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2007)一、选择题1、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始于 19 世纪中叶2、休伯和纽曼的两部重要著作3、美国最早开设高等教育学课程的大学4、德国鲍尔生的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5、俄国的佩特拉曰茨基的大学和科学6、美国的弗来克斯勒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学 7、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产生于 19 世纪末8、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高等教育科学的庞大体系己经初具雏形9、高等教育研究品质的提升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0、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阿尔特巴赫的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趋势和书目索引 、哈佛大学校长鲍克的超越象牙塔11、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
2、洲中世纪大学12、西方古代的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欧洲中世纪13、原始社会末期古埃及印度的两类学校: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14,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15、雅典的修辞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艺” ,即文法、修辞、辩证法16、柏拉图创办的阿加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学园17、柏拉图倡导的“四艺” ,即算术、天文、几何、音乐18、 “雅典大学”是古希腊罗修辞学校和哲学学校的总称19、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习司翁博物馆被教育史学家称为“亚历山大大学”20、建于回历 360 年的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成为伊斯南最著名的学府,成为著名的爱资
3、哈尔大学的前身21、西周天子开办的大学名“辟雍” ,诸侯开办的大学名“泮宫”22、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23、稷下学宫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教育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24、和古代私学有关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是书院25、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太学堪称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峰26、三所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被称为“母大学”27、 “学生的大学”代表是波隆那大学, “先生的大学”代表是巴黎大学28、中世纪大学的文学课程是由古希腊的“三艺”和“四艺”发展来的“七艺”29、
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读课和辩论两种30、中世纪大学己有学位制度的雏形31、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源头归入“近现代高等教育”32、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是在 17 世纪末才算是真正定型33、19 世纪英国发动的“新大学运动”是与高等教育的世俗化相关联的重要举措34、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国家化特征在欧洲最典型35、拿破仑建立的帝国大学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36、德国的哈勒大学和哥根廷大学以义的成立吹响了德国大学改革的序曲237、美国仿照英国剑桥大学式样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哈佛学院38、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弗吉尼亚大学39、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发生重要影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4
5、0、用赠地资金建立的、主要从事农业和实用工业技术教育的学院称之为“赠地学院”41、威斯康辛大学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成为高等学校履行三大职能的典范42、 “威斯康辛思想”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4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全按照德国模式”设立研究生院,被誉为“设于巴尔第摩的柏林大学”44、美国在 20 世纪初基本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45、近代中国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46、京师大学堂不仅是近代中国的最高学府,还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47、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
6、学制是“癸卯学制”48、通儒院开创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49、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的三项改革措施50、民国时期的高等学校可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公立大学有国立、省立、市立三种51、建国初期第一次院系调整始于 1952 年下半年,第二次院系调整始于 1955 年52、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54、我国高等教育按学科现分为 11 大类55、19 世纪中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教育模式。19 世纪中叶,美国高等教育开始朝大众化方向发展56、欧洲中世纪大学培养的是学术与实用混合为一的人才,属于专才教育57、大专业模式对应“通才教育” ,小专业模式对应“专才教育”58、公共课程、
7、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具体学科59、卡斯维尔和坎贝尔的课程编制60、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高等学校课程的原理61、提出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钻研“学问”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德行”的观点的人是英国的洛克62、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的教学才是好教学6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64、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65、发现法作为一种正式的现代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66、近代的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情境一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67、上世纪 60
8、年代前苏联流行“问题一发现性教学”68、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首创的69、程序教学发端于美国,通过课本来呈现称为“课本式程序教学” ,通过电脑来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代表人物是斯金纳70、暗示教学法的创始人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罗)扎诺夫71、选修制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美国72、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人是邓小平73、党的十五大将“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确定74、中国古代荀子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周礼.地官司传记3中说:“师也者,教之以道者之称也” ;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源泉,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汉代杨雄法言学行篇中
9、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韩愈则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75、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 ”76、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管理的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77、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沿革: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78、校级以下设学院肇始于中世纪大学,系建制于 19 世纪上半叶始于哈佛大学79、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大模式: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80、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我国学位分级81、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精英教育(15%以下) 、大众教育(15-50% ) 、普及教育(50%以上)
10、马丁.特罗分法8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83、署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84、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征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1993 年。86、讲授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87、我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大学堂88、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89、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上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中)心环节90、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因材施教。91、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学记 92、第一次
11、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人是洪堡。93、在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94、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95、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96、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北京大学97、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申请立项。98、太学的建立,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99、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比例关系100、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的101、政治是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102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时期是 19 世纪后半期103教师
12、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104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10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106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 世纪 70 年代起源于美国。107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108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10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因材施教。110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111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4112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心理关系。113集体教育
13、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成功经验114、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115、高校教师的角色是传授者、管理者和代理人。116、 “教自由”和“学自由”两词是从洪堡开始出现的。117、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雏形是“组合” 。118、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独立性。119、高校教师劳动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示范性。120、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激励法、计量法、专家评议法和权利控制法。121、在 1681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是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二、判断题高等教育学是旨在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学科高等教育的概念
14、既是终极性的,又是起始性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一词最早大约出现在 1874 年瑞拉联邦通过的联邦宪法“复合型人才”或“通才” ,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全才,依然属于“专门人才”之列从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雄辩家,到中世纪大学培养的文学家、律师、医生、牧师,再到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属于高级专门人才的范畴专业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学后教育”含义比“高等教育”更为广泛,涵盖面也更广第三级教育可视作为高等教育的同义词“大学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古代高等教育是与其它性质的教育活动混合在一起的,不存在独
15、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源头,应归入“近代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指高等教育制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逐步优化的过程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个人发展等方面大学亚文化的特点是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为上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价值等高等教育的价值具体体现为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变化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等教
16、育活动的总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中介,是高等教育目标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的纽带高等教育目标首先是为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总和一一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的集中表现一一政治所决定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并没有变为现5实性。只有在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心与身的关系,即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人的品德素质是由社会性品德和个性心理品德共同决定的在人的才智结构中,知识和智能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的
17、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又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两个亚层次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种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高等学校的课程目标应当把展开性目的或目标、表现性目标作为行为性目标的补充形式,而不是作为其对立面教科书、讲义或讲授提纲都属于教学材料或教材教科书或教材是根据课程目标、大纲要求编写的,教科书或教材的评价必须以课程目标、大纲为标准教学过程最本质的是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识活动为起点,包含着认知和交往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
18、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实现高度的统一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表现为: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制约着教学过程,两者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优传递效果教师应由教“书”向教“学”转化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是较重耍的两种教学辅助形式,但不能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的环节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和统筹安排高校科学研究的特点:研究一一基础性、学科一一综合性、人才一一密集性、信息一一丰富性、力量一一充足性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高校教师是发展和
19、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实现者,高校教师通过知识的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服务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高校组织的特征在于它的教育性和学术性。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征高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依具体管理活动和情境而定。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分组管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学历证书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学历含义、学历证书标准、学历证书颁发和学历证书价值的规定我国学位制度的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机关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校企合作模式”的形成是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化的一个典型表现49、高等教育活动先于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50、古埃及及阿拉伯的博
20、物馆(图书馆、智慧馆)和清真寺是古代西方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51、高校科研要求学术目标与经济效益相结合。52、我国由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现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3、大学生的记忆力己经发展到以逻辑记忆为主,其思维则向辩证思维发展。654、高等教育应改革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通才” 。55、蔡元培提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的观点,在北大建立以“学”为本的新学科体系。56、我国古代的私学和书院主要采用的是“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57、在西方,最早提出分班上课的人是古罗马教育思想家昆体良,而班级上课制正式实施则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三、填充题1、高等教育是培养高
21、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2、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的特点是它的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3、洪堡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学术自由的原则。4、高等教育发展是指教育制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逐步优化的过程。5、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个人发展等方面。6、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7、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个人知识与能力水平,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以及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价值等。8、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三大方
22、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开展社会服务。9、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0、高等教育目标是指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专业规格11、高等教育目标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表现为二者的统一。12、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除了按照社会需求来确定外,还应按照人的需要来确定。13、我国高等教育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基本层次。14、专业培养目标一般包含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5、专业的层次结构就是“学科门类”、 “专业种类”和具体“专业”三个层次的结构。16、全球高等教育大体分为两种专业模式:一是对应通
23、才教育的“大专业模式”,二是对应专才教育的“小专业模式” 。17、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按纵向结构来划分,主要有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种类型。18、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19、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识活动为起点,通过掌握他人和前人的间接经验发展能力、经验以及态度倾向的过程,即包含着认知和交往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2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性质典型地表现为四个方面: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与实践性。21、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初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22、教学方
24、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23、教学方法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信息和信息赖以传输的载体以及工具。24、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三方面的特征:(一) 师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 ;(二) 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 (三) 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2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上课制726、较重要的两种教学辅助形式是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27、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检查、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28、根据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环节一般可作如下安排:(1)预习准备与
25、引导指点;(2)感受理解与知惑解疑;(3)运用加深与个别辅导;(4) 系统整理与复习归纳;自我检查与考核评价。2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基础性;(2)学科综合性; (3)人才密集性; (4)信息丰富性;(5)力量充足性。3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分为:一、确定选题和申请立项阶段;二、研究实施阶段;三、科研成果的审核;四、科研成果的评审与鉴定;五、研究成果的登记、申报;六、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31、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是它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32、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一是普通文化知识;二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三是教育学科知识
26、。33、教师的专业情意具体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层次的内容。34、高等学校组织具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特点。35、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保证人才质量是高等学校最为基本的教育目标。高36、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征。37、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分为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三种。38、高等教育管理制变可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三种。我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3000 年前就已出现。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 291957 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应归因于教育19 世纪中后期
27、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1 91 7 年蔡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选修制科学研究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笫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德国人洪堡。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或改革权和发展权)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而具体的体现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来划分的。四、简答题1,简述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2、简述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3、简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4、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简述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6、高等
28、教育目标的意义有哪些?7、制定高等教育目标应处理好哪几对关系?8、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9、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那些具体内容?810、高等学校的课程资源有哪些?1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12、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3、高等教育方法的特点有哪些?14、 高校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哪几个方面?15、简述班级上课制的主要优缺点16、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7、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8、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是什么?19、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则有哪些?20、简述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亦可作为论述题21、简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亦可作为论述题22、简述
29、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亦可作为论述题四、论述题1、教学原则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具体谈:自己对某条教学原则的理解2、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的理解和认识。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4、试述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五、辩析或案例分析题1、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本位与个人价值本位关系辩析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关系辩析(含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通才与专才、大专业模式与小专业模式)3、高等学校各具体教学原则内部及各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辩析一 4、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简答题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简述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洪堡坚持“完人”教育目
30、的观,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 ”从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出发,洪堡高度强调大学中的哲学、语言学科及纯粹科学的教育。为建设新大学,洪堡提出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把科学永远当作一种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来处理,这种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样地存在于大学教授和大学生身上,并构成大学这个机构的基础。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在洪堡的观念中,学术自由原则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力掣肘;二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他们可以不受任何威胁地探索真理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教学自由,即教师有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自
31、由,学生有学什么和怎样学的自由。2、简述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般内容是,高等教育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出现,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人力、时间、物力和财力,藉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第一,经济制约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究竟允许多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9育规模,整体地受到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二,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伴随经济的发展,来自经济领域的利益和力量越来越多地介入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越来越多地
32、介入高等教育发展的立法和决策过程,表达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控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形成制度性的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力量。第三,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经济的进步促进着新的高等教育新机构和新专业的诞生。高等教育机构类型趋向多样,专业设置逐步增多,呈现出与工业呼应的势态。第四,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和职业的迅速更替,从而结束了仅凭一张高等教育文凭便可以保证一生职业生涯稳定的传统观念。各国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不仅源于直接经济的需要,而且源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其他社会变化。综合地看,经
33、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是,第一,经济水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表现和意义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变化;第三,经济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为高等教育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经济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的典型表现是高等教育的经济化趋势。第一,高等教育系统运用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原理进行管理;第二,高等学校内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第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3、简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这一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
34、制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受到基础教育的制约,因此必须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基础教育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高等学校生源。高等学校的优秀生源主要是基础教育造就的。高等教育质量先天地受到基础教育质量的制约。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改革基础教育,先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第二,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基础教育规模是指接收基础教育的学生数量以及学校的数量。基础教育规模的扩大或缩小,直接影响着高等
35、教育规模。基础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规模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如果两者没有协调的彼此促进关系,无论是基础教育抑或是高等教育,都会受到抑制。在教育系统内部,高等教育不仅受到基础教育的影响,而且同时也对基础教育产生特定的作用和影响。第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第二,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会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动机。第三,高等教育为基础教育提供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第四,高等教育所崇尚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趋势,也多少影响基础教育中所灌输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第五,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影响基础教育的竞争程度。4
36、、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二) 、发展科学的职能。高等学校凭借自身在人才、学科、资料、设备、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成为各种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10(三)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其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等。这一职能是高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文化科学中心,在这种服务中发展和充实自己。5、简述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实现的。离开了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37、其社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就高等教育而言,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高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智力能力的提高上。高等教育能使人的知识结构更完善,与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传授的知识更高深、系统、深刻;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习者成为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这样也就使得个体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而且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促进个人智力的发
38、展和能力的提高。通过高等教育,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学习者终生受用的财富。(二) 、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能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荣辱感和爱憎感,坚强不屈的意志,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创造的欲望,养成自尊、自信、勇敢、俭朴、宽厚、仁慈等良好性格,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三)、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四) 、提升个人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受教育水平则是人们改变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可以使人有较多的机会进入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阶层,实现社会地位向上的变动。 6、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有哪些
39、?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具体表现在:第一,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高等教育对象是特定的人,通过教育活动把这些特定的人培养成为一种新人。高等教育目标正是在观念上规范了这种新人的素质和规格,从而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过程,把它纳入到预定的发展方向中去。第二,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高等教育工作者总是在特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支配下,去设置相应的高等学校的专业、编制相应的课程和教材、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去建立高等教育制度和体制。第三,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
40、等教育效果的 标准作用。高等教育目标是对未来的高等教育结果的提前反映。当人们检验高等教育结果时,必须依照预期设定的高等教育目标作为标准。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中介,是高等教育目标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的纽带。高等教育所以会产生和被社会接纳,正是借助于其目标的达成。只有满足了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才会被社会系统所接收。7、制定高等教育目标应处理好哪几对关系?在制定高等教育目标时,要真正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是心与身的关系,即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钵。11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为心理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另一方面,健
41、全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也往往依赖于心理素质的健康。第二是德与才的关系,即道德品质与才智的关系。在德与才的关系中,首先是德统帅着才,决定着才的方向和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人的品德也对其才智有某些依赖性,尤其是要以一定的知识与文化作为基础。第三是品德素质内部的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前者主要是指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政治态度与倾向方面,后者则表现为个体心理活动的方式上的品质,如情感是否丰富、情感与理智是否协调、意志是否坚定、自我意识是否成熟、性格是否统一和谐,等等。在人的整亇品德素质中,这两者是不可偏废的。第四是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相互关系。在人的才智结构中,知识和智
42、能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完善地把握和处理知识与智能两者的关系。8、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高等教育要把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大学生培养成高级专门人才,就要依据发展专门职业的要求或发展某一专门领域文化、科学的要求开设专门化的课程。第二,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高等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发展专门职业或发展某一专门领域文化、科学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课程必须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高深的、专门化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指导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第三,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高等学校课程应该把
43、大学生引向专门职业的最新工作范式、方法、技术上及其发展的前沿,了解目前专门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力向;应该把大学生引向某一专门领域文化、科学研究的前沿,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发展专门职业或创造新的了文化、新的科学。9、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那些具体内容?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按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来分类。(一) 、纵向结构。又称层次结构。它是从学生认识规律、专业发展现律、专业教育规律角度对高等学校课程按照结构层次划分的。共分为四种类型。1、公共课程。又称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打好德智体
44、全面发展的基础。2、基础课程。它是指某一“学科门类”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基本加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3、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 )。是指某一“专业类别” 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4、专业课程。是指某“种”专业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的课程,体现该专业的特点,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向。(二) 、横向结构。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来化分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高等学校课程分为以下四组类型: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
45、程是指某种专业、某些专业甚至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和相对稳定性,以保证人才的规格和质量。选修课程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选修的直接或间接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课程。选修课12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合理开设选修课程有利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通才” 。2、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理论性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具有知识安排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看重理论和间接经验的获得。高校大部分课程都属于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为保证专门人才证专门人才各种基本技能,提高科学实验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而设置的活动课程。其特点是强调
46、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形式的多样性。例如理、工、农、医各专业的实验、实习、计算机应用、绘图和某些必要的工艺及有关现代技术的训练;师范专业的教学实习;文科专业的阅读、写作、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使用工具书的训练等。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是学校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贯穿于学
47、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其影响无处不在。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第二,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选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第三,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以各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安排的课程,其特点是重视各门学科各自的完整性。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是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向。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主打破传统学科的界
48、,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综合课程体现了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10、高等学校的课程资源有哪些?高等学校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材或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或讲授提纲等,它们都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表达。教科书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的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高等学校课程资源非常丰富,除教材外,其他还包括学术著作、习题集、习题答案、自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参考书目、参考文献(著作文献类) 、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电化教学类) ;挂图、报刊、图书馆
49、(图书类) ;计算机教学软件、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类) ;实验室、实践基地(实验实习类) ,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工厂、农村、科研院所(校外类)等。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是提高高等学校课程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1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所谓备课,就是在对所讲授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列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案。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备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13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对教材的准备一般应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其次,要求教师广泛阅读与本专业的专著、学科杂志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感到有新意。最后,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选择针对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并反映到教案上。备课不仅是备教材,也是备学生,更是备方法。备学生是由教学工作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