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的猎人大自然,一个充满无穷魔力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物种。在这里第一个人类诞生了,他们不断地与自然抗争,终于,他们胜利了,得到了他们的土地并且过上了远离森林的生活,而有一部分人却固执的留了下来。可过了几千年之后,当我们拿起我们的摄影机去记录时,我们才发现这里只有这些最后的守护者了。最后的猎人用了两种线索来向我们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条是明线索,即最后的猎人之一的诺曼的猎人生活,跟随着诺曼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北美落基山脉,看到了猎人生活的艰苦,而使猎人的生活更加难以维持的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进入(影片中的林业公司) 。作者之所以会选择猎人这个角色来记录,就在于猎人这个词的含义:猎人,是
2、以打猎作为生存的人,打猎或许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消费,但当它还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生存方式的时候,它的魅力和真谛就得以显示。另一个线索是拍摄的镜头(主要是那些美丽的风景镜头) ,这样的镜头只是单纯的一个图片时,也许我们不会感受太深,但当一系列的令人震撼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在我们面前时,这种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再配上诺曼的猎人生活以及林业公司的开发,我们就会明白:这样美丽的景象很快就要不复存在了,我们还会只是安静的欣赏吗?我们会反思、判断、决定,我们要做点事情,为我们的后人还能亲身看到这样的景象。最后的猎人与其说是在真实的记录,不如说是用镜头真实的呈现给我们一个故事,一个关乎生存、情感与美的故事
3、。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们就会明白纪录片是可以讲故事的,只要这个故事是真实的、现实存在的、纯粹的不加入过多主观要素的,那么它就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生存的需要在最后的猎人里生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猎人的生存、落基山脉中物种的生存、地球的生存。诺曼去打猎是为了生存,他必须跟随着动物的脚步来让自己生存下来。就像诺曼说的:“动物们都迁徙了,我们也得随它们远走。 ”不论是什么季节,诺曼都要出去打猎,尽管它很危险,如 18:1019:05,导演用水上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水下仰拍、背面拍摄等一系列的近景景别,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让我们体验到了一次比极限运动还要惊险的事情,而这时诺曼只是说“天啊,累死我了。
4、”而不是我再也不要这样做了。1:07:341:08:20,一个意外却又让我们体验到了那种紧张感,随着诺曼的喊声和狗儿们的叫声,将这种紧张与真实完整的展现了出来,而诺曼在经历这之后一个表情和低头的特写,正是生存的真实表达。1:19:551:20:29,诺曼和狗在山峰上突遇暴风雪,诺曼抱着阿巴什说:“我们得走出去!停下的话就没命了,使劲拉!听我的要不我们全都会死在这里的。 ”猎人们在森林里生存,做一切事情就像修补木船、盖房子等等。他们可以再森林里生活自如,却担心进入城市后的生活“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告诉自己该收手了,可是我适应不了他们的新法例。 ”当冬季来临,很多动物的食物都会变得极为匮乏,而人类
5、的开发则使得食物更加的难以获得。45:40 雪地里的狐在寻找了很久也只找到了一小块可以吃的东西,最后还是诺曼打下了一只鸟“送”给了他。因为林业公司的砍伐,很多物种不得不进行迁徙,去寻找一块儿可以让他们生存的土地。猎人们生活的无奈与生物们生存环境的减少的状况,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所生存的家园的状况,当生物们再也没有可以迁徙的地方时,我们又要怎么去生存,我们的地球还能够支撑我们多久。情感的体现一个纪录片就是通过真实的镜头向观众传递出一种情感的讯息,这种讯息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是不受任何国界与种族限制的。 最后的猎人以诺曼为主线,向外展开诺曼与妻子之间的情感、诺曼与自然的情感、诺曼与狗的情感、诺
6、曼与朋友的情感,而诺曼和狗和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尤为的突出。人与狗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多影片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感情。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甚至家人,而这部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这里的情感很真实,诺曼和狗是一种心灵的相互帮助,他们是战友、父子。6:437:04,在这个镜头里我们读到了温馨,诺曼对纳努克说:“过来,真是好孩子!你是来找我的吗?你总是能找到我!”这里的人称也是采用的第三人称,这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而且,导演在这个镜头的处理上,也是采用的双人对话的拍摄方法,这样一种镜头语言的无声表达,让人看上去更加的和谐友爱;30:0030:36,纳努克这次被一辆卡车撞死
7、了,当诺曼在房子里听到急刹车的声音就赶紧跑了出来,看到躺在地上的纳努克,诺曼的心情跌入了谷底,他只是默不作声,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对纳努克离去的伤痛,他的伤心也感染到了我们,仿佛那一刻我们都希望纳努克可以活过来。后来朋友送了诺曼一直狗叫“阿巴什” ,就像他说的:“反正不带它” “跟你说了不行了,这样你今天什么都做不了。 ”诺曼不喜欢阿巴什,46:5747:38,诺曼打猎了一些鸟回来,他把这些猎物分给狗儿们却惟独没有给阿巴什,虽然我们有点不高兴他如此的偏见,但是这却是真实的,人的感情是不能用理性来思考的。52:3654:15,当诺曼掉入冰坑里,所有的狗拼劲全力出来后,就跟着沃克走了,扔下了他们的
8、主人在冰水中,当诺曼多次呼唤沃克无果时,他唤出了阿巴什,而正是这条刚入队的新狗,听到了诺曼的呼唤并带回了队伍,将主人救了出来。每一个人对别人的感情都是需要经受一定的磨练的,自从这次险境之后,阿巴什成了诺曼的恩人和亲人。我觉得这里似乎也表现出来一点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于权力和地位的保护,诺曼开始时很不喜欢阿巴什,但是他的妻子奈巴斯卡则对阿巴什很是关心。诺曼和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是自然给了他生存的条件,而他也尽自己的能力守护着这片土地。10:2310:30,用三个带有强烈主观性的镜头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的恰如其分:用一个移镜头来拍摄河狸从河流到岸边的石头上,然后是个全景河狸在中间位置,诺曼和妻子在镜头
9、的右边,这样的主次位置的安排,就体现了导演将自然放到了一个主要的地位上,再接一个奈巴斯卡脸部笑容的特写。这样的镜头拍摄与剪辑给人的感受,是语言所无法达到的。20:5120:56,我认为这个镜头拍摄的非常好,奈巴斯卡在采野生的枸杞时,镜头给了一个特写,她是很轻柔的摘下果实,并不对这株植物造成任何的伤害,这是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所以说我们的索取并不需要让这种生物从地球消失。就如诺曼说的:“打猎或者说捕猎是必须的,我靠这个维生,但也就只限于此了,在大自然,没有什么物种是有害的,人类有自己该扮演的角色,人类对生态平衡也有他自己的贡献,只要他不对自然需索无度,获取但决不贪求,这是猎人的信条。 ”46:1
10、046:40,北方,土地开始贫瘠,有的物种相对繁盛,而有的物种则接近灭绝,所以诺曼打下来一直鸟,故意的让狐把它带走,这是他能为自然的平衡所做的,这里拍摄的对比,也将物种的不均匀表现了出来,一个是雪白的大地上只有一只狐,一是雪地上有很多的鸟。1:09:561:11:10,在晚上,一个炭火的熄灭镜头紧接着就是狗吠和狼的叫声,这时诺曼赶紧起来点起了火,因为他知道,狼是不会伤害人类的,而且只要主人不丢弃他的狗,狼群就会自动的离开,这就是人和自然和平相处的默契,最后的一个大全景,则告诉了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总是把狼想的很是凶残,却殊不知人类比他们要凶残的多。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如所说:“我的幸福取决于我
11、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我喜欢大自然,而且我也是她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已经脱离了关系,我们需要和自然交换、分享,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破坏她。 ”美的展现不用说,这第一美,就是令人神往的北美落基山脉了。从影片的开头就用了推、移、跟的镜头来展现那种自然的辽阔并交代了主要的线索人物。然后是远景、全景、中景的景别变化来展现一群驼鹿在一片雪白的大地和一片火红的晚霞中奔跑的镜头。最让人心动的是 4:27 时突然出现的那种水流潺潺、枝繁叶茂、一只熊在水中捕食惊起了以群鸟儿们,这样一个固定镜头,让我们的内心非常喜悦,也对自然的神奇无比崇拜。当我们继续看下去,我们会知道这份美丽的景象
12、正在遭受人类的破坏时,我们会从这种美中感受到一种悲凉,这种悲凉不仅仅是自然的悲哀,它更是人类的悲哀。这第二美,那就是音乐,可以说在这部纪录片中,音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音乐在这部影片中运用的时间长度也是相当多的。可以说,音乐的美与自然的美交融在一起时,将这种美升到了一种更高层次。音乐使这部影片展现的更加真实,这种原汁原味的音乐与自然交织,将一种纯粹、贴近、真实记录的风味沁入人心。当猎人那种对自然不贪求的索取,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然,几千年来下来,自然依旧是那么的美丽。但是,当人类为了自己那贪婪的欲望去开采自然植被,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方式,是时代的进步,短短的几百年,我们的自然植被面积缩小的不足十分之一,上千物种已经灭绝。影片与现实的对比难道不让我们深思,我们还要这样下去吗?我们真的希望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观吗?影片最后告诉:超过 40 年,WWF 发动来制止和扭转这一退化的地球,从而建立一个未来,能够熟练的生活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最后的猎人影评系别:政法与传媒系班级:广电 102姓名:胡莉芝学号:2010020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