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159241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生物学高考测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物学高考测评,概念性知识不同于事实性知识,它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知识类型。单纯记忆事实性知识,只能形成肤浅的认知。只有深入地理解才能对知识运用自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注重记忆孤立的生物学现象和大量的事实性知识。,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案例一: (2012新课标)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考生记住了一个事实,即人看到酸梅时会增加唾液的分泌,这属于神经调节的条件反射,但是对于条件反射的机制根本不理解,因此,不会注意C选项中的“直接”是导致该选项错误的关键词。酸梅是具体的物质信号,看到酸

2、梅是该具体信号给予的直接刺激,必须通过包括人大脑皮层有关中枢在内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解析: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是一种条件反射,由现象分析,引起反应的原因是看见酸梅,故感受器是视觉中枢;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最终结果是唾液分泌大量增加,故效应器是唾液腺。 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此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正确。 B项,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条件反射效应器即为唾液腺,正确。 C项,酸梅色泽刺激的是感受器即视觉中枢,而非神经中枢,错误。 D项,本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在神经元之间是以化学信号形式进行

3、的,所以兴奋从感受器到神经中枢再到效应器的传递,一定会引起 “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C,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案例二: (2013新课标)考查孟德尔的分离实验:本题表面要求学生回答孟德尔选材的原因,实质是要求考生理解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不同的是题目假设玉米作为实验材料。学生学习时只记住了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为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由于不理解这些条件对分离实验的影响,因此当被问及选材的哪种因素对实验结论 影响最小,学生往往一头雾水,不能得到正确答案。,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

4、,解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种方法:亲本为两个显性纯合子时需要先杂交再测交或先杂交再自交,观察子二代是否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亲本一个为杂合子,另一个为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观察子一代是否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亲本为两个杂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子一代是否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A项,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验证过程影响不大,A项正确。 B项,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实验不容易区分易导致实验结果不容易观察和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和结论,对验证影响很大,B项错误。 C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相对性状必须仅受 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C项错误。 D项,应严格遵守统计分析的方法,否则很难发现生

5、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从而做出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A,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案例三: (2014新课标)考查光合作用:考生学习光合作用时,记住了一个事实,即CO2的固定发生在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而没有理解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ATP和H等物质,故当光反应受阻时,暗反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CO2固定减慢。,光合作用反应过程,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上,绿藻的光反应停止,O2、NADPH和ATP的产生停止,即NADPH和ATP的暗反应的生产量减少,光反应产生的

6、H和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量减少,生产的五碳化合物减少,参与CO2的固定的五碳化合物的量减少,所以CO2的固定减慢。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过程中,ATP分解为ADP,NADPH分解为NADP+,所以ADP/ATP比值上升,而NADPH/NADP+比值下降。 本题要选择的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B,1,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案例四: (2015新课标)考查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转换考生学习渗透作用时,记住了渗透作用要求有浓度差的存在,物质会从高浓度一侧进入低浓度一侧。本题中考生没能理解血浆和组织液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单纯记住

7、浓度差的要求,导致错误。,1.由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深化为重要概念的理解,解析:生理盐水(0.9% 的NaCl溶液)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NaCl溶液。 A项,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A项正确。 B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各自维持着一定的离子浓度,向血浆中注射20mL生理盐水不会被平均分配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B项错误。 C项和D项,K+浓度: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Na+浓度: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Na+和K+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持人体内渗透压的稳定,向血浆中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细胞外液的Na+增加远

8、大于细胞内液的Na+增加,输入的Na+只有 少量进入细胞内液,C项和D项均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A,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必备的4大考试技能之一,要求学生能从图中或所给资料中有效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能运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提取信息,并能熟练地处理和运用有效信息,这样才能在答题中以不变应万变。,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案例一: (2012新课标)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有些考生只记住了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有尖端存在,再加上单侧光照射,就可以使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而

9、没有注意到本题的特殊条件,d中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解析:A、B项,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c组、d组、a 组和b 组的尖端均存在,因此均能产生生长素,A和B选项错误; C项,c组和d组的胚芽鞘完整,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C错误; D项,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原理, 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正

10、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D,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案例二: (2013新课标)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有些教师为方便记忆,习惯总结为:水、O2、CO2、乙醇、甘油、脂肪酸、苯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及其他小分子和离子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这就使得考生在答题时忽略了题目中给出的“这些细胞膜的载体转运葡萄糖不消耗ATP”的信息,将答案错误地写成了“主动运输”。,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解析:进入细胞内物质不同,运输方式也不同。小分子进出细胞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大分子进

11、出细胞膜的方式:胞吞、胞吐。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故其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葡萄糖进入肌细胞从浓度高的一侧运送到浓度低的一侧,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故是协助扩散。,胞吐,协助扩散,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案例三: (2014新课标)考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有很多考生将群落演替的方向误答为“发生改变”。究其原因,考生生硬地记住了教材中讲到的“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方向”,而没有认真研读题干中关于“近5万年来的一种演替类型”这句关键的描述。考生凭借头脑中固化的信息作答,没有根据题干资料准确获取信息,从而导致失分。,未发生改变,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

12、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自然演替的最终方向是荒漠,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大大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演替方向未发生改变。,未发生改变,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案例四: (2015新课标)考查光合作用:此题正确答案是“高于”。有些同学看到题目中C组合成的有机物量为94%,D组为100%,而没有注意到题干中给出的特定条件,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错误地答为“低于”。体现了考生未能准确获取和处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2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解析:由题干可知:C组的光合作用时间仅仅是D组的一半,但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与D组相差很

13、少,可以判断C组单位光照时间内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随着新一轮高考的改革,考试的内容逐渐由“浅、窄、单”向“宽、广、综”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使学生具备知识迁移的本领,做到“由点到面”的学习。,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案例一: (2012新课标2013新课标)以种子萌发为命题材料:联系1:2012年第29题中细胞呼吸利用的物质主要是由玉米胚乳中的淀粉水解成

14、为葡萄糖提供的;而2013年第29题中细胞呼吸利用的物质主要是由脂肪水解或转变成糖类等物质提供的。 联系2:两题都考查了细胞中的化合物,以及细胞呼吸利用的能源物质可以来源于糖类、脂肪等物质。,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案例一: (2012新课标2013新课标)以种子萌发为命题材料:联系3:2012年第29题(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与2013年第29题(3)“实验第11天后,若要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看似问题不同,但二者考查的是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区别,所以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应将这两种作用对比联系。,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

15、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 (1) 【葡萄糖;呼吸】胚乳贮藏养料,在种子萌发时提供物质和能量。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淀粉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2)【 7296 ;26.5】本小题考查呼吸作用的计算。在种子萌发时,呼吸速率最大意味着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量最大,干重下降最快,折线的斜率最大,所以在7296小时内呼吸速率最大。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204.2-177.7=26.5mg。,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 (3)【22】本小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转运的方向和作用。胚乳减少的干物质一-方面转化为幼苗的组成成分,另一方面供种子呼吸作用消耗。胚乳的部分营

16、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的速率为=胚乳干物质的减少量-萌发种子干物质的减少量。通过计算各个时间段可知,在96120小时内转化率最高为22mg/ (粒d)。 (4)【增加】本小题考查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供应问题。种子萌发时物质和能量主要由胚乳提供,当真叶长出时就需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物质和能量,否则就会因为胚乳中营养物质消耗完全而死亡。,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 (1)本小题考查脂肪的鉴定。苏丹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为橘黄色,苏丹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为红色。,苏丹,橘黄色,O,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 (2)

17、在油料种子萌发时,会发生物质的转化,油料作物的脂肪会先经过一系列的代谢活动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再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组成脂肪和糖的化学元素都是C、H、O,所不同的是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而氢的含量更多,由此推知,脂肪转变为糖需要增加较多的“O”。,苏丹,橘黄色,O,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 (3)实验第11d后,植物叶片已经长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使干重增加。本实验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的,也没有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所以要使种子萌发的干重增加,还必须提供光照和矿质元素。,苏丹,橘黄色,O,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18、,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案例二: (2015新课标)考查神经和体液调节:本题以血压调节为材料,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综合起来,进行对比考核,要求考生不仅能熟练掌握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各自的特点,还要能够把两种调节方式进行综合、比较,掌握二者的共性以及各自的特性。,3由单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为类型的通用与应用,解析:(1) 由题干可知,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激素作为信息分子,首先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灭活,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2)由题干可知,迷

19、走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 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该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靶器官,灭活,传递 信息,神经递质,受体,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考纲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求学生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解释和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还应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注意打开学生思路,启发

20、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案例一: (2013新课标)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学生已经掌握了孟德尔根据“假说演绎”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一和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而该题考查八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很多考生不理解“假说演绎”法,不知如何下手,导致得分率偏低。,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解析:“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呼应题目紫花为显性,且可以看出紫花为纯合子,题中已知白花为隐性,则白花为隐性纯合子。 “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

21、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由于紫花为显性纯合子,所以其他5种白花应该是各有一对隐性基因。 (1)由题干分析出紫花为显性纯合子,如果用8对基因表示,则8对全为显性:AABBCCDDEEFFGGHH;其他的5个白花品系,只要有一对为隐性即可,所以本题中暂且让A基因为隐性a,所以某一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解析:(2)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实验,题目中唯一可用的就是花色的变化。我们不妨假设原有紫花的基因型为AAB

22、BCCDDEEFF,已知5个品系的白花基因型为aaBBCCDDEEFF、AAbbCCDDEEFF、AABBccDDEEFF、AABBCCddEEFF、AABBCCDDeeFF。如果该待测白花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则基因型必属于以上一种,称此白花为已知型;如果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我们假设其突变基因为F,由于紫花显性,白花隐性,则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称此白花为突变型。那么,如果将以上2种基因型的白花与已知白花和已知紫花杂交,则有:,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颜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

23、全部为紫色,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基因突变形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色,一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色,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解析:如果待测白花为变异型,那么它与5个已知白花品系杂交的后代都为紫花;如果待测白花为已知型,那么它与5个已知白花品系杂交的后代中会出现白花。 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颜色。,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颜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色,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基因突变形成的;在5个杂交

24、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色,一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色,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案例二: (2014新课标)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往学生能够利用遗传定律正向计算出相应概率,而该题只给出一个后代的患病概率。正向计算概率考生很熟练,而逆向推理,考生乱了阵脚,说明考生的思路没有完全打开,思维不够灵活。,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案例三: (2015新课标)考查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但该题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光

25、合作用的两个阶段,还要求考生能够清晰理解两个阶段的联系,有些考生的思路狭隘,思维不灵活,导致错误。,4由知识的综合应用进阶为思路与思维的通达,解析:【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TP还原型辅酶】 (2)A、B、C三组中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依次增加,而三组的光合产物也依次增加,说明随着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反应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和ATP能被充分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高考生物试卷中非选择题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尤其对于要求用一段剪短语言来描述或是解释的填空题来说,重点考查学生用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语句来表述生物学现象的能力,强调语言的严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

26、语及语言,避免考试中失分。,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案例一: (2013新课标)考查血糖调节:该小题中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标准答案是“先升高,后降低”,很多考生的错误答案为“由高到低”。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是以进餐前的浓度为基础的,单独回答“由高到低”体现不出这一点。虽然有些考生的理解是正确的,但由于缺乏严谨的表述,从而造成失分。,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解析:【先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 (2)健康人进餐后,因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血糖会上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血糖浓度下降刺激减弱,分泌的

27、胰岛素量也减少随着胰岛素的不断被分解胰岛素含量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案例二: (2014新课标)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该题要求考生能够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述。标准答案为“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而很多考生错误地答为“用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得F1,让F1与感病短秆杂交”“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等。本题重在突出F1确切获得过程,再让F1与双隐形亲本杂交,而学生的答案若不将亲本规定为纯种,或无法确定F1由哪些亲本杂交产生,则无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答案暴露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到位,语言表述不准确的

28、问题。,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解析: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案例三: (2015新课标)考查标志重捕法的特点:该小题正确答案为“活动能力”。考生答出“运动能力、活动性、运动性、活动力、移动能力”等均可。有些考生能够理解标志重捕法适用的调查对象的特点,但是语言表述不正确,答成具有 “灵敏性”、“灵活性”等模糊或不正确的答案,未能得分。,5由口头的言语转变为科学精准而严密的表述,解析:【活动能力】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