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最后的舞者这个沾上特殊年代的故事所引发的话题竟然第一次让”政治讨论“排到了后排。 大家围绕议论的最多的是梦想,是海飘人对故土的那份特别的思念。 然而,或许是这部片子中所歌颂的梦想光芒太耀眼了,那种为了理想,为了钟爱的艺术,挣脱重重束缚,终于取得人所无法想象的成功的精神太感动今天的每一个人了,这种榜样的力量让很多人忽视,或者淡化了一个平凡人的真情的可贵。这个人就是李存信的前妻伊丽莎白。 在这部满是美国社会精英人物出场的故事里,伊丽莎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舞技一般,虽怀揣和李存信一样的梦想,但是无人在意,甚至当本要求李留下时,谈到伊丽莎白也是一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的态度。但是就是这
2、么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姑娘,在我眼中所焕发出来的真情的光芒却足以掩盖片中任何人。她天真的,不抱一丝功利的爱着李,她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 幕后者,一直支持着李,甚至为他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大使馆里那一幕,她就像一个天使般,坚决而勇敢的守护着李。当李被强行带走时,她撕心裂肺的呐喊与呼唤彻底打动了我的心。她给予李的不但是简单的爱情,更是一种患难相守之情。为了李存信,她在和他一个在那个特殊年代,美国人眼中还比较陌生,比较排斥的中国人短短交往(不存任何芥蒂的交往)几个月后,大胆的选择与这个特殊的男人结婚。也正因为这个婚姻,她被一段时间内抛到了公众眼里(相信包括她的家人)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不
3、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认可,在今天的社会,在我们身边,这种不论出身,不看背景,简单却真实的如无暇白玉般的爱情是不是已经濒临灭绝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纯爱的女子,最后竟然就这样被她人生的第一个男子,一个她靠自己大胆的婚姻决定拯救的男子抛弃了。片子到结束上字幕之前,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李存信应该不会和她真正分手,甚至当他回到家乡,和舞伴(现任妻子)跳舞时,我还抱着幻想,这是为了工作,他妻子还在美国等着他。 可是事实结果真的让我跌破了眼镜。如果这不是一个传记性的故事,我真怀疑小说作者的道德底线在哪。 中国古话说:富贵不忘糟糠之妻。更何况伊丽莎白并没有哪配不上他,在生活上的冲突我们也可以看到伊丽莎白更多的是扮演
4、一个牺牲者的角色。李存信从未考虑过她的感受,而她却一再为了李存信而做出让步。也许在她单纯的想法里,自己爱的男人过的好,就比什么都重要,就像当初李存信突然提出要和她马上结婚时她也毅然答应一样。 很遗憾的是,片子在伊丽莎白离开后除了片尾一句字幕外,没有给她,一个真情伟大的姑娘任何交代。而李存信和舞伴玛丽的结合在片中却描写的是那么的美好与众望所归。 难道在伟大的艺术家面前,一切平凡的人的牺牲真的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吗? 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让小存信从众多备选的小孩中脱颖而出;因不想被人看扁而苦练芭蕾的他由落后分子成为了同学中的佼佼者;陈老师对他的悉心引导,另一个老师对他的不屑;本斯蒂文森的访华和对他的欣赏;
5、与伊丽莎白利兹的相识相恋;堂吉诃德主演鲍比在演出前的受伤;李存信在临回国时毅然作出留下的决定-这一切的一切串联起来,真好像是冥冥中注定的某种必然与偶然,真的是命运在无形中的主宰吗,是否人无论怎样都逃不出命运之神的掌控,在李存信的身上,我看到了太多命运的眷顾。然而,仔细想想,如果李存信没有对陈老师一片苦心的参悟,没有苦练芭蕾的艰苦过程,没有对艺术所需自由空间的敏锐觉察,他的命运或许是另一个样子。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命运垂青有心人的确是真理,人的成功必定是天赋、机遇、性格和环境的多重综合,要想成功努力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影片中,李存信-曾经的中国人眼中的叛徒,一个自私自利,不顾父母兄弟死活,及祖国的
6、一心栽培,投奔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却又是为了爱情勇敢付出,为了家庭义无反顾的吃苦耐劳,为了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由,又为了芭蕾舞的事业不甘背上骂名而数年不得回国见父母。他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是时代的幸运儿,又是时代的杯具。在影片中政治因素贯穿始终,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美国的自由主义有着鲜明对比。政治没有血的战争,看不见摸不着,却一触即发。而艺术,只是纯粹的艺术。幸运的是,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逐渐的全球化,政治上很多对立矛盾也正在统一,事实上艺术,从来都是共鸣的。最后当我看到在美国芭蕾舞剧院李存信亲人相聚的场景时,真的很感动,当时的外务者邓小平确实有着宽大的胸怀,艺术是美的,说起灵魂,中
7、国人也美。部根据芭蕾舞演员李存信的自传舞遍全球改编的,这部类似纪录片却又带有浓厚故事性的影片带给人们的感动就如潮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影片中出现过无数次的那张一家人的合影从细微之处体现了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这张全家福是对于李存信几乎承载了他对家的所有思念,在受挫时他总会拿出那张全家福一次又一次的凝望和抚摸,或许对他而言家人才是他可以真正停靠的港湾,可是他又不敢随意的停靠,他怕失败而归会让那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失望。在北京读书时他被老师骂作“猪脑” ,他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对尊严的诠释,尽管每夜的训练对羸弱的存信而言几乎是一种挑战,可是他成功了。在他被驻美中国领事馆下令再也不准回国后他连电话都不敢往
8、家里打,因为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麻烦甚至是伤害,身处异乡的他只能独自忍受所有的一切。坚强的他并没有被这一切击垮,他怀揣着梦想,在一个又一个的跳跃,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中向成功靠近,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芭蕾舞演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像李存信一样处在异乡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并不可怕,李存信之所以将自己的一生编撰成书出版或许就是想以此鼓励那些与他有着同样处境的奋斗者们,即使你们处境不尽人意,即使你们屡遭挫折,可是你们并不孤独,带着梦想上路的人是满载着希望与祝福的。导演通过这个影片将作者的坚强和执着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很多人都懂得如此蕴含戏剧性的故事并不会的每个人身上上映,但同时又说明梦想是可
9、以成真的,或许就在你坚持着的下一秒。作者对梦想执着精神感动了太多读者,影片中关于回忆的片段经过了后期的处理呈现了泛黄色色调,这并没有影响观众读懂男主角眼神里的坚毅和他自身表现出来对芭蕾舞蹈的那一腔热血,正是因为他的稚嫩才带给观众感动,年龄如此小的人却对梦想有着异于同龄人坚定的信念。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而对于 11 岁就离开父母在异地求学的男主角存信来说也是如此。影片的叙事方式很细腻。它的情感非常丰富,可电影情节并没有大篇幅围绕存信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展开,它将这种亲情植入在影片多个不经意的角落里。比如说一通电话,一张全家福,一场关于家的噩梦,也许这只是无数个小片段,可是经过一种积累观众
10、也不难发现里面饱含的情感,是那般浓烈和无奈。记得存信在他取得成功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真的有梦想,那就是回去见我爸妈” ,这时的他才有勇气停靠在那温暖的港湾里,因为他是荣归故里,这样他的父母才会引以为傲,才不会对他失望。导演巧妙地将情感作为了推动影片高潮的利器,存信年迈的双亲现身在华盛顿大剧院观看六子的演出,老人两当场泪流满面;当李存信演出谢幕时,本牵着存信阔别已久的父母从掌声雷动的人群中缓缓地走上台,那几秒钟仿佛穿越了无尽的等待,存信“嘭”地一下就跪在了父母面前,一家人在舞台上喜极而泣,现场所有的观众报以更热烈的掌上回应这深情的重逢的画面。导演很善于抓观众的内心世界,他明白亲情是通用的语
11、言,不管你来自何方,或许语言不通,或许文化存在差异,可是有一样,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完美诠释的,还记得舞台上两位老人局促地像台下的观众笑着敬礼,可是那笑容却如孩童般纯真,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从容的面对这样隆重的谢幕,可是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笑容都毫无疑问地发自内心。所以,虽然影片在表现李的成长历程时,大多是他一个人刻苦练习的画面,可是他并不孤独,他怀揣着梦想,这梦想不仅源自于他自身,而源于他的父母,在他追逐梦想的旅途里,亲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段旅途的每一寸土地里,即使看不到,可却从未离开过。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不得不说寓意深刻,存信抱着他的外国老婆在山东农村这片土地上翩翩起舞,演给
12、他的兄弟们看,更演给那个激发他对芭蕾热情的陈老师看,影片结尾时画面定格在存信和玛丽最后的舞蹈动作上,画面里还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或许导演在帮李存信解释一些历史的错误,在中国的土地上舞动芭蕾,这也许代表一种回归,那面五星红旗更是不言而喻,当时中国政府给李存信扣上了“叛徒”的帽子,实质上存信并未背叛中国,熟知中国现当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文革时期的政 似乎人们已经宽容了李存信。2008 年李存信还登上了央视小崔说事儿栏目。不过,在介绍那段不回国的“叛逃风波”的时候,节目做了一点低调处理,李存信在表达他为什么不回国的时候,更强调为了自由。自由这个词在今天中国已经变得具有了许多现实性。但是在1980
13、年代初期,它成了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电影里李存信作为官方公派出国的第一批学生,在三个月生活后,深深为美国“自由”所吸引,最终决定跟情人结婚,不回到中国。电影在表现李存信不回国的原因方面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原著(没有看过,但看了介绍)里李存信并不是在第一次出国后就“叛逃”了。三个月学习后,他回到中国。只是在第二次长达一年的赴美学习后他决定留在美国。李存信自传的这个写法更具有真实性。因为,短短三个月时可以给一个封闭社会的小伙子带来足够的冲击,但时间毕竟太短,他恐怕是刚刚适应就要回国,很难会有如此勇气。而自传就更容易理解他了。他回国后一定是感觉到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恐怕不仅是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14、,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压力。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几年,但人们的思维空间依然保留了众多毛时代的痕迹,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毛时代的“革命与反革命”话语和实践依然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刘晓波在评价八十年代时候认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是可逆的” ,就说明了当时社会氛围。所以李存信一定是在回国后,越加强烈的感觉到“人情关系”和革命话语下的中国,只能扼杀他的舞蹈天赋,所以在第二次出国后,长达一年的学习里,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思想上的准备,毕竟“叛逃”在威权国家体系里面一般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如果导演能够按照原著来表现思想变化,可能比单纯强调百货大楼,迪斯科舞厅和美女带来的糖衣炮弹更有力。第二个,就是电影反复
15、穿插李存信回忆。这些回忆往往就是父母生活的艰辛,李存信在舞蹈培训上吃得苦。的确,这样回忆能让我们看到李存信成长之路,但它无法很好彰显那种威权体制下人的渺小和权力的压迫感,只能说明天才来自于 99%的汗水这一浅显的道理。或许,这就是导演作为一个外国人,无法深刻体验 70-80 年代中国人出国前后所面临的困境,因为导演恐怕从小就没有一直”被选择”过。我想,顾长卫立春里的小城里德女教师王彩玲更深刻的挖掘了中国的选择的无力感,没有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毕竟对时代的细腻情感有隔膜啊。还有,李存信跟 LIZ 结婚是因为要留在美国而不得不做的嘛?我想,他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是一种手段。不能苛责那个时代人的选
16、择,因为他们选择的余地太小了,李存信的选择是有人性在里面的。其实,八十年代出国后,不会来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今日中国开放到如此地步。所以后来李存信本人说,要是知道中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不会不会来了。李存信本来就不是一个神,只是个优秀人才。电影在这个方面也没有神话他。所以,他的选择是一个普通人的选择。只不过导演想借此告诉西方观众,当时两种社会差别之大,人在此中被一个巨大的力量裹挟着而身不由己,只有我们“自由世界”可以拯救他们。我想,前段时间争论的要不要老人们揭自己文革伤疤,自我批判,则有些显得过于残忍,虽然制度要负责人,老人们自己也要负责人,但只要没在文革中上蹿下跳,到处迫
17、害他人,做过一些“求自保”的坏事的话,还是没必要逼迫人家深刻自我剖析了吧。鲁迅先生说,分析别人不容易,自我剖析那就是更加困难了。这也是一个人性吧。所以,无论对于 80 年代不归者,还是文革中人,他们的错误应该警惕,而不是穷追猛打,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别无选择” 。第三,李存信居然第一次跟 Liz 约会就在车里接吻,那手法,明明就是美国人的作风,我们中国人,尤其是 80 年代刚出国的中国人是做不出来的。这一段可能问题最严重了,或许是电影空间有限,或许是李存信美剧看多了吧?虽然有些意见,这个毛时代最后一位舞者的故事,还是打动了人,因为,我们对刚刚发生的悲剧,忘却的太快了吧。李存信,他是中国扬名国际的
18、芭蕾舞者,当年的叛逃(背叛祖国)也曾引起轩然大波,在山东青岛老家的父母被批斗为反革命分子,他也被禁阻不能归乡探亲,从此生死两茫茫。直到毛泽东故世四人帮倒台他才跟至亲相会,这其间他经历了伟大的革命洗礼,共产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冲击,芭蕾艺术的象征,爱情与自由的震荡。电影也是如此生动演绎着艺术家的未知与理想的追求,芭蕾舞姿的曼妙如雪花轻轻覆盖大地。这外面的世界正辽阔心灵正苏醒,他绝不后悔当初的意志决定! 这是一部色彩浓郁的自传电影,有关李存信的一生梦幻芭蕾以及地转天旋。毛泽东大跃进时代的盛衰如何左右了懵懂少年踏上芭蕾艺术团的先锋,一个人饱就是一家人饱的生活形态如何把革命思想给推进了时代的浪潮,显然芭蕾
19、舞也成了宣扬革命的样板戏。这戏里不乏芭蕾基础的艰辛训练和舞动场景,不只是艺术层次、风格和意境,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人生际遇的颠簸,尤其是政治领导江青对芭蕾舞表演艺术的反应吆喝:枪在哪里?革命的思想在哪里?顿时让崇尚的艺术风格起了红色变化,而李存信就是那个炙热年代的先锋队伍一个革命棋子。这电影的主角演员仿佛真实的反映了李存信一生的动荡跌岩和在国际芭蕾声誉所取得的成就感和荣誉,当然其政治思想也在转变,不是所有资本主义的产物都是共产党的敌人。这是戏里拍得很有趣味的地方,荣誉背后是看不见的思潮涌动,变节在电影里可能不是很有说服力,在李存信的自传里就说得很详尽了,为了成功成为艺术家的追求者就不能被政治气候捆绑和政治意识操纵,爱情反而是短瞬刹那的璀璨火花,东西文化的差异和异国阶段性的追求和迷惑。李存信,他是声名蜚誉的芭蕾舞星,他的荣誉来自共产主义背景、父母的割舍、老师的栽培和殷切期望、国际芭蕾艺术团的鉴赏和眼光,就连我这个不懂芭蕾何为艺术的观众也觉得经历了人生的劫数才有可能踏上巨星之路。芭蕾并不是街头舞,它只有在漆黑拥抱的舞台和独特生命的目光里才能找到共鸣!对,芭蕾本身就是静默的语言和艺术,它让舞者的身心锻炼达至了前所未有的高超境界,也让电影观众感受到李存信和芭蕾舞者绝无退路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