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凝聚发展力量 助推县域经济中共子洲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雒凤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凝聚力量、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凝聚发展力量、助推县域经济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分析形势,把握机遇,凝聚力量,加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壮大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壮大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振兴子洲就只是一句空口号。为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始终把做大、做强、做优
2、支柱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一要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坚持走“一乡一业” 、 “一村一品”之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要求,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包装现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壮大薯、豆、羊等比较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明显的三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在全市、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狠抓农业科技推广,用现代科技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推陈出新、升级换代,逐步改良原有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附加值。继续实施“科技示范村、示范园、示范户”工程,全面提高农民应用适用科技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现
3、有三丰油脂厂、富华油脂厂、天赐黄芪厂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二要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工业强县。工业化是子洲实现兴县富民的必然抉择,是子洲最终走向富裕繁荣的根本保证。子洲县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盐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这就为我们推进工业化提供了支点,只要我们做好资源开发利用转化这篇文章,就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探寻新的资源储存区块,发挥优势,实现资源的科学、持续开发。搞好重点突破,积极争取中、省、市对我县的油气盐加工转化项目的立项审批,力争建成 35 个大中型油
4、气盐加工企业,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利用。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找准发展定位,着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下游产业,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发展,相互带动。搞好载体建设,加快苗坪工业园区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法制保障环境,健全完善配套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投资福地,不断强化优势产业的聚集辐射效应。三要积极争取项目,注入新的动力。项目实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有的时候一个项目就能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理念、基本面貌,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综观现在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子洲都将处于一个加速发展、追赶发展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重视项目争取工作,通过不断的项目实施,
5、使子洲的根本面貌不断改变和进步。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正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基础上,站在全国、全省、全市的高度来认识看待本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具体分工,论证、储备一批发展后劲强、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狠抓招商引资,拓展招商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多上效益好、持续发展能力强,既经济又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实际的项目。改善民生事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凝聚新的力量。民生事业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改善民生事业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更是老百姓的呼声和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县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双十惠民工程、十大民生工程,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6、,社会凝聚力、主流价值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这也启示我们只要把民生建设搞好,把社会稳定工作做好,我们就能赢得民心支持,就能成功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和困难。为此,我们要加快发展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做到听民意、顺民心、集民智、解民难,优先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当务之急,突出发展辐射面广、关乎长远的基础工程,为加快子洲发展凝聚力量。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畅通群众来信来访渠道,把维稳重心推向基层、推向一线,把工作做在前期,争取主动权,创造缓冲区,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优先发展教育
7、事业,及时、足额兑现国家政策,围绕子洲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重点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在切实解决群众“上学难”问题的同时,把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城镇居民和干部职工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工伤、养老、生育保险等城乡各类保障体系,做到“两个确保” “两个保证” ,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实现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城乡群众生活困难问题。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素质低、负担重的特点,以产业扶持和慈善救助为途
8、径,不断加大农村扶贫开发攻坚力度,提高扶贫标准,巩固扶贫成果,扩大脱贫范围,缩减贫困人口数量。加强党的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党的自身建设对于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党员干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引导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心骨。党建工作既从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的组织保障功能。因此,加快子洲发展,党建工作肩负着光荣而重要的使命,我们要通过传达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取得共识,统一思想,激发动力,增强合力,从而为推进党建工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要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职
9、能,以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本领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议事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能力,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干事的人有台子、创业的人有位子、捣乱的人没空子,坚决纠正光说不练、人云亦云、无所作为的保守消极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科学界定考核内容,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做,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学践活动为载体,优化党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树立党员就是旗帜、党员就是先锋的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乡村两级直接面对群众,风气正不正、廉洁不廉洁群众最有发言权,感受也最强烈,往往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就可能引发大的群体性事件,这就需要我们防微杜渐,小处入手,堵塞漏洞,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和活力。要围绕社会关注的行业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加大治理清理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凝聚党心民心,加速经济社会发展。