像崇拜媒体中塑造出来并给予大量宣传的明显形象使得当代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着“追星族” 、 “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且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突出代表。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义1.自我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个体活动的方式、活动的内容都是以自身为参照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很多是相对自身状态而言的。2.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
13、察者、调节者、发动者觉察者:使个体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得如何,并以此为依据。调节者:根据觉察的情况,评价自己的行动,从而决定保持还是改变活动的内容、方向和强度。发动者:是个体活动的动力。个体活动并非是由外部要求所决定的,其内部的标准和内在需求也控制着他的活动,使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活动。3.自我使个体活动具有一致性、独特性、共同性一致性:自我使个体的活动在无外界压力或与压力相对抗时保持一致。独特性与共同性:自我总是要寻求个体活动的特色4.不同的自我占优势时,引起不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追求物质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社
14、会的自我占优势(社会期望):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心理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政治、宗教、道德、知识上的进步。5.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理想的自我并不一定在客观上有价值,它是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角色获得 站在别人的立场,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和情感。角色改变 从具体的角色上来看,成年人不只承担相对单纯的角色,众多的角色要求他们面对不同对象和情境及时、经常转换角色。角色采择(Role Taking)又称角色承担,一般指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的设想。角色采择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予取的社会相互作用中逐步形
15、成的第 5 章 社会认知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又叫做社会认知: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社会认知过程1.产生社会认知 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备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知觉2.形成社会印象 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印象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3.进行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对自我的知觉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与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解释自我的心理
16、与行为。 (二)对他人的知觉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 (三)对人际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境的知觉。社会知觉偏差首因效应“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 ”De Lucchi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
17、,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信念固着 印象的难以改变刻板印象 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积极性偏差 个体评价他人时,往往进行积极的评价证实偏差 人们总是运用头脑中存在的信念或者是图式来解释,它使人们相信即时判断准确性后视效应 事后诸葛亮投射偏差 高估或者是夸大信念判断和行为的普遍性自我中心 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
18、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Tversky & Kahneman,1973) 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a. 表征性启发 把当前信息与典型信息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判断b. 可用性启
19、发 人们常常根据某种容易在心里想起的信息来进行判断c. 调整性启发或称锚定启发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调整,得出结论、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它因素(一)知觉者的情绪状况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二)投射作用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三)内隐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其中某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Kelly,1955) 。(四)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
20、而使人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情境一致性(Situated Identity):每个社会情境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人们在交往中,会进行印象管理,力求使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符合情境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交往目标与自我表现交往目标能决定人的自我表现。自我表现策略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生活中,
21、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个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造成的印象,借此达到预定目的。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我表现的原则1角色获得(role taking)2相互支持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印象管理的识别印象管理的识别:在交往中分离交往对象的印象管理策略,了解其真实动机合面貌。 非语词反应与印象管理人们易控制的表现包括语言,仪表;但非控制性的信息,如姿势、眼神、无意识动作,往往会透露个体的真实信息。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指个人为适应环境或符合他人的期望所进行的自我
22、行为调整。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1.交往者的倾向2.团体的任务与交往环境的要求3.社会团体的声誉及个人的认同4.寻求社会一致的心理状态5.寻求社会肯定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 effect):当人们一旦接受了别人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后,常常也会接受别人第二个较大而且麻烦、不合心意的要求。门面效应 (door-in-fhe-face):一个有很好的自我形象的人,拒绝了一个大要求后,发现有损形象,则会接受一个小要求,来保持自己的社会一致性。归因-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解释或者推论归因理论1 海德控制点-人们在个性上有一种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内部归因外部归因2 琼斯和戴维斯非共同性效
23、应-不同的行为产生的效应不同,非共同性的效应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一个人的行为的结果越不利他个人或违反社会规范,越有利于观察判断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越低,本质归因的可能性越大,相应推断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自由性-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话 相应推断就更容易3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对他人的归因 刺激物-情境-行动者(遵循协变原则)归因遵循的三原则 一致性原则 (共同反映)区别性原则一贯性原则4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内归因-行为的结果归结于能力(或者是努力)外归因-作业难度- 机会和运气归因偏差:一、过高估计内在因素(原因:社会规范-自己对自己负责 知觉的选择性-行为更容易得到我们的关注) 二、观察者效应-
24、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在归因三、自我防御性偏差 自尊心的需要偏见四、拟人化错误 第六章 态度及其测量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二)态度的构成要素1、态度的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尽力发展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需要自我价值确立并不受威胁(三)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
25、态度,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四)认识功能认识世界的导向系统(五)对社会理解的影响态度作为心理准备状态,一经形成就将影响到人们关注事物的方式及对事物的理解。(六)记忆过滤效应即作为心理准备状况的态度会对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制约,自动过滤掉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七)激励作用一定条件下,积极的态度可以激发人们高度的工作热情。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一)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需要满足,肯定态度;情绪性经验影响态度。(二)知识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对象,有关态度的基本倾向是知识性的。(三)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四)群体参照指在价值取向或行为方式上认同自己所属的或所选择的群体个人在群体中的社会身份,这一群体本身在大
26、社会中的位置,是个人社会同一性的重要方面(五)文化因素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六)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遗传因素确实对态度有一定的影响;男女对于不同的问题,态度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1、拉皮埃尔挑战(1)研究的目的种族歧视态度与种族歧视行为之间的一致性(2)现场研究带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游历美国,仅有一家拒绝接待,把其当成是日本人(3)问卷调查6 个月后,分单问题和多问题(3)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态度指向的目标
27、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态度本身的因素:维度:强硬的,有深度卷入的,高外显度,居于个人态度系统和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成分:认知与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可能预测行为。2、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1)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结果很准确,说明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态度,那么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二、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1、合理行动理论(1)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
28、,形成行为意向。(2)行为意向由两个因素决定:对行为的态度: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主观标准: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3)用这种行为意向来作为中介变量,解释行为。(4)Eagly 基于合理行动理论的综合合理行动模型,对行为发生发挥作用的外部因素。2、双重态度模型内隐态度指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威尔逊等人(Wilson & Lindsey,200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Dual Attitudes Model)
29、,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格林沃德(Greenwald,1998)等人关于偏见的研究发现,人们内隐的偏见态度是自动激活的,更容易将负面特征联系到自己存有偏见的群体,而将积极特征联系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而在意识层面,人们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是平等尊重、没有偏见的3.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释世界、解释自己、寻找和建立个人意义,试图确立自我价值的过程,态度和行为二者都是人们寻求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一种具体的行为究竟是否发生,取决于这一
30、行为的后果对于行为者的价值。行为者对于一种具体行为的价值判断,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的预期的满足水平,另一方面决定于做出这一行为可能付出的预期代价。态度的测量社会距离尺度法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的,是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意见,让被测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陈述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见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反映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不同的群体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可以作比较,同一群体对几个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也可以作比较。 第七章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
31、基础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一)印刻(imprinting )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阶段的特有学习方式。 (二)本能(instinct)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三)条件作用(conditioning) 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测量法(社交测量法)这种
32、方法是让团体中各成员按照自已的愿望,在设置的情境中选择(或拒绝) 自己的工作昨日的相遇,我已看不见这个少年.-陈进Tel 15963145517QQ 351183509(或学习,或游戏)的伙伴,根据这些选择然后绘制出社交关系图 (或为靶形图或如矩阵图)用于了解成员彼此间的吸引和排拒的心理关系和调整成员间的“空间”结构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相近因素:相近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 间距离上的邻近性。 相似因素: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 面的相似性。 互补因素:在物质或精神上需求的互补性1.人际需要的维度分类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z,1960)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包容的需要 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并具有想跟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感情的需要 即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控制的需要 这是从权力的需求上,希望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